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人与海》的主题涵盖

2009-10-20马延军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09年9期
关键词:亚哥厄运老人与海

闫 萍 马延军

美国著名作家欧奈斯特·海明威的《老人与海》获得了1952年度普利策奖。1954年,瑞典皇家科学院授予海明威诺贝尔文学金奖,以表彰他“精通现代叙事艺术”。海明威虽然没有开创一个新的文学流派,却是一位开了一代文风的语言艺术大师。海明威的《老人与海》是成功的,菲力普·扬曾言:“在现代世界,凡有知识分子的地方都知道海明威。”而凡知道海明威的,没有不知道《老人与海》的。《老人与海》之所以成功,就在于作品主题深刻,激励人们要勇敢地面对失败。《老人与海》成功地刻画了主人公桑地亚哥这一不朽的艺术形象,渔夫桑地亚哥在同象征着厄运的鲨鱼的斗争中虽然失败,但他坚韧不拔,在对待失败的风度上取得了胜利。他敢于抗争,勇于挑战,不甘失败。作品反映的主题不仅具有历史意义,在金融危机的风口浪尖,更具有现实意义。

一.《老人与海》主题深刻

《老人与海》描写的主人公——老渔民桑地亚哥连续八十四天捕不到鱼,后来好不容易捕到了一条重量级大鱼,结果又被鲨鱼吃掉。事情看起来是劳而无功,甚至自身的身体也受到了损失,但展现了一种不屈不挠的精神,热情歌颂了桑地亚哥在即定失败面前毫不气馁,勇敢、顽强、坚韧不拔的英雄气概。

(一)从人物的描写中揭示主题

小说开始,作者就用白描粗线条地勾勒了这个老渔民独特的外貌特征,传神地展现了他的充满自信、刚强不屈的性格特征。

老头儿后颈上凝聚了深刻的皱纹,显得又瘦又憔悴。两边脸上长着褐色的疙瘩,那是太阳在热带海面的反光晒成的肉瘤。疙瘩顺着脸的两边蔓延下去。因为老用绳拉大鱼的缘故,两只手上却留下了皱痕很深的伤疤,但是没有一块疤是新的,那些疤痕年深日久,变得像没有鱼的沙漠里腐蚀的地方一样了。

他身上的每一部分都显得老迈,除了那一双眼睛啊,跟海水一样蓝,是愉快的,毫不沮丧的。

像类似的描写很多,充分揭示了主题。

(二)在典型环境中揭示主题

他无儿无女,非常孤独,生活清苦,住在一个狭小的毛栅里。一张床,一张桌,一把椅。自己打鱼却常常没有鱼吃。这些描述,旨在突出老人在极为困难条件下的精神面貌,同时也揭示了形成老人那“典型性格”的“典型环境”。环境越差,越能显示出主人公性格的坚强;再加上“背运”,接连八十四天没有捉到一条鱼、更是雪上加霜。但他没有灰心和懈怠,拼命地扼住厄运的咽喉,决不向厄运屈服,继续出海。作者对老人捕鱼过程的描述突出地表现了他的“硬汉性格”,摔倒,流血,吃生鱼,战鲨鱼,描写扣人心弦,活灵活现。

作者在老人身上寄托了自己对生活的深切感受,反映了自己灵魂深处本质的东西:孤独,自信,好斗,刚强,是作者的化身。

二.《老人与海》寓意深刻

桑地亚哥这一艺术形象有着广泛的代表性,作者反映的美国处在繁荣的峰颠,但高度发达的科学技术、物质文明并没有为美国的前途作出历史的道德的判断,资产阶级反而用种族灭绝、控制论、精神分析学等新观念摧垮了传统的价值标准。人们刚刚从大战杀戮、法西斯集中营和广岛原子弹的噩梦中醒来,又被冷战、热战的阴云笼罩。物质变成了压迫精神的重担,人们普遍感到精神空虚,对前途悲观绝望。这时,海明威从古巴向国内发出了怒吼,通过一个普通老渔民的捕鱼遭遇,热情歌颂了顽强不屈的英雄主义精神。《老人与海》表达出了许多人的共同感受,引起了轰动。像桑地亚哥劳而无功、得而复失的厄运与失败是现实生活的一种客观存在,捕鱼老人的厄运和失败,正是这种客观存在的真实写照。

三.《老人与海》警示今朝

《老人与海》热情歌颂了人性中最可贵的英雄主义精神——老人身上蕴涵着的能够打动不同时代、不同种族人的心灵的普遍的东西。厄运、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像大多数平庸的人那样被吓倒,做胜利的英雄易,做失败的英雄难。桑地亚哥之所以感人至深令人同情和崇敬,就在于作者展现了这位老人“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奋发向上,知难而进,敢于失败的精神力量。这种精神力量不仅影响当时,而且影响今朝。

当前,金融危机波及全球,影响全世界。经济滑坡,股市下跌,企业难营,员工失业。这无疑是当时美国《老人与海》时代的阴云笼罩,也无疑是当时老人在大海中与鲨鱼决战的恐怖场面。面对现在的金融危机,是萎缩不前,败阵逃脱?还是像老人桑地亚哥那样奋力抗争?如果读过《老人与海》,如果曾经被老人与鲨鱼抗争的精神所打动,就应该发扬桑地亚哥老人那种敢于斗争,不怕失败,知难而进的精神。有了这种精神,再大的风浪也能立住阵脚,再大的困难也能够克服。

老人战胜鲨鱼后,尽管得到一副无用的鱼骨架,但他磨练了意志,积累了成功的经验,为他明天打鱼的成功奠定了基础。勾践卧薪尝胆,转败为胜,发扬的是这种精神;中国人民1945年能够把日本侵略者赶出中国,实际上正是这种精神的具体写照;共产党用小米加步枪打败了国民党反动派的八百万大军,也是这种精神的再现。日本鬼子占领东三省,南京大屠杀,中国人仍不屈不挠地抗日,是“老人”战鲨鱼;蒋介石想独吞胜利果实,发动内战,共产党奋力反击,用鲜血和生命推翻了蒋家王朝,夺取了革命的最后胜利,是老人再战“鲨鱼”。在当前金融危机的形势下,明明知道经营难,但还是不放弃,继续呕心沥血地营谋,直至成功;求学难,求职更难,但莘莘学子仍在刻苦攻关,锲而不舍,谋求发展之路,这是“老人”继续战鲨鱼。

在当前金融危机的风口浪尖,我们的确应该做不怕败阵的“老人”。相信战胜了眼前的惊涛骇浪,会迎来赏心悦目的东海日出,惊叹“老人”再战鲨鱼的辉煌胜利。当年的美国著名作家欧奈斯特·海明威没有写《老人与海》的续集,就让今天的我们用实际行动来共同书写《老人与海》的续集吧!去感受搏击风云的勇气,去迎接世界经济的振兴!

参考文献:

穆睿清等《外国文学参考资料》,1984年4月地质出版社出版。

闫萍,女,辽宁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英语教育及英美文学;马延军,女,辽宁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人文素质教育、教育教学模式和学校文化建设。

猜你喜欢

亚哥厄运老人与海
探析《老人与海》中桑提亚哥的人物形象
Fortune Cookies
海明威的《老人与海》
浅析《老人与海》中的桑提亚哥精神
《老人与海》读后感
永不言败
《老人与海》与海明威
秋千上的鹦鹉
言论
漫画长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