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学中如何掌控教学激情
2009-10-23刘冬
刘 冬
有人说“只要有责任心就能做一个合格的小学教师。”在我从事教育的几年里,我觉得我也和学生一起成长。可以说我从踏上教育岗位起就自认为是一个比较负责的小学教师,但在教学的时间里,我不断反思,无数次的推倒我之前的一些教学看法,经过教学观点的不断完善、不断改变,我现在也学会了理性地分析问题。
想起刚开始当教师的时候的澎湃激情,我觉得时间没有浪费。和我现在来比,我没有了往日的澎湃激情,在校园里对待同事们是一种温和,对学生是一种温柔,我对待人们的态度变了,我会思考学生的感受,会考虑这样讲学生会不会觉得很容易理解。这也让我开始思考教学激情在教学中的益处和“如何掌控教学时的激情”。
教学激情不同于激情教学。何为教学激情?激情教学是教师的心理状态对教学过程的支配作用。这种心理状态下的教学,侧重于激情支配。这样的教学可能是科学的,也有可能带有教师的个人偏激情感。教学激情,前提是为教学,是教师在执行课程目标要求的前提下,在教学活动中,思维活跃、技巧灵活,把握师生的知识和情感特点,融合两者的心理特征,有创造性地开展教学活动。在教学中,要克服激情教学的偏差,注重教学激情的保持。保持教学激情和回家的感觉一样,要是一条熟悉的路,教学过程变得清新,教师充满了动力和希望。如何保持教学激情,就像如何找到回家的路。在工作中,要时时告诉自己,“比起乌龟,我更想当一只兔子,一只不再睡懒觉的兔子。”自己要主动总结,特别是在失败中寻找原因,在成功中总结经验。
在听了北师大楚江亭教授的培训后,我开始反思,教师为何会职业倦怠,为何会缺乏教学激情呢?长时间分析,教师会形成职业倦怠是多方面的,可教学激情是什么呢?在教学中又要如何运用教学激情呢?具体分析开来,为了教师保持并会运用教学激情我总结了几条观点:
一、抛弃预设知识目标,根据课堂突发事件即兴创设教学环境
教师为知识而教,学生为知识而学。这种我来讲你来听的教学环节,已经不能应付现在孩子们的好奇心。死板的课堂不仅让学生不感兴趣,更加让教师失去教学激情,长久以来对教师专业成长是不利的。跳出现有教学设计的束缚,关注鲜活课堂的变化。教学设计是教师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总结做出的预设性的教学过程。这是以前课堂教学的经验总结,但绝对不应该认为严格执行预设就好似完成预设的知识目标。每堂课不管怎样,都会有变化,学生掌握和欠缺的知识就不一样,学生的思维不同,反应也就不同。如果硬要按照预设的教学设计去做,课堂变得千篇一律,教学缺少创造,也不敢有所谓的“多余”的话题,不敢关注和解释学生的相异的思维。教师如果努力与教学设计相靠,在课堂的心理压力就很大,教学激情也就丧失了。关注鲜活的课堂,尊重课堂的变化性和创造性,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就应该把这种唯“完美”的虚假从真实课堂中剔除。我们的教学中充满了这种“完美”的教学,教师在教学中要有应变能力,这也是教学激情表现的一种形式。
教师只有像老子那样有宽广的胸怀,对学生的教导才是真正的老师。所以我们不光要围绕我们设定的教学目标来教学,要从教师的心态上真正地为了学生而去教学。这样我们课堂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灵活的,为学生保留的那份变通。
二、注重对学生兴趣的引导,让学生喜欢上教材
我时常想,为什么学生喜欢去林林总总的学习班去学习,尤其是英语为例,在两个小时的学习时间里,教师和学生们有着良好的互动,学生一边学一遍开心,最后每个学生还是喜欢再上那样的课。这到底是为什么呢?我起初还片面地认为那些只是多陪学生浪费一些时间,哄孩子的手段而已。现在的我开始思索,这个方式有可能是提高学生兴趣的最简便有效的途径。于是我在课堂上也尝试了这样的方式,如在《火车开啦》一课中我就和学生们一起用声音模仿火车的声音和动作模仿火车去旅行,每到达一个车站同学们就告诉我能看到那些景象,我们到了西藏、拉萨、日月潭、北极、天安门等地方,我也第一次感受到学生能有这么远的想象力,现在才佩服起那些会调动学生积极性的老师来。看来教师多运用教学方法是一条提高学生积极性的快捷之道。
三、教师要深刻了解教材,培养童心,才能释放激情
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以生气唤醒生气,以激情感动激情,以理想鼓舞理想,以生命点燃生命。”这样学生在快乐的学习气氛中所获得的自主学习、自行建构的能力。当一位教师说自己没有激情的时候,我想她大概对教学、甚至是这一节课都没有兴趣,或许是因为自己不喜欢,或许是因为自己对教材的不了解。当教师都不知道自己的教材该怎么讲的时候,他怎么能有激情?我们成年人对生活中事情不太重视的话,就会体现出漠不关心,没有激情。美术课堂教学模式不是一成不变的,而不同的教学模式效果也不同,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及学生心理特点,美术教师应大胆尝试构建新型的再比如模式,使学生在心理及精神上得到满足。小学的教材是为了小学生而写的,里面的内容不是很深奥,但对小学年龄阶段的孩子来说是真正符合年龄需要的教材。所以我们要俯下身子,用孩子的眼光看这一节课,就会对教师产生吸引力。所以,有时后教师要和孩子一样,从生活中、教学中寻找体会激情。比如,小学《画汗衫》一课,本课对象是六年级普通学生,他们还是处在儿童阶段,好说、好动是他们的天性。他们的“好说”应该在课堂教学中得到扶持和鼓励;“好动”则应在课堂教学中得到充分利用,教师不能打击,压制。在自由、民主、活跃的活动气氛中,他们的创造更快乐。根据学生学情,本课教学以活动课型进行,由活动设计,活动导入,活动展开,活动评价四个部分。当教师认为这一节课对学生有吸引力,有很大意义的时候,教师就会点燃激情之火,我相信加上教师能熟练地掌握教材,分析教材,就能使教师充满激情。
说到这,我自身也需要注意调整,注意给自己减压,走出为激情而激情的心理疲倦。我相信教学激情在教学中会不经意的流露,把握好教学激情,让教学激情在课堂上使学生得到更多的有效学习。年轻的教师要把握好教学激情在教学中的运用,经验在于学习和积累,做好自身的业务教育,借鉴同仁专家的意见;多进行教学经验的总结,进行教学研究;可以建立教育博客,利用网络平台和大家交流意见,对自己也是一个教育过程的积累。
作者单位:河北省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一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