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存在的意义是什么
2009-09-29薛丽霞
薛丽霞
[关键词]哲学;教育;道德;意义
[中图分类号)G40-011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4-0463(2009)08(B)-0015-01
人一旦来到这个世界上,对周围环境的感知,总是从好奇开始的。好奇往往激发起人的求知欲,使人产生学习的兴趣。而兴趣是鼓舞人不停做下去,“将革命进行到底”的最好老师。但随着人年龄的增长,阅历的丰富,见识的广博,往往会对自己“所知”的事物习焉不察,熟视无睹,从而产生漠视一切的“傲慢”情绪。由于经验与惯性的作用,也由于挫折,甚至于打击性事件的反复莅临,使人的好奇心逐渐降温,甚至泯灭;兴趣由于得不到及时的鼓励与强化,也乘机溜之大吉:人的积极情绪由于受惰性催眠术的影响,也昏昏欲睡……这时候,人可能最需要的是哲学的提醒与叩问。但哲学对一般人来说,往往显得太“玄”,太“理论”,太高深莫测了,似乎处处充满着居高临下的“傲慢与偏见”……总之,哲学太不平民化,太不具体,太不好操作了。
于是,我想到了教育。
教育一词的拉丁文的最初意义是“引山”,即引出灵魂的意思。它的中文的原始意义是指向“教化”的,教而化之,从而提升人的灵魂境界。现在我们常用“教书育人”来解说教育,似乎也是从强调教育对人的作用方面入手的。那么,借用哲学的原始意义,即“爱智”的话语来解释现代的教育,可能更有积极意义,也符合新课程理念下所倡导的对人的根本性问题的关注——对人的终极关怀这一层意思。
教育之所以存在,其实际意义就在于人们真正需要它,需要它来建构自己知识的华屋、人格的大厦,需要它来提升人的生存境界、灵魂高度。站得高才能看得远。凡伟大的人,以及他所从事的伟大的事业,并非有什么特别之处,而在于他能够在所受的教育中自在、自主、自为地追求,并在追求中不懈反思、反抗。持之以恒,是对有限人生的挑战;持鉴自窥,则是人对无限世界的反抗。
教育本身不是使人世故与僵化的手段,相反,教育应是提醒人存在,并且让人时时惊讶于这种存在的人生本身。教育就是人生,是人的存在方式之一。
在社会快速发展,信息量急剧增加,人们认知水平的极限受到严峻考验的今天,教育的存在,一方面教会了人如何搜集、整合、处理信息的方法,更重要的一方面则是,教育可以促使人在人的本质的认识和定型方面,由无所适从到稳住阵脚,从而从容不迫地应对生活:使紊乱的灵魂整饬,整饬的灵魂崇高。崇高是一种无法刚言辞僭越,更谈不上有任何可能被具体描述的心灵震撼。
教育使人找到了道德的“圭臬”,从而让人变得有“德”,有“德”才可能有“品”,有“品”才可能有“境”,有“境”才有可能成就事业,成就人生,成就未来。
教育的存在是要让人发展,“因为每一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共产党宣言》)。教育的存在,使人更加明白人类存在的意义、价值及困境,从而使人更加懂得尊重生命,更加懂得热爱生命;并让人在有限的生命中快乐、自由地成长、发展,充分实现人生的价值和享受人生的乐趣。
教育要发展人的个性,如果不尊重个性的发展,一味地强调标准化、规范化,那么教育只能培养出“能干的奴隶和有用的工具”(钱理群语)。
试想一下,如果没有教育,人对一切漠然视之,不思进取,这不单是一个态度的问题,而且成为了人们的生活方式,而往往人们习惯于恪守一切既定的现成模式,这样,创造精神又从何而来呢?
教育是使人存在的,即使人的思想存在的基本方式。教育的基本功用就在于使人成为其人,成为不停思想着的,不断进步着的,鲜活而又生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