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唇齿

2009-09-23丁邦文

决策 2009年8期
关键词:阳城大卫市长

原著丁邦文缩写佚名

副市长冯开岭与省委组织部年处长的电话打了将近一个小时,还没有结束的意思。明达集团老总邝明达正在阳城宾馆急着等冯开岭去接见外商,但是秘书黄一平却一直没敲门进去催。

电话先是黄一平接的,其重要性黄一平心知肚明。年处长是冯开岭省委党校的同学,在部里主政市县干部处,据说马上就要提副部长了。这个时候的电话,肯定与来年初将要进行的阳城市府班子换届有关。

眼下,离换届还有小半年,民间就开始流传新一届政府班子组成。照例版本众多,唯有一个位置人选几乎铁定——四十五岁的常务副市长冯开岭,卸副转正。因此,就有人提前向黄一平道贺。黄一平脸上作刀枪不入状,内心里却灌了蜂蜜一样甜美滋润。冯市长提拔,也就等于他提拔,水涨船高嘛。

冯市长的电话终于打好。黄一平就像一支满弓待发的暗箭,迅即而又悄然的射进了冯市长办公室。就在冯市长更衣、换鞋的当口,黄一平已帮他清理好电话、文件夹,收拾好随身携带的皮包、茶杯、手机。这中间,黄一平悄悄观察冯市长的表情,试图从中掌握些年处长电话的信息。结果似乎令人满意,冯市长眉心处的那个“川”字非常舒展,右腮那块厚重的咬嚼肌蠕动得坚实且很有节奏。

阳城宾馆的事情完后,冯市长与黄一平又回到办公室。冯市长突然说道,你的问题,这次应该解决啦,一步到位!类似的话,过去也说过,但以前的语气偏软,这次足够硬朗,多了些决定的意味。摆个什么位置呢?是留在政府办,还是国土、城建、交通或其他哪个局?冯市长既似征求意见,又像自言自语。

种种迹象表明,年处长在电话中已经给他吃下定心丸,否则,他不会有这样的语气和神态。黄一平差点就要说,要不,我还是跟在您后边再锻炼几年吧。当然,他终于忍住没说,他不想再次因为自己的出言不慎而弄假成真、弄巧成拙。记得三年前有个机会解决副处,就是因为自己一句客气话,冯市长当即表示同意,结果让别人捡了个大便宜。

等酒意全消已过午夜,此时冯市长的精神最抖擞。冯市长吩咐说,离人代会还有几个月,这几个月矛盾肯定不会少,不确定因素也很多,一方面,我们要有几个漂亮动作,另一方面你要帮我站好最后一班岗,有些事多留意多担待。

黄一平当然知道冯市长的语意。眼下,他们商讨的这篇文章,便是冯市长所说的漂亮动作之一。冯开岭当年以阳城师范团委干事的身份步入政坛,完全是缘于他发在《中国青年报》上的一篇思想解放的理论文章,深得市委主要领导赏识,并一度成为阳城干部的必读。不久,他被书记点名调来身边做秘书,并随着书记的升迁跟到省城。此后,每逢重要关口,他便总是不忘发挥自己的优势,以文章充分展示他的客观存在和与众不同。这次的文章,准备在省委《理论动态》和省报上发表,是向市长位置进军的一个宣言,也是一个砝码。

他们商量了几个备选题目,还是不能最后确定。冯市长的意思是先不忙定,让黄一平到省里走一趟,摸清情况再作商议,可以不惜代价,有关事项直接找邝明达商办。

郑小光又要来阳城,请城建局、交通局的几个人吃晚饭。照例直接把电话打给黄一平,请他帮助约人、安排吃饭和住宿。城建局的马副局长、交通局的何副局长原本还有其他应酬,就都推掉了。

一切安排妥当了,黄一平犹豫了一下,还是决定走到对面冯市长办公室,简要报告了晚上的活动。冯市长先是面无表情地点点头,见黄一平还立在面前,似乎这才愣过神,苦笑着摇摇头说这个小光呀,接着就继续看他的文件。

冯开岭的朋友圈比较窄,也可以说交友相当谨慎。但是,他交的那些朋友好像都有些特殊身份或作用。比如年处长,职级不是很显眼,在省委组织部掌管着实权,是能左右很多人命运的人物。还有明达集团老总邝明达,掌管着阳城最大的企业集团,在工商界举足轻重,很多需要打点的重要关节,冯市长都会交由邝明达一手操办。

冯市长还是分管农业的最末一位副市长时,郑小光经常从省城专程过来玩。等冯开岭升为常务副市长之后,郑小光就公开在阳城揽工程。

早先郑小光来阳城,冯市长都亲自陪同,等郑小光开始在阳城做工程了,冯市长就交代黄一平负责接待。表面上看,两人关系似乎淡了,可是对于郑小光在阳城做工程,或者通过黄一平牵线办事,冯市长从来没有表示过不满或不同意。因此,黄一平很卖力地帮郑小光办事,如此一来,城建、交通、国土、规划这些部门的人,都知道郑小光是冯市长的人,工程上的事自然绿灯多红灯少。

对于郑小光工程上的具体事务,黄一平从不主动过问,也不愿知道太多或介入太深。此次,酒桌上,郑小光频频敬酒,又逼着黄一平代表冯市长敬了不少。饭毕,郑小光还建议大家放松一下。黄一平知道这回郑小光真遇到难办的事了。

原来他的两个工程,一个刚刚完工,一个接近尾声,希望提前把余下的一半工程款结了。黄一平知道此事难度不小。郑小光轻描淡写道,凡事事在人为,想办总能办成,再说,马上政府要换届了,我这也是预防万一嘛。黄一平一愣。郑小光最后掏出一张银行卡。第二天,黄一平到银行查了才知道,那卡上是五万元。于是,他出了银行直奔邮局,当即用特快专递把卡寄还给了郑小光。

几天后,黄一平赶到省城N大学方教授家。当年黄一平在N大学读书时,方教授还只是哲学系一名讲师。如今的方教授既是哲学系主任、博士生导师,又是省人大常委,更兼省委龚书记的理论顾问,是学术、政界两头的重量级人物。

冯市长的这篇稿子,由于定位在省委《理论动态》上,当然是希望引起省委领导的注意,因此选题就显得尤为重要。最后,冯市长决定找方教授帮忙。

这次邝明达与黄一平商量一下,对方教授做一些必要铺垫,以使其用足力气帮忙到位。听说方教授喜欢收藏,邝明达搞来一副上好云子,一套名家制作的宜興极品紫砂,还有一幅清朝扬州八怪之一李方膺的水墨真迹。方教授一见三样东西,态度急转弯。

方教授简单问了冯开岭的情况,当即敲定主题——保持城市特色,张扬城市个性,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城市规划和建设。几个小标题也当场定下来,一切围绕省委主要领导的最新意图,又符合作者当前的身份与职责,大气而不逾越。

此后,写作过程中,黄一平不断通过电话或电子邮件与方教授联络,文章中的大量文字几乎是方教授直接口述。文章写成送给方教授定稿后,黄一平又和邝明达赶到省委杨副秘书长家,谈了稿子的刊登时间和版面安排。杨副秘书长作为《理论动态》的主编,简单翻看一下稿子,听说方教授已经修改认可,就很放心地说,那没问题,肯定会在下一期出来,紧接龚书记文章之后。

在确定考察对象前,省委组织部准备先搞一次民意测评。

表面上看,市委市府机关风平浪静,

暗地里,却时时感受到暗流涌动。虽说舆论比较看好冯开岭,可竞争者还有两人,一个是市委副书记张大卫。张大卫,能力水平虽然一般,年龄也偏大,但是土生土长的地头蛇,又深得市委洪书记的信任。另外,就是分管工业经济的副市长秦众,年纪、资历、能力、威信都紧逼冯开岭。

市长丁松与市委洪书记矛盾势同水火。两个竞争对手,张大卫明显是洪的人,秦众是丁松的一员干将,两人因而此消彼长,得失相兼,反倒让貌似无帮无派、不偏不倚的冯开岭坐收了渔翁之利。三年前的常务副市长之争,便是明证。

听说其他两人都在为民意测评活动后,冯市长让黄一平也找找人、打打电话。于是,从当天夜里开始,黄一平便空前忙碌起来。铁杆秦派、张派的人,是竞争对手,当然不能惊动。冯派人物,只发发短信,打打电话。黄一平工作的重心,是那些旁观派和模糊派。

那些天,一介秘书黄一平忽然变得日理万机,行动诡秘。白天,他悄悄穿行在档案局、地震局、气象局等等冷点部门,针对不同对象的性格、心理特点,或是专程拜访,或是佯装顺便路过,于那些一向门庭冷落的局长、主任万分惊讶之际,适时送上冯市长莫须有的特别问候。晚上,他则分头约一些人出来吃吃饭、品品茶、喝杯咖啡,不经意间就把某种意图挑明了,而此意图又恰恰与在场者的未来官运密切相关。

黄一平对自己所做的工作,感觉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崇高与神圣。事后的效果证明,黄一平的动作恰到好处。据年处长传来的消息,冯市长测评结果名列第一,把张大卫、秦众拉下不小一截。

在民意测评失败后,副书记张大卫和副市长秦众很可能结成某种同盟!这个信息,是黄一平在市府秘书聚会上获悉的。聚会一结束,黄一平就给冯市长打了电话。冯市长一改往日的沉着内敛,连忙说,快到家里来详细说。

市委、市府秘书班子,分别不定期有个聚会,说是不定期,其实也相对固定,基本上是每个月一次,市委那边逢双月,市府这边逢单月。黄一平就和市长丁松的秘书小吉一样,两边都参加。

这种聚会看上去很随意、松散,其实不然,每次聚会都是精心组织,充分准备。譬如聚会时机,一般选择在星期六晚上,是考虑领导秘书平时很难掌握自己的时间,唯有双休日领导公务活动少,尤其周六通常比较空闲。

聚会的场合,多是机关某委办局的食堂。可别小看那些食堂,绝不像工厂学校的普通职工食堂,而是装修豪华、烹饪考究,档次与星级宾馆不相上下,甚至有过之无不及。

通常情况下,秘书们聚会只是打牌、吃饭、喝酒、说黄段子,目的在于放松身心、沟通感情,并不真正交流思想。酒席桌上,大家都是心照不宣,只说闲话,不谈国事。但有些人酒喝到一定程度,便开始忘乎所以信口开河。

秘书们私下有个约定,对聚会上的言谈,一概不外传。黄一平原本守规矩,可是有一次,冯市长在车上似乎很无意地发问:“听说昨晚丁市长身边的那个小吉喝多了,说了不少酒话,是吗?”黄一平一愣,结结巴巴想解释,冯市长很大度地摆手一笑说,酒后醉言,权当一笑。从此,每次聚会之后,黄一平总会在第一时间,把秘书聚会的过程,特别是那些涉及到敏感人事的信息,完整准确地一一陈述。

进到冯市长家,黄一平将听到的情况详细说了。原来,又是丁市长秘书小吉酒多了,席间悄悄把黄一平拉到僻静处,说张大卫副书记最近极力拉拢秦众副市长,两人有结成同盟的趋势。前者仗着市委洪书记撑腰,一心做着市长美梦,许诺先让秦众做常务副市长,分管政府里最重要的几个部门,等洪书记提拔到省里了,他和秦再分任党政一把手。据说秦众有点动摇,丁松市长知道后非常生气,把秦众叫到跟前痛骂一通。

听完黄一平的汇报,冯市长马上就神色冷峻起来。见此情景,黄一平的心也骤然抽紧,与其说他对冯市长前途担忧,不如说是对自己的未来失去了把握。他知道,自己和冯市长的命运,比任何时候都更加紧地拴在了一起。

冯开岭突然决定,重阳节要到省里跑一跑,看望几个老领导。黄一平传递过来的信息,也许确有其事,也许只是风起于青萍之末,还可能是对手施放的烟幕或离间之计。可不管怎样,省里马上就要研究确定考察对象,如果真的让张大卫、秦众他们结成同盟,事隋就糟了。当务之急,是设法破解张、秦联盟,集中力量对付势头占优势的张大卫,稳住秦众。冯市长决定,从省里的几个阳城籍老干部那儿下手,以迂回战术分而化之。

对于以怎样的方式,拜访哪几位领导,冯市长和黄一平进行了详细谋划。其实,官做到冯开岭这种级别,有时也很难,表面看起来风光无限,可到了关键时刻,真正能说点真心话的人却很少。

冯开岭与黄一平商量的结果,是先拜访两位阳城的老市长,其中一位是丁松的婚姻介绍人,一位是丁松从县长升任副市长的伯乐。因为多年都有走动,两位老人对冯开岭印象不错,三言两语扯到阳城人事,冯开岭巧妙说明目前微妙现状,两位老市长就惊呼,表示一定要给小丁打电话,阳城市长的位置不是随便什么人都能做的,务必要交给能办事会办事的人。冯开岭明白,给丁松打电话,就等于给秦众施压,目的是让那个可能的张、秦联盟胎死腹中。

接下来拜访的重点,是省农林厅刚退休的印厅长。

印厅长曾经担任过阳城市委书记,那时市长是现任的市委洪书记,张大卫是市委秘书长。说旬公道话,印是工农干部出身,工作能力一般,性格却比较直爽,个性也强,与长袖善舞的洪就有些矛盾。后来,省委派出工作组,专门前来解决阳城的班子矛盾,本来形势对印有利,洪可能被调离。不料,原本是印派中坚的张大卫半路倒戈,结果印反被调到省农林厅,洪则做了市委书记。作为一种回报,洪马上就提拔张大卫为市委副书记。生性耿直的印,从此与张大卫势成水火。

这次拜访印厅长,冯市长并没有亲自出面,而是由黄一平代劳。印厅长患有严重的腰肌劳损,阴雨天几乎不能动弹。按照冯市长的吩咐,邝明达早在省城某理療新品专卖店,花三万多块定下一款国外进口的综合理疗仪。黄一平雇一辆货的,将理疗仪送到印厅长家。吃饭的时候,黄一平就无意中把阳城的情况说了,当说到洪书记正积极运作张大卫当市长时,印厅长气得当时差点摔了杯子,说就是拼了老命,也不能让他们的阴谋得逞。

省委考察组来阳城,是由组织部一位副部长带队,年处长是主要成员。原计划考察七天,结果十天也没能收尾。机关里已经开始议论,说考察延期是意见分歧很大,其中市长人选最是分歧的焦点。

那几天,冯开岭总是说他右眼跳得厉害。黄一平介绍了一个据说很灵验的算命先生给冯市长。先生说冯市长本官运通达,但会遇到一道很难跨过的坎,要上依贵人,下赖死党,恐怕还要用些偷梁换柱、暗度陈仓的办法。冯市长听了之后,心情稍好些了。

考察组回到省里,阳城这边却连续出了问题。退休的印厅长,写了洋洋数万言的揭发材料,先是亲送省里

领导人手一份,然后又在阳城五套班子里广为寄发,不多久便在整个机关里传得沸沸扬扬。这一手,对洪书记上调到省、张大卫提拔市长,都是致命一击。

冯开岭也遇到两桩麻烦事。先是明达集团内部有人举报,邝明达近年经常大笔提取现金,却无法说明正当用途。后又有人捅了郑小光在阳城揽工程的事,列数其投标做假、工程质量低劣、随意改变预算、提前支取款项等一大堆问题,矛头又是直指冯开岭。

按照省里领导的指示,上述问题仍然由原考察组负责牵头,组织监察、审计等相关部门人员,立即查明真相。很快,就有人进驻明达集团查账,同时调走城建、交通几个相关工程的招投标材料与财务账目。所幸的是,一切都还在年处长掌控的范围之内。

一天深夜,邝明达来找黄一平。邝明达憔悴了,过去那种傲视一切的神态不见了,眼睛里写满了焦虑不安。邝明达向黄一平通报了公司被查的情况。由于组织部年处长的关系,核查人员对什么该细查、什么当模糊,拿捏得相当到位。但是,当初用在发表文章上的八十万元,现在却怎么也无法过关。最为关键的是,要想尽快平息事态,必须赶陕把这笔钱认下来。

这下黄一平急了,而且比邝明达还要急。邝明达似乎想了好久,才吞吞吐吐说出了一个处置方案:让公司财务主管,也就是黄一平的姐夫王大海帮助扛一扛。黄一平一昕,又是一惊。权衡了几天,最终还是给姐姐、姐夫通了电话,做通了他们的工作。

郑小光那边的情况,很快也有了眉目。原来,郑小光还真是一个省委组织部长的外甥。为平息举报者的怨气,只好对阳城方面有关当事人进行追究。结果认定,城建局马副局长、交通局何副局长等人,多次和郑小光一起吃饭、桑拿、唱歌,行为极不检点。不过,这些人在接受调查组问询时,都反映了一个相同的情节:每次都是由黄一平出面联系。于是,问题的症结自然就落到黄一平头上。

当天下午,黄一平进到冯市长办公室,半天后才出来。后来,面对纪委人员的询问,黄一平态度相当诚恳,愿意接受处理。

不久,省委突然决定,阳城市常务副市长冯开岭调任阳江市委副书记、常务副市长,阳江市常务副市长调任阳城副书记、常务副市长。换届前夕的这种组织调动,传递的信号非常明确:冯开岭将出任阳江市下一任市长,阳江来人则接替丁松的市长职务。

在省委決定宣布之前,明达集团和郑小光事件的调查处理也有了结论。市政府退出在明达集团的国有股份,由邝明达个人出资收购,但建议开除王大海。

对于郑小光工程上的问题,城建局马副局长、交通局何副局长等由单位党组织内部处理。黄一平受到党内警告处分,调到市委党校后勤处,却仍然享受正科级待遇。(原载《清明》2009年第3期)

猜你喜欢

阳城大卫市长
山西晋城阳城次营镇:蚕桑宴打造绿色生态品牌
阳城:桑叶茶『火』了 农民乐了
天下为家
大卫,圣诞节到啦
拯救大卫
好市长(外一则)
淮上重镇——秦汉谷阳城遗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