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财政和金融一章的教学经验及对教材的建议
2009-10-23张光宗
张光宗
摘 要: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经济与政治基础知识课,其财政和金融是学生的难点,本文根据大纲提出自己的教学安排,让学生更加理解和学习,同时对本章的教学内容,作者也提出了,修改本章内容的意见和建议。对本课程作者也提出增加网络道德和法律章节的建议,并说出了作者为什么要增加这一章的理论和理由。
关键词:教学经验 建议
一、对“财政和金融”一章的教学探讨
1.教学经验
我们知道《经济与政治基础知识》(主编 程树礼 张可君)是重庆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程。它是一门综合课程,教好这门课程就很难,各章节中除理论基础知识之外,还包含有名人名言、小常识、资料卡、议一议、阅读材料、案例分析等内容;章后的阅读与思考、材料分析及活动建议,便于学生加强理解,巩固基本概念,培养学生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正因为如此,给本书教学在短时间内教好就是一个难度了。
但教学是有规律可循的,但单纯的理论教学培养不出具有较强实际工作能力的人才。而教学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素质教育。该课程的案例教学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方法之一,它既可以化难为易帮助学生理解掌握,又可以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同时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参与讨论的欲望,活跃课堂气氛,真正体现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我注意收集和积累一些带有代表性的案例分门别类制成资料卡用于该课中的释疑解难。譬如:我在讲授“财政和金融”时,学生对正确判断市场财政和金融场有一定困难,而通过案例分析,既帮助学生解决了这个问题,又教会了学生如何适应市场经济的正确理解财政和金融的作用。
第五章的内容是,财政和金融。第一节是财政和税收,有国民收入的分配,财政收入和支出,税收;第二节是银行和保险公司,有我国的银行,我国的保险公司。本章是这门课程中比较枯燥的一章,我是这样安排本章的教学内容的:
一是文字材料
文字1 关于国民收入NI等相关宏观经济知识
文字2 关于国内收入GDP,个人收入PI,个人可支配收入PDI
文字3 有关财政收入支出的理论
文字4 有关税收的作用和重要性和税法的知识
文字5 有关银行的概念,银行的性质作用和种类,公司法相关的知识
二是图片素材
图片1 最近几年国民收入变化的图
图片2 收入逐年递增人们生活改变的生活图
图片3 四大银行的照片,银行上市的股市变化图
图片4 我国保险公司和作用
图片5 我国社会保险
三是视频资料
视频1 税法案例——某企业偷税的案例
视频2 保险案例——某公司投保险获得重生的案例
视频3 社会低保案例 某公民享受低保案例
四是课后作业
(1)教材上材料分析案例 300字以内
(2)案例感想 500字以内
教学中基本按照本章内容进行,达到的教学大纲的要求,当然我也扩大关联知识,以多形式,灵活的教学方式完成了教学任务。通过以上的教学,搞活了课堂气氛,教学效果很好,学生欢迎,达到了教学的目的。
2.对第五章内容的看法和意见
本章对消费基金和积累基金的内容写得过多,理论过重,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自己很难看懂,而公民消费和积累没有涉及,主要是139页到142页,可以压缩理论部分;财政收入从142页148页,理论不足,也比较枯燥。这点我个人认为应该有插图,也没有很好说明在GDP中的重要作用。但税收,银行和保险公司部分写得较好。但应该说明的不是银行可进行宏观经济政策的工具,中央银行才是。银行是企业,无论是我国的四大银行还是外资银行都得按照我国的金融政策和法律进行相关工作和起相关的作用。
二、对教材的建议
1.强烈建议增加网络道德和法律章节
强烈建议增加网络道德和法律章节纳入《经济与政治基础知识》课程。
因为《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明确要求学校必须主动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重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将青年学生培养成具有高尚人格、国格,有网络公德、责任意识、诚信自律、爱祖国、爱人民、爱家人、爱同学的时代青年。道德是社会的道德,是我们社会意识里的特有的一种精神生活,是适应处理个人利益和社会共同利益关系的准则。而今的网络道德规范的产生也是如此,网络社会的形成和发展是其产生和发展的现实基础。
现今学生通过互联网搜索资料、收发电子邮件、观看电影、下载软件、发表议论、玩游戏、交朋友、看新闻等等,可以说学生对互联网是“一网情深”。因为网络的丰富性、虚拟性和互动性特点,为学生提供了实现自身需要的舞台,网络对学生的思想、行为甚至日常生活的影响与日俱增。由于网络的传播调控难度大,精华、糟粕同时存在,加之上网交流的人的政治立场、道德品质、文化修养、思想方式、交流目的各不相同、鱼目混珠,给学生工作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网络违法犯罪行为日益突出,网上诈骗干扰社会和市场经济有序运行,网上迷信、色情、暴力和其他有害信息的传播,对学生的身心健康造成很大的危害,影响学生学习知识的自觉性,不少学生与网络结下“不解之缘”,难以自拔,将金钱和时间都花费在网络上,产生了网络综合症,严重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学生这个年龄缺乏自律意识和抵抗诱惑的能力,学校应该切实加强网络道德教育,提高学生的网络道德素质。教师在网络教学活动中倡导良好道德品质和健康的心理品质,主动地影响着学生。这样学校,班主任和老师都来对学生进行网络道德法律的教育。
综合以上分析,我就建议在本课程中加入网络道德和法律章节是非常必要,刻不容缓的要把网络道德和法律纳入日常的教学工作中,避免不必要的事件发生。
增加学时4个。
增加内容:
第12章 网络道德和法律
第一节 网络知识
第二节 网络道德
第三节 网络法律法规
第四节 案例讨论
现在的教材有11章。
2.教材印刷细节的建议
对教材有点建议就是对重点概念,重点知识没有突出表明,比如“用黑体字”或者用阴影突出。希望作者在再次印刷的时候加以修改,用特别的方式予以突出以适应中职这个年龄的教材。这样,学生学习就能抓住重点。
作者单位:重庆冶金高级技工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