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社会新形势下德育教育的挑战和机遇

2009-10-13刘英娟

学周刊·下旬刊 2009年1期
关键词:信息社会机遇德育教育

刘英娟

摘要:二十一世纪是信息社会,各种信息铺天盖地,这就对学校的德育教育带来了一系列的挑战:网络世界在对传统的德育进行冲击;信息内容给德育教育带来了不良的影响;信息使社会更加浮躁,不利于学生的道德修养;网络和手机短信等信息缺乏道德监督,容易使人丧失责任心;网络加速了全球各种文化的冲击和各种价值观的较量;网络使学生更愿意面对虚拟世界,直接影响道德素质。但是它在带来挑战的同时也带来了机遇,只要有效的利用网络和信息进行德育教育,可以保障德育教育工作更有效、更新颖地进行下去。

关键词:信息社会 德育教育 挑战 机遇

网络、手机、报纸、电视等媒体,在我们现实生活中,构成了一个巨大的信息网络,铺天盖地向社会倾泻着各种信息,有人说“二十一世纪是信息社会”一点都不错。学校的德育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它必然也要受到信息的影响,对于德育的影响包括以下方面:

1、 网络世界在对传统的德育进行冲击。

网络世界是一个虚拟世界,它连通了世界的各个角落,任何人可以通过它发布信息、接收信息、交流信息。每个人都可以在网上以假名、假性别与别人交流,发布各种言论。

有上网经验的人知道,各种博客、论坛、聊天室里的言论可以说是形形色色,大家都知道可以无拘无束的高谈阔论,没有什么不敢说,并且有的组织故意推出“激情视频聊天”引诱青少年。在这种环境下,很多人言论和行为在直接冲击着传统的道德观念,在潜移默化的腐朽着青少年的道德准绳。

网络游戏很多也是在宣传“暴力”、“个人英雄”、“赌博”等,在虚拟世界里,人们是放纵的、没有道德约束的,玩游戏时间长了,容易使人混淆虚拟世界和真实世界,不自觉地把虚拟世界的行为习惯就带到了现实生活中来,冲击着人们的道德标准。

2、 信息内容给德育教育带来了不良的影响

在现今的媒体行业,很多公共发布的信息缺乏严格的筛选。媒体企业为了利益,只要有利,各种虚假信息、虚假广告和有碍于视觉的广告、不利于少年与儿童的电视剧剧情都可以播放。

在2006年,国家规定“禁止以女性身体特征做广告”,但现在还有很多电视台屡放不止。另外,有些电视剧故意宣传“如何利用卑鄙手段追求女性”等剧情。以上都在宣传对女性的不尊重、夸大人的劣根性,使人们习以为常,久而久之影响社会的道德观和价值观,对德育教育造成破坏,培养了学生的玩世不恭的思想。

3、 信息使社会更加浮躁,不利于学生的道德修养

信息社会最大的特点是信息量太丰富,人们每天淹没在许多没有经过证实的、片面地、虚假的信息海洋中,无法辨认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虚拟世界的理想性和现实社会的残酷性的矛盾,使人们不知道自己该相信什么和该信仰什么,人们的传统行为标准变得模糊,心灵没有依赖感,如同大海中的一叶浮萍,随波逐流、听之任之,高远的理想可能被各种信息击垮,执著的追求被各种言论所动摇,学生的心很浮躁,无法找到归属,所以就无法沉下心来仔细的思考、辨别和研究,久而久之,冷静、执着、明辨是非、对共产主义的追求和信仰等离学生而去,眼前利益和享受、感官快感的追求、金钱和自私自利的利己思想充斥在每个人的头脑中,直接给新一代甚至整个社会的德育环境带来污染。

4、 网络和手机短信等信息缺乏道德监督,容易使人丧失责任心

如果说报纸和电视等公共媒体还有社会监督和约束的话,那么网络和手机短信则是出于无监督的游离状态。在网络的虚拟世界里,人们故意隐瞒了自己的真实姓名、性别、年龄和住址,因为这样可以对自己的所有言论不负责任,甚至利用网络进行犯罪。手机短信使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变得更直接和方便,尤其是面对面无法说出的话,通过短信可以没有任何负担的表达出来,所以人们更随意。

心理学家告诉我们:如果缺乏监督,那么人们就没有责任感。在这样的环境长大的一代人,你能够要求他们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对家庭负责、对工作负责、对国家负责吗?如果没有责任感,那么诚心又何从谈起?没有诚信的社会还有没有发展的空间和前途呢?

5、 网络加速了全球各种文化的冲击和各种价值观的较量

现代网络技术促进了整个世界的联系,全球已经变成了一个地球村,网络视频可以把地球另一端人拉到眼前面对面的交流。世界各国的交流也如同国内一样便捷,这样网络变成了世界各种文化的集聚地,所以各种文化、价值观念、行为标准、道德观念在网上互相较量和攻击。学生处于世界观正在形成的年龄,缺乏必要的辨别知识和经验,同时接受新鲜事物特别快,有可能在没有深入分析和忽略各种文化的背景下,做出错误的选择,片面和孤立地看待问题,甚至相信反动势力的鼓噪,对国家和共产主义产生怀疑、抵触,最终导致宣传鼓噪。

6、 网络使学生更愿意面对虚拟世界,直接影响道德素质

中国现在正经历着社会的转型,社会的转型势必带来各种的矛盾冲突和压力,例如现在就业压力、生活压力、工作压力,而这些影响到学生身上则是学习压力,社会对学生的要求越来越高,但是很多要求是过分的和不恰当的。学习压力带来了学生心理承受能力的变化。面对现实的压力,学生愿意通过网络来进行宣泄心中的苦闷、逃避现实的压力。可以说,中学生迷恋网络已经是学校和家长一个新的、无法找到有效根治方法的难题,而越来越多的学生因为网络而丢失学业、离家出走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这样的一代人,在勇于承担责任、勇于面对现实、勇于承受压力等方面,无法达到国家建设的要求,这直接影响整个民族的德育素质,以至于影响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

但是网络经济对现代社会的影响已经是不争的现实,信息社会也成为了人类发展过程中的必然要经过的一个阶段,回避和排斥信息在现实社会中的作用也是不可能的,我们在充分承认信息社会的挑战后,还要有效的利用网络和信息进行德育教育,使我们的德育教育工作更有效的、更新颖的进行下去。

1、 网络为我们提供了新的的德育教育传播途径

网络和手机短信给我们带来新的传播途径,使道德文化的传播通过新颖、活泼、形象、更为直接的方式传递给学生这个受众群体。

对于喜欢上网的学生,教育工作者可以通过网络聊天、发送Email、建立个人网页、发布公共道德信息等形式,充分的和学生在心理方面接触,这种非面对面的交流能够使学生敞开心扉,袒露心灵最深处的秘密和困惑,使我们的德育教育更容易抓住重点和找到突破点,能够与学生产生共鸣,使德育教育这个很深奥、很严肃的话题在轻松的氛围中“润物细无声”的完成。

手机短信更是使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交流变的便捷,一条小短信可以拉近师生间的心灵距离,可以及时地解开大学生的一个困惑和迷茫。

2、 为教育者提供了更多的理论和实践的参考

由于工作和年龄的原因,德育教育者在接受信息方面可能要落后于学生。经常听到很多教师说现在的学生懂得真多,世界变化太快等。这主要是成年人因为工作和生活的压力,没有充足的时间来接受各种信息,并且由于年龄的关系,记忆力也没有学生好。这就为我们的德育教育增加了难度,有些学生故意刁难教师,而教师又无法有效的说服和反驳,直接影响了教师的权威,更甚至于影响德育的权威。

3、 信息网络可以使德育教育资源共享

德育教育对象的观念和知识更新迅速和德育工作者的新知识和理论接受较慢形成了新的矛盾,要想有效进行德育教育,必须能够迅速的解答学生的各种离奇的言论和行为,但是我们教师在承受巨大的工作压力下,无法有效进行新知识理论的更新。信息社会可以将全球的资源统一起来使用,我们可以培养少数的专家,通过网络、短信、电视节目等形式解答全国的学生的疑问,有效地进行德育教育,这样德育教育利用的资源更少、更有效。

网络信息是把“双刃剑”,有弊的一面,也有利的一面。信息社会的特点造就了对德育教育的挑战和机遇,只要我们的工作者充分的理解信息和信息传播途径的特点,有效的利用其优点,最大限度的避免其劣势,势必会给新形势下的德育教育带来新的局面,使我们的德育教育以更加创新的方式开展下去。

猜你喜欢

信息社会机遇德育教育
RCEP与房地产机遇
再见,机遇号
不必过于悲观,四大机遇就在眼前
信息时代高职院校图书馆服务体系的构建
浅析电子通信设备的接地技术
关于导学案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能力的培养
初中政治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分析
德育在新传媒时代播音主持专业教学中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