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新课标下的语文教学
2009-10-23邵宝川
邵宝川
人类已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新的课标已经颁布实施,教育也由幕后推向前沿。发展创新思维,提高创新能力已成了教育的核心。作为新时期的教师,要通过各种途径,开启少年儿童想象、创新的大门。让它们潜在的智慧因素活跃起来,使其不断地迸发出耀眼的火花。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因此,面对全体学生,我们应时刻不忘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如何在语文课堂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改善语文课堂,在新课标下实施语文教学,越来越成为一名语文教师的必需。因此,语文教学中,激发活跃的创新思维,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职责。
一、激发兴趣,启迪创新思维
爱因斯坦有言:“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可见,问题是推动创新的动力,思维永远是从问题开始的,只有学生能质疑,会质疑是才有创新。所以,培养学生的质疑问题能力,才能有所创新。然而,兴趣是思维的催化剂,是学习的巨大动力。没有兴趣,怎能质疑。教学中,要启迪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创新兴趣,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使课堂充满情趣,激发学生高昂的学习热情。
二、设障促思,发展创新个性
问题是创新之源,疑问是创新之母。爱因斯坦说过:“提出问题,从新的可能性、新的角度去看问题,都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疑”是学生在认知上感到困惑,产生认知冲突,引起探究性反射,产生思维活动。
三、创设情境,触发创新灵感
教学中激发学生创新潜能,启迪创新思维,要有一个良好的课堂气氛,适宜的心理环境,这就需要创设一种新颖奇特而有趣的学习情境。叶圣陶先生说过:“读书贵有心得,作文贵有新味,最重要的是触发的功夫。”创设情境是触发创新灵感的有效手段。如学完《颐和园》一课,可让学生充当导游介绍颐和园的景观。这一变式复述情况,包含着可观的创新因素,能有效地触发学生的创新灵感,调动起思维的变通性,完成对内容的创新复述。
此外,还可利用视听媒体,设置教学情境,对触发学生的创新灵感有很大的优势。如播放一部电视短剧,在关键处停住,让学生在音像情景中续补情节。触发了学生的创新灵感,思维必然活跃起来,思维发散,各种创新情景纷呈而出。
四、开启想象,激发创新思维
想象是创新的翅膀。有研究者认为:在人的生活中,有一种比知识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人的想象力,它是知识的源泉。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一切可供想象的空间,挖掘发展想象力的因素,发展学生的想象力,激活学生创新思维,使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分析问题,扩充想象的内容,使之合力。
五、独抒其见,实现创新思维
在语文教学中,师生共同讨论是激励求异思维的有效途径之一。在师生共同讨论的条件下,思维活动可以经过不断地评价和引导而螺旋上升,把求异思维推向较高水平,实现思维创新。
总之,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我们对学生进行创新思维的训练是必需的,也是可能的,这有利于优化课堂教学,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我们每一位教师都应以课堂为主阵地,积极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探索欲,鼓励他们大胆的质疑,大胆想象,大胆尝试,努力捕捉学生思维的亮点,尽量拓宽学生思维的空间,让语文课堂成为学生创新的天地。
作者单位:河北省唐山市滦县雷庄学区中心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