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语文课堂书声琅琅

2009-10-12林春凤

新课程研究·上旬 2009年7期
关键词:竹排笔者课文

林春凤

在语文学习中,很多学生甚至个别教师往往重视“写”而忽略“读”。其实“读”在语文学习中是极其重要的。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对阅读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重视学生读的训练,在教学中要多读少讲,让学生心领神会。朗读是音、形、义三者的结合,想象与联想是其重要的辅佐。通过朗读,可以复活艺术形象、再造艺术形象、升华艺术形象。朗读是语文教学中一项重要的基本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有助于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使其受到思想情感上的熏陶,从而达到阅读教学中美感、乐感、语感、情感的和谐统一。

朗读是语文教学的一种重要手段。学生朗读水平的高低直接反映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的高低。语文课堂教学中应合理利用时间,科学指导学生朗读,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在朗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给学生明确的朗读目标,开展多种形式的朗读,做到朗读训练的科学性、系统性和完整性。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可以使语文课堂充满活力,使学生热爱读书。

1.直观形象的画面欣赏朗读。现在的课本与以前的教材相比,增强了直观性,特别是低年级的每篇课文都配有密切联系的插图。这些插图不仅画面充满童趣,而且色彩鲜艳,让人赏心悦目,借助多媒体课件呈现插图配合朗读,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声情并茂的美丽图景让学生对画面产生喜爱之情,激发了朗读的兴趣,产生了朗读的欲望,从而收到良好的朗读效果。

一年级有篇课文《小小竹排画中游》,这对于农村大山里的孩子来说是很难有感官认识的,虽然课文很优美,读的也很有感情,但教学时总觉得还是缺点什么,没有亲身体验是空泛的。现在就好了,朗读前,笔者先让学生仔细观察书上的插图,然后播放多媒体课件,让学生自由地表达:两岸的树木长得那么茂密,田里的禾苗绿油油的,鱼儿在清清的河水中自由自在的游来游去,有的还跳出了水面,多么高兴,小鸟在天空中飞翔,唧唧喳喳地唱着欢快的歌,小男孩撑着竹排多么快乐!学生看着这些形象生动的画面,和同桌的同学相互交流,共同感受江南的美好。这时再指导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一句朗读,效果很好。有的读第一句“小竹排,顺水流,鸟儿唱,鱼儿游”时像一种跳跃的音符,把鱼儿与鸟儿的动感表现得淋漓尽致。有的读第二句“两案树木密,禾苗绿油油”那陶醉的样子,仿佛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片绿色的世界,有的读第三句“江南鱼米乡,小小竹排画中游”时则满是憧憬。这样的朗读教学真正让学生读在其中、美在其中,学在其中、乐在其中。

2.如身临其境的配乐朗读。优美的音乐往往能使人在一定的气氛中得到感情的熏陶和哲理的神悟,能烘托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情绪,更进一步感受课文中作者所表达的情感。课文类型不一,教师要针对不同类型的课文内容,选择与其朗读基调相宜的音乐进行配乐朗读,就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如在学习《静夜思》这首诗时,学生年龄小,根本就没有离开过自己的亲人和故乡,也没有这种思恋故土的情感体验,很难领悟到诗人是一种什么样的心境。笔者在引导学生借助插图大致了解了诗歌的内容,感受了诗人李白孤独、怀念家乡和亲人的感情之后,播放了著名小提琴家马思聪的《思乡曲》,忧伤而悠长的曲调一响起,孩子们一下子安静了下来,思绪仿佛进入了诗歌所表达的情感,渐渐,个别孩子脸上有了一丝丝不宜察觉的忧愁,于是笔者在这安静而平静的氛围中轻轻地朗诵了起来,孩子们不由自主地跟着轻轻地读了起来。那停字断句,轻重缓急的阅读技巧,今思乡怀亲的感情自然地流露了出来。

3.表演读。笔者有位同事非常擅长歌唱和表演,看她教的小孩子个个天真活泼可爱,更是个性张扬。笔者反观自己的学生,为什么课堂气氛总是有些沉闷呢?原来笔者总是拘泥于程式化的教学模式,而其他教师的教学形式不拘一格,每节课都是鲜活生动、趣味盎然,孩子们的学习就是在享受快乐。低年级语文课文要求背诵的内容非常多,学生背起来枯燥、机械,根本就没有自己的理解。笔者开始时先向同行讨教每篇课文要如何来表演读,然后再教给自己的学生。后来就得心应手了,边读就能边想出动作来,有的学生想的动作更优美贴切。课堂从此变得生动活泼起来了,学生再也不用发愁背课文了,课堂反而成了学生自我展示的良机。学生在绘声绘色地表演中既理解了课文内容,又在不知不觉当中背诵了课文,还慢慢成长为一个个小表演家,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4.创设情境,比赛朗读。笔者抓住孩子好胜的心理,引入竞争机制,经常利用晨读、读书课开展男女赛一赛、小组比一比、全班大比拼等多种形式的比赛朗读,每次评选出两名“朗读天使”,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不管是个人读、小组读、全班读,都让学生讨论交流评价一下,评一评别人,比一比自己,存在哪些优势,还有哪些不足,取长补短,共同进步。评价时充分地尊重学生,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只要是学生读出真情实感的,能准确理解和表达朗读内容的,都给予肯定。

学生读得入境、入情、读得酣畅,在读中感受、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欣赏、在读中评价,层层递进,既加强了语言文字训练,又陶冶了学生的情感,让课堂充满了生机和活力。叶圣陶说,“多读作品,多训练语感,必将能驾驭文字”,这是对语文学习方法和目的的高度概括。语文朗读对丰富学生知识、发展学生智力是大有裨益的。通过朗读,书面信息可全然内化为学生自己的知识,能有效提高学生学习语文、运用语文的能力,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新课标提出了新要求,我们的语文课堂已是书声琅琅。

猜你喜欢

竹排笔者课文
老师,别走……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3版参考答案《竹排嫂》
未及终点
端午节的来历
背课文
难忘的鸬鹚
性能相差达32%
在万泉河上漂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