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实施新课程一年的思考

2009-10-14

河南教育·基教版 2009年9期
关键词:结构新课程课程

朱 丹

作者简介:

朱丹,男,汉族,中共党员,1956年12月出生,原籍开封市杞县,化学特级教师,河南省中学生化学奥赛高级教练。1999年起任郑州市第一中学校长助理,主管学校教学工作,2002年起任教学副校长,2004年起兼任学校党委书记,2009年3月起任校长至今。河南省第十一届人大代表,中共河南省第八次代表大会代表,河南省优秀专家,西南师范大学教育管理硕士答辩委员会评委。

2008年秋季,河南省普通高中开始实施新课程方案。之后,省市教育主管部门相继举行了专家报告会、岗前培训会、专家研讨会,并着力推进样本校建设等,一些学校还组织了参观学习,表现出有关方面要大力推进新课程的决心和工作力度。但不能不说的是,实施新课程,对于相当多数的学校来说,似乎只是隔岸观火:新课程背景下的学校教学并没有出现新气象,甚至连最起码的课程结构都没有发生任何实质性的变化。

应该说,这次课改是新中国成立60年历史上最具革命性的自上而下的课程变革,它在教学目标、课程理念、课程结构、学习方式方面,都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崭新的思维。因而,人们一时难以完全从思想上行动上“转轨”也在预料之中,它恰好说明了从“为高等学校输送合格人才”的课程观到“奠定基础学力,培养公民素养”的新课程观转化的艰巨性。

面对历经半个多世纪之久、早已根深蒂固的旧有课程体系,以及习惯了传统思维模式和教学模式的教师队伍,新课程继续推进的艰巨性会在课程的开发和设置、课时规定的认同和落实、教材的理解和把握、教学的目标和策略等方面逐渐表现出来。一年回头看,我们在新课程推进中“纲举目张”的关键在哪里?阻碍新课程实施的症结在哪里?探索解决矛盾的方法在哪里?本文想就此谈一些粗疏的见解。

一、课程结构是标志

新课程是教育理论、教育实践和社会整体发展到一定阶段推陈出新形成的产物。反对应试教育、提倡素质教育是催生新课程的最早期的教育认知。这种教育认知的本质是改“书本知识的传授”为“学习能力的培养”和“公民素质的培养”。改变课程结构,调整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的比例,增加课程的选择性,是国际高中课程结构改革的重要特征,也是新课程与旧课程的最明显的分水岭。而在当下我省各地高中的真实课程表里,很难看到课程结构的变化:不仅看不到那些与升学考试没有直接联系的选修课程、非学术性课程和职业性课程,就是高考科目中的选修模块也大多变成了一统的必修性内容。

新课程是适应学生的课程,新课程追求的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是要在课程的多样化、弹性化中去寻找机会的。没有了教学模块的多元化,没有了课程内容的选择性,新课程便失去了它的全部光彩。很难想象,我们可以在旧的课程结构中去实现新课程的精神。

新课程的课程结构包含了三个方面。一是课程中的知识结构:新课程增强了科目间的融合知识、科技新发展的知识以及社会化的知识内容。二是知识的传递方式:新课程除了关注现代课堂理念指引下的课堂教学改革外,还有体验式、合作式、社会调查式的知识传递。说到这里,我特别想说,最值得警惕的是当下流行的“新课程改革的主阵地在课堂”的提法。这种提法抽换了新课程改革的主概念,把课程改革等同于了课堂形态即课堂传递方式的改革。其实,课堂传递方式的改革并不是在实施新课程之后才出现、才被关注的。不断改进课堂教学,这种观念和实践探索始终存在于学校的教学之中,它是新课程的组成部分,而不是新课程的标志。一谈新课程,就谈课堂教学革新,实际上是在回避目前新课程实施中的主要矛盾,即课程结构的第三个方面——必修与选修课程的比例结构。

新课程的“新”,首先是体现在课程结构上:选修课增大了比重,使课程从“规范化”“标准化”的窠臼中走出,走向“多样化”“弹性化”的更广阔的空间和更丰富的可能。所以,我对不遗余力地举行新课程观摩教学的行为颇有异议。课堂教学形态既是过去进行时,又是现在进行时和将来进行时,是教育工作者永远谈论的话题,而把新课程的思想和观点囿于“课堂主阵地”的人,实在是没有把握新课程的实质。究其原因,一是因为,他们对高中新课程的理解认识不到位,没有把新课程方案放在课程改革的国际大趋势中去把握。新课程是要建立“适应学习者”的课程体系,从而落实以学生为本的教育观,而这个“适应学习者”的课程体系的特征就是多样化、自主化。二是因为,由于旧课程和新课程在课堂教学的改革上有重叠的部分,旧课程和新课程在“课堂主阵地”的认知上没有分歧,所以很多人一说新课程,就容易喋喋不休地侈谈“以课堂为主阵地”。其实,这恰恰表现出他们对新课程的无知。要知道,接受新课程,首先就要接受新课程的结构,这就像人们要成为基督徒必须接受洗礼一样。是否接受新课程的结构,才是区别真课改、假课改的根本标志。一些地区和学校把推进新课程停留在课堂的观摩教学上,恰恰是踌躇不前的表现。如果走不出旧的课程结构的阴影,就永远走不到素质教育的阳光下。

所以我说,贯彻新课程的第一步工作,就是打破旧的课程结构,真正让选修课成为课程的有机部分,走入高中的课程表。

新课程强调学分制管理,而学分制就是在现代学校教育选课制度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学分不同于学科考试的成绩或分数,成绩或分数是用同一标准对各科目学习情况的考量,学分则是在尊重学生学习个性化、课程多样化的情况下对学生基本学力的考量。学分制度的建设和课堂教学的建设即课程形态建设都应放在新课程表真正实施之后。

最近,省政府召开了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推进素质教育的工作会议,批评了一些学校搞两套课表的做法。为解决推进新课程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会上提出了明确要求,规定中小学校不得随意增减课程和课时,不得赶超教学进度提前结束课程。这说明有关方面已经注意到课程结构在新课程实施中的重要性。我们只有认真改变课程结构,才会使新课程实施出现突破性的进展。

二、解读课标是关键

新课程宣布实施之后,许多学校各科目的周课时数并没有变化,甚至不少学校反而增加了周课时数,“新课程增加了教学内容和难度,加重了学生的学业负担”的说法因而甚嚣尘上。导致这一现状的主要原因是:教育工作者把新课程的学习指导视作了旧课程的教学大纲。他们套用多年悉心指导升学的经验来面对新课程下的教学任务。“面面俱到”“举一反三”“层层推进”,以往教学大纲指导下的严谨的教学习惯,使他们自然而然地感受到了新课程下课堂教学深耕细作的繁和难。他们缺少对新课程的宏观教学把握,他们在用旧的科目知识中章、节、点的微观教学要求去“盲人摸象”。在这里,用应对高考命题的心态去决定选修的内容和教学设计,肯定会有捉襟见肘、不胜其烦。“选”就是取舍之义,拿得起放不下,这是不行的。选修不是对必修的简单补充。如果把选修看作是对必修的简单补充,就会追求知识的圆满,追求万无一失,选修内容就会成为压垮教师和学生的大山。所谓“选”,追求的是课程的个性化、科目的融汇化、知识的社会化。因而,怎样把选修课选好,这是驾驭新课程的一个重要课题。

科目中的模块设置是新课程的崭新之处,模块设置为教师提供了用武之地,在模块中教师和学生可以对课程进行二次开发。在新课程下,教师水平的高低,更多的是体现在“选”和对模块的二次开发上。要提高教师的新课程教学水平,就要在解读课标上下工夫。解读课标可以通过说课、观摩的形式。郑州市把解读课标作为推进新课程的重要手段无疑是正确的。通过解读课标,从微观上一步步理解新课程,从而为降低必修周课时数、减低选修课程真正进入课表的难度和阻力发挥了积极作用。解读课标的工作还要加大力度,要把新课程的教师培训重点落实到解读课标的工作上来,把校本教研的视野和重点转移到解读课标上来。

三、高考改革是“魔棒”

最近,各大媒体热炒了一阵高考是否分文理科的话题。其实新课程的成败,高考改革是决定的因素。考生多,优秀高校少,这将会是相当长时期的国情。高中生的升学需求,高中教学的应试化趋向是理所当然的事实——如果存在即合理的话。想根绝这种升学需求是一厢情愿的很难实现的理想。过去有教学大纲和考纲,它是课程单一化、教学本本化、知识僵死化的根源。新课程的模块设置、选修比重和范围的增加将会改变这一局面。因而,新课程下的高考应该有新的思维。在高中生学习的知识领域内,不设纲而注重学力的考查内容,淡化知识的考查内容,让那些企图靠延长学时、加大作业负担去提高应试成绩的努力化为泡影,应该是命题的指导原则之一。要使高考题目的选拔功能和认真推进新课程的学校教育一致起来。

2011年的高考,将是我省新课程实施后的第一次高考。这次高考之后,将会给教育者带来一次对新课程的重新审视。要通过高考,让一线的教育工作者建构起对新课程的宏观把握,找到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之间的平衡点,找到高中生获取基本知识和技能与个性化的学习之间的平衡点,悟出素质教育与应试的辩证关系,积累起新课程下的教学经验。

关于新课程下的高考是否文理分科的问题,如果依然站在旧课程观的立场上,就容易产生喋喋不休的争执。因为旧课程存在着追求高考目标与开满各种课程争夺时间的矛盾,这种矛盾曾想通过高中毕业会考发挥约束作用,但学校管理者单纯的升学追求,使毕业会考成为一种有名无实的形式。实质上,文理是否分科的争执就是高考科目和非高考科目在学习时间分配上的争执。

我认为,要在新课程思想和新旧课程观转换的背景中去思考这一问题。新课程和旧课程的区别在于:后者是重视知识传承的课程观,前者是培养学力的课程观;后者是统一化的课程观,前者是个性化的课程观;后者是以教为中心的课程观,前者是以学为中心的课程观。新课程的必修部分充分考虑了学生对八大学习领域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并通过学分制得到了管理上的保证。在这里,学习上不分文理科已不是问题。新课程的选修课程和模块化教学,满足了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和发展需求,高考的选拔功能也应该充分关注到考生的个性化发展,关注到培养目标的多元化及教学模块的多层次性。这样,高考上分文理科与新课程追求个性化的理念就达成了一致。

据悉,教育主管部门正在起草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对高考改革提出了若干方案。相信这些方案的实施将像“魔棒”一样,对新课程实施发挥神奇的导向作用。

(责 编 若 洋)

猜你喜欢

结构新课程课程
《ERP原理与应用》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探索
浅议高中化学新课程必修模块的主要教学策略
课程思政在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2019年全国高考新课程Ⅰ卷生物试题分析与启示
第二届“我即语文”教学奖颁奖典礼暨新课程研讨会在福州一中举行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当型结构与直到型结构的应用
物质结构规律归纳
半包围结构
自行车的发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