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师如何帮助学生学好物理

2009-10-13顾海英

学周刊·下旬刊 2009年1期
关键词:自学能力规范化物理

顾海英

摘要:要想在物理教学中提高学生的成绩,需要注意两点:一是让学生解题时一定要注意规范化,包括思想方法的规范化、解题过程的规范化、物理语言和书写的规范化三方面;二是要加强对学生的指导,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需要指导学生阅读材料、指导学生听课并做好归纳总结。

关键词:物理 规范化 自学能力

物理对学生来说是一门比较难的学科,因此怎样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物理就成了物理教师首要解决的问题。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我认为要想帮助学生学好物理,提高物理成绩,需要从以下两方面着手:

一、指导学生学习,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

1、指导学生阅读教材。阅读物理课本不能一扫而过,而应潜心研读,挖掘提炼,包括课本中的图像、插图、阅读材料、注释也不放过。更重要的是阅读教材时要边读边思考,对重要内容要反复推敲,对重要概念和规律要在理解的基础上熟练记忆。

2、指导学生听课。上课时要全神贯注听教师的讲解,听同学的发言,要边听边想,边听边忆,要注意听各知识点间的相互联系,听公式、定律的适用范围,听解题的方法和思路。自己懂的要耐心听,不懂得要仔细听,还要动手做好笔记。

3、指导学生课后及时归纳总结。教材的编写考虑到学生的认知特点,把完整的知识体系分到各章节中。如果课后不及时总结,掌握的知识是零碎而不系统的,就不会形成“知识串”,且容易遗忘。总结也有多种方法,如每单元总结、纵向总结、横向总结。不论哪种方式总结都要抓住知识主线,抓住重点、难点和关键,抓住典型问题的解答方法和思路。

二、告诉学生解题规范化的重要性,让他们解题更加规范化

物理规范化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思想方法的规范化、解题过程的规范化、物理语言和书写的规范化。对此高考也有明确的要求。如在要求计算题时:“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因此高中物理的规范化要求应当从高一时就严格抓起。具体说来应抓好以下几点:

1、力学中要求画完整的受力分析图,运动学中要有画运动途径的习惯

力学问题中必须画出完整的受力分析图,这是至关重要的,是正确解决力学问题的关键。有的同学认为问题很简单,画图不完整,或根本就不画受力图,这样正确的结果往往难以得出。即使一时能得出正确的答案,但这种不良的习惯慢慢就会养成。当遇到较为复杂的问题时,就不知道如何下手了。我有时甚至会宣传一种观点:力学问题当你不理解习题难以下手时,对物体受力分析,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正所谓柳暗花明。

运动学中画运动途径辅助解题,有时作用也是不可替代的。我想我们在教学中深有体会,我们自己不画运动途径有时解题都不太容易。

2、字母、符号的规范化书写

一些易混的字母从一开始就要要求正确书写。我在教学中发现不少学生m与M不分,那么表达式就变味了。

受力分析图中,力较多时,如要求用大写的F加下标来表示弹力,用小写的f加下标来表示摩擦力,用F与F'来表示一对弹力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力F正交分解时的两个分力Fx、Fy,初末速度Vo、Vt等等。

3、必要的文字说明

必要的文字说明是对题目完整解答过程中不可缺少的文字表述,它能使解题思路表达得清楚明了,解答有根有据,流畅完美。

比如,有的同学在力学问题中,常不指明研究对象,一上来就是一些表达式,让人很难搞清楚这个表达式到底指向哪个物体。有的则是没有根据,即没有原始表达式,一上来就是代入一组数据,让人也不清楚这些数据为什么这样用。同时一些表达式中用到一些题设中没有的字母,如果不指明这些字母的意义也是让人摸不着头脑。很显然这些都是不符合要求的。

4、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

方程式是主要的得分依据,写出的方程式必须是能反映出所依据的物理规律的基本式,不能以变形式、结果式代替方程式。同时方程式应该全部用字母、符号来表示,不能字母、符号和数据混合,数据式同样不能代替方程式。演算过程要求比较简洁,不要求把大量运算化简写到卷面上。

猜你喜欢

自学能力规范化物理
只因是物理
浅析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初中生语文自学能力的培养
狂犬病Ⅲ级暴露规范化预防处置实践
我不是教物理的
高血压病中医规范化管理模式思考
满足全科化和规范化的新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