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胡锦涛党建思想的基本特征
2009-10-13张荣华易凡
张荣华 易 凡
[摘要]中国共产党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的新一代领导集体更加注重加强党的建设,不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形成了胡锦涛党建思想。胡锦涛党建思想具有协同推进的总体性、继往开来的创新性、与时俱进的时代性、求真务实的自觉性、保持先进的长期性、党内和谐的目标性、为民谋利的人民性七大基本特征。
[关键词]胡锦涛;党建思想;基本特征
[中图分类号]D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5595(2009)04-0035-(04)
胡锦涛党建思想是指在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发生巨变的历史条件下,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中国共产党的新一代领导集体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关于党的建设理论的继承和创新,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它包括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建设、反腐倡廉建设等丰富内容,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与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一脉相承的、独具鲜明特色的党建思想理论体系。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党建思想相比,胡锦涛党建思想有着更为鲜明的特征。
一、协同推进的总体性
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必须把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作为主线,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贯彻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以坚定理想信念为重点加强思想建设,以造就高素质党员、干部队伍为重点加强组织建设,以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重点加强作风建设,以健全民主集中制为重点加强制度建设,以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为重点加强反腐倡廉建设,使党始终成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求真务实、改革创新,艰苦奋斗、清正廉洁,富有活力、团结和谐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自此,党的建设形成了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建设、反腐倡廉建设等七大建设协同推进的总体布局。这个总体布局同时也是新时期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总要求。“这个总体布局和总要求,承前启后、继往开来,体现了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统一、发扬光荣传统与坚持开拓创新的统一。围绕这个总体布局和总要求,党的十七大还提出了党的建设的六项任务。所有这些,构成了新的形势下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加强党的建设的行动纲领。”[1]可以说,这一“党的建设的总体布局”的形成与概括,完整地回答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这一重大问题,是新时期党的建设的总纲领和总目标。这一总体布局,既主线突出,又各有侧重。其中,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是主线,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则各有其侧重点。这样,新时期党的建设就形成了主线与重点相结合、协同推进的布局特征,这是胡锦涛党建思想的一大亮点。
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在党的建设全局中处于主线地位。党的建设的根本任务和目标是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增强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使党始终成为中国工人阶级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的新一代领导集体把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与保持党的先进性作为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衰成败、关系党的生死存亡的决定性因素,作为实现党的建设目标的根本性内容。在实际工作中,把这两大建设作为党的建设的主线,对于党的建设具有全局性的统领作用。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可以忽视或偏废党的其他方面建设。在把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作为主线的同时,必须明确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各自的重点,以协同推进。
二、继往开来的创新性
中国共产党建党80多年来,优秀中国共产党人立足于革命和建设的党建实践,凝结全党智慧,先后创立了毛泽东党建思想、邓小平党建思想和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核心内容的江泽民党建思想;中国共产党十六大以后,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代党中央应对新变化,继承借鉴以往的科学理论,坚持运用这些科学理论指导党的建设,不断探索,大胆创新,形成了胡锦涛党建思想体系,开拓了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的新境界。
胡锦涛党建思想继往开来的创新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胡锦涛党建思想继承了以往的党建理论。比如,继承了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制度建设是中国共产党的建设的重要方面的思想。具体说来,在思想建设上,注重从思想上建设党,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党的思想建设;在组织建设方面,坚持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注重党的队伍建设;在作风建设方面,继续发扬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三大优良作风,继续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在制度建设方面,继续狠抓各项制度的健全和完善等等。另一方面,胡锦涛党建思想包含诸多创新内容,开拓了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的新境界。比如,系统地阐述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理论;立足于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实践,第一次提出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党建命题,开创了党的先进性建设理论;把反腐倡廉工作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开始把反腐倡廉建设提升为党的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制度建设方面,做出了很多细节上的创新;等等。
三、与时俱进的时代性
胡锦涛党建思想准确地把握了时代的脉搏。进入新世纪新阶段,中国共产党所面临的世情、国情、民情以及党情都发生了一系列重大变化。世界政治趋于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浪潮汹涌,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经过改革开放,中国的经济成分、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都趋于多样化;虽然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但是民生相关问题仍然客观存在;党的历史方位发生了重大转变,党的建设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党自身也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这些都是当今时代的发展带来的巨大变化,这些变化要求中国共产党必须准确把握,积极应对。而应对的方法唯有:与时俱进。在中国共产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胡锦涛明确指出:“新时期最突出的标志是与时俱进。”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代党中央认识到,只有始终以保持党的先进性和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与时俱进地调整党的建设方针,才能继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使党始终成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求真务实、改革创新,艰苦奋斗、清正廉洁,富有活力、团结和谐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2]48胡锦涛党建思想使新一代领导集体把党的建设同当今世界先进生产力和人类文明进步的发展方向联系起来,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承担的历史任务联系起来,同中华民族在21世纪建成全面小康的奋斗目标联系起来,与时代脉搏紧紧相扣,与时代发展息息相通,完整地体现了党走在时代前列的内涵和要求,是时代精神最集中的体现。
四、求真务实的自觉性
从毛泽东的“实事求是”到邓小平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再到江泽民的“与时俱进”,及至胡锦涛在新世纪新阶段提出“求真务实”,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走出了一条不平凡的实践道路。求真务实,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一以贯之的科学精神,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内容,也是党的优良传统和共产党人应该具备的政治品格。胡锦涛指出:“我们党80多年的历程充分表明,求真务实是党的活力之所在,也是党和人民事业兴旺发达的关键之所在。什么时候求真务实坚持得好,党的组织和党员干部队伍就充满朝气和活力,党和人民的事业就能够顺利发展;什么时候求真务实坚持得不好,党的组织和党员干部队伍就缺乏朝气和活力,党和人民的事业就受到挫折。我国改革和发展正处在一个关键时期。面对新形势新任务,进一步在全党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十分重要和紧迫。”[3]724|725胡锦涛进一步强调:“在全党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关键是要引导全党同志不断求我们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之真,务坚持长期艰苦奋斗之实;求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之真,务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第一要务之实;求人民群众的历史地位和作用之真,务发展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之实,求共产党执政规律之真,务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之实。”[3]726可见,求真务实不单单是一种科学的精神,一种良好的作风,更是具体积极的行动,卓有成效的作为。要做到这些,最重要的是提高全体党员干部的自觉性。首先,思想上要有“求真”的自觉性。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要使广大党员干部打牢求真务实的思想基础,从思想上自觉求真方能在行动上主动务实。其次,在工作上要自觉“务实”,把求真务实体现到各项工作中去。“坚持讲实话、出实招、办实事、务实效,把工作的着力点真正放到研究解决改革发展稳定中的重大问题上,放到研究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的紧迫问题上,放到研究解决党的建设中的突出问题上,坚持以求真务实精神去抓落实,并在抓落实的实践中不断提高坚持求真务实的自觉性和坚定性”。[4]
五、保持先进的长期性
胡锦涛关于党的先进性建设的理论,是胡锦涛党建思想中最具创新意义的内容。党的先进性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属性,“既是一以贯之的,又是与时俱进的”[5]8。“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政党过去先进不等于现在先进,现在先进不等于永远先进”[5]9,因而通过党的先进性建设来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是一项长期的历史任务。
“马克思主义政党赢得先进性固然不容易,在复杂的国内外环境中和长期执政的条件下保持和发展先进性更不容易。”[5]9中国共产党由无至有、由小至大、由弱至强,实现从一个局部的、备受打压的政党到成为掌握全国政权和国家民族命运的政党,根本的原因就在于:党始终抓住党的先进性建设这一主题,使党长期保持先进性。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的全部历史,就是一部不断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的历史。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届党的领导集体站在时代的高度,面临新世纪国际风云变幻的挑战,提出了先进性建设的科学命题,揭示了保持党的先进性的长期性特点。这既是对党的建设理论的一个创新性贡献,也是未来中国共产党建设的一个崭新的起点。当前,中国共产党要不断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不断提高拒腐防变的能力,经受住长期执政的考验,就必须永不自满,永不懈怠,把保持党的先进性作为党自身建设的一项长期任务来抓。可以说,实现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需要多久,党的先进性建设就要坚持多久。
六、党内和谐的目标性
胡锦涛党建思想体系的目标在于构建和谐,不仅是构建党内和谐,更是要以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以和谐政党建设带动和谐社会建设。这是因为:实现党内和谐是实现社会和谐的基础和保证。
实现党内和谐,是坚持党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领导的客观要求。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也是建设和谐社会最根本的政治保证。党内和谐是建立在共同目标一致基础上的政治、思想和组织和谐,是党的政治领导、思想领导和组织领导坚强有力的客观标志。只有加强党的各个方面建设,促进和维护党内关系、党内生活的全面和谐,实现全党的思想统一和目标一致,在高度民主的基础上实现高度集中,才能不断提高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使党真正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坚强领导核心;才能更好地发挥党的政治优势,使各级党委切实担负起把握方向、制定政策、整合力量、营造环境的领导责任,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团结带领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和谐社会。实现党内和谐,是不断提高党领导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的内在需要。只有实现党内和谐,才能促进政党关系、党群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的和谐,更好地化解社会矛盾,整合社会利益,最大限度地激发社会活力,巩固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巩固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大团结;才能实现党内生活健康有序,不断提高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科学民主决策和管理社会事务的能力,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才能不断提高党的建设的整体水平,在构建和谐社会中更好地发挥各级党组织的政治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发挥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促进和推动社会和谐的发展。
七、为民谋利的人民性
为民谋利是胡锦涛党建思想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胡锦涛党建思想体系中,不论是加强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还是加强制度建设、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其最终目的都是体现党“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实现党为民谋利的根本目标。当前,“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2]15
首先,为民谋利要谋人民群众的物质利益。具体表现就是要树立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和质量的执政理念。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把“为民”作为全部理论与实践的基础和前提,一以贯之地为人民谋取福祉,乐民之乐,忧民之忧,这是中国共产党长盛不衰的根本原因。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更要牢牢地坚持这一点,在经济形势的变化中,审时度势,有所作为,为人民谋得更多的经济实惠。
其次,为民谋利要谋求人民群众的精神满足。要从人民群众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问题抓起,多办得人心、暖人心的好事实事;要不断健全法律法规体系及各种规章制度,逐步消除人民群众心理上对于国家政策的不安全感;要把更多的目光和更实际的行动投向民生相关建设,“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2]36;要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充分发挥人民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调动广大文化工作者的积极性,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进行文化创造,让人民共享文化发展成果。”[2]35|36
再次,为民谋利要谋求人民对于政治诉求的满足。满足人民的政治诉求,一方面,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另一方面,要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真正的服务型政府,完善制约和监督机制,保证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利益。
[参考文献]
[1]何毅亭.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N].人民日报,2007|11|23(9).
[2]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3]胡锦涛.在全党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M]//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
[4]胡锦涛.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继续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N].人民日报,2004|1|13(1).
[5]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6周年暨总结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责任编辑:陈可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