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文住宅小区生态规划的误区

2009-10-13

学周刊·下旬刊 2009年1期
关键词:生态

王 宁

摘要:当前我国的房地产业正处在一个高速的发展时期。加之又处在发展的初级阶段,所以一系列的问题也就不可避免地出现,尤其是在住宅小区建设上存在着很多的误区。许多开发商认为生态就是绿化,认为只要有了足够的绿化面积就可以称之为生态了。另外也有很多人认为住宅小区的生态就是指自然环境的生态,认为只要小区内的自然生态系统搞好了那就是完全的生态了。其实这些观点都是非常片面的。下面就这对人文住宅小区生态规划方面的误区做一下分析。

关键词:生态 人的生态 尊重土地

住宅小区作为人栖息居住的环境,同时也作为城市环境中的一部分,对于人们的生活以及整个城市的环境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一个生态、环保的住宅小区不仅仅能够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还能有效的改善城市的环境质量。

当前,生态化已经成为了住宅小区规划中一个不可或缺的方面。一个绿树成荫、空气清新、完全生态化的住宅小区已经成了人们对于栖居地最基本的要求。针对这一点,各大地产商纷纷在小区的生态上下足了功夫。他们扩大小区的绿化面积,增加植被的种类,甚至不惜成本从世界各地运来名贵的树种进行种植。一时间许多小区也真的做到了绿树成荫,鸟语花香的效果。在很多人看来这就是生态了,至少已经达到很生态的效果了。其实不然,一个住宅小区的生态不仅仅指的是绿化,还包括人的生态、气候因素以及整个生态系统的问题。

由于我国的房地产业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而生态在我国也是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才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所以迄今为止,在我国的住宅小区生态规划中仍存在很多误区。以下就针对我国当前生态住宅小区规划中的一系列的误区进行分析。

一、绿化=生态

在很多人看来,评价一个住宅小区是否生态,主要的就是看其绿化情况。如果其有足够的绿化面积,那就可以称之为合格的生态小区了。这从生态的本质意义来讲是非常片面的。单纯的绿化并不能称之为完整意义上的生态,生态从绿化方面来讲至少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要有足够的绿化面积

一个生态的住宅小区必须拥有足够的绿化面积,绿化面积的大小是决定一个住宅小区是否生态的关键。植被有着固定灰尘、净化空气、增加空气中氧原子含量的作用,一个绿化充足的小区内的空气质量会相对好得多。

2、要根据地域特点来合理选配植物

我们的地球根据气候的不同分为热带、亚热带、温带、寒带几个区域,每个区域都有自己独特的气候特点,因此,一个生态化的住宅小区必须根据小区所处于的地理气候特点来合理的选择要配种的植物。只有这样,所种植的植物才能最大限度的适应当地的季节气候特点,也只有这样才能为形成良好的生态系统打下坚实基础。香港的花卉、尼泊尔的雪松的确很美,但是它们不一定能够适应异地的气候地理特点,也很难与其他植被形成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所以要重新认识原生态的美、自然的美、归属地的美,有了这些美才会有完整意义上的生态。

3、要加强植被的多样性

目前,很多房地产开发商在选种植被时都是以“物以稀为贵”原则,大量引进名贵稀少的植物物种,这就造成了很多住宅小区内的植被品种单一,植物纵向空间搭配单调,大大削弱了其美化环境的功效,所以说,任何环境景观的规划都不可能仅仅是追求如画般的美学效果,还应更注重居住区环境内部的生态效果。生态不仅要有较高的绿地率,还要考虑植物群落的生态效应,植物群落结构的科学配置。周围的植被实行乔、灌、藤、草、植被及水面相互配置,并且选择各种生活型(针阔叶、常绿落叶、旱生、湿生、水生等等)以及不同高度和颜色、季相变化的植物,充分利用立面的空间资源,建立多层次、多结构、多功能科学的植物群落,构成一个稳定的长期共存的复层混交立体植物群落。经过一段时间之后,周围就会成为鸟儿,虫儿,以及小动物的栖息地,到时鸟语花香,生机勃勃,人们也可以从这里享受到大自然的恩赐。同时为以后的改建也打下了一个最为完美的基础。

4、合理的利用土地

土者,五行居中,万物之本。土地是栖居地,是人以及动植物的家园,它是人与自然的烙印,生活在土地上的生物认同于、适应于这块土地,因此在环境景观设计方面我们只有合理的利用土地才能使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可持续发展,只有合理的利用土地,才能使我们周围的自然环境生机勃勃,仪态万千。那么怎样才算合理的利用土地,我归结为以下两点:

要合理的预留土地。土地,是生物生长、动物生存的基本条件,没有土地,就不可能有完善的生态系统,因此,在进行环境设计时就应该留出足够于动植物生长活动的土地,而现在太多的钢筋水泥、坚硬的地板砖、抛光的大理石充斥在我们的住宅小区内。原生态的栖息地数量远远达不到生态的发展需要,并且在关键性的部位乡土景观斑块得不到恢复,造成了生物与土地的分离。

尊重土地。尊重土地是指设计一定要注意保留土地的原有生态环境,也就是要回到土地,敬仰土地,必须认识到土地是美,土地是栖居地,土地是生命的系统。每一片土地都有着自己完善的生态系统,这是千百年来大自然自然形成的,不光如此,一棵树就是一个生态系统,树上有鸟窝,各种昆虫在栖息,树根底下有蚂蚁、蛇、老鼠在生活。树挖走了,这些所有生命不就消失了吗?所以,其中的每一棵树木、每一片草丛都有着他都有不可缺少的生态意义,这是大自然对我们的恩赐,因此,我们要尽可能地去保护她,不去破坏它。但是至今不少地产开发商在设计时却是盲目的对土地进行改造,对于土地上原本生存的植物豪无顾忌的进行破坏,使原本合理的生态系统变得面目全非。

另外还要认识到,土地是故事和历史的符号。土地上的每一块石头、每一棵树木都承载着历史的含义,要尽量的不去破坏它的原貌,使后人能够有机会去阅读它。为了阅读历史的符号,设计师必须投入到土地的怀抱,回到土地去阅读土地,哪怕是土地上面的沟沟沿沿。

5、小区内的绿地要成系统。一个小区内的植被之间都有着有机的、必然的生态联系,这就要求我们在规划时不能硬性地将其分割开来,要尽可能大的保持植被和植被之间的生态联系。生活在这一棵树下的昆虫可能会迁移到另外一棵树下去,那么这种迁移的路径如果完全被我们用道路截断,势必会影响整体的生态系统的完整性。

6、要根据小区内区域功能的不同而合理的种植相应的植被。

每一个小区内部都有着不同的功能分区,那么相应的植被选择也要适应不同功能区的需求。例如,在小区周边的区域就应该种植枝叶密度高的植被,以阻挡外来的灰尘污染,同时也要乔木、灌木一起种植,形成立面防尘、防躁。另外还要最大限度的增加小区周边区域的植被种植面积,以最大限度的减少外来的灰尘和噪音污染。

二、住宅小区内的生态等同于自然的生态

住宅小区内的生态不仅仅包括其自然的生态系统,还包括人的生态,住宅小区是供人居住休闲的环境,因此在保证其自然环境的生态化之后,必须更加注重其人的生态,也就是住宅小区内的环境规划设计要方便生活在其中的人的活动。

1、小区内的公共设施要迎合大众的心理,方便人的使用。

在任何一个小区内都有许多公益性的设施,如路边的座椅、石凳等等,这些公益设施的安放地点都要尽可能的安放在树荫下,部分还要安置在较为私密之处,以迎合人们心理的边缘效应。同时公共设施在尺度设计方面也要适合大众的使用习惯。

2、强调人类的参与性。

居住区环境设计,不仅仅是为了营造人的视觉景观效果,其目的最终还是为了居者的使用。居住区环境是人们接触自然、亲近自然的场所,人的参与使居住区环境成为人与自然交融的空间。我们可以通过各种植被小景、流水、泳池等环境,营造可观、可游、可戏的休闲空间供人游玩放松,例如在我国的巩义市有一种叫做“地扒皮”的野草,当地人认为它是一种杂草,侵占农田,除不掉踩不死。试想一下,如果把这种植物引入到城市里,那将是一种很好的绿化,美化的草,因为人可以进入到草坪中去,在里面可以踩、可以跳,而我们现在的草坪非得用栏杆围起来,不允许人进入到里面去,人们也只能远远的站着只是看,这样的草坪不能真正的起到美化环境的作用,更不能给人提供一个真正意义上休闲、放松的环境。同样,在一些面积较大的绿化区域,不妨多修几条纵横交错的小路,让人能自如的在高高低低的树丛中悠闲地散步、穿梭。

另外,在水景设计方面也是如此,中国园林素有“有山皆是园,无水不成景”之说,由此可见水对于景观的重要性,而现在随处可见水泥瓷砖等建筑材料圈围起来的喷泉,还有水池边上笔直的堤岸,这些建筑形式完全把人与水分割开来,人完全没有与水同乐的可能。试想一下,如果把水池的深度降低一些,使水面更加的接近地面,并且把堤岸做成较为平缓的斜坡,那么人们便可以在闲暇之时或坐在岸边闲聊或水中嬉戏,黄发垂髫,怡然自乐。例如,广东省东莞市的市中心广场的水景设计就充分的做到了这一点,他的喷泉不是封闭的,人可以穿梭其中,每当喷泉喷射的时候,你都会看到成群的大人、小孩在喷泉中欢快的跑着、跳着、笑着,虽然浑身被弄得湿漉漉的,但是仿佛都已经被沉醉在水趣之中的人完全忘却了,整个喷泉完全被欢乐笼罩,想一想,这不才是我们需要的设计吗。因此,无论是植被、小景,还是水景的设计都应该注重人的参与性,只有这样才能是我们的住宅小区的环境更加的人性化。

所以说,生态小区要注重居住者对自然空间和人际交往的需求。生态小区要把提高人的生活质量落在实处。房地产不是纯粹以卖自然环境为最终目的,也不是以卖钢筋,水泥的房子为最终目的,更不是以卖概念和环境为最终目的,而是以营造符合人类社会发展和人性需求的健康文明新家园为最终目的。可以说,房地产是卖一种生活方式,是卖一种居住文化。作为一个社区的业主,要真正享受社区健康文明新生活,不仅体现在房地产商的设计图上,也不仅是在房地产小区的配套硬件设施上,而是这些环境、硬件设施是否符合人的生活方式,是否能让人真正享受到身心愉悦。只有做到这一点,才能称之为了健康文明的家园。

三、小区内的任何区域都要尽可能多的种植植被

小区内不是任何地方都能种植密度很高的植被的。植物种植密度要由其所在区域的功能来决定。例如在交叉路口或者道路转弯的内侧就不能种植密度高的植被,否则就会阻挡车辆以及行人的视线,给行人和车辆带来不必要的危险。生态的小区环境是为了提高人的生活质量的,绝不能完全为了自然环境的生态而忘却人的生活需求。

总而言之,人文住宅小区是人类居住的生活与社会交际的栖居地。好的住宅小区的生态不能仅仅将其定位在自然环境的生态上,更要将其定位在人的生态方面,毕竟,住宅小区是供人居住生活得的,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方面,一个成功的、完美的生态小区应该是环境优美,并且能让生活在其中的人、植物以及各种各样的生物和谐的共存。

[参考文献]

[1]郭平.浅探居住小区景观环境设计,《河南科技》,2005.9.

[2] 俞孔坚.生存的艺术:定位当代景观设计学,《建筑学报》,2006.10.

[3] 李先军.张力梅.论现代水景观设计——以泰安市居住区、广场、公园为例,《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2008.9.

猜你喜欢

生态
“生态养生”娱晚年
住进呆萌生态房
生态之旅
生态之旅
生态之旅
大营镇生态鸡
生态之旅
润丰达 微平衡生态肥
生态保护 有你有我
“知”与“信”:《逃逸行为》的生态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