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文课堂教学中生成的激发与调控

2009-10-20王诚燕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09年9期
关键词:文本探究语文

新一轮课程改革在课堂教学上强调一个重要的理念——生成,这是对传统课堂教学中那种封闭与按部就班的教学方式提出挑战,这是从保护和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创造力出发的教学新理念。所谓生成指的是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引发出有新意的,有个性的问题、方法、见解,这是学习主动性与创新力的体现。然而在现实的课堂教学中,要么以教师有创意的引领代替了学生的思维,要么就是听之任之,任其发展。这是两种极端,都悖离了生成的实质。前者是以教师的生成代替学生的意志,仍是老一套;后者完全抛离了教师的功用,显得无目的、无方法,这是一种无效的假生成。固然说课堂生成有着不可预见性,但它仍必须在教师的有效激发与调控中进行。这样方可避免课堂生成的盲目性,保证鲜活的生命力。

一.课堂生成必须建立在充分的自主学习基础之上

“生成论”认为语文课堂教学必须以学生的主动参与,主动实践,主动思考,主动探索,主动创造为基本特征。因此,充分的自主学习显得尤为必要,要让学生充分地读、想、体验感悟、交流展示。在此基础之上方可生成有个性的体验,有创意的思维与观点。这就要求教师必须要有强烈的学生主体意识,对学生要有足够的信任,还要保证有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去读、想、说、交流与展示。《湖心亭看雪》是一篇写景的文言小品文,词句上的难度不大,但关键在于如何披文入情,引导学生去感悟文本的情境。在课堂上我始终坚持让学生自读,自译,小组交流,对疑点、难点进行小组合作探究。在学生充分自主学习,火候成熟的前提下,我提出了问题:“读本文,透过文字,你读到了什么?”学生的发言令人大开眼界。有的学生读到了“孤独之苦”,有的学生读出了“知已之乐”,有的学生读出了“天人合一的境界”,有人读出了作者与众不同的人生追求。可以说,学生完全在没有老师的帮助下读出了作者的人生世态,读出了作者的审美追求……人生的悲苦与欢乐,孤独与相知,追求与梦想尽显眼前。可见,学生不只是在读文本,而是在读人物内心,是在读人生,读生活。我想所有的这些生成都是因为有足够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取得的。可以说,充分有效的自主学习是课堂生成的肥沃土壤。

二.开放的话题

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是基于一个个问题进行的,问题往往又是指向明确,甚至答案是唯一的,缺少生成的可能性。在新课改下的课堂教学,我们应倡导话题教学。针对一个话题,因为没有明确的规定约束,具有发散性,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展示。尤其是那些开放性的话题,对学生的思维与个性是一个绝佳的挑战,它能使学生在无拘无束的状态下充分展示自我,勇于创新,因而有精彩的生成。邵燕祥的《致空气》是一首用象征手法写的意蕴深刻的抒情诗,对于“空气”究竟象征什么,没有定性的结论。在教学中我提出了话题“我心中的空气”,让学生充分发挥联想与想象,并用小诗的形式展示出来。学生的答案是五彩缤纷的,有人写到:“我心中的空气是母爱/在我第一次睁开眼的时候/就是她给我阳光般的微笑/她伴我成长/不论风雨/不论坎坷……”有的认为是友谊、信念、理想、老师……甚至是人世间一切美好的东西。这个开放性的话题,提供给学生一个尽情联想想象,充分展示个性的舞台,因而学生的答案能精彩纷呈,富有新意。

三.从容地质疑

“学则须疑”这是我国传统的论学之道,可惜一直以来为人们所遗忘。在新课改下的课堂教学,必须有充分的空间与时间让学生质疑,向权威挑战,向传统挑战,向自我挑战。因为有质疑,便有探究否定,便有新的见解与观点。之所以在质疑前加上“从容”一词,是因为质疑要有勇气,要大胆,同时质疑也要讲究方法。在学习《海洋是未来的粮仓》一文,学生对文中科学家们乐观的看法(海洋可以提供给人类足够的生存营养需要)提出了质疑。经过探究,他们认为把人类生存的期望寄托于海洋是十分危险的,人类应当理智地、有节制地利用海洋,同时必须做好海洋的环保工作,做到“海洋兴亡,匹夫有责”。这可以说是向权威挑战。在学习《曹刿论战》一文,学生认为人们习惯地把曹刿作为主要人物,以鲁庄公之“鄙”来反衬曹刿的深谋远虑是不公平的。他们认为在文中鲁庄公的表现是值得赞赏的,至少他能虚心纳谏,一心为民。否则,曹刿怎么可能有“公与之乘”的殊遇。所以他们认为鲁庄公不但不“鄙”,而且是位明君,值得褒扬。这是向传统挑战。这种种的质疑让学生充分地发挥了自我的聪明与机智,也享受到了创新的快乐。

四.足够的交流

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有了自己的个性见解和感悟或产生疑问的念头,这只是有了生成的可能。如果在这种程度上进行展示,那很可能是零散的、浅层次的,难以出现有价值的生成。因此,此时应当让学生间有足够的交流。通过交流,学生的个性见解与感悟得到了融合,思维产生碰撞,会促使其不断深化。在教授《山米与白鹤》一文中,学生提出了许多个人的见解,有的说文章写山米的家庭背景是为什么?有的提出究竟是什么原因促使山米改变对外祖父的看法?外祖父对动物的保护,究竟是为什么?……我认为这些问题开启了学生思辩的闸门,但仍是缺少深度。于是我让学生进行小组交流,并提出要从整体入手,从人物入手,从故事的背后入手。经过交流,学生惊喜地发现:山米的“恨”与外祖父对动物的“爱”是一致的。这个发现令人惊奇,“爱”与“恨”怎么会一致呢?这是教参和其他读本没有牵涉到的问题。学生分析认为:山米与外祖父都是被爱遗忘的人。山米是因为父母抛弃,极度的无助而生恨;外祖父是因为无人相伴,极度的孤独而生爱,他把自己的孤独转迁于对动物的爱,与动物相依为伴。只是两者孤独的表现形式不同罢了。听了学生的分析,我恍然大悟,学生是从人性的角度去解读文本,已经深入到文本的核心。这种生成是很有价值的,它启人智慧,发人深思。

新课改下的语文课堂教学呼唤生成,但那种无原则,无目的,背离语文实质的生成是不值得提倡的。我们在激发生成的同时,也要对语文课堂的生成加以必要的调控,以保证生成的语文实质和有效性。

1.干预。语文课堂生成必须源于文本,沿着语文的特性,遵循语文的审美价值。学生在课堂上的见解可能是林林总总,不可预设,但作为教师对于那些完全脱离文本,有悖于语文特性和审美价值的所谓生成必须加以干预,任其发展是毫无意义的。有学生在学习朱自清的《背影》一文,提出质疑:以为父亲违反交通法规,爬上月台去买橘子是不应该的,应当批评。有学生在学习寓言《鹬蚌相争》中提出质疑:鹬与蚌的嘴互相夹往,怎么会说话呢?诸如此类的问题。这样的问题是毫无价值的,严重违背了文学表现生活的特性与艺术的审美价值。总之,对于那些严重脱离文本,背离旨意,扭曲审美的所谓生成必须给予干预。

2.整合。课堂教学中,学生可能会提出许多新问题。在不同层面,不同角度提出许多与传统不相符合的意见和观点。课堂教学因受时间限制,也不可能一一加以探究。为确保教学的实效性,教师有必要对众多的问题进行整合,提炼出一个有引领性的主问题,集中时间与精力进行探究。在学习干宝《搜神记》中的《宋定伯捉鬼》一文,学生提出了众多质疑:有人认为鬼是诚信的而宋定伯是虚伪的;有人认为鬼因为说实话才被宋定伯捉住,可见当时的社会说实话者吃亏;有人认为宋定伯并非是智者,而是利者,因为他把鬼买了后得钱三百而去……这许许多多的问题都是对文本传统的质疑。对此,教师可以从众多问题中提炼出一个问题:即《宋定伯捉鬼》干宝的创作意图是什么?更可以结合《搜集记》的时代意义加以阐释,从而引领学生正确审美,提高思辩能力。

3.深化。课堂学习中,学生可能会提出许多问题,但由于受生活、阅历和思想认识的影响,往往层次较浅,极有可能在同一层面上游滑。此时,教师就应该对学生提出的新问题机智地加以引导,导向深入。在学习朱自清《背影》中,对文本中的情感,学生提出了新观点。他们认为作者对父亲的思念之情远不如愧疚之情,是因为愧疚才使其思念。此时,教师不妨加以追问:为什么愧疚,为什么直到现在才愧疚?经过探究,达成共识。认为是父亲对我的关爱使我反思自己的过去,年青时的虚荣幼稚,对父亲的暗笑到此时便成了深深的自责与愧疚。这是为人父之后的感触,这是人到中年时的醒悟,更是人生走向成熟时的反省。这样,便把学生的生成引向人物情感核心,直指人物的人生本性,学生对人物的理解就更加深化、透彻。

语文课堂教学需要生成,生成是语文课堂灵性的体现。生成虽然是不可预见的,但并不等于无所作为。作为教师可以采用积极的策略与方式去激发生成,从外围创设良好的情境,提供展示的平台,充分开发学生的灵性与机智,培养起学生的创新力。同时又要从语文实质出发,适时调控,确保生成不变质、不盲目、有实效。

王诚燕,教师,现居浙江台州。

猜你喜欢

文本探究语文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设问引导探究
挖掘文本资源 有效落实语言实践
搭文本之桥 铺生活之路 引习作之流
文本与电影的照应阅读——以《〈草房子〉文本与影片的对比阅读》教学为例
一类特殊不等式的解法探究
我的语文书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