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程下的体育教学观念

2009-10-20潘淑娟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09年9期
关键词:体育课新课程体育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教学观念的改革成为课程改革的核心。改变农村学生受环境影响的体育学习现状,改进体育课堂教学并使之适应教学改革的需要,从而发挥体育教学特有的功能,加强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这就要求我们体育教育工作者必须做到:

第一.坚持“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在来自方方面面的升学率的高压之下,我们的体育教学往往是“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使学生体质健康方面仍然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例如学生的肺活量水平、体能素质持续下降;超重和肥胖学生比例迅速增加;视力不良率更是居高不下。这些令人担忧的问题警示我们,重视和加强学校体育教学提高青少年的健康素质已成为当前刻不容缓的紧迫任务!所以,我们必须在体育教学中始终坚定不移地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每一个学生健康成长。

第二.加强学生运动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体育创新能力。

传统的体育教学偏重于教师灌输体育理论知识,以学生获得运动技能为目标,忽略了学生学习体育能力的培养。忽略了教育学生如何在体育运动中“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的培养,导致学生在脱离教师指导后就无法实现在课余时间里继续体育学习和体育锻炼。要改变这种状况,就必须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上,营造一种学习和思考的氛围,坚持“启发式”教学,精讲要领多练动作,在练习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学习方法,掌握知识,还可多设置一些类似比赛的激励活动,来激发学生的竞技意识和运动兴趣,逐渐提高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和具备一定的体育创新能力。

第三.调整体育教学模式,协调“基础”与“个性”发展。

应该看到,农村中学生除了体育课外,缺乏有指导的课外自由活动,很难令人满意地完成“全民健身运动”与“个人提高”共同发展的任务。这需要对学校体育活动的安排进行调整,如体育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成长

规律,循循善诱,课外提供机会让学生参与实践,让学生协调的发展,快乐的锻炼。

第四.加强体育学科意识,提高体育教学的地位。

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农村学生普遍学习负担过重,精神压力大,身体状况不佳,特别是面临升学的学生,大部分时间都花在与升学考试有关的文化课学习上,在学生的心目中,体育课仅仅是提供一次“玩一玩,放松一下”的机会,在学校的教学活动中体育课也只是一门无足轻重的“副课”而不被人重视。因此,经常会因各种活动而挤占体育课,使体育教学不能正常进行。要改变农村中学生体育教育的地位一直不能上升到一种学科应有的地位的这种尴尬的局面,首先需要教育行政管理者转变认识,加强教育教学监督。其次广大体育工作者应该充分认识到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体育学科教学被还以应有地位的日子不会太远,我们应及时抓住机遇,转变观念,通过自己的努力宣传和加强自身建设来提高体育教学的地位。

第五.灵活运用各种教法和学法,促进和谐体育。

新课程体育教学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在体育课教学中课堂气氛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情绪和教学效果,只有让学生保持一定程度的兴奋,保持活而不乱的课堂秩序,创造性地运用新颖灵活的教学方法,富于变化的体育教学组织形式与手段,才会使教学气氛变得轻松愉快,有利于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也才能更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相反,单调古板的方式、方法,只会倒学生的胃口,更谈不上什么兴趣。这就要求我们要及时认真研究学生的兴趣爱好,抓住他们心理特征进行备课,使教材安排、组织形式、教学手段、教学语言等都新鲜活泼,这样才能使学生精神振奋,生龙活虎,调动体育运动的激情;正确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意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自主学习中培养独立思考能力,探究学习中培养解决问题能力,合作学习中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改变单一的传授式教学方法,在教学实践中在灵活运用各种教法和学法,达到新课程的基本要求。

参考文献:

[1]曲宗湖 杨文轩 主编:学校体育教学探索[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9:229-234

潘淑娟,教师,现居甘肃临洮。

猜你喜欢

体育课新课程体育
可有可无体育课?不!必须有!
浅议高中化学新课程必修模块的主要教学策略
体育课上的“意外”
2019年全国高考新课程Ⅰ卷生物试题分析与启示
第二届“我即语文”教学奖颁奖典礼暨新课程研讨会在福州一中举行
讨厌的理由
我们的“体育梦”
老师,我喜欢你,这是爱吗
2009年语文新课程《考试大纲》修订记略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