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文教学中学习兴趣的培养

2009-09-24

文学教育 2009年7期
关键词:雅舍调动后进生

闫 丽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是策划者、组织者和领导者,其作用应是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教会学生掌握学习语文的方法,解答学生学习语文时遇到的疑难等;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认识的主体和发展的主体,课堂上要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学生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要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必须把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必须从这个大局着手。我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力求做到让学生变得鲜活,让学生学得兴致盎然,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享受学习的乐趣。

1.巧妙设计导语,以导入激趣。

如果将一堂课比作一部电影,那么课前导语则是这部电影的序幕,好的序幕可以一下子吸引观众,产生先声夺人的艺术效果。导语的内容和形式丰富多样,不拘一格,但总原则是要切合课文内容,富有启发性,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以最佳状态进入新课。如教《我的空中楼阁》,我是这样导入的:自古文人多“雅士”,“雅士”居“雅舍”,如刘禹锡“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的“陋室”,归有光祖传的百年老屋——“项脊轩”,他们的“雅舍”虽然简陋、破旧,但他们居于其中感到无比快乐、温馨。那么当代台湾散文作家李乐薇的“雅舍”是什么呢?居于其中的她追求的又是什么样的“雅趣”呢?让我们一起来走进她的“雅舍”——“空中楼阁”。

2.抓住教学亮点,设疑激趣。

教育专家们常说:“课堂教学中的亮点应该是疑问的聚焦点、思维的交汇点、情感的兴奋点、灵感的激发点、教学的创新点,是让人眼前一亮、精神一振、会心一笑或跃跃欲试的教学精彩画面。”每一篇文章都会有很多亮点。平淡散乱的课堂,不能够激活学生潜藏的内部动力,要让学生做“乐知者”,教师就要营造亮点,送“惑”上门。著名特级教师于漪说:“如果一个老师有能力把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起来那他就成功一半。”可见,大凡

成功的教育者都明白兴趣对于求知的重要性,并且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看成是教育教学的头等大事。

3.创造良好的心理环境,调动学生积极参与。

传统的教与学往往是在一种控制与被控制的状态下进行的。这种教学看似平静有序,实际上是学生的非自主无序状态。理想的课堂教学,必须使学生富有强烈的参与意识,形成教与学相协调的动态的、和谐的有序状态。创造良好的心理环境,让学生敢说敢问则是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的关键。要创造良好的心理环境,作为教师,首先应该发扬教学民主的精神,不要用“唯书”、“唯师”的观念束缚学生的思想。培养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鼓励学生勇于提出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其次,创造学生积极参与的心理环境,还要在班级形成一种互相尊重、互相探讨、扶持后进的良好风气。有些学生不敢发言,害怕说不好别人笑话,而且越是后进的学生这种心理障碍越大。事实证明,有些后进生越是不敢说,越是懒于思考,渐渐对学习就会丧失兴趣,学习质量的提高和能力的培养就无从谈起。因此班上规定:任何人不得嘲笑同学的发言,后进生只要动脑筋,敢发言,一律给予表扬。这条规定给同学们勇气,许多后进生因此变得爱思考、敢质疑,对语文学习充满了兴趣。

4.巧用电教媒体,激发学生情志,引起学习兴趣。

语文教学中运用电教媒体是优化语文教学和突破重难点的必要条件。一是它不受时空、宏观、微观限制,具有开放性,符合学生认识事物的心理特点;二是能激发起学生求知欲和认识兴趣,调动多种感观,使学生思维敏捷,反馈畅通,教学效果非常显著。

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方法和方式还很多,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需要进一步探究总结。总之,一节成功的语文课,是让学生怀着极大的兴趣参加知识的获取过程,把激发兴趣作为优化语文教学的重要手段,避免一成不变的教学模式,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真正调动起来,发挥其智力和潜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闫丽,河南南阳第一中等职业学校教师。

猜你喜欢

雅舍调动后进生
浅谈调动学生数学学习动力
【雅舍】
数独驾到
响鼓
浅谈转变“后进生”
转化后进生的策略
论《雅舍小品》中梁实秋的其人其文
雅舍雅事
雅舍
转化数学后进生的四个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