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合肥农业 方兴未艾

2009-09-23

决策 2009年8期
关键词:龙头企业合肥产业化

程 炎

合肥,是安徽省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加工、消费和流通中心;粮油经济和畜禽养殖业较为发达,特色农产品丰富,是全国唯一的淡水龙虾之都,所辖三县均是国家粮油生产大县、安徽省瘦肉型猪基地县,肥西被列为中国中部花木城、全省第一养禽大县。

最近几年,合肥市大力实施“工业立市”、“创新推动”、“县域突破”等重大发展战略,着力推进“现代化滨湖大城市”建设,全市经济社会陕速健康发展。2008年,面对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发生明显变化带来的严竣挑战,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应对,大力推进城乡统筹一体化发展,全市经济实力再跨新台阶,社会事业取得新进步。全年地区产值、地方财政收入、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等四项指标增速名列全国省会城市第一;地区生产总值达1664.84亿元,占全省比重提高到18.8%,增幅分别高于全国和安徽省8.2和4.5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完成总产值2078.37亿元,工业增加值606.29亿元,增长26.3%;城市整体竞争力全国排名升至25位。全市实现农业总产值180.04亿元,增长7.5%;农民人均纯收入5368元,首破5000元大关,增长19.7%,高出全省平均增幅1.7个百分点;粮油总产、单产实现连续5年“双增双超”,出栏生猪208.81万头,增长17.2%,家禽1.05亿只,增长17.3%,肉蛋奶总产量突破50万吨,增长12.2%。

当前,在现代化滨湖大城市建设和“工业立市”的强力带动下,合肥农业产业化凭借“大建设、大发展、大环境”的好风力,扬帆起航,以一种昂扬蓬勃的态势铿锵阔步迈进春天,绽放异彩,绘制出了一幅八大亮点交相辉映、令人炫目的画卷。

龙头企业雨后春笋。按照“分类指导、扶优扶强、重点突破”的原则,大力扶持龙头企业发展,龙头企业的“出生率”逐年提高。到2008年,全市规模以上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到500家,省级以上龙头企业达47家,以市级为基础,省级为骨干,国家级为引领的三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集群发展的新格局基本形成。

基地建设田园织绣。“龙头跃,龙身舞”。围绕龙头企业发展,以土地流转为抓手,村企对接为载体,大力建设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连接基地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到243家。以“万亩荷花艳,百里莲藕香,人在画中游,怡情赏风光”的环巢湖水生蔬菜产业带、长丰水家湖10万亩草莓产业带、“层林尽染,绵延万顷”的肥西三岗20万亩苗木花卉产业群、包河区东大圩万亩蔬菜园艺观光农业产业园等为代表的一批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蓬勃兴起,基地面积发展到近300万亩,畜禽养殖小区发展到4000多个,规模特色种植业和养殖业相得益彰,互动发展。全市初步建立了“基地连片、特色成带、块状辐射、集群发展”的农产品生产新格局。

加工能力持续提升。农产品加工成为全市“工业立市”重点八大主导产业之一。种子、坚果炒货、粮食加工、蔬菜水果、乳业、饲料、畜禽七大农产品加工产业体系初步建立,肥东新城等一批农产品加工集聚区初步形成,全市农产品加工值达405亿元。中国种子第一股丰乐种业、全国坚果炒货行业龙头华泰集团、华东粗粮加工能力最大的燕之坊公司等一批大型加工企业在合肥已“根深叶茂”。

市场开拓“龙行天下”。以华泰集团、丰乐种业、银山棉麻、燕之坊粗粮、鸿汇蜂蜜、金润米业等为代表的一批合肥原生型的龙头企业通过在省内外建基地、上加工、设专卖的方式扩大规模,壮大实力。全市农产品加工企业带动市内外参与产业化经营的农户达180万户,户均增收1650元,就业人数达20万。洽洽瓜子、森淼童子鸡、春然肉品、长丰草莓等一大批“合肥造”农产品走出合肥,闯荡市场,闻名遐迩。

科技创新硕果累累。科技创新成为助推合肥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新引擎,让传统农业鼎力革新,焕发生机。全市科技创新型农业龙头企业突破100家,50多家农业龙头企业设立了企业技术研发机构,拥有专利60多个,100多家企业通过了IS09000、IS014000、HACCP、Os体系认证,一大批科技成果被陆续转化,科技对农业产业化的贡献率逐年提高。

产业巨头纷至沓来。“筑好巢,凤自来”。在新一轮的开放开发浪潮中,世界巨头和国内大企业集团纷纷瞄准合肥农业这块投资热土。联合利华、可口可乐、台湾统一、泰国正大、德国麦德龙等世界500强企业,拥有百年历史的国际著名种猪企业美国华多公司,国内黑牛集团、伊利乳业、蒙牛乳业、和威集团等一批上市公司和國家级龙头企业,相继“联姻”江淮大地,在这片希望的田野上落地生根,成为了合肥农业产业化“进行曲”中最强劲的音符,彰显着合肥农业的独特魅力。

项目承接浪起潮涌。抓住东部产业升级转移的历史性机遇,合肥以鲜明的政策导向,综合的资源成本,各地的大力招商,市县联动,部门协作,共同奏响了“搭建大平台,承接大项目;优化大环境,服务大项目”的“迎宾曲”。一大批“项目集合、资金集中、要素集聚、效益集显”的农业产业转移项目和国家投入项目如潮般地涌来。目前,已有518个项目进入了全市农业项目库,总投资逾263亿元。今年一季度,全市新建续建农业项目220个,总投资118.8亿元,其中,千万元以上的项目127个,超亿元的项目37个,农产品加工项目86个。

直面危机风景独好。去年下半年以来,合肥农业直面金融危机带来需求放缓的经济寒潮和今年早春的旱冻灾害,瞄准“弯道超车”,致力于做好做活农业产业化的一系列“文章”,破冰迎春。今年上半年,全市夏粮生产处于历史同期高位,总产量达29.2万吨。养殖业稳定增长势头不减,肉蛋奶和水产品总产量突破30万吨,创历史新高。全市高效规模农业面积突破100万亩。全市实现农业产值68.16亿元,增幅6.9%;农业增加值35.62亿元,增幅5.9%;农产品加工业在去年高位增长的基础上,继续保持31%的增速,农民现金收入达3192.2元,增幅12.2%,增幅分别高于全国和全省4.2个百分点、2.2个百分点,发展势头强劲。合肥农业产业化在“强身健体”中实现了逆势高位运行,成为合肥市经济发展化“危”为机,以“为”寻机,赢得先机的一个缩影。

八大亮点,注释了合肥农业产业化的奋力崛起。农业产业化已成为合肥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抓手;“工业立市”的重要内容;新农村建设的重要载体;引领拉动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牵引;支撑壮大县域经济的重要力量;实现农民持续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合理配置资源、集聚生产要素、提高农业综合发展能力的重要平台。

纵观合肥现代农业发展的历程,新的气魄、新的理念、新的举措,始终贯穿于全市农业农村经济红红火火的大发展局面中。

首先,合肥市委、市政府高度关注,始终在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大格局中谋划和发展农业产业化。将其作为

以工哺农、以城带乡,推进县域经济发展的突破口,作为“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作为农业农村经济破茧重生、振翅腾飞的第一招重棋……

他们坚持把农业产业化工作当作关乎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全局性和方向性的大事,摆上重要议事日程,贯穿于现代化滨湖大城市建设、“工业立市”、县域突破、科技创新等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的全过程,同步加以落实和检查;将农产品加工业列入“工业立市”的八大主导产业之一,加以调度和推进等等一系列统筹城乡、牵手“运动”、以工促农、强力拉动农业产业化“快跑”的重大举措纷纷出台,农业产业化与城市大建设、工业大发展、环境大优化“同频共振”,成为合肥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一道绚丽风景。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孙金龙,市委副书记、市长吴存荣,副书记熊建辉、分管副市长张进,多次就加快产业化发展作出重要批示,并深入基层,访企业,走基地,实地调研,研究和解决农业产业化发展中的问题和困难,在全市形成了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鲜明导向,营造了浓厚的发展氛围。各级政府和各部门也把农业产业化工作摆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同心、同声、同向,不断加强农业产业化工作领导组织,强化责任机制,形成强大的合力,协调联动、配套推动。在今年全市农村工作会议上,孙金龙书记再次强调,“要牢牢把握发展特色现代农业这一方向,着力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吴存荣市长指出,要“大力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坚持扶优扶强,着力培育和壮大一批起点高、规模大、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和龙头企业群体,力争2009年每个县区培育和引入4-5家省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1—2家国家级龙头企业,年销售收入超亿元的龙头企业突破50家。农业产业化销售收入增加40%”。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一系列新的指示精神和部署,再次鸣响了合肥农业产业化发展再上新征程的前进号角。

其次,从思想突围、理念创新,到思路突破、举措创新,为推进合肥农业产业化加速发展开辟出了一条跨越的蹊径……

合肥在农业产业化发展中,坚持城乡统筹,立足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着力冲破制约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思想障碍,成功破除了前进道路上的“两大瓶颈”。即,破除了抓农业产业化就是农委“单打一”抓产业化的思想,牢固树立“全域合肥,全域农业产业化”的观念,坚持市县齐抓,部门合力,城乡一体,工农统筹的思想,打破行业界限、行政界限和区域界限,在置于全市城乡经济发展的全局中推動农业产业化;破除了抓农业产业化就是农业的产业化思想,跳出农业抓产业化,牢固树立大农业大产业化思想,在一二三产业的联动互动中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升级。科学的指导思想,催生了超常规的发展。必须坚持在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中,以工业化理念抓农业和农业产业化的思想,成为了全市的共识,成为了合肥农业农村经济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在这一思想指导下,合肥努力探索和实践着一条“大产业、大发展、大作为、大跨越”的农业产业化起跳式发展之路。

猜你喜欢

龙头企业合肥产业化
合肥的春节
合肥的春节
山西省级扶贫龙头企业和扶贫农民专业合作社名单出炉
非织造材料产业化新进展
2018年全球农化产品销售前20名的龙头企业
观赏石产业化和金融化初探(一)
富硒有机缓释肥产业化迈出大步
系统产业化之路
2016年湖南省新认定农业产业化省级龙头企业名单
合肥:打造『中国IC之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