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的问题意识
2009-10-20朱群娣
“问题意识”是指学生在认知活动中,意识到一些难于解决的、疑惑的实际问题时产生的一种怀疑、困惑、探索的心理状态。我们也可以称之为对问题的感受能力,它在学生的思维活动和认知活动中占有重要地位。
一.“问题意识”的重要性
1.“问题意识”有利于科学素养的形成。美国学者布鲁巴克曾说:“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提出问题。”教学研究表明,产生学习的根本原因是问题。没有问题就不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
没有问题,学生只能消极被动地接受知识,不会自主地进行探究思索。所以,新课标特别关注问题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把问题看作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的切入点和推动力。
2.“问题意识”有利于主体性精神的发展。现代教育心理学研究指出,学生的学习过程不仅是一个接受知识的过程,而且也是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这个过程一方面是让学生产生各种疑问、困难、障碍和矛盾的过程,另一方面是展示学生发展聪明才智、形成独特个性与创新成果的过程。这一过程强调学生探索新知识的经历和获得新知识的体验。学生提出一系列的质疑、判断、比较、选择以及相应的分析、综合、概括等认知活动,有利于学生个性品质的锻炼和主体性精神的发展。学生在这富有挑战性的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过程中,能成为教学过程中的主动参与者,也能成为知识的积极探求者。如果不经过学生一系列的质疑、判断、比较、选择,以及相应的分析、综合、概括认知活动,即如果没有多样化的思维过程和认识方式,没有多种观点的碰撞、论争和比较,学生的个性品质难以得到锻炼,主体性精神也难以得到发展。
3.“问题意识”是互动性原则的体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提出,要“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及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方式的改革。”以问题意识的培养为依托构建互动的教学关系,是“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思想的具体体现。
二.怎样培养“问题意识”
1.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使学生“敢问”。学生具有一定的问题意识,但能否得以表露和发展,取决于是否拥有一个适宜的教学氛围。只有问题意识与问题教学的整体环境得到优化,学生才能从真正意义上成为知识与真理的探究者、发现者。
但是,即使在大力提倡培养学生主体性,发扬民主教学的今天,“师道尊严”仍蜇伏于许多人的思想深处,学生对书本质疑、向老师发问,容易被认为对老师不敬,这就使得理应互相信任的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不断拉大。另一方面,对学生而言,自我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尚有相当难度。尤其在起步阶段,需要教师耐心的鼓励和细致的引导。只有经过一段时间的精心培育,学生才有可能逐步领悟到寻找问题、提出问题的方法。所以,教师的教学态度将成为教学过程能否和谐顺利地进行、学生的智慧能否得到充分释放的至关重要的因素。
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努力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氛围,平等地对待学生,正确地对待学生的提问,鼓励学生大胆质疑,鼓动学生创新求异,挖掘其可贵之处,保护其积极性,建立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为问题意识这颗种子的生长提供充足的阳光、水分、适宜的土壤,使其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全国特级教师孙双金就很注重这点。当学生积极思考后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时,他常常走上前去,握住学生的双手,真诚地注视他的双眼,然后发自内心地赞美:“你有一双慧眼,能发现别人发现不了的问题,真了不起!”在他的精心呵护下,他教的学生都成了“问题先生”。
2.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能问”。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有赖于教师高超的教学技能,教师要善于通过多种手段呈现问题情境,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让学生能问,有机会问。
(1)通过对不同学术观点的比较形成问题。在语文教学中,由于研究者的视角不同等方面的原因,各种观点并存的情况比比皆是。这些不尽相同的看法,学者们尚且莫衷一是,要让学生去深入领会并掌握,当然勉为其难。但是教师可以利用它们为自己教学服务。通过这些观点的并列提出,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诱发思考,引起争论。如小说《项链》主题的认识就有两种不同的看法。传统的看法是,这篇小说尖锐地讽刺了小资产阶级的虚荣心和追求享乐的思想,出乎意料的结尾加深了这种讽刺。而另一种看法是,作者无意对人物作出明确的价值判断,他所感兴趣的,或者说发生在人物身上的这种戏剧性的变化引起心灵的震撼与深思的,是人自身对于这种变化的无能为力。为什么同样一篇文章会出现两种不同的甚至是截然相反的理解?它们各自立论的依据是什么?或者更具体的讲,对玛蒂尔德追求奢华生活,梦想挤入上流社会,到底应该怎么看?是不是正当的?作者对玛蒂尔德到底持什么态度?是批判,还是赞扬,或是两者兼而有之或者二者都没有?通过这样一连串的问题的深入思考之后,学生就会逐渐认识到只有正确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一分为二的观点,从文章题材、叙述角度、写作意图、时代背景等多种因素入手,才能客观地、全面地剖析小说的主题。
(2)引导学生走进开放的大课堂,关注生活中的事实和现象,让现实生活成为语文学习中的问题之源。社会是语文教学的大课堂,带领学生走进社会,关注身边的语言现象,不但能够加深它们对所学知识的思考和感悟,而且还能增强他们学以致用的观念。“忝列”是媒体中常见的一个词语。《辞源》:“忝,羞辱,有愧于,多作自谦之词”。《现代汉语词典》:“忝,谦词,表示辱没他人,自己有愧。”我们平常所说的“忝列门墙”,也就是愧在师门的意思,但下面这个句子中该词的使用并不恰当:“以烹制海鲜见长,口感鲜嫩软滑的菜肴,历史悠久,忝列我国八大菜肴系之中”。说菜肴历史悠久,名列全国八大菜系,这显然是作者引以为豪的。但是“自豪”与“谦虚”却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心态。“自豪”是一种理直气壮的荣誉感,而“谦虚”是一种力戒矜夸的美德。因此,文中用表示自谦的“忝列”来表示自豪,显然用错了。类似的病例在报刊杂志中不胜枚举。留心语言运用上的典型例子,无论它正确与否,都能成为学生问题意识的宝藏。因此,只有当语文教学向社会、向生活延伸时,语文学科才从真正意义上成为全面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载体。
3.授予学习方法,使学生“善问”。教师在为学生创设了问的机会的同时,还要使学生会问。对于阅读者来说,一篇篇的课文犹如一条条封闭的曲线。从哪里“问”,“问”什么,怎样“问”,对学生来说,这是学习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课堂上教师应着重培养学生这方面的能力。学生提问能力是一个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的渐进过程。开始只是提出一些简单问题,但只要认真指导,长期训练,就会提出一些紧扣主题,体现重点难点的问题。笔者经过反复探索与实践,总结了一些指导学生去发现问题的方法。
(1)从字、词、句的理解上发问。对字、词、句的理解是对一篇文章理解的基础。如学习《智取生辰冈》一文,可引导学生从“智取生辰冈”中的“智取”一词发问:“智取”蕴含着什么信息?又如上《华罗庚》这篇文章,华罗庚在古稀之年时说:“树老易空,人老易松,科学之道,诫之以空,诫之以松。我愿一辈子从实以终。”可引导学生对“空”、“松”、“实”这些词发问,以达到对华罗庚高尚品质的深刻理解。
(2)改换字词法比较发问。如《药》写到华老拿钱向康大叔买人血馒头时用“排”,为什么作者不写成“拿”?通过比较学生就知道作者的用意了。
(3)从课题上发问。课题是文章的眼睛。通过“眼睛”可以猜测到文章的主要内容和重点,便于领会文章的中心。如《失街亭》,一看这个题目,就可发出一连串的问:a. 街亭为什么会失去?b.街亭如何失去?c. 街亭失去的结果怎样?d.失去街亭给人有何启示?
(4)从同一事物的不同角度质疑。如学习《死海不死》可引导学生这样发问:死海的“死”指什么?“不死”又指什么?死海的“死”与“不死”由什么决定的?若能弄懂这些问题,也就读懂了课文。
(5)指导学生用批判思辨的思想去阅读发问。如教《荷塘月色》,可引导学生通过新旧教材对比而发问:旧的中学教材将采莲的场面和感受,即从“采莲的是年少的女子”至“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删掉了,你觉得编者这样做妥当吗?为什么?
“问题意识是创新的基石。教师要引导学生更好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在阅读中学会发问,在发问中学会探究,若能做到这点的话,问题意识的增强必将催开更多的创新之花。
朱群娣,教师,现居广东博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