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任务驱动”的小组合作学习在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

2009-10-23胡臻龙

新课程·中旬 2009年15期
关键词:任务驱动驱动计算机

胡臻龙

摘 要:计算机基础课的内容大多以机房操作实践为主,教师基本上是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来完成课堂教学目标。本文就如何基于“任务驱动”,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进一步提高计算机基础课的教学质量,来谈一谈我的想法和做法。

关键字:任务驱动 小组合作学习

一、问题的提出

计算机课程的内容大多以计算机基础为主,具体表现为课堂操作实践,学校教师也大多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来完成课堂教学目标。但是如果简单地实施“任务驱动”法,往往会出现任务较复杂时单个学生难以完成、学习效率差的问题。经过教学探索和实践,作者认为“任务驱动”的课程设计,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可以较好地解决实际教学过程中出现的上述问题,从而进一步提高计算机教学的质量。

1.任务设计要有明确的目标

“任务驱动”的本意是让学生完成一个包含一定具体知识或能力训练的实际任务,从而达到某个教学目标。因此,在任务的设计时,一定要有非常明确的教学目标,使设计的这个任务是一个典型的任务,切不可为了任务的所谓“完美”,而偏离本课的教学目标。

2.任务设计要有可操作性

任务设计要具有可操作性,便于学生学习和掌握有关的知识、思想和方法才是“任务驱动”的目的。因此,应多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诸如现有的知识水平、技能基础,避免由于任务的过于简单或复杂而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任务的重点和难点不可过多,一般只能是一至二个,让学生有“跳一跳,摘到果子”的成功喜悦。还要注意机房等实际情况,避免“纸上谈兵”。不可设计让学生下载费时很多的内容,或是在网上根本无法查到或是很难查到的内容。让他们体验到合作带来的效率,并促进小组成员间情感的交流,从而促进合作意识的增强和合作能力提高。如用Photoshop来“设计父亲节贺卡”这个任务时,应注意贺卡的完成应尽量调动小组内每个人的作用,在评价标准上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考虑:(1)构图、色彩是否美观;(2)贺词是否有新意;(3)语言介绍时是否生动。这样,小组内美术成绩比较好的同学可以设计图画,语文比较好的可以写贺词,或者是小组内的一个同学负责操作电脑,一个同学负责内容上的设计,一个同学则准备交流发言。这样,任务就具有了合作性。

二、基于“任务驱动”的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过程

教学实施流程当然没有固定不变的模式,一般要根据教学实施流程任务的性质、教学时间、教学策略、学生实际来进行灵活安排。一般的流程如下:

1.全班教学。这一过程一般是教师谈话,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果必要,对需要全班进行知识铺垫的内容,进行必要的讲授。

2.分配任务。教师把预先设计好的任务,通过口头或书面的形式布置给各小组,同时下发有关调查表格、评价标准等资料。这一阶段的重点是要让各小组明确完成本任务的基本要求、优秀目标,并帮助指导一些小组的内部分工及职责的落实。

3.进行分组。依据教材内容、任务的复杂程度等因素决定组别数量及各组人数。通常每组的人数在六个人以下,讨论的效果比较理想。而且应采取异质性的分组,包括学习能力、先备知识、动机等,甚至应考虑性别的差异。

4.小组学习活动。在小组学习当中,包括分配角色以及依教学目标进行学习与讨论。角色分配主要分为支持工作角色与学习工作角色二项。支持工作角色宜平均且轮流分担,学习工作角色则应是每位成员在每次的讨论中都必须参与。

5.小组报告和师生讨论。小组必须向教师及其他小组汇报小组活动成果,并且可以针对学习情形及活动结果,讨论在小组合作的历程中所遭遇的问题,心得体会,以及如何改进和提高。

6.鉴定评价。这是总结延伸阶段。教师评价各小组的合作成果,并对各小组在合作技能等方面的进行纵向和横向的评定,并给出小组合作学习得分和个人进步得分。小组合作学习的评价一般要体现“两个结合,两个侧重”,即学习过程评价与学习结果评价相结合,侧重于对过程的评价;对合作小组集体的评价与对小组成员个人的评价相结合,侧重于对小组集体的评价。

三、结论

基于“任务驱动”的小组合作学习法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好学生自愿主动地帮助差生,也让原本不自信的学生找回了自信,由被动学习变主动学习,积极努力地进取。同时,提高了课堂效率,使教师布置的课堂任务得以顺利地完成。不仅如此,小组的分工合作体现了平等原则,每个学生,不分优劣,都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此外,小组成果评比演示充分体现了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小组活动的过程更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创造精神和探究精神,对于实施素质教育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我将继续积极地研究和实践这一方法,使这一教学方法日趋完善,从而真正提高计算机教育的质量。

参考文献:

1.何克抗教授.《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的教学设计》.中国电化教育.1998年第5期

2.戚小玲.“对计算机学科教学的思考”.《中小学计算机基础教程教学指导书》.1999.3

3.周俊.“论小组合作学习与学生主体性发展”.《教育科学》.1998.3

4.蒋浙萌.“谈计算机课‘任务驱动的教学设计”.网上资料.2003年

作者单位: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

猜你喜欢

任务驱动驱动计算机
基于模糊PI控制的驱动防滑仿真系统分析
计算机操作系统
屈宏斌:未来五年,双轮驱动,砥砺前行
基于计算机自然语言处理的机器翻译技术应用与简介
轨旁ATC系统门控柜接收/驱动板改造
信息系统审计中计算机审计的应用
任务驱动, 启发学生自学
基于S3C6410的Wi-Fi驱动移植实现
Fresnel衍射的计算机模拟演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