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建构
2009-10-23黄世举
黄世举
摘 要:在高中新课程实施过程中,语文课堂教学应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切实地提升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积极营造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教学环境,用多样、实效的教学手段来适应不同类型的学生,建构一种全新、开放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有效的语文课堂教学,发展学生语文能力,提升语文素养。
关键词:高中新课程 语文课堂教学 有效性 策略
我们常说语文教学少、慢、差、费,经常说学生无学习语文的动力和兴趣,而新课程改革的实施,为高中语文教学的有效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会。那么,机不可失,语文老师应该在这场改革中抓住机遇改革语文教学,特别是如何去构建一种全新的、开放的语文课堂教学方式,提升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更好地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与素养,就成为我们当前应思考的问题。通过实践,笔者认为不妨从以下几点做起:
一、多样“包装”,激发兴趣,营造有利于学生发展的多元环境
语文老师为了让学生对学习语文产生动力,就应该去“包装”语文课堂教学,想尽办法来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让学习语文成为学生的一种生活,一种追求。学生动力愈大,兴趣愈浓,追求也就愈执著,学习效率也愈显著。因此,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结合学科特点,努力为学生创造多元的学习和发展环境。
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人的智能不是单一的,而是多元的。也就是说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潜能,这些潜能只有在适当的情境中才能发挥出来。语文老师要有这样的信心,并且要传达给学生这样的信心。尤其是那些语文学习成绩挫折多于成功,沮丧多于快乐,冷落多于接纳的学生,更要为他们提供机会和创设条件来展现自我,发挥优势,体验成功,让每个人都能享受到“老师公平”,提升学生语文学习的幸福指数。
语文老师一定要顾及到学生现有智能水平的差异,尽可能发挥学生各自智能的优势。可以创设多元情境,激发或支持学生进入语文学习的思维状态,如采用齐声诵读、听讲演、看影视、欣赏音乐、表演课本剧等方式,对语文课堂教学进行多样包装。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随着教学媒体的发展,还靠以往的“一本教材+一本教案+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一张嘴巴”是难以落实新课程中的语文教学意愿的,应该适当地利用各种教学媒介来为提升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服务。对有些便于展现具体形象的文本,有必要借助幻灯片、音像等多元教学媒体来渲染气氛,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帮助学生尽快融入课文所展示的情景,会达到更佳地课堂教学效果。如学习《孔雀东南飞》一文时,我们运用多媒体播放包美圣的歌曲《孔雀东南飞》,观看黄梅戏《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最后几组镜头,播放《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小提琴协奏曲等来进行辅助教学。如这首《梁山伯与祝英台》小提琴协奏曲,有“草桥结拜”“长亭惜别”“英台抗婚”“楼台相会”“哭灵控诉”“坟前化蝶”等主要情节,运用独奏乐器与管弦乐队的紧密配合,表现出梁祝之间的忠贞爱情和对封建宗法礼教的控诉、反抗,与文本的内容甚为切合。把它引进语文课堂教学,配合引导学生阅读理解课文,让学生通过对比,感悟在人类生活中纯真爱情的存在和珍贵,在无限同情中学会珍惜、关爱生命。
二、多样设计,主动参与,提升学生语文能力与素养
运用多样化教学形式手段有利于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发展学生语文能力和提升语文素养的主要渠道之一。要提高语文教学的效果,必须以学生为中心,因人因文制宜,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设计思路,对传统语文课堂教学设计进行重设,改变过去老师一进课堂学生就想打哈欠的惯性,有针对性地设计一些新颖的教学环节,特别是一些富有个性的课堂教学设计,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欲望,主动参与到语文学习活动中。
1.课前五分钟说演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可根据教学目的、教学内容等要求学生把有鲜明故事情节的课文改编成丰富多彩的故事在课前上讲台进行讲演,或者讲说与课文情节有关的小故事、古诗文和自己预习后的一些心得等,为即将进行的课文教学做一个铺垫,自然地引入课文学习的情境中,营造积极的语文学习氛围。如教《鸿门宴》时,学生就有意识地查寻了有关项羽、刘邦的诗词,放在一起进行比较,拓展阅读,让其他学生通过这样的课前说演而对课文有了初步的了解,起到很好的铺垫和营造上课氛围的作用。教师也应适当地对学生进行帮助和激励,从而培养学生课前预习、收集学习材料等的好习惯,逐步使学生自觉地去读书、读好书,进而提高阅读能力,提升语文素养。通过这些载体,还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在帮助学生加深理解的同时也较好地发展了学生的口头叙说能力。
2.探究性学习活动
语文探究性学习活动内容丰富,可以综合运用多种学习方法,更好地培养、发展学生的多元智能。语文老师应该有针对性地提出一些与课文有关的探究性问题,按兴趣和要求划分,分别组成学习团队,让学生发挥各自的优势,既分工又协作,让学生集思广益,表达自己的想法,并且进行归类分析,思考评价各种想法,从而比较公正客观地认识自己和别人的意见。常言道字如其人呀,如学习《兰亭集序》一文时,可让学生合作搜集与之有关的书法作品,并自己动笔书写《兰亭集序》,让学生进行对比,去感受王羲之书法的美感。还让学生从文章的内容情感、书法艺术等方面进行探究学习,最后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进行自由地发言,互动交流,深入理解王羲之在文章中所表现的思想与人生观,强化认知与理解能力。在灵活的语文课堂学习活动方法中,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潜能,在学生积极参与中无声无息地做到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
3.排演课本剧
课文中的情景再现,除了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之外,还可以围绕教学目的,教师可让学生在鉴赏评价课文的基础上,把与课文关系密切的内容推想出来或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通过自导自演的课本剧展现出来。学生要演好一场课本剧,既要自己当演员或导演,又要当化妆师、伴奏师、场务人员、文字编辑、摄像师……学生排演课本剧的投入是全方位的,能够同时训练学生的肢体语言、口语和书面语,促进语言与肢体配合,动作与表情协调。学生来排演课本剧,需要教师多引导,少指导,鼓励学生奇思妙想。让学生在演中学语文,在参与中学语文,提升语文教学的针对性与有效性。如教学《鸿门宴》时就可以让学生分角色来表演,每一个小组分一个角色,认真去品读课文中刘邦、项羽等人物的对话语言,研究角色的性格,尽量把人物逼真地展现出来,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掌握课文。教《项链》一文时也进行了课本剧的表演,我们有意识地让学生分组进行排演,要求学生在演好前面情节的同时,对结尾可以各抒己见,进行拓展,不同组的学生会联想到并表演出我们预料之外的结局。各种不同的答案和表演都是学生自己意向的折射,只要是合理的,教师都予以肯定和赞赏。让学生在成功的喜悦中,自觉发展自己的语文能力。
三、多元作业,有效巩固,延续学生语文学习良性的发展势头
作业的作用往往被语文老师忽略,大多数人没有布置适当的学生喜欢的作业,没有把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进行维持。下课后,学生没有通过作业等来巩固课堂学习所得,这种有效性就会逐渐遗失。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特点布置多元化的作业,通过多元化的作业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潜能,拓展学生语文思维训练的外延。留给学生新颖多元的作业,既调动学生完成作业的积极性,也让学生在审美熏陶中去展现个性,在欢愉的情绪下实现语文能力素养的良性发展。如教学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后,可让学生根据诗意画一幅画,进一步领会诗的意境。再如教学《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后,让学生写一篇演讲辞、一句评价马克思的话语或拟一副对联,以扩大学生思维训练的时空,维持并促进学生继续学语文。借助多元作业,如可让学生反省个人目前的生活与文章所描写的当时的生活的差异,设想如果自己是文中的主人公会怎么做等,给学生反思的机会,从而达到对所学内容的内化和深刻理解。还有让学生写周记,我们将周记内容进行大胆改革和丰富,不仅可以记录自己一天感受最深的事,也可以记录同学对你的影响,还可以记录各科知识给你带来的欢愉与困惑……周记的表现形式也可以丰富多彩,充分彰显学生自己表达的个性化,维持并进一步体现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总之,新课程的实施给我们带来了全新的视角,为语文课堂教学开辟了宽广的途径,用多样、实效的教学方式手段来适应不同类型的学生,建立一种全新的、开放的教学模式,进行有效的语文课堂教学,相信学生会在尝到甜头后大呼语文万岁的。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教育部制订.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
2.刘宏武主编.《多元智能与课程改革》.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4年
3.钟启泉等主编.《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4.梅汝莉主编.《多元智能与教学策略》.开明出版社,2003年
5.夏惠贤著.《多元智能理论与个性化教学》.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3年
作者单位:福建省莆田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