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出神入化的语文课堂教学艺术

2009-10-20葛其联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09年9期
关键词:桃花源主持人村民

中学语文教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种艺术。艺术化、审美化了的教学逻辑,有利于被学生轻松接受,更有利于孕育出学生健康的情感意志和道德品质。艺术化的教学注重交流的对象,偏向随机和即兴的表现,虽没有规律可寻,但却建立在教学科学之上。缺乏艺术熏陶的教学,即使符合科学性,也常常会给人板着脸说教的感觉。中学语文教学追求艺术上的丰富多彩,是一种境界。境界出神入化了,教学才能“行云流水”。本文结合语文课堂教

学的一些实例,谈一谈对出神入化式教学艺术的感受。

一.求是深化法

中学语文教学的求是深化法,是一种艺术,使用得当,能达到出入无形的“神化”之效。宁鸿彬老师在讲授《皇帝的新装》时,要求学生用一个字概括这篇童话的故事情节,学生的答案千差万别。结合课文内容,针对学生对主要的故事情节理解中反映出的疑惑与偏差,及时化解问题的错误,使知识间、层次间、环节间、情感到理性间、师生交替间、分述到总括间巧妙深化,自然转换,使复杂的现象清晰化,使学生认识深刻化。节录其教学片段如下:

师:大家发表了不同的见解。你们分别用蠢、骗、伪、假、傻、装、新、心八个字概括这篇课文。那么,这八个字哪个是正确的呢?(众生纷纷举手要求发言。)

师:很好!大家的积极性很高。不过,如果请你们现在就发表意见,恐怕还是各抒己见,一时很难统一。那么,怎样才能比较迅速地把正确答案筛选出来呢?下面我就教给你们几种办法。(众生活跃)

师:首先,大家使用“排除法”,把不切题的答案排除掉。我们先回忆一下,刚才我是怎么提出问题的。刚才我说的是:谁能用一个字概括这篇童话的故事情节?(“故事情节”四字语气加重)

生:既然题目的要求是用一个字概括故事情节,那么“蠢、伪、假、傻”这四个字是不对的,因为这四个字说的是皇帝这个人物,是不切题的。(众生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师:完全正确。咱们就把这四个字排除掉。现在还剩下“骗、装、新、心”四个字,咱们使用“检验法”进一步解决。什么是“检验法”呢?就是把这四个字,一个一个的试用,进行检验,能够适合于文中所有人物的就留下,不能适合于文中所有人物的就去掉。

生:“新、装”这两个字都不能单独地用在课文中所有人物身上。因为一单独用就说不清是什么意思啦。所以,这两个字是经不住检验的,应该去掉。

生:“骗”和“心”这两个字都可以。我试了一下,这两个字用在哪个人物身上都说得通。

师:现在还剩下两个字了,咱们使用“比较法”来解决,怎样比较呢?就是用这两个字分别用于每个人物,比比看,看哪个字更准确,哪个字更能表现出这个故事的特点。

生:我认为“心”字不如“骗”字好。在这个故事中,所有的人物都和“骗”字有关系,有骗人的,有被骗的,还有不被骗的。总之,一个“骗”字说出了这篇课文的特色。

生:我也认为“心”字不如“骗”字。“心”指的是心理活动,就是思想。这个故事中的人物都有他自己的思想。这样一想,用“心”字概括很好。可是再一想,哪一篇课文中的人物都是有思想的。这样一来,这个“心”字,用它概括这课可以,用它概括别的课也可以。所以,用“心”字概括这一课,不能说出这一课的特色。

师:还有不同意见没有?(众生摇头)

师:大家的看法是对的,本文是围绕一个“骗”字展开的(师板书:骗)。请大家回忆一下,开始你们提出了八个字,我们为什么能够在这样短的时间里就统一了认识呢?这是因为我们采用了恰当的筛选方法,这就是排除法、检验法和比较法。希望大家记住这三种方法,并在今后注意学习运用。

求是深化法,在教学上讲究“暗渡”,追求自然,强调行云流水,过渡流畅。问题的设计角度,布置得宜,瞻前顾后,左右逢源。问题的思维训练,环绕主题,探幽导微,循路识真。问题的诱导环节,推波助澜,砥砺思维。可以说,层递设问、归纳传递、穿针引线、设机凝思是求是深化的主要“神入”特征。

二.发现拓展法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面对那些十分有思维价值的知识,并有利于在某个局部点上深化语文认识,或有利于触类旁通、具有发散意义的语文问题,敏感地捕捉思维的态势,迅速作出反应,机智地把语文知识的成果性讲述,恰当地变为发现式拓展,以新的问题为切口,顺水推舟,以追求意想之外的教学效果。发现拓展法,“发现”是方式、方法,是让学生模拟学者,像学者那样地去思考、研究语文。“拓展”是目的、任务,是让学生得到全新的思维训练和“意外”的知识获取。

例如:某两位教师在讲授《故乡》一文时,一位教师针对少年闰土与“我”的关系,让学生直接获取教材的知识“成果”。教师讲述如下:

两人虽然出身不同,身份差别很大。但他们却能够和睦相处,通过与闰土的交往,我喜欢上了闰土,佩服闰土,与闰土建立了深厚而纯洁的友谊。

另一位教师,则以发现为方法,以拓展为目的,节录其教学片段如下:

师:闰土的出身和“我”的出身是否一样?

生:不一样,“我”是少爷,闰土是“我”家忙月的小孩。

师:什么是忙月?

生:短工,闰土是“我”家短工的孩子。

师:一个是少爷,一个是短工的孩子,身份差别很大,为什么当年他们却相处得那么融洽?

生:我想,两个人都是小孩,小孩之间有共同语言,很容易沟通,就玩到一块了。

生:因为他们年纪都很小,没有大人们的那么多想法,两个人思想都很单纯,没有上等人、下等人的尊卑贵贱的思想。

师:两位同学说得很好,同学们发现没有,他们俩的发言,都从同一角度、运用同一种方法来分析问题。

生:都从小孩的性格方面。

生:我认为,他们都从小孩心理角度来说明的。

生:都联系现实生活来理解课文。

师:对了,两位同学都从儿童的心理方面去分析原因,采用的就是我们常讲的联系现实生活来理解课文的方法。

使用发现拓展法,教师要依据教材提供的重要语文背景和“文本”,把对文本的分析和相关的观点或结论,用提问的方式由学生自己在发现、拓展中去完成。这种教学目标的设计,着重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科学的研究过程,使学生具有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而不过分强调传授给学生多少知识。这样看,上述两位教师的教学方式及课堂效果的优劣不言自明了。

发现拓展法,设计是关键,设计出来的问题,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不能太深,太深了学生就触摸不到文本内涵,因而答不上来;也不能太浅,太浅了就不能引发思维,无法达到发现的目的。一个大问题可以设计成若干问,逐步加以深化。个别较难的问题,教师还应准备些适当的提示,以防止拓展环节脱节、冷场。

三.情景再现法

情境再现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语文情境的模拟,使学生有效地获得语文知识。情境再现法,可以通过教师自身的多种能力实现,如语言表述能力、行为表演能力、图画想象绘制能力等;以情景再现的方法,学习语文知识,训练语文思维,其情景再现要有一定的主题依靠,不能凭空捏造。尤其要使情境入情入理,达到以情增知、以景明理的作用。

例如:某位教师在讲授《明天不封阳台》时,以环境保护为主题,采用多媒体手段引入了《我是一只小小鸟》的动画短片,较为成功地再现了人类忽视环境保护给地球生灵带来的巨大灾难(动画片略)。教师在引导学生观察动画时,进行了以下教学对话:

师:保护环境,保护人类共同的家园——地球,是全人类共同的责任,也是当前我们所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在进行今天的学习任务之前,我们先看一个短片。

师:好,看完了这个动画片,你想说些什么呢?

生:小鸟太可怜了,人类应该给它们创造一个安全舒适的生活环境。

生:如果还不注意保护环境,人类迟早有一天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

生:人本来就是大自然的一部分,从大自然中走来,最后又回归大自然。真的很难想象这个星球如果只剩下人类自己,那会是怎样。

生:大自然存在的一切生物,都应该是我们的朋友,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我们应该和谐相处,共同享受美好的世界。

师:同学们的见解很深刻,我们今天将要学习的这篇文章,谈的就是这样一个沉重的话题,是关于一只受伤的鸽子的故事,相信学习了本文后,你的心灵会再一次受到触动。

四.角色体验法

角色体验法是指教师有目的地把问题作为有效的刺激,以引起学生相应的行动,通过各自的表演和体验,从而产生明理的效果,并在此基础上准确获得知识内涵和真正的价值取向。通过角色体验,在情感教育的同时,让学生有效地掌握必要的知识,并将语文知识与现实的生活联系起来,从而使学生的学习成为现实社会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角色体验的教学中,教师是倡导者、组织者,学生是演员,是学习的主人。角色体验力图使学生提高认识自我及他人情感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连云港市新海实验中学的王锦起老师在讲授《桃花源记》时,以《时空连线》的方式,较为成功地运用了角色体验法。让学生既掌握了知识,又发展了情感态度。节录其教学片段如下:

师:现在呀,这间教室就是桃花源,你们都是桃花源的村民,我呢,是电视节目主持人。各位观众,欢迎收看《时空连线》节目——(投影显示“时空连线”。)

师:各位观众,我刚刚穿过时空隧道,来到了一千六百年前东晋时代的桃花源中,现在,请听我对村民的现场采访。(转向一学生)请问,您在这里生活多长时间了?

“村民”1:嗯……有几十年了。(众笑)

“主持人”:能为观众朋友介绍一下你们桃花源的自然环境吗?

“村民”1:我们这里土地平整开阔,房屋整齐,有肥沃的土地、美丽的池塘,真是山清水秀,人杰地灵!(众鼓掌)

“主持人”:真是令人陶醉。能为我引见引见你们村中年纪最大的长者吗?

“村民”1:那该是郑杰了。

“主持人”:请问您老高寿?

“村民”2:我今年一百零八岁了!(众笑)不过我耳不聋眼不花……(众笑,鼓掌)

“主持人”:看来桃花源还是长寿之乡。请问你们是怎么来到这里的?

“村民”2:我们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战乱,逃到了这么一个与世隔绝的地方,时间长了,我们就不再出去了。

“主持人”:您知道现在是什么朝代吗?

“村民”2:我知道,现在是东晋。

“主持人”:您怎么会知道?

“村民”2:前几天来了个渔夫,他把外面的事一五一十的都说了。(众鼓掌)

“主持人”:您老的记忆力真好,祝您健康长寿。哟,那位大姐正在烧饭。您真勤劳,能对我们观众朋友说说你们桃花源的居民风俗吗?

“村民”3:我们这儿的人都很勤劳……很朴实,还有,我们……我们都很……很好客。

“主持人”:这我知道,前几天来的那个渔夫几乎把全村都吃遍了。

“村民”3:你要是饿了,也可以到处吃。(众笑,鼓掌)

“主持人”:谢谢!

……

中学语文教学艺术倡导“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更要强调“教无定法,各有各法,只求得法”,只有这样的教学艺术,才能造就众多的风格流派,才能造就教师的人格魅力,才能造就神为之夺、气为之撼、情为之动的莘莘学子。

葛其联,教师,现居江苏东海。

猜你喜欢

桃花源主持人村民
走进苏村,共赏苏村民歌
盏盏路灯照亮村民“幸福路”
菊与星
非暴力
地球村民们的笑容
《桃花源记》
阳原县第四实验小学
你心中的桃花源
虚构的桃花源 桃花源的虚构
小蛇圈圈绕的答疑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