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设伏笔 顺学而导
2009-10-12杨金生
杨金生
摘要:课堂导入环节对一堂课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俗话说:“良好的开始就是成功的一半”,因此我们要重视导入环节的设计。在设计此环节时,要注重对教材的分析,注重对学情的了解,根据课文内容预设一种利于学生集中注意力,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方法。本文从不同年级的课文入手举了三个例子,说明了小学中低年级的语文课堂在导入环节设计中要注重预设,在具体应用时还要做到顺学而导。
关键词:预设;语文;顺学而导
特级教师于漪在论述语文课的导入环节时曾说:“在课堂教学中要培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应抓住导入课文这个环节,一开课就把学生牢牢吸引住。这好比提琴家上弦、歌唱家定调,每个音定准了就为演奏、歌唱奠定了基础。上课也是如此,第一锤就应敲在学生的心灵上,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吸住。”
心理学研究表明,孩子在课堂上心情愉快,那么他们的听觉、视觉就特别灵敏,记忆力也会增强,联想会更加丰富,学习潜力可以得到更充分地发挥。对于小学中低年级的孩子而言,易受周围环境的影响,有意注意的时间持续不长,因此教师要调控好学生的注意分配时间,新课伊始就要让孩子把注意力集中到新课内容上来,让孩子们心情愉悦起来。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预设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利用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来设计课文的导入。
小学生来到一个新环境容易紧张,特别是在有陌生教师听课环境中更容易紧张。一位教师在教学《从现在开始》这篇课文时就遇到了这样的问题,二年级的孩子来到多媒体教室后,发现有很多教师在听课,孩子们都很紧张,授课教师发现这个问题后并不着急,笑眯眯地说:“我发现同学们都是表演天才,一进教室就给老师们表演了紧张的表情,不错!那我们就继续表演下去,让听课老师看看我们谁表演得最棒!下面我们来表演愁眉苦脸。”学生按照老师的要求做出表情,授课老师又让孩子们表演了笑眯眯、激动、笑哈哈、痛苦等表情。学生们在教师的不断表扬中活跃起来,同桌之间、前后桌之间比较谁做得最好。通过比较,学生明白了笑眯眯与笑哈哈的区别,明白了愁眉苦脸与痛苦的差别,此时教师顺势导入了新课。因为有了对词的比较、揣摩和表演,所以在老师的点拨引导下孩子们很快理解了课文内容,孩子们有感情朗读时表现得很到位,教学效果十分理想。老师的这一做法收到了预设效果,既引导了学生在积极愉悦的状态下理解词语,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潜力,为后面学习课文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另一位教师在教学《难忘的泼水节》一课时,课前老师为了活跃气氛,和小朋友做了个小游戏,就是通过摆动头来书写自己的名字,边写边说出笔画笔顺,开始孩子们不明白教师的做法,在教师的帮助下孩子快乐地书写起来,这时上课铃声响了,可老师并没有叫停,等到所有孩子都写完后,教师问孩子:“有意思吗?愿不愿意再写一个?好,咱们一起来写课题。”孩子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快乐地书写课题。教师等学生写完后问:“难忘吗?那文中是怎样写难忘泼水节的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来看看。”学生的兴趣被调动出来,可谓水到渠成。教学有法,但无定法,只有选择适合学生的方法才是最好的方法。所以,我们在设计导入环节时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随机应变,顺学而导,这样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
课堂的导入方式还有很多,比如通过介绍写作背景引入新课,讲和课文相关的故事,利用多媒体课件引入课题,或是请学生和教师一起书写课题,还可以借助音乐引入,或是请学生猜谜语导入等。
笔者在一次小学教师技能赛中曾听到过这样一节课。一位教师在教学《画杨桃》一课时,上课伊始就让学生拿出听写本,并请两名高矮不同的同学到黑板上听写,她选择让两名同学分别书写审视、教诲、严肃、和颜悦色等不同的词语,全体同学书写全部词语的方法来检验学生对词语掌握的情况。这一做法似乎并没有新奇之处,但是,她是全部参赛教师唯一使用这一方式导入的,你就会知道这一做法起到了怎样的效果。如果我再告诉你,一高一矮两位同学书写的词语即是教师的全部板书内容时,你又会怎样想呢?
其实,课堂的导入并非千篇一律,不同的课型有不同的导入方式。特别是一些比赛性质的课堂教学,有时候回归常态就是最好的选择。回归自然的课堂教学也是每位听课教师所期待的。
总之,课堂的导入方法很多,但是每一堂课都不会相同,关键是我们教师在瞄准教材的重点、难点的前提下,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与教学内容,灵活设计,巧妙运用,从而使这个教学第一锤定音,敲在学生的心灵上,迸发出智慧的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