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高中语文阅读教学

2009-10-23

新课程·中旬 2009年15期
关键词:荷塘想象阅读教学

才 美

阅读能力是一个人终身学习和发展的基础,是其语文素养的重要内容之一,因此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就成为了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可以说,没有阅读就没有语文,没有阅读教学也就没有语文教学。

多年来,我们一直致力于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反思和总结,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纵观当前教学实践,阅读教学并不乐观,还存在很多误区。如:教学观念陈旧,教学目标偏离,忽视和轻视学生阅读的主体性地位,一直沿用教师讲、学生听,学生与文本对立的“二元”教学模式;教学过程简化,教师不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教学教法单一,教师往往拘泥于课文、局限于课堂、偏重于考试,未能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和能力。

阅读教学中的这些误区直接导致了学生阅读主体地位的动摇和削弱,与新课标“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和创造性阅读能力”相背离,影响了语文教育的效果。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改变这一现状,创新阅读教学呢?以下是我的一些思考和做法:

一、创设形象,领略内涵,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提高是教育的最终目标”,而想象是创新思维中最具活力的因素之一。所以说,想象构成了创新的基础,是一种极其可贵的思维品质。众所周知,语文教材出现在学生眼前的仅仅是一行行文字,如果不展开想象,不懂得进行再创造,那么出现在头脑中的可能只是词语所代表的抽象概念,难以理解作品的意蕴。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的任务之一就是要引导学生驰骋想象,透过文字看到图画,透过语言看到生活,置身于作品之中,获得人生感悟和美的享受。如欣赏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我请学生把荷叶与芭蕾舞女结合起来,想像朱自清笔下的荷塘:满眼繁茂的荷叶片片相连,因为出水很高,才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像优美典雅的芭蕾舞女的裙——于是,静静的荷塘幻化为动态的舞台,舞女们穿着绿色的裙子,翩翩起舞,轻盈的旋转……随着想象的驰骋,学生们进入到月光笼罩下的荷塘美景中,死的文字变成了活的形象,作品在想象中得到了复活。再如学习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读到这里,如果不细想,不想象,就会感到杜甫真幽默,描写出这么好笑有趣的场面。若发问一句:“一根稻草都要,而且是‘群童,这说明什么?”学生马上想到“贫困”,再经点拨,就会想到安史之乱后民不聊生、天下贫困的整个局面,进而深刻理解作者就是通过描写他本身的痛苦来表达“天下寒士”的痛苦,表现社会的苦难、时代的苦难,并最终为杜甫

这种炽热的忧国忧民的情怀所感动。

二、放飞思绪,彰显个性,培养学生创造性阅读能力

“学校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培养鹦鹉学舌的模仿者,而是培养能够自己独立思考的创新者。”语文教材固然是经过精心筛选的名家名篇,但这些名篇所昭示的相对于整个浩瀚而复杂的宇宙来说只是一家之言、一孔之见。在阅读教学中,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体验,对课文文本的解读也是不同的。对于同一个问题可以有无数个不同的答案,而且每个答案也无所谓对错,只有合理与不合理。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应尽可能地让学生放飞思绪,各抒己见,畅谈个人的创造性的解读。我在教《咬文嚼字》一文时,鼓励学生们根据贾岛的诗作《题李凝幽居》,大胆想象,仔细推理,勇于对朱光潜“推敲之说”提出质疑:有的学生认为用无声的“推”怎么能知道“鸟宿池边树”呢,原诗中的“门”该是李凝家门,而不是寺院院门;有的学生认为“推”的动作有些粗鲁,不该发生在讲究礼节的文人雅士身上……显然,第一位学生通过想象把贾岛的诗作还原成生活画面,先听到“敲”门声,然后看到树上惊起的宿鸟,从而推断出朱光潜所说的意境不合原诗;第二位学生由诗作联想到古人的礼节,并由此推论出“敲”字比较符合当时意境。所以只要有适宜的情境,学生所爆发出来的想象力、创造力是教师始料不及的,而这正是我们教育的最终目的。

三、重新定位,改进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教师应该对自己的角色有一个新的认识、新的定位,必须尽快完成从解析者、传声筒、训导师到参与者、指导者、组织者的角色转化。这就要求我们要树立民主意识和人本意识,通过参与对话,根据课文内容及特点,积极采用表演式、“以点带面”式、体悟式、探究式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阅读,设身处地感受和体验文学作品中的艺术形象与情感。对于一些故事情节丰富曲折、人物形象鲜明的文章,可以选择让学生自己去理解、把握、表演,如《皇帝的新装》《项链》《雷雨》等课文,都可发挥学生想象,让学生自己编写、自学自演。有些文章则可抓住全文的中心词语或中心句,并以之为内核辐射到文章的各个环节,如《巴尔扎克葬词》可抓住“天才”一词,进而发散至对巴尔扎克的人格、作品、成就、影响四个方面的理解。有些文章可以让学生独自体验、品味、感悟文学作品的意蕴,如《我的空中楼阁》,可以引导学生反复诵读,然后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自己发表对这部作品的感悟和体验。还可以由教师先在课堂上设计富有启发性的问题,然后让学生在课内外阅读中自己寻找答案,充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探究意识和研究能力。

总之,新课程标准的实施,给当前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带来了极大的挑战,作为教师,我们应当及时更新观念,走出误区,找到更有效的阅读教学方法,开辟一个全新的语文教学新天地。

作者单位:河北省昌黎县职教中心

猜你喜欢

荷塘想象阅读教学
小荷塘
快乐的想象
热闹的荷塘
荷塘
细观察 多想象 善表达
这些并不是想象,有些人正在为拥抱付费
荷塘三记
那时我们如何想象未来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