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金标法快速检测HBsAg漏检分析

2009-09-29胡晓静

中国医药导报 2009年23期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

胡晓静

[摘要] 目的:早期发现健康人群乙型肝炎感染状况,对疑似病例进行乙型肝炎病毒抗体检测,为能够更好更快地检测HBsAg作出诊断。方法:金标法检测后ELISA 法初、复检检测确认的阳性血液标本,并确定金标法漏检病例。结果:对36例初、复检HBsAg都为阳性。金标试纸条检测出阳性34份,漏检率为5.56%。而ELISA 法检测出阳性36份,阳性率为100%。结论:从HBsAg金标法试纸的灵敏度看,HBsAg试纸只能作为初筛试剂,初检和复检试剂采用ELISA 法,以防止HBsAg 漏检的发生,保证检测结果的真实性,避免输血与HBsAg携带者传播疾病的发生。

[关键词] 金标法;快速检测HBsAg;漏检分析;乙型肝炎病毒

[中图分类号]R446.6 [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673-7210(2009)08(b)-069-02

目前检测HBsAg一般采用ELISA法,其实验条件要求较为严格, 操作程序较为复杂,费时较长。快速HBsAg 全血金标试条(简称金标法)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较好的特异性,且用血量少,操作简便快速,结果便于观察,是一种较理想的检测HBsAg 初筛试剂,现发现金标法对36例患者进行HBsAg初筛,发现存在一定的漏检。为了解漏检原因,对ELISA 法确诊的36份血液, 金标法进行检测,ELISA 法复检,根据检测结果,并检测HBsAg结果进行比较,观察反应时间及准确性,但金标法与ELISA 检测结果存在不相符现象,现报道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对36例初、复检都为阳性,而一种金标法试纸检测均为阴性的标本进行分析。

1.2试剂

HBsAg 金标试纸条,ELISA 试剂,均为厦门新创公司出品;HBsAg系列定值血清,购自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灵敏度分别为1 ng/ml和0.12 ng/ml。复检ELISA试剂为北京万泰药业有限公司生产, 灵敏度为0.12 ng/ml。

1.3方法

HBsAg 金标法,取指尖末梢血60 μl 滴于试纸条箭头下方的垫片上,观察结果严格按说明书进行操作。ELISA 法严格按说明书进行操作。经两次ELISA 法初、复检检测后确认的阳性血液标本,最后确系“金标法漏检”确认漏检的原因,进行分析。

2结果

对36例初、复检HBsAg均为阳性病例。ELISA 法检测出阳性36份,阳性率为100%。金标试纸条检测出阳性34 份, 阳性率为94.44 %。再次用ELISA 法检测均为阳性。如以ELISA法双结果为准,金标法初筛HBsAg总漏检率共2例,漏检率为5.56%。同时金标法检测样本阳性反应时间,与温度的影响等多方面因素影响,有1例患者被检测出阳性。金标法HBsAg总漏检率1例,漏检率为2.78%,外界因素导致漏检率同样为1例。

3讨论

我国是乙肝病毒的高流行区,约10% 的人群为HBsAg 携带者, 广西则达到15% 左右。金免疫层析试验的原理是在玻璃纤维素膜上预包被金标抗HBsAg 抗体(Au2sAb1) ,硝酸纤维素膜上预包被金标抗HBsAg 抗体(sAb2) 和羊抗鼠IgG。检测时,样品血清中HBsAg 可与胶体金2抗体结合形成复合物,由于层析作用复合物沿纸条向前移动。如为阳性标本,则与检测线预包被的抗体结合形成“Au2sAb12HBsAg2sAb2”夹心物而凝聚显色。全血金标试纸在试纸条上加过滤膜以阻止血细胞的渗透。金标法检测HBsAg,反应时间较短且只需30 μl末梢血,不必做静脉血分离血清,减少血液离心提取血清的过程。金标试纸法与ELISA 法比较, 具有较高的符合率, 较好的特异性,无假阳性现象,且操作简便快速, 结果易于观察, 同时不受仪器设备及血样限制,便于携带,出现假阴性率为2.78%,同时其他原因导致金标法存漏检率为2.78%,现分析原因可能是:①试剂的灵敏度。全血金标试剂的灵敏度为1 ng/ml ,而ELISA 试剂的灵敏度可达0.5 ng/ml ,这可能是造成ELISA 法检测为弱阳性的标本而金标法检测为阴性的原因。②操作人员未能按照试剂说明书要求的时间报告结果,人为缩短了检测时间,从而造成检测线不明显的弱阳性遗漏而误判。③实验人员操作不规范,如加样过多或过少,未及时将没用完的试纸条密封保存而导致潮解。④少数标本可能存在乙型肝炎病毒(HBV) 变异或亚型而不易检出。⑤高温、干燥、风吹均能影响实验结果。现报告其他原因导致金标法存漏检率与金标法存漏检率相同。因此, HBsAg 快检的假阴性也可能由人为因素及环境因素造成[4],如判断结果时间不够、反应不充分、气温低(克服方法是冬天注意保温或延长反应时间) ;加血量不足或过多;过滤膜破损, 血液渗出过滤膜使检测线模糊,导致判断失误;判断不仔细,对那些隐约可见的阳性线误判为阴性; 缺乏经验把强阳性结果(只有1条阳性线, 无阴性线) 判为阴性等。因此,工作人员应规范操作步骤,避免人为因素造成的假阴性结果,以减少初筛时的漏检,减少血液浪费, 减少经济损失。从目前HBsAg金标法试纸的灵敏度看,HBsAg 试纸只能作为初筛试剂,初检和复检试剂采用ELISA 法,以防止HBsAg 漏检的发生,保证检测结果的真实性,避免输血与减少HBsAg携带者传播疾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孟宪军,史志旭.徐州市无偿献血初检复检结果分析[J].中国输血杂志,1996, 9 (4):212.

[2]周继文.胶体金免疫层析法检测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1998,21(1):30.

[3]徐进春.快速金标法检测HBsAg漏检原因的分析[J].中国输血杂志,2001,14 (3):166.

[4]柏亮,郑拉让.宝鸡市2次以上无偿献血金标法HBsAg初筛结果[J].临床输血与检验,2006, 8(1):50.

[5]吴海裘,潘明宽.斑点金免疫法检测HBsAg[J].临床检验杂志,1996,14 (3):1371.

(收稿日期:2008-12-12)

猜你喜欢

乙型肝炎病毒
乙型肝炎人免疫球蛋白联合乙肝疫苗阻断乙肝病毒母婴传播的疗效观察
老年乙肝及HBV相关肝硬化患者外周血Th17细胞水平与IL—17、α—SMA及肝功能的相关性研究
妊娠合并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观察与护理
17102例乙型肝炎、丙型肝炎、艾滋病、梅毒检测结果分析
中草药抑制HBV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郭新菊?冀敏:乙型肝炎病毒DNA定量检测与临床的关系
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结果回顾性分析
乙型肝炎病毒DNA定量检测与临床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