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语料库的中国EFL学习者so的使用特点研究
2009-10-12邹李炜
邹李炜
摘要:利用学习者语料库CLEC、SECCL和本族语者语料库BNC,对英语学习者so的使用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就使用频率而言,在口语和作文中外语学习者明显高于操母语者,这种差异在作文中更为明显。但是,这种现象会随着学习者英语水平的提高而减弱。就用法而言,在口语中操母语者使用so作为语篇标记词的频率为英语学习者的两倍多,而在学习者的笔语语料中so更像一个语篇标记词而不是连接副词。
关键词:话语连接词;so;语料库
伴随着语料库语言学的兴起与蓬勃发展,基于语料库的学习者语料对比分析研究对英语教学的重要性也逐渐显现出来。我国自从2000年以来已有不少研究者运用语料库对比分析法,研究我国学生英语中介语习得状况。比如张淑静(2002)利用学习者语料库(CLEC)对英语专业学生make的搭配使用情况研究发现,在与make有关的各种搭配使用的掌握上,中国学习者与操母语者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杨贝(2003)比较了中国学习者英语语料库中的四、六级作文和国际学习者语料库中的英美大学二、三年级的本族语者作文中高频动词have的使用后发现,中国学习者在习得have的用法上与本族语者存在很大差别。潘瑶、冯跃进(2004)的比较发现非英语专业研究生与本族语使用者在连接词的选择倾向上颇为相似,但在使用同一连接词表达不同语义关系时,与本族语使用者存在着显著差异。鉴于此,本文借助语料库真实广泛的语言数据,以so为例来对比分析中国的EFL学习者与英语本族语者相比在口笔语中对该词的误用、滥用和少用现象,以及造成这些不地道英语表达所反映出的问题。
一、研究背景
话语连接词so是英语中一个带有明显口语特征的高频率词,《朗文当代高级英语辞典》(2004:1887)列举的英国国家语料库和朗文兰开斯特语料库的调查结果显示,so在口语中的使用频率大约为书面语中的三倍。同样,也是基于英国国家语料库的《书面和口语英语中的单词频率》一书发现,作为副词时,so位列33。同时它还是口语中出现频率最高的副词。不仅如此,它还具有多种功能和意义。虽然人们经常使用so,却很难说清其确切的含义。首先,so是一个表示方式的副词,用法近似于常用于正式语体中的thus和therefore。其次,它还可以作为连词、代词、形容词和感叹词。在口语中,so 还有几项特殊功能:①用此引起对方的注意,特别是为了向其提问;②就对方说过的话提问;③表示说话人已经明白了某事;④表示说话人以为某事并不重要等。so在口语中的这些用法表明了so从实义词到虚词的功能转变。
二、研究数据与方法
本研究采用基于语料库的研究方法,拟从以下四个步骤着手:
1)确定研究对象。本研究所用的学习者语料共有2530644词,其中包括1070602个词的笔语语料和1460042个词的口语语料。笔语语料来源于桂诗春和杨惠中教授(2003)建立的中国学习者英语语料库(CLEC)。口语语料来源于南京大学文秋芳教授等建立的中国学生英语口笔语语料库 (SWECCL)的口语部分,其主要的语料来源为1996-2002年全国英语专业四级口试的录音材料转写的文字资料。用于对比的本族语语料为拥有一亿词的英语国家语料库(BNC),其中笔语语料为九千万词,口语语料为一千万词。
2)语料收集。首先分别检索三个语料库中so的使用频率,同时检索CLEC的大学一、二年级非英语专业学习者(ST3)子语料库中so的所有语料,将BNC和SECCL作为参照。(本文选择CET-4 大学英语4级的作文和口语测试转录文本作为本研究的对象,主要是因为大学英语CET-4学生是中国大学阶段英语学习的最大群体,CET-4是非英语专业学生都必须经历的阶段)。最后检索学习者语料库中so最常见的三个搭配,并将其与本族语者语料库相对比。
3)本文主要使用语料库检索系统软件Microconcord 和Wordsmith软件统计、分析so的使用频率,句中位置和词语搭配。
4)语料分析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个阶段计算出每个语料库中so 的标准频数,即该词在每百万词中出现的频数。第二个阶段就so的使用进行系列的语料比较:①学习者语料和本族语语料两个语料总体进行比较;②学习者口语语料与本族语口语语料之间进行比较;③学习者笔语语料与本族语的笔语语料之间进行比较。
三、研究结果分析
1)so在语料库中的总体频率
从三个语料库中单词频率表的名次排列可以看出,so是英语中常用的单词之一,也是英语学习者最常使用的单词之一。相比较而言,so在BNC口语语域中的频率名次要比其在笔语语域中的名次靠前得多。而在两个英语学习者语料库中,这种排名差别不大(19/22 VS 33/65)。相对于操母语者来说,英语学习者在口语和笔语中都过量地使用了so, 这种现象在笔语中尤为明显。学习者和操母语语料库的语域比例显示(1.92 VS 3.17),具有强烈的口语语域特征的单词so在学习者的笔语语料库被过量使用。有关CLEC中的六个英语水平阶段的学生作文中使用so的调查显示,学习者的作文中有口语特征,然而随着学习者英语水平的提高,这种倾向会逐渐减弱。
2)so在语料库中的位置
在BNC笔语语域中,so 位于句中的位置(60.9%)比句首(33.1 %)更频繁。而在学习者笔语语料库中,so位于句首的情况要稍稍多于句中位置。这种现象会随着学习者英语水平的提高而逐渐改观(50.1% VS 47.8%,49.7% VS 48.9%)。至于句末位置,操母语者和学习者使用区别不大(6% VS 1.3%)。在BNC口语语域中,so位于句首的比例要比位于句中高六个百分点。这是因为操母语者在口语中多使用so的语篇标记词功能,其使用频率大约是英语学习者的两倍多。相反的是,英语学习者偏爱使用so的修饰副词功能,几乎是操母语者的1.5倍。在SECCL所有so出现在句末位置的语料中,I (dont)think so [我(不)认为是这样]一句几乎占了全部语料的百分之九十。根据所检索的语料发现,在书面语中操母语者多将so用作句中连接语,表示前后有因果关系;而中国英语学习者却偏向于把so用作句间连接语,其将前后两句话松散地连接起来而非句法连词,这与何安平(2002:45)的研究结果一致。
3)so的搭配
在CLEC里大学四级作文的子语料库中,学习者语料里出现频率最高的三个与so的搭配依次是and so on,so that,so many;而在口语语料中,这三个搭配的频率顺序分别是so many,so that,and so on。口笔语的语域比例显示,中等水平的英语学习者在口语和笔语中使用and so on的频率有显著差异,其次是so that,so many差异最少。通过检索BNC中对应的语料,我们发现相对于本族语者,学习者在写作中过度地使用了and so on 和so that,而so many 无论在口语和笔语中都被过度使用。so many 在本族语中有显著的语域差异,而学习者似乎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这说明在习作中,学习者不仅过度使用so,还大量重复地使用了有语域区别的so的搭配,从而进一步造成了作文的口语化倾向。
我们认为造成这种语域误用的原因可能有:
(1)汉语母语的负迁移影响(so的出现位置,异常高频和常见搭配);
(2)学习者使用“先学易用”的语言策略,倾向于使用早期学过的或形式简单的表达方式;
(3)学习者对英语接触的局限性;
(4)英语学习者没有意识到so在英语书面语和口语中的文体区别。
四、结论
本文是一项受语料库驱动的研究。我们首先对比了so在英语本族语者语料库和中国英语学习者口语和书面语语料库中的出现频率和位置。结果发现:①中国非英语专业的英语学习者在他们的作文中存在超用话语连接词so的倾向,但是,这种倾向会随着学习者英语水平的提高而减弱。②在书面语中,英语本族语者多用so来连接句子内部的两个成分,通常表示前后具有推理和结果的逻辑关系,而中国英语学习者却更多地把so用作句间连接词。因为so多出现在句首。它的作用是将前后两句话松散地连接起来而非表达前后的因果关系。所以在英语学习者的语料中,so更像一个语篇标记词而不是连接副词。而在口语中,相反的是,与英语本族语者相比,英语学习者偏爱使用so的副词功能。据调查结果显示,英语本族语者在口语中使用so作为语篇标记词的频率为英语学习者的两倍多。③学习者恰当地使用话语连接词的能力与他们的作文质量有很大的关联。
参考文献;
[1]Anping,He. On the discourse marker so.In P. Peters,P. Collins,and A. Smith (eds.)New Frontiers of Corpus Resear- ch[M].Amsterdam: Rodopi,2002: 41-52.
[2]British National corpus,http://view.byu.edu.
[3]Della,S. Longman Dictionary of Contemporary English [M]. (New Edition) 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4.
[4]桂诗春,杨惠中.中国学习者英语语料库[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5]潘璠,冯跃进. 非英语专业研究生写作中连接词用法的语料库调查[J]. 现代外语,2004(2).
[6]文秋芳,王立非,梁茂成. 中国学生英语口笔语语料库[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
[7]杨贝. 中国英语学习者与本族语学生写作中HAVE用法比较[J].外语教学,2003(2).
[8]张淑静. 中国英语专业学生make的使用特点调查报告[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