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阴谋与爱情》剧情分析

2009-10-20高田田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09年9期
关键词:伊斯席勒阴谋

一.作者与背景介绍

剧本《阴谋与爱情》的作者席勒(Johann Christoph Friedrich Von Schiller1759~1805)是18世纪德国的杰出诗人和戏剧家。少年时代学过法律和医学。青年时代成了德国狂飙运动的代表者之一。晚年与歌德一起开创了德国“古典文学”时代,为德国民族文学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1780年,20岁的席勒写成他酝酿已久的剧本《强盗》,发出了“打倒暴君”的洪亮吼声,受到反动的欧根公爵的无理干涉,激起了席勒内心更大的反抗。于是,1782年他在一个小客店里用七个星期写成了名剧《阴谋与爱情》。

《阴谋与爱情》是席勒的代表作,也是世界戏剧名著之一。剧本直接取材于德国现实,席勒直言不讳地说:“剧本事情发生于德国第一宫庭中。”创作《阴谋与爱情》的时期,正是青年席勒反封建意识最强烈的时候,也是席勒的狂飚气质表现得最鲜明的时候,因此这部剧本是席勒全部创作中反封建倾向最为突出的作品。剧中人物实际上是以专横腐朽的符腾堡公国的统治者为原型。剧中不怕把18世纪德国的主要矛盾即市民阶级和封建贵族之间尖锐对立的矛盾,及婚姻自由的问题,正式搬上了舞台,对封建统治者的暴行予以揭露和痛斥,对市民阶级的反抗精神予以热烈的歌颂,表现出了鲜明的反封建压迫和争取民主自由的狂飙激情。恩格斯说,这个剧本的主要价值就在于“它是德国第一部具有政治倾向的戏剧”。

二.作品内容简介

《阴谋与爱情》的故事发生在18世纪的德国。当时德国处在政治分裂、经济落后的封建社会,分裂成许多封建小邦。各邦统治者大公施行残暴的独裁统治。

在某一个大公国里,宰相瓦尔特的儿子斐迪南爱上了平民音乐师米勒的女儿露伊斯。但是这对年轻人的爱情既遭到作为平民的米勒的反对,也遭到作为贵族的宰相的破坏。米勒反对他女儿爱上一位贵族公子是因为他认为门第不当,贵族公子不可能真正爱平民姑娘。宰相反对他儿子爱上平民的女儿,除了门第观念外,主要原因是宰相要他的儿子立刻娶大公的一位情妇为妻,以博得大公的欢心,以牺牲儿子的爱情为代价来确保自己的政治地位和飞黄腾达。

宰相为拆散这对恋人,在威胁与利诱都失败后就同他的秘书乌尔姆定下一条阴谋毒计:宰相下令将露伊斯的父亲米勒和她的母亲投入监狱,然后乌尔姆利用露伊斯救父母心切去劝说露伊斯放弃对斐迪南的爱。在乌尔姆的压力下,露伊斯为了救父母出狱,在乌尔姆口授下违心地给宫廷总管卡尔普写下了一封假情书并立下誓言不道出真情。乌尔姆拿到这封露伊斯亲笔写的假情书,利用一次集会假装丢失,让斐迪南“偶然地”拾到它。斐迪南看这封假情书,果然中计,他认为露伊斯以前对他的情意全是假的,他的真正的爱受到了欺骗,而露伊斯又立下了誓言,不能道破真情。斐迪南在绝望的情况下往果汁中下了毒药。露伊斯喝下了放了毒药的果汁,终于在临死之前告诉了斐迪南那封情书是假的,是为了救父母在宰相的压力下写的。斐迪南得知真情后悔恨不已,在他心爱的人的遗体旁饮恨服毒身亡。一对年轻人为了纯洁的爱情双双殉情,成为阴谋的牺牲品。最后,斐迪南在垂死中听到了父亲的哀求,伸出手,宽恕了他,而宰相和他的秘书都因证据确凿而被逮捕了。

三.冲突

这部作品中冲突迭起,矛盾重重,例如:斐迪南与露伊斯,露伊斯与父母,斐迪南与父亲,市民阶级与封建统治阶级等等。这些冲突与矛盾都是通过作者对人物性格的深刻描写来体现的,而在矛盾纠葛中又展示出了人物性格。剧中,露伊斯的纯洁、米勒的自尊、米尔佛特夫人的善良、斐迪南的热情、正直与轻信、宰相的卑鄙无耻与残忍都刻画得淋漓尽致,结构完整,使得戏剧冲突曲折而尖锐,情节线索复杂而清晰。以下简要分析三对人物及其之间的矛盾:

斐迪南与露伊斯

两个原本相爱的年轻人最终无法在一起,双双殉情。斐迪南虽出身贵族,但在剧中他的思想却代表了新兴市民阶级意志,他敢于蔑视封建贵族的等级偏见,有强烈的反抗精神,当然斐迪南的轻信也是导致这一悲剧的原因。露伊斯具有市民阶级的人文主义乌托邦理想,表示要“摆脱一切可恨的外壳,让人成为人”,对封建等级“外壳”深恶痛绝。露易丝虽然有强烈的反封建意识,渴望平等和婚姻自由,可是她面对强大的封建权势,深感平等的遥远和无望,她自始至终是一个具有浪漫气质,却充满感伤色彩,从未露出过笑容的悲剧人物。她在封建力量的威胁和重压下,对自己的未来和前途毫无信心,决定牺牲自己的爱情,投入宰相设下的陷阱。两位主人公都具有反抗精神,尤其是斐迪南,反抗精神更为强烈,但最终无法取得胜利,没能逃出公爵的阴谋,成为权势斗争的牺牲品。

斐迪南与宰相

斐迪南渴望爱情自由、婚姻自由,敢于蔑视封建门第观念,语言充满热情,慷慨激昂。但他对封建社会现实的不满与其说出于深思熟虑的理性,不如说出于奔放的感情。而他的宰相父亲成为当时封建统治阶级的代表,一心只想着攀权附势,为自己争取更多的权力。为此他不惜牺牲儿子的爱情、婚姻乃至生命。立场的不同,规则的不同,理想的差异,都是导致父子两代道如鸿沟,反目成仇,最后生死相别的重要原因。但归根结底,还是时代的步伐与人们的期待的不同步性,当时的德国,市民社会正处于“将生未生”之际,在“铁屋”中的老年人,与“在铁屋中呐喊”的青年人,原本不可能毫无冲突。

市民阶级与封建统治阶级

这是此剧本最激烈的冲突,也是作者最终要揭露的社会实质问题。剧本如实地反映了当时德国市民阶级的软弱性。米勒虽在贵族面前显示了市民阶级的自尊和道德上的优越感,但他只求家里太平,面对宰相,面对权势,他诚惶诚恐,根本不敢冒犯。他的妻子则更表现出市民阶级的狭隘性。露伊斯的软弱反映了德国市民阶级在政治上的不成熟和经济上的不够强大。剧终时,濒死的斐迪南向父亲——悲剧的制造者伸出了和解的手,表示原谅,作出了妥协的表示。正如席勒自己所定义的,此剧乃“市民悲剧”(Ein burgerliches Trauspie)。

四.写作角度

《阴谋与爱情》是席勒的代表作,是德国狂飚突进运动最重要的创作成果之一,也是青年席勒创作的顶峰,同时它又是德国市民悲剧的代表作。市民悲剧是与亚里斯多德规定的古典悲剧特点相对而言的。古典悲剧都是以王公贵族、帝王将相等所谓高贵人物为悲剧的主人公,而市民、普通老百姓只能在喜剧中充当为人们嘲笑和取乐的对象。市民悲剧则与之针锋相对,让市民阶级成为悲剧主人公,以证明市民阶级也有崇高的情操和高尚的情感。可见市民悲剧的产生、发展和成熟,体现了市民阶级意识的觉醒,这种意识的觉醒鲜明地反映了市民悲剧的反封建倾向。在《阴谋与爱情》中,席勒明显地将目光投向了市民社会,即平常人的生活情境,将关注的重心更多地落实在市民社会的层面上。这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选择爱情为主题;二是将露伊斯一家作为重要叙述对象;三是其背后的关注是市民生活与政治运作的结合点。

五.结论

《阴谋与爱情》揭露了上层统治阶级的腐败生活与宫廷中尔虞我诈的行径,无情地揭露并批判了腐朽的封建主义制度,成为即将到来的革命斗争的最初号角。《阴谋与爱情》无论是从结构上还是题材上都不愧是德国市民悲剧的典范。席勒摒弃了之前作品创作时惯用的长篇大论,而是改用简洁的语言进行讽刺。例如露伊斯与宰相有这样一段对话:“我可以为你奏一曲柔板,但娼妓买卖我是不做的……如果要我递交一份申请,我一定恭恭敬敬;但是对待无礼的客人,我就会把他撵出大门!”席勒借自己所塑造的人物之口直接抨击德国社会严格的等级制度,成功地借鉴了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特别是《奥瑟罗》。

此剧严格遵守亚里士多德关于悲剧的结构观念,由序幕——展开戏剧冲突——高潮——转折——悲剧结局组成,并让矛盾双方的性格在情节的展开中显示,让思想倾向在情节的展开中自然流露出来。当然,作为青年时代的作品,其题材选择上的精审与处理,文字驾御上的自由与精纯,思想上的成熟与深度,理念提升上的自然与汇通,还无法与成熟之后的古典时期作品相比。但青年席勒所展现的那种意志的张扬与淋漓尽致,却是无法复制的,即便是席勒自己,也无法重现青年时代的那种“狂飙突进”的朝气蓬勃。

参考:

杨译德语文学精品 (德)席勒(Schiller,J.C.F)著,杨武能 译 四川文艺出版社

史诗气象与自由彷徨-席勒戏剧的思想史意义 叶隽 同济大学出版社

高田田,西安工程大学人文学院英语系教师。

猜你喜欢

伊斯席勒阴谋
文学巨匠歌德论挚友席勒
席勒的烂苹果
峡谷阴谋
峡谷阴谋
峡谷阴谋
赵高的阴谋
马来西亚发布依斯干达知识产权政策
吃猫粮得来的诺贝尔奖
吃猫粮得来的诺贝尔奖
首相卖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