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小学数学作业批改更有效
2009-10-23陈云将
陈云将
摘 要:随着当今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作业批改环节中暴露出的矛盾,也日益突出。作为新时期的教师,应抛弃陈规陋习,更新教育理念,改进作业批改方式。
关键词:数学 作业 有效
作业批改是继备课、上课之后的又一基础环节,是课堂教学的延续,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下面我就小学数学作业批改的有效性谈谈自己的几点做法。
一、根据作业难易度,实现学生批改方式多样化
爱默森说过:“教育成功的秘密在于尊重学生。”让学生积极参与作业的批改,一来可以节约时间,提高效率;二来也是尊重学生,给学生自我评价创造了一次机会。1.学生自批:对那些题型单一、要求层次较低的作业,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自批。比如一些口算题、填空题等答案明确的题目。2.小组互批: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都要有优、中、差学生,让他们互相讨论答案后,再互相批改,这种方式适用于答案统一,过程不统一的问题。
二、根据作业情况,实现教师批改方法灵活化
1.分层次精心批改。根据小学生不同的做法做好批改记录,主要是摘录错误的地方,有时也可针对其错误的解法写点体会。当学生的作业错误过多,过严重时,为了避免学生作业等级太低,心理压力太大,可以采取暂不评判等级,等学生弄清了错误原因,将作业订正之后,再进行批改。
2.当堂面批。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生刚做完作业时,他想知道作业正误的愿望最强烈,对自己的解题方法及解题思路最清楚,如果这时作业能得到及时批改,学生就能及时得到信息反馈,及时纠正错误,减少错误思维的定势。便于指出学生个性化的错误。还可以一起讨论作业中的问题,在交谈中,很容易了解学生做错的关键在什么地方,因而教师也可以及时查漏补缺,提高教学效果。
3.二次计分或二次批改。二次计分摒弃以往那种一次性评分的做法,二次计分主要针对作业有出现错误的学生,首先由教师对有出现错误的学生的作业及练习先打一个基本成绩,再配以恰如其分的评语;然后将作业发还学生,要求他们对照评语,深刻反思自己的作业过程,认真修改相关作业;直至达到要求,再追加成绩。事实表明,二次计分这种艺术性策略的实施,一方面能有效地纠正学生对评语只看不行动的不良态度,调动他们及时修改自己作业的积极性;另一方面还能使学生逐渐养成仔细检测作业过程、自觉优化作业思路等良好习惯。
4.用学生喜欢的符号来代替等等。随着减负活动的开展,大多学校采用“优、良、合格、不合格”的等级制,有一天,我问学生喜欢打等级,还是打具体的分数。学生的回答出乎意料,他们更喜欢“100”,而不是“优”。因为学生错一题还能得到“优”这使他们感到要求不够高,所以现在我的评价方法就是分数制,按照字迹的端正程度再追加★,如果不能全对,订正后全对我也给他们一个★,不过我更赞成低年段的数学老师把★改成笑脸或大拇指小印,当一张张笑脸、一个个大拇指等充满童趣的印章出现在作业本上时,不论是成绩好的,还是差的学生,看到那一个个充满爱心和激励的符号,是多么值得开心和炫耀的一件事。
5.用激励性的评语丰富单调的评价语。及时运用评语指出作业中的不足之处,让学生很快加以改正,对学生严格要求、积极鼓励,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很大的帮助。恰当的评语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动机。学生作业做得既快又好时,除了打“优★”或“100★”,再加上如:“你真棒!”“做得好,真聪明!”“真好,争取更好!”这样的评语让学生得到充分的肯定,从而激发学生进一步学好数学的积极性;对作业质量差的学生要尽量去发现他们的闪光点,以鼓励的口吻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如:“再仔细些,你准行!”“你是个漂亮的孩子,你能‘字如其人吗?”“看到你的进步,老师非常高兴,祝贺你!”这些充满老师关爱与鼓励的评语使学生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关爱和希望,从而不断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学习的自信心。不过评语的运用还应具有时效性,要注意评语的次数,达到一针见血、点到即通的效果,这样才能发挥评语的作用。
总而言之,有效、恰当地运用批改方法让教师事半功倍,可以不同程度地把教师从学生作业堆中解脱出来,保证教师有充裕的时间备课,同时又能使学生由单纯地做作业的被动状态变为积极参与作业批改的主动状态,有利于培养儿童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参考文献:
1.孟繁华主编.赏识你的学生
2.小学数学教学设计.2006年第8期
3.张瑞凤.数学作业批改法
4.詹明道.名师课堂经典细节.小学数学卷2007.1出版
作者单位:苍南县第二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