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春风吹得花竞开

2009-10-16张宏伟

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2009年4期
关键词:创新精神新课程改革语文教学

张宏伟

【摘 要】新课标指导下的语文教学,应该对学生进行创新思维的训练,培养学习兴趣,激励学生不断创新。课改后的语文课堂应该是师生互动,教师和学生是共同探究的合作者。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语文教学;创新精神

【中图分类号】G 633.3【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671-1270(2009)4-0084-01

为使语文课改工作真正适应新时代的要求,语文课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制定教学目标,对学生进行创新思维的训练

制定目标要根据课文特征,结合单元目标及学生情况。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极为重要,最好由备课组集体制定。根据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创新思维的训练,古人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一说,教师在教学《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一文时鼓励学生从文中内容上拓展外延,结合历史与现实讲出自己从文中获得的启示人生观等内容,很多同学写出了颇有见地的评价小论文。教学《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一文,是对学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良好时机,通过学生用人物小传的形式写出读文章的感想,得到了广大师生的赞扬。

二、要师生互动,教师和学生要真正成为共同探究的合作者

平等交流,老师充分备课,学生提前预习。老师在课堂上听到不同的声音,根据情况及时做出调整,达到对文本深入的解读,包括创新。例如,教学过程中,开掘原有教学模式,给学生足够的空间,鼓励他们各抒已见,比如教学《我的叔叔于勒》,让学生在把握文中人物性格,了解其社会背景的基础上,续写课文,并及时组织讨论评价,通过比较,肯定学生正确的认识,鼓励有创新的见解,不仅很透彻地理解了课文,还有效地激发了学生们的主动参与的积极性。

三、作文教学要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激励学生创新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一环,作文是发展学生智力、创造力和良好个性心理品质的重要途径,是一种创造性实践,但由于各方面因素,大多数学生,尤其是重理轻文的一部分学生,乐于做题,不想动笔做文。即使写,亦是东拼西凑,文体不清,词不达意,因此,对高中生作文创新能力培养,亦是重中之重,如何让学生有话想说,有事可叙,有情可抒。

首先,营造创新氛围,即让学生不把作文当成一项任务,从叙述身边人和事出发,教师亦在其列,民主平等关系,激发学生写作欲望。例第一节作文课自我介绍,各自自报家门,字数不限,但要突出自己特点。学期中间,练习一次,由别的同学描述抓特征,同学们对号入座“猜猜看”,拿出第一次保留发言稿件比较自己,与别人眼中的自己是否一致,其间运用手法是否相同,典型的予以褒奖,通过这样写作活动,让学生认识到作文并不是高深莫测,就是生活,细心观察,受益无穷。当然这是最基础的,接着提高要求,通过学生经历,体验学生写出自己对人、事看法,表述自己的理想、信念,即人生观、价值观。通过不同话题讨论交流,优秀作品的创新因素单独点出,使学生认识到创新在作文中是一大亮点。

其次及时评价,激励创新。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愿望和成功的需要,学生创造性发展有赖于得到创造成功的支持,只有这样才能积极持久地从事创造活动,进而在创新过程中不断让潜在的智慧因素活跃起来,迸出耀眼的火花。因此,对于学生的创作,要及时评价,即使只有一个句子写得好也要给予鼓励。例如有学生在作文中写道 :“世间哪件不朽的作品不是在起初的一张白纸上创造出来”、 “劳心者不忙,劳力者白忙”、“忙不能盲”、“以古为镜,不忙,无以发展”、“走路不看路,忙也白忙”、“空想家用想象筑起了万丈的理想宫殿,可他们住不进去,实干家用双手擎起如豆的烛光,可他们可以撕破黑暗进入早已为他构筑好的千秋大厦。”……这些精美的句子为文章增色不少,当然应该表扬。同样,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的好标题也应给予表扬,如:《白云深处有人家》、《一级空间》、《让灵魂歌唱》,《蚂蚁的唠叨》、《生命在高处》、《不为活而活》、《经典中再现历史跫音》……还有结构安排好的,修辞运用得当的,化用历史材料灵活的等等,都应给予热烈的赞扬,让学生在得到肯定获得成功中学习前进,及时的评价,让学生获得创新、创作的快乐,而以昂扬的斗志投入到学习中。这样,在兴趣、成就感的引导下,同学们针对学习中产生的问题,展开积极的思维活动和言语活动,既启发别人,也受别人启发,形成了一种活跃的智力激励环境,有利于充分发掘学生创新精神。

四、语文课不能局限于课堂之内

应当把课堂作为一个起点,激发学生兴趣,延伸到课外,实现生活大语文。如由语文教师指导,以学生为主体,自办校报。由学生自己选举出负责校报具体工作的同学,诸如编辑、美工等。全体学生投稿,使学生充分展示自己才情,为他们表达自己合理建议,独特想法及特定年龄所有的感情外露提供了一个平台。与课堂作文不同,在这里学生个性可以更张扬。既提高了思想认识,又能积极思维,大胆想象,促进了同学们对创作的认识,从而积极搜集资料,总结信息,真正做到生活大语文的新时代要求。

总之,面对新的理念、新的意识、新的语文课堂,面对教育现状以及家庭对学校教育存在的种种要求,教师该努力消除语文教学中的种种障碍,发挥语文教学应有的优势,提高自身的基本教育教学素养。

猜你喜欢

创新精神新课程改革语文教学
浅谈独立院校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的组织与实践
高校大学生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初探
大创项目对大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的作用研究
新课改下高中英语课外阅读活动组织研究
论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
让语文教学更接地气
核心素养下的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