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的理性解读

2009-10-14

河南教育·基教版 2009年9期
关键词:高中课程普通高中新课程

程 晗

作者简介:

程晗,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科学研究所研究员,我国第一位专门从事教育策划研究的博士;主持并完成省部级重点课题4项,出版专著5部,参编著作15部,省级报刊发表论文50余篇;参与并执笔起草、修改《北京市基础教育中长期发展规划》工作;参与北京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工作;主持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通州区第一实验小学筹建工作、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第四小学“和平教育”、北京市海淀区羊坊店学区的“绿色教育”、河南省濮阳市实验小学“适度教育”等品牌案例策划工作。

一、中微观教育改革:高中新课改的层次定位

新中国成立60年来,尤其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实施改革开放政策的30年以来,我国教育事业在拨乱反正的基础上进行了几次带有全局意义的教育改革: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的颁布实施,标志着我国宏观层次上的教育改革首先进行体制性改革;1992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实施《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标志着我国教育改革进入以教育体制改革为基础,以素质教育为根本的内涵式改革;2001年,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颁布实施,标志着我国中微观教育改革从课程改革入手,通过中观的课程改革,拉动微观的教材和教学改革。

一个国家的普通高中教育改革,常常会根据不同的需要,选择不同的层次、不同的方式等。在我国现阶段,普通高中优质教育资源短缺和人民群众渴望子女接受优质普通高中教育,构成了短时间内难以从根本上解决的供求矛盾。同时,普通高中既是义务教育的延伸,又是高等教育的基础;既要为大学培养继续深造的合格毕业生,又要为社会发展培养合格的劳动者。所以,双重性是普通高中的基本特征。我国普通高中改革之所以选择以课程改革为核心的中微观教育改革,是由我国普通高中特定的地位、性质、目标和任务决定的。在这种背景下,普通高中实施课程改革,就是为了从中微观层次增加普通高中教育在理念、目标、形式、内容、手段、方法、评价、效果等方面的选择性,同时又通过尊重学生的差异性,扩大教育的选择性,提高普通高中教育的相对公平性。因为,让每个高中生都受到适合自己的教育,是普通高中教育最现实的内涵式、质量型的教育公平,也是满足社会和民生发展对普通高中教育公平强烈诉求的现实路径。

二、课程民主:高中新课改的本质

教育民主化源于西方社会对教育的一种主张,它要求教育具有平等、民主、合作、能调动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积极性等特点。

当前,教育民主已经成为世界普通高中教育改革与课程改革的首要使命。我国的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符合世界高中课程改革的共同特点。所以,从教育民主的视角来分析,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验符合世界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必然趋势。

2001年以来,我国实施的基础教育新一轮课程改革,其核心理念是科学发展观和以人为本指导下的教育民主理念。首先,课程设置实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三级课程体系,扩大了课程设置的自由度,地方和学校具有了部分课程设置的权力。其次,新课程改革实验强调课堂教学自由、公平、民主、平等和合作,把教学的权力还给教师,扩大了教师的教学民主;把学习的权力还给学生,扩大了学生学习的民主。再次,普通高中课程改革中的综合实践活动,核心是把学习过程中的实践活动的权力交给学生,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积累实践经验。

课程民主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

(一)课程设置民主:学校充分使用国家赋予的校本课程设置权力,设计各具特色的校本课程

课程设置民主是教育民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观层次的教育民主。过去,我国实行国家一级课程体系,课程设置的权力全部由国家所有,地方和学校根本没有独立设置课程的权力。这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大突破就是实行了以国家课程为主体、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相配套、多种课程并存的三级课程体系,使我国实现了一定程度的课程设置民主,完成了课程设置由中央集权向与地方和学校分权的历史性转变。

曾经有许多专家担心,允许学校设置和开发校本课程,学校能够执行好国家所赋予的课程权力吗?从已经开展新课程改革的普通高中的实际情况看,这种担心和忧虑是不必要的。他们在设计学校课程改革实验方案的过程中,一方面自觉贯彻执行了国家和地方课程设置的总体部署,另一方面又在国家允许的范围内,充分使用了学校设置校本课程的权力,设计出了既符合国家和当地课程改革的原则要求,又结合学校课程资源优势和实际需要的各具特色的校本课程体系。如北京市批准了有条件的10所普通高中实施自主排课的先例,使课程改革实验用自主的形式体现了课程改革的完全民主。

(二)课堂教学民主:教师和学生平等、自由、对话、合作和交流

这里援引杜威对课堂教学民主的理解,也许对我们评述课堂民主有重要的借鉴价值。杜威认为,自由是人的天性。因此,教育也应该是自由的,它对自由思想的发展和自由社会的建设都是不可或缺的。对学校里的所有儿童来说,无论其性别、种族、国籍或社会状况有何差别,都应该有同等的机会以自己的独特方式发展各自的潜力、兴趣、才能和独创性。体现在课堂上,应该让每个儿童都有平等的权利参与全部教学活动。个性是在社会环境中发展起来的,只有通过团体成员间的相互交往和合作,才可以使个性得到最好的发展和显现。因此,任何合理的教育,都必须致力于表达和创造友爱。在课堂内,教师应该给予儿童与伙伴一起学习和跟教师合作的机会,并着力营造一个严肃而友好的社交氛围,以培养个体之间的相互理解、共同兴趣及彼此关心。

今天的课堂就是明天的社会。所以,课堂民主是教育民主和社会民主的一个缩影。从全国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的实践看,改革者都把课堂民主作为实施课程改革实验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求教师和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地位是平等的、气氛是自由的、对话是互动的、合作是适度的、交流是有效的。在课程改革中,要改变过去那种课堂专制、启而不发、因循守旧等弊端,努力通过课程改革实验,在教师和学生之间形成课堂教学的民主共同体。

三、初试性实验:我国普通高中第一轮新课程改革的性质和基本特点

(一)第一轮新课程改革的性质

笔者认为,在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验中,课程民主是基础。但是,只有课程民主是远远不够的。再好的课程设计,必须通过课程改革实验去验证。所以,我国目前正在进行的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第一轮实验的性质是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初试性实验,而将要开展的第二轮课程改革实验是验证性实验。通过6年时间的初试性实验和验证性实验两轮实验,才能基本上总结归纳出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特点和规律,从而科学构建我国普通高中新课程体系及相关的教材体系和教学体系。

新课程改革实验总体的实验假设是:通过新课程改革的实验,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普通高中课程新体系,促进普通高中教育的个性化发展。由于新课程改革这个自变量的整体引入,直接引起地方课程尤其是样本校课程体系的重建,进而引起学校以新课程改革为核心的个性化发展变化。例如,北京市在课程改革实验的指导思想中突出强调:全面实施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形成符合国家课程改革基本要求、具有北京特色、充满活力的普通高中课程和教学体系,促进普通高中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促进普通高中教师素质的整体优化,进而促进普通高中教育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实现首都教育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这样的新课程改革实验假设符合教育改革实验的基本规范和一般规律。

(二)各地课程改革实验工作的基本特点

从目前我国已经开展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的进展情况看,初步呈现出以下3个基本特点。

1.原则的一致性

从全国先后开展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20个省(市、自治区)设计的课程改革实验方案看,都认真贯彻执行了教育部关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的相关政策。

从所能查阅到的资料看,在选择、设计课程改革方案时,基本上是按照教育部关于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文件要求设计的。课程改革方案设计包括指导思想、目标和任务、基本原则、重点工作、基本内容、课程改革管理、保障措施7个部分,每个省大同小异。实验学校方案的每个部分的设计都与教育部和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的文件基本要求保持了原则上的一致性,认真贯彻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精神、目标、任务和内容。

2.丰富的地方性

从目前先后进入课程改革实验各省的情况看,省级、市(地)及和市(区、县)级,绝大多数都能够结合本地方的实际情况,充分利用国家赋予的设置地方课程的权力,挖掘各自的课程资源,研究和开发出具有地方特色的课程,使课程改革实验学校之间共享地方课程资源,发挥地方课程的综合效益,提高地方课程的教育效率和质量。

北京市从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实际需要出发,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出发,从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出发,在2007年下半年提出办中小学生“社会大课堂”的构想。北京市充分利用首都丰富的社会教育资源,在中小学开展了“社会大课堂”教育。农村学生到国家大剧院免费听音乐会,中小学把安全教育课堂挪到消防中心,小学生走进大学实验室感受科学研究……这正是眼下发生在北京的一幕幕真实的场景。目前,北京市18个区县都启动了区县“社会大课堂”的建设,并结合本地区的社会发展需求和资源优势,努力突出各自的区域特色。可以说,北京市中小学生“社会大课堂”正在成为首都教育的一张新“名片”。

3.多样的校本性

校本课程开发是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实验的一个重点。从课程改革样本校总体工作情况看,都能够结合学校实际,进行具体化的策划和设计,形成可供操作的实施方案。由于每个学校的校情不同,学校设计的方案大多能够从本校的实际出发,注重发挥优势,弥补不足,各有侧重。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校本课程资源的研究、整合、开发和使用。每所学校都在不同的学习领域、科目、模块开发了具有本校特色的校本课程。最典型的是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仅选修Ⅱ就开设了150多门课程。

四、北京市课程改革实验样本校带来的启示

(一)通过样本校策略积极稳妥推进课程改革

北京市为了积极稳妥地推进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验工作,实施了“北京市普通高中样本校”的策略。确定65所有代表性的普通高中学校,作为首批进入课程改革实验的样本校,通过样本校的试点工作,取得课程改革经验后,再向全市全面铺开。每所样本校都根据教育部和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关于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验的文件要求,设计学校的实验方案,并以校为单位组织实施。

(二)通过科研引领促进课程改革的规范化

为了推进北京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验工作,由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承担相关的课程改革研究工作。受北京教育委员会的委托,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把普通高中样本校的研究分为5个研究专题:课程改革促进课堂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变革的研究,课程改革实验促进学校管理方式变革的研究,课程改革实验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研究,课程改革实验促进学校文化发展的研究,课程改革实验促进学校课程资源变革的研究。通过专题研究,实现对课程改革实验工作的科学引领。

(三)通过校本特色丰富课程改革的内涵

北京市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样本校实验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工作重点、基本内容和实施策略五个方面特色总体比较突出,异彩纷呈。

北京市十一学校 实验目标:学校提出以此次高中课程改革为契机,围绕“创造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办人民满意的学校”办学价值观,以“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健康发展”为宗旨,继续从开发性(充分开发学生潜质)、层次性(对有差异的儿童实施有区别的教育)、主体性(主动性、自觉性、创造性)、发展性(立足当前,着眼未来)等方面进行实践探索,创造十一优质教育品牌。课程改革任务设计特色:开展三项研究,实现四个转变,即全面贯彻教育部和北京市有关高中新课程设置的基本精神和要求,落实好国家新课程计划,同时在实践中努力进行高中课程改革与学校管理改革、校本研究与教师专业发展、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三项探索研究。成立学校课程改革领导小组,研究并领导学校的课程改革工作,加强学校干部的课程领导能力培养,进一步提高教师的课程实施能力。针对模块式课堂教学的特点,努力在学校的管理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育的评价方式等方面做出相应转变,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十一学校课程改革实验的核心目标是以课程改革为契机,把这次课程改革实验与学校已有的办学价值观、办学宗旨结合起来,从开发性、层次性、主体性和发展性等方面继续探索,最终创造十一学校的优质品牌。十一学校所设计的实验任务集中体现在开展三项研究,实现四个转变。学校分两个层次设计实验任务,开展三项研究,体现了课程改革实验科研引领层面的实验任务的具体化;实现四个转变,体现了实验执行主体层面的具体任务分解,层次清晰,操作性比较强。

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实验内容特色是:构建“6+1+1”的课程体系。学校的课程体系主要由三个部分(或三大板块)构成,不同部分的课时长短不同,内容安排不同,上课的形式不同,学生的组成不同,培养目标的侧重点不同。结构中的“6”主要安排必修课程和必选课程,培养目标重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学生打好共同的基础。第一个“1”主要安排学科拓展类校本选修课程,培养目标重在发展学生个性,使学生学有所长;第二个“1”主要安排综合活动类校本选修课程,培养目标重在满足和培养学生的兴趣,为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供条件。结构中的每一部分都有不同的侧重点,使学校的教育目标通过课程完整地体现出来。

学校提出“6+1+1”的课程体系,从形式看,简单明了,抓住了课程改革实验的主体,课程要素、结构、框架层次清晰。从内容表述看,“6”是基础课程,主要包括必修课程和必选课程,培养目标着重为学生全面发展打好基础。两个“1”分别是学科拓展类校本选修课程和综合活动类校本选修课程,培养目标分别是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和兴趣爱好。从内在逻辑关系看,此课程体系是按照学生“合格+特长”的培养目标设计的,符合课程设置的基本要求和中学教育教学基本规律。

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实验体 2007年9月,由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北京航天大学附属中学及人大附中分校组成了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教育实验体(以下简称“人大附中教育实验体”),一起进行课改。随后,人大附中教育实验体向海淀区教委和北京市教委提出申请,自主进行新课程实验改革。他们的策略特色是:强调课程改革实施中教师专业发展的“6个意识”和教育实验体校际的资源共享与运用的“7个共享”。其中,要求教师要树立学习意识、课程意识、对教材的“二度开发”意识、反思意识、团队意识和科研意识“6个意识”。

教育实验体校际的资源共享与运用的“7个共享”:人大附中开设的选修Ⅰ的课程以及选修Ⅱ的课程可适度地供人大附中分校及北航附中的学生选修;三校教师可根据需要适度地跨校开设选修Ⅰ的课程以及选修Ⅱ的课程;在课程硬件资源上,人大附中的游泳馆、艺术馆、乒乓球馆、虚拟科学实验室等硬件设施资源可供校际共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有关专家教授担任《通用技术》(河南版)选修手册的主编,三校已组建有关团队,共同参加此课程资源的开发与教材的编写;在课程实施上,三校统一集体备课。基本模式是两周一单元,其中一周的集体备课是三校校际的集体备课,另一周的备课则是三校校内的集体备课。前者,共享课程资源,注重三校都必须达到的共同的基础教学要求;后者,注重在达到共同的基础要求后,如何根据本校不同学生的特点,促进学生的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在模块的考核及学分认定上,三校统一命题、统一考核、统一阅卷评分、统一质量分析、注重教学的过程管理,致力追求并稳步推进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在高中毕业会考上,三校统一命题,并在正式会考之前,根据需要进行必要的考前测试,以便更好地把握试题的难度、信度,确保命题质量。三校集中在人大附中进行高中毕业会考,统一考务管理,做好保密工作,规范考试纪律,确保会考的规范、有序、安全。

“6个意识”反映了人大附中教育实验体非常重视教师在课程改革实验背景下的“脑内革命”,围绕课程改革实验,首先,对教师进行“洗脑”,使全体教师的整体意识与课程改革实验所需要的意识一致起来。其次,所设计的6个课程改革意识要素,既符合课程改革实验的基本需要,又符合实验体的实际需要。再次,意识要素之间相对独立又相互支持,形成了一个“课程改革意识系统”,为课程改革实验预设了比较科学、严谨的思想意识基础。人大附中是自主安排课程的高中示范校,基本条件较好,师资力量雄厚,学校管理规范,教科研水平高,具备自主安排新课程实验工作的能力,也有责任和能力指导北航附中和人大附中分校进行高中新课程自主实验。同时,北航附中和人大附中分校也具备在人大附中指导下自主进行高中新课程改革实验的基础。“7个共享”符合课程改革实验体的整体需要和各实验学校本身的实际需要。

(四)注意科学处理普通高中新课改与新考改之间的关系

就理论而言,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验与普通高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之间是辩证关系。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验需要普通高校招生制度为其提供相应的宽松环境和制度,同时,普通高校招生考试改革可以引领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验的健康发展。如果处理不好,普通高校招生考试制度将成为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瓶颈”和制度性障碍。

北京市有关部门已经形成关于2010年高考的方案,虽然尚未经教育部批准而正式公布,但从近年来高考政策的变化规律、兄弟省份的转型经验、北京市高中课程改革的整体方案文件不难看出2010年北京市新课程高考方案的基本思路。(有关内容可参看王旭《2010年北京市高考新方案变化初步分析》,http:edu.qq.com)

1.高考模式不会变化

(1)北京市现行高考模式是3+综合方案,语数外三门工具科目各150分,理综或文综300分。

(2)几年来全国高考多种模式的经验证明,“3+综合”方案对于高校选拔人才和推进课程改革都是有相当支持力度的。2010年广东省将重新回到“3+综合”方案的队伍之中。

(3)北京市在2010年高考方案中可能也会进行微调,例如理综各科分布会进一步均衡合理——物理学科、化学学科的分数将有可能下调,生物学科的分数将会有所增加。这将有利于促进北京市高中新课改的进行,促进学生学科素养的全面发展以及未来高效的人才选拔。

2.考试难度不会增加

(1)随着北京高招录取比例的稳步增加,2010年的高考试卷的难度应略有降低,录取分数线将略有提高。高考分数是高中课程改革终结性评价的标准之一。

(2)为了控制高考试卷的难度、区分度及信度等关键指标,北京市考试院在部分不同等级的高中进行了学科抽样测试,结合新课程的学习特点,尝试考查了一些学科的新题型,并做了数据分析。因此,北京市考试院在借鉴其他新课程试卷命题经验的基础上,一定能够准确地把握和控制好2010年北京新课程试卷的难度系数。

(3)如果说有难度上的变化的话,可能集中体现在考生对高考新课改试卷题目特点的陌生度和适应性上。因为高考命题组的成员会随着新课程的实施而调整,在开放性的信息处理加工能力和调动运用能力考查方面会加大力度,但不意味着知识难度的增加。有经验的学科老师都知道,普通难度的知识点,结合现实生产生活实际,也可命制出高水平的能力考查试题。问题在于高中3年的课改实践,教师是否按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实施了教学,是否真正落实了主干知识线索和能力培养。

3.高招录取政策将有微调

(1)早在两年前北京市实施新课程改革之际,有关部门就明确地出台了“高端多元、中端稳定、低端放开”的高招政策。具体地说,就是像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这样的高端学校招生途径会逐步多元化,会适度增加保送生、自主推荐生、体育文艺特长生、正常考生等方式的多渠道录取。像一般重点院校和二批次普通院校这样中端的高校,因招生总人数多,分数适中,故招生的渠道仍以分数录取为主体,稳定压倒一切。而像三批次本科和大专学历这样的低端院校则尽可能地放开政策,减少招生限制。

(2)高校招生政策不会从单一的高考成绩演变成凭借“高考成绩+综合素质”双重标准录取考生。

因为:第一,综合素质评价是为了完成高中阶段学习而设定的评价标准之一,它的历史使命主要在高中阶段就已完成;第二,在新课程实施之前,我国高中学校就已经形成了综合素质初步评价体系,例如社会实践等多张表格的考核,但从来没有一个省份将它视为高校录取标准;第三,从已实施新课程高考的省级单位实践过程分析,综合素质评价与录取实施的是软挂钩,是否录取考生还是要看高考分数是否达到录取线;第四,综合素质评价作为高考录取标准之一的条件还不成熟,各地在高招过程和综合素质评定过程中受人为因素影响,还存在一些违纪现象,操作此项标准可控性不够;第五,高招录取是个高效率、短时间的过程。分数和附加分数是唯一的录取标准,综合素质评价的参考不具备可操作性。

(3)同理可知,会考分数也同样不会成为高招录取的客观标准。高招录取一定会依据国家级的、客观公平的标准而进行。这个标准在人口众多的国度里只有一个——高考分数。任何公众都不会期待在高招过程中出现类似小升初的“电脑排位”,或者“推优”,或文革期间凭手掌上的老茧厚度作为录取标准的现象。

4.复读生招生政策不变

关于复读生在2010年的高招问题,我们认为不会出现任何变化,理由如下:

(1)教育部有关高考复读的政策要保持连续性。只要本人愿意,政策上不会单独为2009届高三旧课程考生设计出无法逾越的门槛——没有高中学分、没有综合素质评价、没有参加模块考试,就不能参加高考。这是关乎社会稳定和谐的大局问题。

(2)从对已顺利完成新旧课程高考转型的省区分析,没有出现从教材知识到学科能力,从结业考试及综合评价到高考分数,复读生处于劣势群体的情况。

(3)复读生也具有高中毕业证书,具备同等学力,只是高考需要在各区县街道办事处统一报名并参加高考,凭成绩与应届考生同等录取。

5.志愿填报改革方案未定

(1)北京志愿填报改革已经实施了两个年度,应该说达到了一定的预期目的,增加了高分段考生和二批次考生的录取几率。

(2)是否能够像中考那样实现“大平行”逐一院校筛选,这是一个复杂问题。第一,需要可行性分析,特别是录取工作量的分析;第二,需要北京市主管部门决定;第三,依据我们的分析判断,明年调整的可能性不大,主要是保持稳中求变,毕竟2010年是北京新课改高考的第一年,平稳过渡才是上策。

6.高校自主招生的变化

(1)高校自主招生的呼声由来已久,逐步扩大是大势所趋。

(2)在2010年招生过程中,各高校将遵循“高端多元、中端稳定、低端放开”的高招政策。

(3)国外名校自主招生也是经历了一个变化过程。与考生人数、经济发展水平、法制建设与规范、办学体制等多种因素的变化相关联。我国在艺术类、体育类考生中已实施多年的院校自主招生,还有很多经验需要总结完善。

(4)高校自主招生方案的变化应是一个有序的、渐变的过程。它同样关系到社会的稳定与高考录取的公平问题。

(责 编 子 君)

猜你喜欢

高中课程普通高中新课程
浅析高中数学深度学习的实现途径
浅议高中化学新课程必修模块的主要教学策略
普通高中
2019年全国高考新课程Ⅰ卷生物试题分析与启示
第二届“我即语文”教学奖颁奖典礼暨新课程研讨会在福州一中举行
普通高中文化育人的思考与实践
高中:普通与特色同步发展
教育部要求各地防止建设大规模普通高中
高中生物学习焦虑原因及对策
构建高中思想政治课合作学习模式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