APP下载

取之无禁,用之不竭

2009-10-23宋利江

新课程·中旬 2009年15期
关键词:论语孔子精神

宋利江

摘 要:本文从教学实践出发,探讨了如何挖掘《论语》选读教学中写作资源的问题。文章选取了三个话题“知其不可而为之”“仁者爱人”“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从内涵和外延的角度对这些话题做了深刻解读,并就如何联系这些话题进行写作教学实践做了论述。

经典是时代、民族文化的结晶。钱理群先生提出过一个概念:“作为民族精神源泉的经典”,当这个民族在现实生活中遇到问题的时候常常可以到这样的经典那里吸取精神的养料,然后面对自己所要面对的问题。《论语》就是这样一部经典。当它作为一门选修课来到我们身边后,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了这种经典的魅力,得其门而入,只见“宗庙之美,百官之富”,(子贡语,《论语》19.23),“仰之弥高,钻之弥坚”(颜渊语,《论语》9.11)。它带给我们的是一种痛苦的思索与深刻的省察,是一种心灵深处的温暖与感动。当我们有了这种体会后,我发现写作成了最好的表达方式,所以我让学生将这种感动转化成为文字,于是就有了下面这些探索。

一、“知其不可而为之”

《论语》选读第四课《知其不可而为之》向我们传达出了孔子这种可贵的精神。学完课文,学生显然是被这种精神深深打动了,“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18.6)何其伟大!“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18.7)何其悲壮!笔者抓住了这个教学契机,进行了一些拓展阅读,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

首先,提供给学生一篇情感深沉、思想深刻的散文,那就是鲍鹏山先生的《孔子——黑暗王国里的残烛》,这篇文章深刻地解读了孔子“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笔者将其中的一些精彩片断摘录如下:

无可奈何花落去,还有谁来用红巾翠袖,擦去周王混浊的老泪?连孔子本人都不曾去那里。在这种时候,要“兴灭国,继绝世,举逸民”,真无异于痴人说梦。孔子正是这样的一位痴人。痴人往往缺乏现实感。他的精神就常常脱逸出现实的背景,沉浸在过去的辉煌中,追寻着万物逝去的方向。是的,他一生都在追寻,他周游列国,颠颠簸簸,既是在找人,找一个能实施他主张的人,更是在找过去的影子,找东周昔日的文明昌盛。面对这一伟大帝国的文化废墟,孔子领悟到并承诺了自己的使命!但挽狂澜于既倒,或知其不可而为之,只不过是一种令人钦敬的悲剧精神罢了,他最终还是失败了。当他奔波倦极归来,在一条小河边饮他那匹汗马时,他偶然从平静的流水中惊见自己斑驳的两鬓,“甚矣,吾衰矣”(太惨啦!我已经衰老了!)他顿时心凉如水。这衰弱的老人,他的多少雄心都失败了,多少理想都破灭了。壮志不酬,眺望茫茫无语的宇宙,他心事浩茫。人世渺小,天道无情,青山依旧,哲人其萎。于是,一句意味深长的叹息便如一丝凉风,吹彻古今:“逝者如斯夫!”

当学生潜心去读文章的时候,他们可以说是更深一步地理解了孔子及这种精神的伟大。“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的实质是种“飞蛾扑火,非死不止”的执著和一种伟大的自我牺牲。《康注》:“盖圣人之来斯世,明知乱世浑浊而来救之,非以其福乐而来享之也。故治世去之,乱世救之,特入地狱而救众生。斯所以为大圣大仁与!恻隐之心,悲悯之怀,周流之苦,不厌不舍,至今如见之也。”《康注》:“盖人分气于天,凡人类皆同胞,义当救之。君子之栖栖周流,皇皇从仕,以行其救民之义,发其不忍之心也。如亲戚有疾,虽知不愈,仍必奔走求药以救之。”这种牺牲精神源于孔子对人类的爱,一种悲悯情怀。

其次,对这种精神的外延进行拓展,从孔子谈到鲁迅。在理解了“知其不可而为之”精神的内涵后,我们发现了,从古至今,这种精神绝非孔子一人独有。翻开李零教授的新作《丧家狗:我读〈论语〉》,我们又可以得到许多启示。李零认为,孔子是“丧家狗”(当然,孔子自己也承认自己是“丧家狗”),李零对“丧家狗”的理解是:“任何怀抱理想,而在现实世界找不到精神家园的人,都是丧家狗”。他还说,在孔子身上,他看到了知识分子的宿命。而我更多的是看到了鲁迅的身影,想起了鲁迅先生“反抗绝望”的一生。由此,我设计了一个“思接千载”,和学生谈鲁迅先生“反抗绝望”的人生哲学。当然这个问题比较复杂,要从学生最容易接受的角度讲。鲁迅先生一生都致力于国民性批判与重构,然而他对现实对中国历史对国人却有着比任何人都清醒的认识,他对此甚至是绝望了的。在经历了真实人生的种种惨痛之后,他已能“深味这非人间的浓黑的悲凉”,深切感受到个体生命存在的荒谬性和无所依托感,他的灵魂超负荷地承受了太多的黑暗与绝望,变得“粗糙”而“荒凉”了。在他的精神世界中,底色是黑暗的,令人窒息的黑暗,《〈呐喊〉自序》这篇文章谈到了一个“铁屋子”的比喻:“假如一间铁屋子,是绝无窗户而万难破毁的,里面有许多熟睡的人们,不久都要闷死了,然而是从昏睡进入死灭,感觉不到死的痛苦。现在你大嚷起来,惊起了较为清醒的几个人,使这不幸的少数者来受无可挽救的临终的苦楚,你倒以为对得起他们么?” 然而同样在这篇文章里他又说:“有时候仍不免呐喊几声,聊以慰藉那在寂寞里奔驰的猛士,使他不惮于前驱。至于我的喊声是勇猛或是悲哀,是可憎或是可笑,那倒是不暇顾及的。”许广平也说“虽则先生所觉得的是黑暗居多,而对青年,却处处给予一种不退走,不悲观,不绝望的诱导,自己也仍以悲观作不悲观,以无可为为可为,向前走去。”正是这种知其不可而为之的人格力量支撑着鲁迅,这种痛苦绝望至极境所产生的反抗乃是人性中无与伦比的骄傲景象。

小结:知其不可而为之体现的是一种人的自由意志的可贵,闪现着一种人性的光辉。他们在“已经在知其不可的情形下做了,而且做得如此艰苦,如此卓绝,如此寂寞,又如此轰轰烈烈,如此失败,又如此辉煌灿烂。”

当完成以上一些阅读和感悟后,学生产生了一种崇高的情怀,当我要求他们以“知其不可而为之”为话题写文章时,听到的不再是抱怨,看到的也不是些贫乏空洞的文字,而是一种厚重、一种理性的思考、一种深刻的感动。至此,学生经历了一场情感与文字的风暴。

二、“仁”者爱人

“仁”是儒家的一个核心概念,涉及面较广。《论语》选读第五课《仁者爱人》从“爱”的角度来阐述仁,学生较容易理解,从这个角度切入,对其内涵和外延进行深度阅读之后,可以挖掘出许多有价值的写作资源。

(一)“仁”的本质内涵——爱人

课文的第二则(4.15)值得我们深思:孔子语重心长地对曾参说:“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参心领神会,对其他门人说:“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可见孔子在言传身教中是极为重视“忠恕”的。在《论语》的其他篇章中,我们可以发现对这两个字的阐述。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15.24)

“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6.30)

从上面两段文字中,我们可以发现:孔子所说的“忠”就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是从“仁”的积极方面谈;“恕”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从“仁”的消极方面说。贯穿“忠恕”二字的是一种推己及人的思想,而这就是“爱人”。李零教授认为:“仁是人其人,拿人当人。爱人,是推己及人,像爱自己一样爱他人,这是仁的本义。”这段话抓住了“仁”的本质内涵。而其核心“忠”和“恕”都可以作为文章的话题。“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和中国历代知识分子的追求是一致的,和他们民胞物与、“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人格理想是完全吻合的,因此写出来的文章可以有一种厚重的历史感和一种人文关怀。而“恕”更是一种“社会性公德”,它是维持社会群体处理人际关系的基本准则,小到个人,大到国家,都需要有“恕”道,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却在逐渐丧失这种道德,从这些角度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会有许多收获。

(二)“仁”的外延——爱物

如果说“仁”的本质是“爱人”,那么“爱物”应当是它的外延。儒家有个很重要的思想就是“仁民爱物”,“仁民”“爱物”两者是有机统一的。由关心他人到关心自然界的万物,即不仅要尊重他人,而且要尊重万物,在《论语》里,可以找到这种思想的源头。第五课里面就提到过一个细节:

“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7.27)

孔子只用鱼竿钓鱼,而不用纲取鱼;用带生丝的箭射鸟,但不射栖宿中的鸟。这就是把对人的爱扩大到物上,由人及物。后来孟子把这种思想加以发扬光大,《寡人之于国也》中孟子的主张:“不违农时,谷不可胜用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林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林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这种思想体现儒家对自然界的生态环境和各种资源的重视,对自然界一切生命的爱护与尊重,这可以说是儒家的一种生态伦理观。在今天这个生态文明日益受到人们重视的年代里,这种观念实在是一种可贵的精神资源,而它在两千多年前就已经存在,不能不让我们佩服先人的智慧。工业文明在给人类带来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在日渐销蚀着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正如奥尔多·利奥波德所说:“我们大家都在为安全、繁荣、舒适、长寿和平静奋斗着……太多的安全可能产生了长远的危险。这个世界的启示在荒野——这也许是狼的嗥叫中隐藏的内涵,它已被群山所理解,却还极少为人类所领悟。”或者说这种观念已被我们的先儒所理解,却还极少为现代人所领悟,我们的启示在孔子孟子那儿,所以我们还是要带着深刻的自省,把敬畏的目光投向孔子、投向自然。学生在平时的习作中写环境保护的文章也不少,但少有深度的思考,因为他们缺少这种作品的熏陶,《论语》中这个小小的细节给我们开启了一扇窗,能借此把学生的思考引向

深处。

三、“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论语》选读第六课《君子》之风向我们描述了一个安贫乐道、不汲汲于外物、追求心灵自由的孔子形象。

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4.9)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7.16)

他对颜渊“谋道而不谋食”的精神大加赞赏:“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6.11)他们甘心忍受物质上的清贫,去获得精神世界的丰富。这是中国文人的一个优秀传统,从孔子那里我们可以找到这种精神的源泉。珍惜内在的精神财富甚于外在的物质财富,也是古往今来一切圣贤的共同点。在这一点上,我们不妨做一些挖掘,补充一些写作材料。周国平的散文《精神栖身于茅屋》就可以提供给学生一些思考,他里面提到了著名的印象派画家凡·高,一生穷困潦倒,终致精神失常,在三十七岁时开枪自杀了。他完全可以像那些平庸画家一样迎合时尚以谋利,成为一个富翁,但他不屑于这么做。他说,他可不能把他唯一的生命耗费在给非常愚蠢的人画非常蹩脚的画上面,做艺术家并不意味着卖好价钱,而是要去发现一个未被发现的新世界。确实,凡·高用他的作品为我们发现了一个全新的世界,一个万物在阳光中按照同一节奏舞蹈的世界。另一个荷兰人斯宾诺莎是名垂史册的大哲学家,他为了保持思想的自由,宁可靠磨镜片的收入维持最简单的生活,谢绝了海德堡大学以不触犯宗教为前提要他去当教授的聘请。古罗马哲学家塞涅卡说得好:“自由人以茅屋为居室,奴隶才在大理石和黄金下栖身。”柏拉图也说:“胸中有黄金的人是不需要住在黄金屋顶下面的。”这是一种人性的高贵,在今天这个物欲泛滥的时代,能给我们很多的思考和启示。可以从这个方面引导学生做一些思考和探索,什么才是真正的自由,如何获得心灵的自由与高贵,如何保持一种纯正的追求,这种深度思考带给学生的不只是写作上的丰盈,更是一种高尚的人生境界和人生追求。

当我们愈走进《论语》的世界,就愈被其中的华美所震撼、所感动。它向我们开启了一扇扇通向瑰丽的精神王国的门窗,把我们的思考引向深处。限于篇幅,笔者也不一一阐述自己的探索了,如其中的中庸之道,和而不同的思想,对天命的敬畏,都可以深入探索下去,作为我们写作的资源。当然,这些思考的意义远不止写作层面,它带给学生的更是一场头脑风暴,一种灵魂深处的感动,一次精神洗礼,一个人生的境界!

参考文献:

1.钱理群.《如何对待从孔子到鲁迅的传统——读李零〈丧家狗:我读〈论语〉〉》

2.李泽厚.《论语今读》第312页.天津市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7年3月

3.李泽厚.《论语今读》第313页.天津市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7年3月

4.李零.《丧家狗:我读〈论语〉》第2页.山西人民出版社,2007年5月

5.《两地书·四》《鲁迅全集》11卷20-21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

6.鲍鹏山.《孔子——黑暗王国里的残烛》

7.李零.《丧家狗:我读〈论语〉》附录第47页.山西人民出版社,2007年5月

8.奥尔多·利奥波德.《像山那样思考》.苏教版教材必修一

9.周国平.《精神栖身于茅屋》,《周国平作品集》420页,南海出版社,2005年11月

作者单位:浙江省绍兴县越崎中学

猜你喜欢

论语孔子精神
天天背《论语》,你知道它是怎么来的吗?
虎虎生威见精神
孔子的一生
如何读懂《论语》?
孔子的一生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拿出精神
半部《论语》治天下
如果孔子也能发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