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中的静态认识与动态整合
2009-10-20林誉华
西方社会把“舌头、金钱、电脑”称之为人类生存的三大战略武器。以电脑为载体的现代信息技术,它与语文学科教学的密切整合,是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发展方向。正确理解它们的内涵、联系,有助于从理论的角度感悟信息技术与其它学科教学的整合,是实现素质教育跨跃式发展的突破口。
可以肯定,未来的课堂教学方式将由目前的“以教为主”变为“以教为辅”,整合式教学将由单一性向多元化转变,促使学生运用各种信息技术手段获取知识和能力,体现持久意义上的“以人为本”的教育格局。
一.正确认识整合式教学的实际效果
实施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其中最重要的环节就是改革教师的教学方式和改进学生的学习方法,教与学的方式并不是自古已然、天经地义的,它是随着社会的进步发展而确立。提出素质教育的人必须能够认识到何时需要信息,能够评价、使用所需的信息。有信息素质的人最终是指那些懂得如何学习的,以整合为手段进行信息组织的人。
作为语文教师,站在整合式教学的最前沿,更需要与时俱进,全面转变教育观念,提高自身的认识,全面强化信息意识,创设有利于学生信息素质培养的良好环境,指导、组织他们感知、探索、协作,以此逐渐提高专业素质技能。
二.语文教学为信息技术的学习构筑载体
1.整合体现直观性特点
语文教学的特点是通俗化、形象性。所以庄子曾说:“不精不诚,不能感人。故强哭者,虽悲不哀;强怒者,虽威不严。”电脑时代的到来,为人类便捷式信息的获得注入了无限生机。但是,专业课程的单调、枯燥、抽象则不言而喻。因而,直观性符合学生的思维发展规律和认知需求,教师借助语言学科的特点,通过具体的物象特征,引导学生充分感知所学内容,进而加以把握、概括。如挂图、录像、辩论、第二课堂观摩等,激发兴趣,相机诱导,为思维的进一步拓宽打下良好基础。
2.整合体现因材施教的特点。
职高语文教学有最主要的二个目的:(1)有较强的实用写作能力;(2)有较强的实用检述能力(即自学能力)。学生由于各种智力与非智力因素的影响,家庭、环境条件、学生个人兴趣的差异,所以在整合试教学中既要有统一的要求,又要体现其个别差异,使他们在各自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比如:优等生可以上机操作,适当的“放羊”;中等生可以在语言文学上下一番苦功,强化记忆基本的操作规程;差生则只要熟悉知识概念即可。总之,因人而异,各有所得。
三.整合式教学始终贯穿创新精神
整合式教学中的两个主体,即教师与学生(不是主体对客体的关系),教师与学生以课堂为纽带联系起来,此时,课堂就是一个很好的“信息场”。整合教学中并不排斥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双主”教学模式,应该是可以更充分体现“以教为中心”和“以学为中心”的揉合与优势互补,它基本保留了“传递─接受”的教学过程,以接受学习为主要方式,教师有时处于中心地位,但更多时候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进行自主性学习。
1.认知整合式教学的积极意义
整合强调学习的目的是学生对学习内容意义的全面构筑,即所说的实际意义的学习,新的教学模式更加重视学习者的认知能力、创造能力,而能力只能在掌握必要知识的基础上,参与实践,蓄意培养。
宋代朱喜在《四时读书乐》中以形象化的语言给予描绘,即“绿满窗前草不除”、“拨琴一奏来熏风”、“起弄明月霜天高”、“数点梅花天地心”,所指的就是“乐学”情趣。“乐学”是整合式教学的最高境界,把语言的形象、生动丰富和层次感注入单调的专业技能说教,把语言中的各类艺术表现手法灵活嫁接于学生对信息获取、检索、分析、处理的各个环节,这便是“乐学”精神。若能在教学中让学生怀以快乐的情感进行学习,就可以克服被动学习所造成的负面影响。
2.认知整合式教学的创造性作用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托兰斯指出,创造性教学的具体特征是“使学生能够敏锐地感受或意识到存在着的问题缺陷、知识差距、缺损因素、不和谐因素等。综合所得的信息,明确困难或创造缺陷因素,搜寻答案,进行猜测或对缺损提出假设,最后将结果和其他人进行交流……”
(1)整合式教学的激励功能
现代情感心理学启示我们:情感体验有积极或消极的两重性独特功能。在培养创造力的情感心理训练时,整合式教学可以诱导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其求知欲望,所以专业技能的学习,要求学生能够有一种探究式的心理倾向,展开创造思维的内部动机因素。如:语文学科的好奇心表现为浓厚的质疑问难,如果融入到专业知识的学习之中,好奇心便会升华为求知欲,而求知欲是认知的需要,是一种“对知识追求的内在驱动力。”所以,整合式的探究法学习,无疑可以为专业技能的学习提供动力源泉。
(2)整合式教学的陶冶功能
整合式教学同样强调学生的创造个性,强化创造思维以及自我意识和批判精神等因素的培养和塑造,强化自学、自评、自控的素质训练,形象化地体现“学生是主体”这一中心话题。语文学科文以载道,文道统一是其最基本的特征,倡导学生个性张扬的同时,也潜移默化影响和塑造良好的思想品质。信息技术是一门全新的学科,道德、安全、犯罪都是不容忽视的问题,所以在整合教学中,要充分认识到它的特殊性,以及它给学生身心、健康带来的负面影响。因而,必须加强信息技术法制观念和网络道德观念,提高辨析假、恶、丑的能力,运用语言载体,以形象、通俗、生动的讲解,感悟利弊,正确引导,全面健全学生的人格形象。
四.确实认可整合式教学对学生意志品质的塑造作用
整合式教学是课堂教学的自我发展与完善,它是多维度的系统工程,要求各学科都要更新发展与发展变化,简而言之,就是要走出整合过程中的误区,而“误区”不是“问题”,更不是“矛盾”,它只是存在于师生之间无意中产生的“心理结”,这个结一旦被解开,即“拨开云雾见天日”了,所以,归根结蒂就是完成以书本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向以直接经验为中心、以活动为中心、以学生为中心的转变,以及由培养经验型人才向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转变。
1.整合,以德育影响品质内涵
我们所说的整合式教学既是一种教育观念,也是一种教学模式,它们在本质上是相通的,因为这种教学模式实质上是有实际操作功能的教育观念。新的《中小学生信息课程指导纲要》任务中特别指出:“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语文教学最大限度地丰富了德育的基本内容,并始终使之作为教学的宗旨,这无疑对学生良好信息技术品质的开工提供了平台。
2.整合,以乐学挖掘素质因素
整合式教学带来的心理自由是不言而喻的。心理自由指学生在特定环境中表现出来的表述、思维、感觉自由,一个人的心理自由感也意味着承认和尊重他人自由,学生的乐学心理主要来源于个人自由思维所产生的结果能被认可和接受,其价值能被实现。
目前的课堂教学仍然是职高教育教学的主要组织形式,而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整合,必将引发一场全新的素质教育变革。在教学中,促使学生善于质难问题,哪怕是教师和教科书上的论述,也要去大胆质疑,想想是否有道理,不能满足于现成的结论,而是探索其本源,对于那些不容置疑的定律、定理,敢于提出异议。充分发挥学科整合作用,把语文知识、精神、意识、有目的性地整合到专业课堂的学习中,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的始终。
林誉华,福建清流职中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