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阅读教学及其创新

2009-10-20于小花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09年9期
关键词:研究性想象阅读教学

语文学习的重要目的,是使学生学会阅读和使用祖国的语言。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现代教育学家普遍认为,符合时代要求的创新人才是具有和谐共融的智商情商、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而阅读教学是可以起到这种作用的,所以阅读教学对于创新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作为语文老师,要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力求去创新、去实践。

一.让个性在阅读教学中飞扬

阅读是学生的阅读,阅读内容要让学生喜欢,为学生服务。教师要为学生的阅读创设条件,同时,要充分尊重学生的阅读方式。学生在阅读中,往往先是找自己喜欢的地方读,这就是学生个性表现。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言论自由氛围,让其发表自己的独立见解。教师和学生应该在平等的基础上,交流各自的理解,甚至展开讨论,发表不同见解,答应学生保留自己的想法。使他们的个性插上理想翅膀,飞向那光辉的彼岸。在阅读教学中,我们教师的责任就是给学生个性发展的空间,给学生以创造自由,让学生“异想天开”,从中培养他们的阅读爱好。

二.注重阅读教学的多样化,培养学生的想象思维

爱因斯坦说:“想象能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高尔基也说:“想象在其本质上也是对于世界的思维。”没有想象,不可能有诗,也不可能有文学。因此,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千方百计地培养学生的联想思维能力。

1.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要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就要使学生善于逆向思维。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向课文置疑,允许他们去假设、去幻想。例如:假如孔乙己没死,当了书法协会的会长后,对中国的书法会有什么贡献等。教学时充分展开教学的想象蓝图, 让学生在其中去感悟生灵、感悟生活。

2.鼓励学生创造性思维。为了训练学生自主的欣赏能力与鉴别能力,训练创新思维,教师教学时要有意识地突出学生的自主阅读,自主体会,自主讨论。如在学《出师表》一课时,教参认为诸葛亮是一个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忠臣,对刘禅一片忠心,可彰日月。可有许多同学认为,诸葛亮的忠就是愚忠,还举了许多刘备与刘禅的不得劲处,认为诸葛亮大可取而代之,那样倒是做了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并由此谈及了历史上的许多人物,如民族英雄岳飞、文天祥等,倒不是说这些人的忠本身有什么害处,而是他们的忠起到了危害于民族的反作用,观点可能偏颇,但思维活跃,表明学生已在自主思索了,较之低层的被动接受,这自然是上了一个台阶。

三.开展研究性语文阅读教学

语文教学的立足点在成“人”教育,发展个性,养成健全的人格,使学生的语文素质得到全面提高。而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开展研究性语文阅读教学,就要让学生根据课文特点,自己学习,独立感受、品味、鉴赏,强调体验的个人色彩、个性特征和自我评价,自觉地内化知识,提升精神境界。

著名哲学家周国平先生指出:“任何有效的阅读不仅是吸收和接受,同时也是投入和创造。”研究性语文阅读教学一方面要以学生的自读、自悟为重点,重视学生自身的阅读体验,注重生生间的互动、合作、交流、分享,以期学生在理解、认同的基础上能创造性地解读文本;另一方面教师要灵活地处理教材,创设情景,组织问题,要让学生掌握阅读的方法、步骤、鉴赏的认知策略和途径,为学生提供阅读的内在支撑条件,以此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促进学生的思维处于积极运作状态。为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着力引导学生深入作品,通过协作互动,思想交锋,追求阅读主体的审美独创性。

语文教学是一个创造性的过程,语文阅读教学的创新就是要改变传统的阅读教学思维与方法,转变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准确定位教师角色,把阅读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实现学生的自主阅读,让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在阅读中飞扬。以学生的阅读作为出发点,也作为归宿点,精心设计阅读教学,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挖掘创造潜能。通过研究性阅读教学,内化知识,提高能力,提升精神境界,突显阅读主体的审美独创性。

※【本文系甘肃定西市教科所“十一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课题编号:DX[2008]Z024】

于小花,女,教师,现居甘肃临洮。

猜你喜欢

研究性想象阅读教学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快乐的想象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一生
浅谈研究性学习在数列学习中的应用探究
高阶思维介入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那时我们如何想象未来
关于“微型研究性学习”的实施初探
利用体育活动,开展数学研究性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