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校英语专业“衔接期”学习策略教育的思考
2009-10-16刘沙
刘 沙
摘 要:本文拟通过对高校英语专业学生“衔接期”学习策略教育的重要性的探讨,寻求实现从高中到大学英语教学顺利过渡的途径,从而提出了“衔接期”教育侧重更新英语学习者观念、强调合作意识、训练学习策略和培养自主能力的观点。
关键词:英语专业学生;“衔接期”;英语学习策略
[中图分类号]H31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831(2009)08-0023-4
Abstract: This paper is intended to explore feasible ways to bridge middle school and college English learning for English majors through a discussion about the importance of English learning strategies. It puts forward that learning strategies adjustment should be focused on refreshing the learners views, enhancing their awareness of cooperative learning, training their learning strategies and improving their autonomous learning compentence.
Key words: English majors, “college transition”, English learning strategies
1. 引言
社会的飞速发展决定了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和与其相适应的课程设置始终处于动态变化之中,因此产生了传统的英语教育模式与时代要求不相适应或滞后的问题。外语教学的“多头”管理局面导致了各英语教学阶段的封闭,形成“大、中、小学英语教学脱节”的状况(戴炜栋,2001:25)。2004年国家教育部副部长吴启迪就此问题强调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应和高中所学内容相连接。近年来,衔接教育的研究越来越引起研究者们的注意。英语专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费时低效、分割重复”这两大突出问题仍直接影响着我国外语专业教育事业面向未来高质量发展培养目标的实现,高教英语专业的衔接教育研究迫在眉睫。
2. 高教英语专业“衔接期”现状及其原因
“衔接期”是指学生学习的不同阶段之间的衔接。现行教学改革主张此阶段的教学方法应因学生的生理、心理和学习特点而灵活多样、丰富新颖。在传授语言知识的同时,兼顾不同阶段的衔接性和拓展性,充分利用各种学习资源,全面提高学生的外语素质与能力。刚刚进入大学的英语学习者需要一个衔接过渡的教学阶段进行高中英语与高校英语的过渡性学习,大学一年级为高等外语专业教育阶段的“衔接期”。
目前高校英语专业“衔接期”存在“费时低效”和“厌学情绪”两大突出问题。一则我国大、中、小学外语教学各阶段间缺乏整体而系统的管理和研究,导致英语教学内容重复,形成费时低效的局面。再则高校英语相对高中英语而言,在知识的广度和深度、学习的观念和方法等诸多方面都存在着质的飞跃。我国高等外语专业教育事业面向未来高质量发展,围绕我国国情和知识经济发展状况,着力培养具有前瞻性、创造性的复合型外语人才,外语专业教育注重知识宽厚性、学科通融性和思想文化素质全面性要求,所以英语教学应融学生能力培养于全部课程之中。此模式与中学应试教育所运用的大量的机械思维,如死记硬背和题海战术,依赖教师规划学习、评价学习过程和结果的传统教学模式严重冲突。因此,在中学阶段形成的被动的思维定势和学习方式导致刚刚进入大学的英语学习者无法尽快地适应并积极投人大学学习,随之产生严重的厌学情绪,并直接导致大学课堂教和学的严重脱节,致使英语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得不到保证。他们需要一个衔接过渡的教学阶段进行高中英语与高校英语的过渡性学习。
3. 英语学习策略教育是高教英语专业“衔接期”教育的关键
“教好外语的前提是了解学生,理解他们如何学,了解他们把什么带进了外语学习过程,并且了解这些东西对外语学习产生何种影响。”(刘润清、戴曼纯,2003:8)。学习策略教育是高教英语专业衔接教育的核心和关键。
学习策略指学习者为了学好语言而在学习过程中所采用的特殊学习方法和手段,学习者通过运用学习策略可以提高自主学习和自我调控的能力,能够更高效地完成语言学习任务。学习策略之所以重要有以下两个原因:首先,策略是自学的工具,尤其有利于提高交际能力;其次,掌握合适的学习策略的人会在学习过程中更加自信,而且学得更有效率。那么策略培训就是帮助学生了解和运用学习策略的良好办法。“衔接期”及时而恰当的英语学习策略教育可以增强教师和学生的合作关系,帮助英语学习者了解各种学习策略并将它们融入到实际的学习过程中,使语言学习过程更有意义,最终使英语专业学习者完全有能力主宰自己学习的全过程,从而实现中学到大学英语学习的平稳过渡。
4. 关于英语专业“衔接期”英语学习策略教育的几点思考
4.1 更新学习者的语言学习观念
学习观念是指人们对如何学好外语的认识和看法。外语学习行为要受观念的支配。存在于某人内心的某种观念可能对他个人的英语学习起积极的推动作用,也可能会起到消极的阻碍作用(文秋芳,2003:10-12)。作为语言学习者,首先要对观念的作用有一种动态的、全面的认识,即它的作用是因人而异、因事而变的。学习者要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适时调整自己的观念。Rifkin(2000: 394-420)对大学生外语学习观念的研究发现,不同年级的学生之间语言学习观念存在显著差异。如一年级学生更为相信讲一门外语比理解它容易以及学外语更多的是翻译英语。要改变某个不正确的观念,必须深究其形成的原因,只有找到了原因才能对症下药。事实上,一个观念的形成往往是不止一个原因在起作用,这就是观念形成的复杂性所在。英语专业学习者知识基础要求具有宽厚性和系统性,有人将此整合成四大模块:专业模块、知识模块、技能模块和修养模块。宽厚的知识基础使英语专业者具有更宽泛的社会适应性和创造性。高教英语专业“衔接期”学习者必须摆脱应试教育对语言学习观念的影响,明白掌握语言大多是使用语言的结果,而不是单纯训练语言技能和学习语言知识的结果;意识到语言是文化的表现手段和载体,语言的习得是一种社会能力(语音层次、词汇层次、语法层次、语言环境层次的综合)的习得(刘润清,1999:63),学习者在参与交际和完成言语行为的同时发现语言结构和运用规则,交际过程也就是习得过程(ibid.: 181)。所以高校英语专业除了重视在外语课堂上尽可能创造充足的语言学习环境和“习得”机会外,更应该注重在“衔接期”教育阶段让学习者主动重视“习得”的养成并努力转变观念,调整学习策略去适应高教英语专业知识高层次的要求。
4.2 强调学习者合作意识
综观当前高校新兴的各种外语教学模式,其教育目标正从以传统的传授知识为主的方式向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教育转变,教学内容也从语言点的讲授转向培养学生的实际交际能力。高校英语教育强调任何语言教学活动都应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一切教学活动以满足学生的需求为出发点,以培养学生交际能力为教学目标。正如Littlewood指出的,语言学习者要习得的能力包括功能交际能力和社会交际能力(2000: 22-64),其中社会交际能力就是学习者的社会交往能力,社交能力较弱的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将选择独自学习的策略。应试教育通过教师对客观世界进行再现和描述把知识“教”给学生,而学生只习惯于被动记忆,对英语语言的掌握缺乏主动的参与和求知的兴趣,缺乏对现实生活的探索和创新,他们与人共事的观念淡薄,与人协作的能力下降,这也正是高教英语专业“衔接期”英语学习者最大的症结所在。高校英语交际法课堂教学过程是一个信息互动的过程,它将教学互动延伸至多维互动,巧妙地把教与学进行了分工,把大量的课堂学习留给学生,使他们有机会互相切磋,共同提高,在相互交流、相互帮助、相互合作中习得语言技能。因此互动合作作为高校英语教学的前提因素而被纳入教学环节。只有让学生在相互合作中满足自身对归属感和影响力的需要,才会让他们感到学习的意义所在。刚刚结束应试教育模式的“衔接期”英语学习者的定势思维影响着他们转轨速度和效率,他们需要“衔接期”合作意识的强调。合作意识是英语学习策略教育有效性的前提。
4.3 培训学习者学习策略
有效的学习是积极地使用和调整学习策略,对学习进行积极计划、安排、监控和调节的过程,而策略培训可以帮助学生掌握好的学习方法,更加高效地学习语言。Oxford(1990)将语言学习策略分为记忆策略、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补偿策略、社交策略和情感策略。其中,元认知策略对大学阶段的英语学习尤为重要,它帮助学习者有意识地使用元认知知识对学习任务进行合理的安排、计划、监控、调节和评价,通过不断地调整和完善,使自己的学习方法和过程更加合理和高效;同时,补偿、社交和情感策略可以帮助学习者吸取经验教训,降低焦虑,增强自信心,及时调整改进,自我激励,在合作中共同进步(侯志霞,2004:15-16)。衔接期英语学习者对学习策略的认知是模糊的,他们会无意识地使用一些策略,学习好的学生也只是总结一点学习方法,模糊运用认知策略、记忆策略和补偿策略,却不会上升到自主管理学习的高度。该阶段英语学习者学习仅限于被动接受教师知识的灌输和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不能主动地制定计划、规划学时、安排内容,很少与人交流,更不会总结学习中的得失以做出必要的调整或改变。因此,学习策略培训对于高校英语专业“衔接期”学习者是必要的。教师主动向学生介绍大学阶段的培养目标、教学重点、教学特点、教材的利用与删减、考试记分方式及对学生配合老师教学的要求。尽管中学和大学阶段英语教学内容都包括语言知识和语言能力的运用这两大部分,但两者在涵盖内容的深度和广度上有着明显的不同。如果大学阶段的英语学习还寄望于老师的多教或多讲,这种学习思想是十分被动的。在策略培训的过程中,针对不同学习风格、学习背景,不同程度、不同性别的学生,教师应该量体裁衣,因材施教,及时分析学生的策略使用状况,对学生不常使用的那些策略进行强化训练。当然,学习有法,学无定法,策略因人而异,因时而变。运用策略是为了更好地完成某项任务,学习者选择策略、运用策略,但不做策略的奴隶。
4.4 培养学习者自主能力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在其《学会生存》的报告中曾提出:“未来的学校必须把重点放在教育与学习过程的‘自学原则上,而不是传统教育学的教学原则上”,“教育应该努力寻求获得知识的方法”。Helec(1981: 3)认为自主学习就是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对自己的学习负责”。自主学习表现出三种能力,即“进行客观的、评判性反思的能力,作出决策的能力以及采取独立行动的能力”。使用学习策略帮助自己有效地解决问题并提高效率是判断自主学习能力的一个重要依据。文秋芳(2003:3)将策略分为两大类:管理策略和语言学习策略。管理策略即管理认知过程,又叫管理情感过程,它对语言学习策略的使用具有制约作用,一旦语言学习者能对管理策略运用自如,他们不仅有可能学好第二语言,而且这种能力将影响他们学习、工作和生活的方方面面。高教英语专业学习者能力要求具有能动性、持续性。衔接期学习策略教育任务之一就是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它是实现终身教育的一个前提,也将是21世纪人才生存的基本法则之一。只有具有学习的能动性和持续性,才能保障人才的持续成长。当然,自主学习意识需要培养,行为需要强化,刘润清、戴曼纯(2003:286-289)提出的ITILA模式中,自主学习涵盖五个方面的内容:(1)有学习责任心;(2)明确学习目的;(3)制定学习计划;(4)评估学习进步;(5)调整学习策略。该模式要求教师与学生按教学单元、学期和学年制定教学/学习计划,配合中期的自检与互检、期末小结与经验交流、建立个人档案等形式,使之生效;同时,可成立学习兴趣小组,开展形式多样的英语学习活动,与课堂教学形成互补。在整个过程中,始终强调师生双方自觉地、充分地利用个人的元认知去围绕主题教学内容审视旧知,开发新知;强调师生双方在各个教学环节密切配合,形成不同层级上的大大小小的多重螺旋式循环反思,在主题与主题之间建立联想,产生新的认识、新的启迪,实现新的跨越。“衔接期”着重要培养学习者自我评价能力和自我调控能力。一旦学习者具有了这两种能力,他们离开老师也能自己学习到新方法(文秋芳,2003:208)。
总之,英语人才培养是一个系统过程,它需要各个阶段、各个环节教学活动的有机衔接,英语学习策略教育是解决高校英语专业“衔接期”英语学习者问题的重要途径。指导刚入高校的英语学习者采取个人行之有效的学习策略乃高校“衔接期”教育之核心,而帮助学习者改变既定的学习理念,更好地适应新模式下的学习,更快地形成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乃“衔接期”学习策略教育之前提。当然,“衔接期”语言学习策略教育的具体实施将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它需要教师和学生对教和学每一个环节的共同关注和研究。
参考文献
Helec, H. Autonomy and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M]. Oxford: Pergamon, 1981.
Littlewood, W. Communicative Language Teaching[M]. 伦敦:剑桥大学出版社;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Oxford, R. L. Language Learning Strategies: What Every Teacher Should Know[M]. New York: Newbury House Publishers, 1990.
Rifkin, B. Revisiting beliefs about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J]. Foreign Languange Annals, 2000, 33(4): 394-420.
戴炜栋. 外语教学的“费时低效”现象:思考与对策[J]. 外语研究,2001(2).
侯志霞. 大学新生英语学习策略衔接性研究[J]. 山东外语教学,2004(4):15-16.
刘润清. 论大学英语教学[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刘润清、戴曼纯. 中国高校外语教学改革现状与发展策略研究.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3.
文秋芳. 英语学习的成功之路[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