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职应用日语专业校企合作的现状
2009-10-22曾莞钧
曾莞钧
摘要高职院校应用日语专业为切实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在国家有关教育政策的积极推动下,建立起了校企合作培养机制,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由于此机制建立的时间与实施的范围、学校的办学条件和治学理念方面的差异等,也导致目前高职院校应用日语专业在校企合作培养方面存在诸多问题。
关键词 校企合作 校外培训 教育资源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
结合高职办学体系和日语专业的教学过程,个人认为目前高职业应用日语专业校企合作机制尚存在以下不足:
1 课程的应用性教学与企业的岗位需求联系不紧密
目前应用日语专业虽然推行了校企合作培养机制,可是与课程的联系依然不紧密,达不到企业对所需人才培养规格的要求。在教学时除培养学生掌握应用日语必备的日语语言基础知识外,结合每个职业岗位,学生还需具备校企合作企业生产、管理基本技能和实际应用能力等等。而目前的应用日语专业课程设计中,虽然已经明显加大了听说课程比例,告别了灌输式教学方法,开始注重了学生语言技能的培养,但是结合校企合作培养机制却远远不够。因此,在课程整合和教学设计中,除专业知识应用性需要进一步加强外,还需要根据职业岗位,增加专业课程;坚持以就业为导向,进一步加快工学结合,坚持与企业建立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使学生形成适应行业企业需要的职业素养注重其实际应用的专业。另外需要加强与企业的交流,每年进行应用专业日语人才需要调研,切实推行校企合作。
2 课内培养与课外培训没有同步进行
高职教育本身就具备应用性、综合性、实用性的特征,所涉及的内容往往与实际生产、服务和管理紧密相关,学生通过三年的学习,能掌握一门赖以就业谋生的专业技能。因此高职教育中需要加大课内培养,在课程教学中引进职业领域所需的职业知识,面向实际应用设计课程,对学生进行课内培养。然而,限于当前高职教育的办学条件以及应用专业的本身特点,某些职业技能很难纳入教学计划中进行培养,因而只有将课外培训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结合校企合作培养机制,根据市场需求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然而,个人认为,目前应用日语专业在课外培养方面投入不够,或者说校内培养与校外培训并没有同步进行。如上述,学生在掌握基本的日语语言运用能力外,根据职业岗位需求还需掌握焊接、模具制造、文秘等多方面的知识;在职业技能资格证书方面,学生需要获得“涉外文秘证”、“助理物流师资格证”等。而课堂的教学远远不能满足对日语语言技能以外的专业技能的培养,这就要求高职教育在校企合作培养过程中开展课外培训活动,将企业或社会培训课程引入教学计划,结合课堂教学同步运行。
3 校企合作下的教育资源利用不当
3.1师资结构单调,“双师型”教师依然缺乏
高职应用日语专业的教师大部分是日语语言文学专业出身的教师,虽然有较强的语言能力,可由于缺乏行业实践经验,容易在课堂照本宣科,采用本科院校的课堂思路和模式,在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方面教学效果得不到保证。因此结合校企合作培养体系,需要加强教师“双师”能力的提高,从企业多请理论知识水平高、实践经验丰富的人士进行专业技能培训,或利用寒暑假进行挂职锻炼。
3.2教材选取需要更加结合高职教育的特点
高职应用日语专业在选择教材时,往往容易忽视高职教育的理念和要求,与本科类院校教材雷同。然而本科院校与高职教育的教学目标完全不同,学生的层次也有所差异,因而在选取教材时应该结合行业、企业对日语人才的要求以及高职教育的特点。例如基础日语这门课程,现在很多高职院校还拘泥在《新编基础日语》这套教材,虽然不能否认这套教材理论系统性很强,学生收效很好,可是在高职教育中却有失偏颇。由于编写的时间,该教材的内容有些陈旧,很多单词、表达方式也已经被淘汰。另外它比较注重理论性,会话等实际运用方面需要其他的教学内容进行补充。
3.3教学方法和手段需紧跟校企合作培养机制
虽然高职业应用日语专业开始进行校企合作培养机制,建设校内和校外的实践基地,可是在教学方法和手段上还需要加强改进力度。
因此,学校要积极创造教学条件,使教师能进一步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发多种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如电子教案、网络课程、同声传译软件等,实施“直观教学法”。在实践实习中,教师通过在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现场的指导,将实际技能和方法传授于学生,以不断提高学生专业技能和素质,实施“情景模拟法”。此外,也可以采用双语教学,在商务专业教学中使用日语,使学生能了解更多专业词汇和名称等,紧密结合校企合作机制,采用多种教学方式。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2.
[2] 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
[3] 俞仲文,刘守义,朱方来.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实践教学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5.
[4] 叶子,李军.高职院校职业技能课课程建设探讨[J].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3):2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