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景观设计
2009-10-10苑春明
苑春明
摘 要:高速公路已成为城市间交通联系的主要交通脉络。阐述公路的地域要素及其特点,提出公路景观设计的原则,重点论述公路景观设计的具体内容:即结构物景观造型、路基路面景观设计、中央分隔带的绿化、两侧绿化带的绿化边坡垂直绿化、互通立交、服务区等的绿化。并指出交通公路景观设计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高速公路;景观设计;原则与内容
中图分类号:TU856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5-569X(2009)08-0036-03
1 引言
高速公路是经济发展的产物,是一个国家现代化水平的标志之一。城市自形成之日就与交通联系在一起。21世纪,高速公路将成为连接城市之间的主要交通脉络。本文对公路建设与环境的关系、公路景观设计的原则和主要的景观设计内容及方式进行了介绍和论述。
2公路环境景观设计的重要意义
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高速公路在我国迅速发展,建设力度不断加大。但是,高速公路建设的改变甚至破坏了所经区域原有的景观特征,影响了生态平衡,与环境的冲突日益严重。随着人们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对道路的文化性、艺术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因此,公路的建设应综合考虑其功能性要求、对环境的影响,以及司乘人员的心理,通过合理的环境景观设计,把公路建设对环境的破坏降到最低程度,并综合环保、美化、历史人文等因素,使公路成为自然景观的新亮点,实现公路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3公路景观设计的地域特征
3.1地域要素
(1)自然条件:了解公路所跨区域的地貌情况及地貌景观特点、走向、海拔高度、水文气象等资料。
(2)历史文脉:不论是城市间还是旅游点之间,两点及线之间的社会历史、文化特点,凡有助于挖掘人文景观的、有价值的线索都可作为设计的题材加以处理。
(3)景点分布:了解沿线其它景点的分布状态,有利于公路景观布置的宏观控制和统筹安排,不至于使各景点之间服务半径过小。
3.2公路类型及特点
高等级公路是经过国家有关部门的审批而规划建设的国家乃至地方重点工程项目之一,在工程立项、报批的同时,也就确定了道路的性质、功能以及近期和远期的建设目标。在此基础上,根据道路所处的地域范围、地形地貌、立地条件等自然因素和地域特色、文物古迹、风俗习惯等人文因素进行综合,确定相应的设计原则。总的来说,公路景观区域跨度大,沿线的景观也不断变化,它包括沿线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两大部分。自然景观,是指自然界天然形成的环境的总体外观,如高山、平原、河海、沼泽等;人文景观,是指人类通过改造自然创造出来的景物,如城市、村落、雕塑、水利电力设施等等,而公路本身也是一种人文景观。
公路建设,必然会对原有的自然景观造成一定的破坏,据调查,即便在气候温和的亚热带地区,在公路建设区域内,被破坏的环境经自然恢复演替到草、灌丛植物群落至少需要20年,而公路建设对自然风景的破坏则往往是不可恢复的。
但是,通过合理的景观设计,我们可以将公路建设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尽量减少,同时在公路建成后,形成新的外观优美、行车安全舒适的公路景观。
4 公路景观设计的原则
高速公路景观设计的目的,是通过以视觉为主的感受通道,借助物化了的景观环境形态,在人们行为心理上引起反映,创造共鸣。在进行景观设计时,要结合高速公路特定的气候条件、地形地貌、生态环境等自然因素和区域的历史文化、风俗习惯等人文因素进行综合考虑,主要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因地制宜,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尽量结合原有地形地貌,避免大填大挖,使公路与周围环境相融合,避免割断生态环境空间或视觉景观空间。
(2)考虑司乘人员的交通心理要求和视觉效果要求。安全舒适是公路景观设计的重要目的,因此,在景观设计时要充分考虑视觉空间大小、安全设施的色彩及大小、道路感觉的多样性、视觉导向和视觉连续性等交通心理因素。另外,司乘人员是在高速行驶的汽车上感觉公路景观的,尤其司机的注视点远,视野狭小,因此要求沿途的景观必须大尺度、大色调、流线型,同时比例协调。
(3)风格鲜明,统一中变化。 公路一般穿越不同区域,因此,充分地结合地域特征和人文特点,才能创造出风格鲜明的道路景观。另外,在设计上应将中央分隔带、路堤路堑边坡、互通立交、服务区、收费站等公路设施作为一个整体通盘考虑,确定统一的主题。同时,又根据其功能和服务对象在设计的风格、造型、色彩规模等方面有所变化,使沿途景观富有节奏韵律,有基调有高潮,统一中求变化,变化中达统一,使司机和乘客处于一个良好的行车环境中,从而产生愉悦的心理,消除疲劳,保证安全。
5 公路景观设计的内容
公路景观设计是在公路技术设计的基础上开展的,因此公路景观设计的内容也和公路的各项设施紧密关联,主要包括了下述几个方面:
5.1公路线形设计要以美学理论为指导
公路景观的形成不能脱离社会审美观的要求而独立存在。由于道路的性质和功能,决定了公路景观不可能凌驾于交通功能之上而成为首先考虑的方向,必须在满足其功能的前提下,以美学理论为指导,进行相应的规划与设计。
5.2结构物景观造型
公路结构物主要是桥梁、涵洞、立交、跨线桥、支挡结构物等。结构物是公路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设计上,我们不仅要考虑其技术经济的合理性,还要有新颖、优美的外观,还要配合所在路线的其它结构物的造型,以及和该地区的自然景观、风土人情相互呼应。景区中的公路结构物如过于呆板生硬,往往大煞风景,而一些成功的桥梁,如南京长江大桥、厦门海沧大桥、东莞虎门大桥等,以其特殊的历史意义、雄伟的气势、优美的造型,其自身已成为一道极其美丽的风景。
5.3路基路面的景观设计
通过合理地采用路基立面和断面造型,在必要的路段采用分离式路基,在良好的线形设计基础上,使公路结构更好地与自然地形、现有地带的地貌相适应,与绿化相适应。
路面对于司乘人员来说,是占据视野的重要景观要素,除了要保证路面主车道与路肩的合理比例外,还可以采用不同颜色的路面材料来分别修筑路肩、行车道和分隔带,既加强了公路的修饰性,又提供了良好的视觉诱导。
5.4中央分隔带的绿化
中央分隔带绿化的重要目的是遮光防眩、引导视线;以利于车辆的安全通行,因此其高度和宽度必须满足现行规范的要求。对防眩树种的选择是:
低矮 (1.5m左右)、缓生、抗逆性强。间距总的原则是以车灯的扩散角、人的动视觉和行车速度三者的函数关系计算而得,单行间距一般以2~3m为宜。
地表绿化部分以铺草坪和植地被植物为主,可通过选择不同叶色、花期的地被植物,并分段设置,使中央分隔带的色彩有所变化,增强美化效果。
5.5两侧绿化带的绿化
通过设置公路两侧绿化带、使公路沿线形成一条绿色长廊,是景观环境再造、防尘隔声、协调公路与周围环境关系的有效手段。如绿化带占地较宽,可以设置多行、多树种、乔灌结合、色彩多样的花木,形成壮观绚丽的绿化带。但一般在绿化带用地有限的情况下,以单行栽植,落叶和常青(乔木)间隔(5~10m)为佳,树种应根据当地气候条件确定。这样既不会因间隔太密造成视觉屏障而影响观光,又可四季见绿,同时还能防止因树种单一而易受病虫侵染。
设置两侧绿化带时,应注意在弯道内侧及路口附近保证通视条件,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
5.6边坡及垂直绿化
边坡绿化具有很好的护坡功能,它能够使道路的边坡免遭雨水的冲蚀而形成部分的水土流失。边坡绿化要求覆盖率高,青绿期长,但由于边坡坡面土质为路基填筑用土,或路堑开挖后暴露的土体,土质不宜于种植,且备灌溉条件差,养护难度高,因此要求做好草种选择、种植方式、前期养护等工作。根据公路边坡绿化的实践情况,在草种选择方面,以本地适于绿化的野生草为宜,既容易成活又成本低廉,根系深的草种优于根系浅的草种。在种植方式上,条播优于撒播,种草优于栽草,秋播优于春播。另外,近年来引进了湿式喷播和客土喷播技术,能更有效地提高施工效率和成活率,且能适宜公路边坡土质贫瘠的特点,还能完成高陡边坡的施工作业。垂直绿化部位主要有浆砌护坡、挡墙等,可通过在其下栽攀援植物如爬山虎、地锦等,或在其顶部栽植垂枝藤本植物,以遮蔽构造物,减少构造物的压迫感和粗糙感,起到美化路容的作用。
5.7互通立交、服务区、收费站的景观设计
从景观构成的角度来看,互通立交、服务区、收费站都是公路景观设计中占地最大,景观设置可塑性最强的部位,因此可以将之作为公路全线景观设计的高潮部分来考虑。这些位置的景观设计应综合建筑形式、地形特点、当地人文特点及园林布局等方面总体规划,全线各立交、服务区之间的风格应互相呼应。近年来,国内很多公路在这些部分的景观设计方面有了很多成功的典范,风格鲜明、构思各异、内涵丰富,概括起来主要有园林式、古典式、自然式等类型。
6结语
高速公路在我国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在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必须把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作为开发的重要任务和有力保障。同时,把道路置于现代大地景观范畴中,将功能和景观结合起来,创造一个满足现代生活行为需求,有时代特色与个性化的道路空间,使其既具备现代交通的基本功能,又能成为一件完美的大地艺术品,具有较高的文化及美学水准,是当今高速公路景观设计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李德华.城市规划原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2]余柏椿.城市设计感性原则与方法[M].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1997.
[3]孟兆祯.园林设计之于城市景观[J].中国园林,2002(4).
[4]吕文强.城市形象设计[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
[5]邱巧玲.城市干道绿化的几个问题[J].中国园林,200218(3).
[6]倪琪.西方园林与环境[M].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