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学会提问
2009-09-23郑青义
郑青义
“培养创新能力的人才”是新课程教学改革的重点,而衡量创新能力的主要标准就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但在近年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越来越不愿意积极主动提问。下面,笔者以历史与社会课教学为例,谈谈如何教学生学会提问。
一培养学生问题意识,让学生愿意问
不仅学生普遍认为,甚至很多其他学科的教师也认为,只要记忆力好,一切问题就都会迎刃而解。其实,被动地记忆与带着问题去学习,结果是大不相同的。那么,怎么才能使学生产生“问”的冲动呢?
1用兴趣唤醒问题意识
布鲁纳说过:“学习的最好动机是对所学材料本身发生兴趣。”那么,教师该怎样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1)借用语文课本。常言说:“文史不分家。”很多文学作品都有历史背景,历史教师在讲到某段历史时,如能适时借用学生熟悉的语文课本内容,有利于激发兴趣。如“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映出了安史之乱后大唐的衰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道出了南唐后主李煜的无奈及宋统一南方的历史必然;“暖风吹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画出了偏安江南的南宋当局的心志。课堂上,当笔者念起这些诗词时,全体学生便会跟着一起吟诵,兴趣高涨,历史已经深深地吸引了他们。
(2)巧用“历史偶像”。学生崇拜“偶像”,教师如能把历史英雄人物及其事迹讲得生动有趣,有助于学生对历史产生浓厚兴趣。如诸葛亮的“草船借箭”、刘备的“三顾茅庐”、祖狄的“闻鸡起舞”,还有拿破仑、罗斯福、丘吉尔……教师巧用历史人物,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3)选用影视信息。调查研究表明,历史题材影视信息广泛进入青少年的生活视野,影响着他们的知识结构、行为方式、价值观念、人格修养。课堂上教师如能适当地选用“影视信息”,如《鸦片战争》《火烧圆明园》《抗日战争》《郑成功》《郑和下西洋》等片段,用直观的教学手段代替教师的讲读,历史就能走近学生,使课堂不再枯燥,学生自然会产生学习兴趣。
2消除心理障碍
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一开始大多会面临这样的情况:教师把提问权还给了学生,可课堂上真正提问的学生却寥寥无几。究其原因,无非有以下几种:一是害羞、害怕,担心讲错了被老师批评和同学笑话。二是根本不知道该怎么问。三是觉得自己都懂了,没什么可问。因此,教师应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提问方法。
对于害羞害怕的学生,教师可以收集一些关于学习与思考的名人名言,启发其质疑。另外,营造一种民主平等、轻松和谐的课堂气氛也很重要。如笔者课前喜欢早一点到教室,坐在学生中间,与学生谈谈今天在学校的心情,上课的学习情况,本节课希望老师讲些什么内容;课堂上用真诚的笑脸,从心灵深处感染学生。这些都有利于调动这部分学生的学习兴趣。
对于不知道该怎么问的学生,教师可以有意识地进行一些训练,站在学生的立场上示范提问。如:“还有问题吗?”“真的没问题了吗?”“那我来问一个问题……”这类学生往往反应较慢,所以还要留给他们足够的提问机会和空间,口头的、书面的等形式都行,以激发他们的兴趣。
对于那些觉得自己已经懂了不愿意问的学生,教师应想办法为他们搭建展示才能的舞台,交给他们一些解疑的任务(可以放在课后完成);或让他们提一些深层次的问题,增加他们的成就感,提高他、们的提问兴趣。
二、教给学生提问方法,让学生问得准
有了问题意识,就要培养提问能力,让学生问,得准。这就需要教师启发引导、“授之以渔”。
1给学生基本的提问“秘诀”
笔者给学生提供了五字“秘诀”:读-找-构-比-悟。“读”即读材料,认真读,边思边读;“找”即找重点句或关键词;“构”即用文字或语言把所想提的问题表达出来;“比”即比一比同一材料下不同学生的问题,看谁的问题问得准确、恰到好处,谁的问题结合所学知识好、问到点子上,评出等级;“悟”即让学生通过比较悟出提问的方法和模式,从而提高提问能力。以“三国鼎立”为例,笔者让学生用充足的时间“读-找-构-比-悟”,个个跃跃欲试。典型的提问有:诸葛亮的茅庐是什么样子?(幼稚、离题的问题,引起同学大笑,笔者及时制止,并对这位学生的大胆精神予以肯定)“三国”分别指哪三国?(直接可以从书本上找到答案的简单问题)孙、刘为什么要联合?赤壁之战有何意义?(经过思考加工后可理解的问题)在当时的情况下,三国鼎立到底是历史倒退,还是有利于国家稳定的历史进步?(新旧知识联系的综合性问题)笔者把全部问题用多媒体显示,让全体学生一起来比较问题的等级和准确度。这时,笔者发现,很多学生都点头表示:噢!原来问题是可以这样提的。
2指导学生在何处提问、从何角度提问
随着对课文理解的不断深入,提问就不能再只停留在事物的表面,而要有明确的目标。
(1)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角度提问
即围绕目标采取相应的措施,多问几个“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提高问题质量。学会多角度、多层次地探究原因和办法,不但要考虑问题的整体,还要考虑与问题有关的其他条件;不仅要从正面深入思考,还要从反面进行设想,提出新看法。如关于“红军长征”的教学,笔者先提出“红军长征时走的是什么样的路线”这一问题,然后启发学生对红军长征的路线提问。有位学生思考后就提出:“这条路崎岖难行,要渡过大江大河、翻越崇山峻岭、趟过陷阱密布的沼泽,红军为什么要这样走?他们是怎么渡过难关的?”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学生较好地理解了红军长征的必要性、红军长征在党和红军历史上的重要性等精神内涵。
(2)从实际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或亲历的事提问
对实际生活或亲历的事,学生往往感触较深。如上网有哪些利弊?怎样看待班级盛行的生日请客现象?怎样合理消费?什么是绿色生活方式?如何在规则中自由成长?这些问题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容易引发学生的思考,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
(3)从事件、观点的对比联想处提问
当两个或几个不同事件、观点存在某些异同时,引导学生分类对比,合理联想,大胆猜测,提出问题,于激发兴趣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如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开辟新航路的比较,学生提出了这样的问题:“两者在时间、背景、规模、结果上有那些不同?不同结果的原因是什么?分别给两国带来哪些深远影响?”学生提出的这些问题,正是课堂要完成的目标。解决了这些问题,既完成了教学任务,‘又培养了学生发现和创新的能力。
(4)从对“矛盾”的事例怀疑处提问
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如笔者在讲“儒家”思想时,先用多媒体播放了一段“2005年全球联合祭孔大典”视频,并在课堂讨论中先给出结论:儒家观点在当时并不受欢迎。前
后似乎存在矛盾,于是有学生提问:“这个结论,如何解释刚才视频的场景?二者好像有点不符。”笔者表扬这位学生的细心,鼓励学生对“矛盾”的地方大胆质疑,不人云亦云,不做“永远听老师讲”的学生,学会自己去思考、发现。
(5)从不懂的地方提问
要让学生对课堂小结不懂的地方提问,首先要改变由教师归纳小结、学生被动接受的传统模式,把课堂小结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通过归纳小结,检查自己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并提出自己还不懂的问题;也可以对课堂练习、课后练习或考试讲评不懂的地方提问。
三、引导学生优化提问,让学生问得深
在学生有了问题意识并能把握一定的提问要领和方法后,就要引导学生去思考,问活,问好,问得有质量、有深度,努力创新。
1向核心内容提问
高质量的提问需要有核心问题意识,有时一个问题问得好,能涵盖所学的核心内容,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如在讲“戊戌变法”时,笔者留给学生大量的阅读思考时间,学生提出了许多问题,但大多数是一些诸如戊戌变法的时间、人物、起因、过程、内容等知识性或理解水平层次低的问题,有一些是重叠和交叉的。能否提出一个具有核心性的、能涵盖问题基本特征或实质的问题?在反复的促问下,终于有学生提出一个较深刻的能够涵盏所学的实质性问题:“戊戌变法与明治维新在相似的背景下,结果却完全不同,其深层的原因是什么?”这个设问让师生共同找到了破题的关节点,学生在类似的思考创新中获得了长足进步,他们对捕捉核心问题的兴趣及敏锐性大大提高。笔者常常告诉学生,抓住核心问题经常要使用的词语有:表现、反映、相比、想象、类推、假如、可能等。这样反复训练、磨练,能培养学生抓住核心问题的基本能力。
2向知识联系处提问
知识是一个相互联系、继承和发展的过程,学生学习一个个知识点后,更要学会分析各个知识点的联系,学会迁移,从整体性把握知识结构。如“中国经济重心的南移”这个知识点,在东汉、三国:唐、宋时期的教材内容中都有涉及,可让学生把这些知识点进行如下的梳理:简述中国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并分析其原因;北方经济重心的丧失,对南方经济发展有何启示?再如,为让学生对所学知识寻找规律性的东西,可提问:从中华传承文明兴衰离合中,可以得出什么历史规律?举例说明。这是一种较高层次的提问,学生如能较好地解决这个问题,说明他们已有能力将已有知识结构自行重组,形成了自有的知识体系。
3向现实热点问题提问
学习历史的目的之一是借鉴历史,因此,在对历史事件有了深刻的认识理解后,应引导学生找出相关历史事件对现实的意义和解决现实问题的办法。如,古代的休养生息政策、对外开放和闭关锁国的对外政策、对边疆少数民族政策、对社会人才的重视、工业化和城市化带来的负面影响等等,都可以从课本知识出发,以现实意义为落脚点,进行提问思考,以把握历史发展的本质,为现实服务。
实践证明,教给学生一定的提问方法,也就给学生的优质学习打开了一扇窗。因为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主体都是学生,其兴趣和关注度大不一样,教学效果也就出乎意料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