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安置模式下的艾滋病致孤儿童心理状况调查

2009-10-10谢启文

关键词:心理状况

谢启文

〔摘要〕艾滋病致孤儿童生活在艾滋病的阴影下,在生活、医疗、受教育权利得到基本保障之后,心理健康便成为摆在他们面前突出的问题。本研究通过调查河南省“阳光家园”的艾滋病致孤儿童,全面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特别是心理成长方面的特征,力图更加科学地完善”阳光家园”安置模式。

〔关键词〕艾滋病致孤儿童;“阳光家园”;心理状况

〔中图分类号〕C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689(2009)02-0006-04

一、研究的背景、对象和方法

(一)研究背景

“艾滋病致孤儿童”通常是指自己身体健康,但父母由于感染艾滋病病毒,一方或双方已经去世的那些孩子。自己身体健康,父母一方或双方感染艾滋病毒但并未过世的孩子,通常被称为“准艾滋病致孤儿童”。据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报告,截至2004年,全世界有超过1400万的15岁以下儿童因艾滋病失去一方或双方父母,到2010年,预计艾滋病致孤儿童的数量将达到2500万。[1]在中国,也已有超过7.8万个孩子成为“艾滋病致孤儿童”。[2]按照目前艾滋病的流行状况和艾滋病患者死亡病例的持续增长,到2010年中国的艾滋病致孤儿童可能会增长到26万左右。[3]

根据河南省人民政府的统计,河南省共有艾滋病致孤儿童2844人,艾滋病导致的单亲家庭未成年子女5191人,患者及其直系亲属7.8万人,其中儿童感染者2153人,全省受艾滋病影响的儿童共有4万余人。[4]在民政部的大力支持和国务院“防艾办”以及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指导下,河南省自2003年起开始对艾滋病致孤儿童实行分类救助,初步探索建立了以“三项救助方式、四种安置途径、三个发展措施”①为主要内容的救助安置政策体系,形成了具有河南特色的救助安置模式。在这样的模式下,由于政府支持的力度越来越大,加之民间机构的介入,艾滋病致孤儿童的生存与教育问题已基本解决,但必要的“心理支持”仍处于相对匮乏的状态。

(二)研究对象

基于驾驭能力和研究条件的限制,我们选择了“阳光家园”这种安置模式下的艾滋病致孤儿童作为研究对象。“阳光家园”安置模式是指由政府出资兴建的福利机构,针对分散养育有困难的艾滋病致孤儿童,按照本人或其监护人的意愿,自愿选择进入福利机构,实行集中养育。河南省兴建了21所这样的福利机构,通称“阳光家园”。截至2004年底,河南省选择在“阳光家园”集中供养的艾滋病致孤儿童占安置总量的11.5%。[5]在当前情况下,尽管机构供养也有一些弊端,但作为一种安置方式还是必不可少的,因为总有一些艾滋病致孤儿童找不到合适的安置方式。建设“阳光家园”,对他们实施集中供养,是对分散供养的补充,是养育艾滋病致孤儿童的最后一道防线。

(三)研究设计

本研究主要通过问卷,辅以访谈,对河南省“阳光家园”安置模式下的艾滋病致孤儿童的生活及心理状况进行了调查。“阳光家园”中收养的大多数是双孤的艾滋病致孤儿童(也有部分单孤,主要是父亲去世,母亲改嫁),其理论年龄为7-18岁,但在实际调查中由于低龄儿童不好填答问卷,大龄儿童出外打工或求学,故其基本年龄一般为10-15岁。

问卷调查采用随机抽样的方式展开,首先确定驻马店市上蔡县卢岗村、开封市尉氏县邢庄村和大营村三个“阳光家园”的艾滋病致孤儿童为调查对象,然后随机发放问卷100份,有效回收问卷91份,在填答问卷的儿童中又随机抽取10人进行了个案访谈。

二、调查结果及分析

(一)家园生活

调查显示,艾滋病致孤儿童对自己在“阳光家园”的日常生活总体上持正面评价。比如,有过半数(51.6%)的受访者表示在“阳光家园”中“经常”感觉到很幸福,“从来没有”感觉到幸福的为0。在食宿方面,“经常”感到满意的也达到了57.1%,“从来没有”感到满意的只有1人。同时,有59.3%的受访者认为“家园”的老师“经常”对自己很好,只有4人(占4.4%)认为“家园”的老师“从来没有”对自己好过。据此可以认为,在“阳光家园”艾滋病致孤儿童的生活是有保障和积极成效的。

调查还显示,52.7%的受访者只有“偶尔”的课余爱好和极少的娱乐方式,7.7%的受访者“从来没有”,两者相加达六成之多。通过访谈进一步了解到,艾滋病致孤儿童在“家园”的娱乐方式只有看电视,条件较好的才有篮球、乒乓球等,这样就使部分“家园”的孩子沾染上了吸烟、打扑克、网络成瘾等不良习惯,由此来打发无聊的时间,这应该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

在与“家园”的关系方面,只有两位受访者表示“经常”想远离“家园”的束缚,这显示出“家园”的管理模式还是比较宽松和灵活的。但调查也显示,与有近六成的受访者表示“家园”的老师经常对自己很好相对应,也有近半数的受访者表示自己“经常”( 占6.6%)或“偶尔”( 占42.9%)有过不尊重“家园”园长或其他管理人员的行为;而表示“非常”喜欢“家园“管理模式的占39.6%,选择“偶尔”喜欢的则达到56.0%,这显示出“家园”在管理方式上确实有需要改善的地方。在个案访谈中,有艾滋病致孤儿童反映,不喜欢“家园”的理由是“家园”无法提供给他们更多的长辈关怀,有时几十个孩子就一两个园长或管理人员,无法充分体会到长辈的关爱;有的孩子不喜欢的原因则是感觉“家园”的模式有点束缚,对作息时间管理严格,比较限制自己的自由。

(二)自我评价

在问卷中,直接针对艾滋病致孤儿童自我评价的询问共有22个。调查结果显示,对其中17个询问的回答中“偶尔”出现的频率最高,这其中又有11询问回答“偶尔”的超过了半数。据此可以认定,艾滋病致孤儿童的自我评价及心理状况均处于非极端状态,同时也意味着他们是一个个性特征不那么鲜明的群体。

调查结果显示,对自己性格“非常”满意的受访者占38.5%,“偶尔”满意和“从来都不”满意的合计占61.5%,已经成为主流意见。与此同时,感觉自己性格“非常”内向和“偶尔”内向的分别占26.4%和41.8%,两者合计为68.1%。这表明,近七成的艾滋病致孤儿童的个性特征中包含了内向因素,而这种因素到底是让他们对自己的性格满意还是不满意还需要进一步研究。这里有两个个案:

黄某,男,15岁,长得人高马大,一看就知道劲头十足,但是和他说话时,刚开始不理人,问他的名字、爱好等,一律回答“不知道”,而且目光朝向外侧,不看别人的眼睛。随着心理辅导的深入,我们逐渐了解了他不说话的原因:平时学习不好,不能引起老师的重视,便利用沉默的方式来吸引老师和同学的注意。

牛某,男,16岁,沉默寡语,平时总是低着头,不喜欢说话,看起来特别老实厚道。当问他为什么不喜欢表达自己思想时,他的眼圈特别红。原来,他在“家园”外和其他孩子一起上学,经常见伙伴们讨论他父母的情况。特殊的身世使他不敢跟别人说话,担心引起歧视,久而久之就变成了沉默寡语。

调查结果还显示,艾滋病致孤儿童的情绪时好时坏。有时很急躁,非常容易生气,偶尔也无精打采,感情上很容易受到别人的伤害;有时会莫名其妙地无法入睡,偶尔也会做噩梦。他们并不喜欢表现得非常坚强,但也不是没有一点坚强。据此可以推断,他们和正常人的心理状态是基本一致的。

调查结果也显示,艾滋病致孤儿童很少觉得自己特别坏,只有8.8%的受访者“经常”感觉自己特别坏。他们对生活“非常”有信心的占59.3%,“偶尔”有信心的占29.7%,合计基本达到九成,只有1人表示自己有过自杀念头。

(三)人际交往

在人际交往方面,调查结果显示,只有4位受访者表示自己“经常”对人际交往感到恐惧,而“从来没有”(占45.1%)和“偶尔”(占50.5%)感到恐惧的共有95.6%之多。与此同时,有6人(占6.6%)表示自己“非常”喜欢和陌生人打交道,有近半数(占49.5%)的受访者表示自己“从来都不”喜欢跟陌生人打交道。由此可见,艾滋病致孤儿童的交往范围非常有限,与群体内部成员交往时无拘无束,但与群体以外的陌生人交往时却表现得不那么积极。

具体到朋友关系层面,61.5%的受访者表示“经常”有很多朋友,63.7%的受访者“非常”期望有更多的朋友。在回答谁是自己最亲近的人时,“朋友伙伴”出现的频率最高,达36.3%。这充分表明,朋友或同辈群体在艾滋病致孤儿童的生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这种强烈的感情关系在增强群体内部凝聚力的同时,也可能成为抑制群体成员与陌生人交往的因素,造成部分艾滋病致孤儿童中拉帮结派现象的出现。

在对待别人帮助方面,11.0%的受访者“经常”认为别人的献爱心是虚伪的,17.6%的受访者“经常”认为别人的帮助是应该的。调查发现,在来访者面前,他们往往表现得特别乖巧、懂事,会表达些“我要好好学习”、“我会努力奋斗”等特别宏观的志向,而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内容。所以,在这个表面的背后极可能隐藏着很强的自我保护机制。通过深入访谈我们了解到,在有的“家园”,假如某个孩子对陌生的来访者吐露真情,周围的伙伴常常会对他产生鄙视。这种现象应该引起重视,“家园”的管理者应该积极引导艾滋病致孤儿童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正确处理与资助者的关系。

(四)学习状况

在对待学习的态度上,65.9%的受访者“经常”认为学习非常重要,决定着自己的前途命运。但同时,只有5.5%的受访者“经常”对自己的学习成绩感到满意,而“经常”认为自己比“家园”外面的孩子学习好的只占4.4%。可见,对学习的高期望导致艾滋病致孤儿童无法对自己的学习状况作出客观判断,这就可能对他们产生一定的心理压力,并成为对他们目前生活不满意的原因之一。

与对学习的高期望相对应,受访者的学习态度还是相当认真的。“经常”对学习没兴趣、厌学的只占5.5%,上课“经常”听不进去的也只有15.4%。调查发现,这很可能与教师的教学方法有关,22.0%的受访者表示自己“非常”不适应。

通过和“家园”的教师聊天,得知在这里的艾滋病致孤儿童学习上能够出类拔萃的特别少,大部分人普遍靠后,男生的情况尤其严重。访谈中了解到,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就是“跟风跑”,即如果一个在宿舍里占有强势地位的男生学习不好,就会把这种较差的学习风气传染到整个宿舍,甚至出现“仇好”现象。比如,某个儿童学习较好,周围学习不好的儿童就一直孤立他、嘲讽他。最厉害的一次是,他的课本被那些嫉妒他的伙伴们莫名地用胶水灌了一遍,根本就无法使用。

(五)对未来的期望

调查显示,受访者中“经常”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信心的和“经常”感觉自己将来一定能过得好的分别达到52.7%和63.7%。与此相对应,“经常”感觉自己不适应这个社会的和“经常”对未来感到很迷惘的分别只有4.4%和19.8%。这就意味着,在对未来的期望方面,艾滋病致孤儿童的主流是积极乐观的,但也存在着不可忽视的问题。对未来感到迷惘者,大多学习成绩比较差,而他们又往往把学习作为展望自己未来的唯一标准,经常感觉自己一无是处,最终成了需要关注的重点对象。

调查表明,只有5.5%的人“经常”想着要在“家园”过一辈子,绝大多数艾滋病致孤儿童还是想“朝外走”的,这种态度值得肯定。他们中有52.7%的人认为,自己长大以后能成为一个重要人物。针对他们职业理想的调查发现,我们预期中的会被排在第一位“医生”被排在了最后一位,出现频数最多的是“其他”。 这显示出,艾滋病致孤儿童对未来的期望并非盲目乐观的,而是具体和多元的。

三、总结和建议

(一)增加社会工作介入

调查发现,大多数艾滋病致孤儿童的性格都偏于内向,缺乏有效的心理沟通渠道,很容易出现孤立、拉帮结派等现象。其实,这些都是心理问题的外在表现,有的是想吸引起他人的注意,有的是想获得一种安全感。“家园”的工作人员起到的只是管理职能,虽说政府也会定期对他们进行培训,但很多留于形式,一些专业的理念和方法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学得到的。

针对这种情况,有必要利用社会工作的专业优势对艾滋病致孤儿童进行心理辅导,纠正行为偏差,给予他们更多的人文关怀。比如,可以聘请社会工作者对他们的成长状况全程关注,随时发现问题并进行个案辅导,或者设计多彩的小组活动,或者调动社区内外的各种资源,让他们在大环境的参与中健康成长。

(二)加强社会化引导

艾滋病致孤儿童缺乏必要的社会关系,社会角色扮演中面临诸多困境。例如,他们中间个别人盲目地追求扮演与自己年龄特征不相符合的角色,想让自己早日成为“社会人”,因而出现了一定程度的社会化失范现象。还有的人刻意地追求成熟,追求快速社会化,但由于缺少必要的引导与规范,社会化过程很容易偏离正确的轨道。所以,有必要对艾滋病致孤儿童进行社会化教育,使他们能够全面认识到社会化的“双刃剑”效应,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三)建立全面的社会认知

作为一种集中供养机构,虽然现在“阳光家园”的管理规定已经大大放松,但相对于其他安置模式来说,还是具有很强的封闭性的。这就造成了艾滋病致孤儿童的信息流通不畅,很少知道外面的人情世故,社会适应能力很差。他们有的人出去打工时突然发现原来世界这么残酷,有的人被推荐出去就业,虽然待遇不错,但没过几天就带着 “为什么还得干活” 的疑问跑了回来。

原来,他们在“家园”很少有真正意义上的劳动,顶多就是打扫卫生。虽然有的“家园”条件比较艰苦,但至少也能吃饱穿暖。长期享受社会提供的资助,致使他们对按劳所得的体会并不深刻。他们平时获取信息的渠道主要是课堂和电视,课外的阅读量特别少,娱乐方式也非常单一。在这种情况下,“家园”可以主动争取多样的学习娱乐设施,来丰富儿童的业余文化生活,帮助他们改掉抽烟、喝酒、泡网吧等不良嗜好;要对儿童进行正确、适当的引导,让他们对“家园” 外的社会大环境有更全面的了解;要带儿童多参与一些社会实践活动,让他们以积极的心态了解社会,增强社会适应能力。

(四)打造优秀的志愿者队伍

艾滋病致孤儿童无法享受正常儿童所能享受的来自家庭的亲情与温暖,他们特别需要他人的陪伴和关注。而“阳光家园”教师和管理人员本来就不多,而且又都有自己的家庭,需要扮演自己的社会角色,对艾滋病致孤儿童的照顾不可能面面俱到。长期得不到充分的长辈性质的关怀,就进一步加剧了他们因父母去世而引起的性格缺陷。所以,有必要为艾滋病致孤儿童提供陪伴和关注,在此志愿者可以扮演一个重要角色。

“阳光家园”可以同周边高校的公益类社团或其他单位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招募志愿者对艾滋病致孤儿童进行定期定人的帮扶,尽量避免帮扶对象的变更。高校学生也可以为艾滋病致孤儿童提供支教服务,与他们建立长期“笔友”关系,帮助他们进一步提高精神生活质量,满足他们被关注的需求。

(五)关注大龄艾滋病致孤儿童的就业与出路

在政府的不懈努力下,艾滋病致孤儿童的生存和教育问题已经基本解决,但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必然迎来新的挑战——就业。据了解,有的儿童已满18周岁,但仍生活在“阳光家园”中,享受着本属于未成年艾滋病致孤儿童的社会救助。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应当创造条件,适当引进一些高学历的管理人员,使艾滋病致孤儿童的学习有人辅导,“家园”的学习氛围得以营造,让更多的人有机会进入大学深造。同时,要加强管理人员与艾滋病致孤儿童之间的沟通,鼓励儿童发现自己的兴趣和特长,对自己未来的人生作出规划,找到自己的价值所在,避免在遇到挫折时感到困惑和迷茫。

〔参考文献〕

[1]汤建萍,杨于嘉.关注儿童艾滋病和艾滋孤儿[J].医学与哲学,2004(9)

[2]安宁.中国现行艾滋孤儿救助安置政策[J].社会福利 , 2005(4) .

[3]刘康迈、袁建华.艾滋病的流行及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影响[J].学海,2003(5).

[4]王菊梅.让公共政策的阳光温暖每一个受艾滋病影响的儿童[A].“受艾滋病影响的儿童救助安置政策国际研讨会”河南省人民政府发言稿.2007-09-07.

[5]刘保仓.河南省艾滋遗孤救助体系和安置模式[J].社会福利,2005(10).

(责任编辑:齐家)

猜你喜欢

心理状况
女性抑郁症性功能减退者的个性与心理卫生状况
急诊护士干预后焦虑状况改善研究
桂北地区长寿之乡永福县青年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心理社会因素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
降压舒心操对临界高血压患者血压及心理状况的影响评价
降压舒心操对临界高血压患者血压及心理状况的影响评价
输卵管结扎术患者心理状况分析与护理干预对策研究
综合性护理干预对腹腔镜高龄前列腺癌根治术患者心理状况及并发症的影响
舒适护理对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围术期心理状况及疼痛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