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确把握新课标,让更多学生喜爱化学
2009-09-23陈谦
陈 谦
我省高中新课程改革已经进入了第三年。从前两年的教学来看,教师对新课程理念的认同度日益提高,对教材的认识更为深刻,对改进教学方法的自觉性有了增强。但是也不可否认,教学中所取得的进步离新课程的要求还很远,特别是在新课程的探索中教师之间存在着不平衡现象,有的教师还继续采用老一套教学方法来应对新课程,其结果让学生无所适从。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我们教师没有正确理解新课标的理念,没有准确把握新课标的要求。
对新课程的化学教学而言,教师应该从提高对新课程的认识人手。认识决定行动,只有提高认识,才能提高实施新课程的自觉性,进而才能实现高质量的教学目标。当前在实施新课程过程中急需提高两个基本认识,努力去纠正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偏差,切实改进教学。下面谈谈笔者的一点看法。
一、新课程教学需要提高的两个认识
1提高对化学学科模块设计思想的认识
新课程在学科教材设置上都分“必修”和“选修”模块。以高中化学教材为例,教学内容由2个必修模块和5个选修模块组成,也就是说学生在高中阶段应该掌握《化学1》《化学2》两个必修模块中所涉及的化学基本知识,并且还需要了解选修模块中至少1个模块的化学知识,以满足每位学生今后生活和工作的需要。对理科或对化学有兴趣的学生,则可以不同程度地选择更多的化学选修模块进行学习,更广、更深地了解化学科学的内容、原理和在生活及生产中所发挥的作用。所以,《化学1》和《化学2》两个必修模块的教学内容涉及的范。围较广,基本上涵盖新课程实施前高中学生所学习的全部内容,但是对学习内容的要求却大大降低,因为这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基本要求。如《化学2》中的有机化学,重点学习甲烷、乙烯、苯、乙醇、乙酸、油脂和糖类等物质的基本知识,有机化学的知识体系似乎很不完整,但她与人类的生活密切相关,学生了解这些有机化学知识不仅为今后继续深入学习有机化学奠定了基础,而且能为提高自身生活质量将发挥一定的作用。
2提高对化学学科教材内容编写特点的认识
《化学1》《化学2》两个必修模块摒弃了传统手法而采用专题形式进行编写。传统的化学教材突出知识体系的体现,如原子结构、化学平衡、电解质溶液都是按“章”设置进行系统学习,对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是以同族元素进行归类学习。新课程却不同,专题所涉内容较广,以《化学1》中的专题1“化学家眼中的物质世界”为例,所涉知识就有物质的分类、化学反应类型、物质的聚集状态和分散系、物质的量、气体摩尔体积、物质的量浓度、物质的分离与提纯、离子的检验、溶液的配制等。但就我省采用的江苏版新课程化学教材来看,具有如下特点。
(1)先基础后延伸。教材考虑到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重视知识系统的形成与扩展。如《化学1》的专题1从物质的分类开始学习,是为了与初中的自然科学知识相衔接,拉近了学生与化学科学之间的距离,有利于学生在心理上消除陌生感和畏惧感。以氧化还原反应知识为例,先从专题1反应分类引入,再到专题2从电子得失的角度提出氧化性、还原性等概念;接着在专题3、专题4中通过铁、铝、浓硫酸、硝酸的有关性质,进一步强化了氧化还原反应。事实上,《化学1》《化学2》在化学知识的介绍中都采用循序渐进、逐步扩展、延伸的编写顺序是十分明显的。
(2)先宏观后微观。物质的组成等微观结构是化学研究的重要对象。微观世界具有抽象性,看不见摸不着。教材为了让学生能更好地了解物质的微观结构,在编写时从宏观世界入手。在《化学1》中的专题1的教学内容安排上,就是按“物质的分类-物质的状态-物质的分散系-物质的原子结构”的顺序编写的。在学习原子结构时,教材又设计一组组精巧的实验带领学生进行探索,让学生认识到人们对微观世界的认识是建立在实验和推理基础上的假设,随着科学的发展,对原子结构的认识也将会越来越清晰。在《化学2》的专题1“微观结构和物质的多样性”中再用原子结构分析了元素之间存在的规律性和产生物质多样性的原因。学生有了适当的铺垫拾阶而上就不会感到太难了。
(3)先实际后联系。在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和有机化学的学习过程中,教材都从生产或生活实际引入,体现了化学知识与人类生活、生产的密切关系。《化学1》中的专题2、3、4分别以“从海水中获得的化学物质”“从矿物到基础材料”“硫、氮和可持续发展”为标题,在《化学2》的专题3中,各单元分别以“化石燃料与有机化合物”“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人工合成的有机化合物”为标题,足以说明编者的编写思想。在对具体教学内容的描述中编者更是煞费苦心,精心地将生活和生产中的化学知识与教学内容有机结合,使学生感受到化学就在我们的身边,学好化学能帮助我们提高生活质量,达到让学生从生活走进化学的编写目的,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自觉性。
(4)教学重过程重探究。教材还给教师极力传递了采用多元教学方式的信息:教材中陈述性知识少了,学生的学习体验过程多了;教师讲授的知识少了,学生思考与交流的机会多了;教材中验证性实验少了,探究性实验多了;……新课程倡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提倡通过“活动与探究”“观察与思考”等多元的学生活动来体验新知识的形成过程。
二、准确把握新课标,让更多学生喜爱化学
在新课程实施初期,由于认识不足,有的教师将新课程仅视为现行使用的一种教材,而教学则仍按传统的要求执行:教学内容超前,“一步到位”;无限拓宽,“从难要求”;教学“满堂灌”,不讲究实效等。新课程本应该让学生学得更好,但结果相反,学生却感到茫然,对学习越来越没有劲。所以,新课程的实施最重要的是教师要提高对新课程的认识,只有提高认识才能准确把握新课标,才能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去组织教学、落实新课程的目标。针对新课程的化学教学,教师就是要通过《化学1》《化学2》两个必修模块的教学,夯实学生的化学基础知识,让学生对化学产生学习兴趣并得到有效保持,从而喜爱上化学,这样才会有更多的学生继续选修化学的其他模块,促进自己的爱好得到良性的发展。要实现这一教学目标,我认为应从以下方面把握新课标。
1准确把握必修与选修模块的功能,夯实基础
基础知识扎实是学生建立学习信心的关键。学习有了信心,学生才会喜爱这一学科。必修模块的功能是让学生具备生活和今后工作所必需的化学知识,所以这些知识首先是具有基础性,有利于促进学生后续的学习;其次是让学生认识到学习这部分知识的重要性,进而可使学生增强学习的自觉性。事实上,学习每一门功课都是从基础知识开始,然后再由基础知识向各方向逐渐扩展。教师在教学中不应该不顾学生生理、心理特点和现有知识的实际,随意拔高或以高考、参加竞赛为目标。尤其是《化学1》的专题1所涉内容,由于知识量不足和认
知能力不具备,如果随意拔高,学生必然不能将所学知识及时消化,就等于一开始就泼上一头冷水,让他们望而却步。所以,教师一定要明确新课程的要求和各模块所赋予的功能,并结合教育规律进行教学,不可急于求成。
2准确把握化学课程中的知识链,循序渐进
新课程中存在的知识链有两类。一是化学基础知识都是通过知识深化链的形式得到深入认知与拓展的。除前面所述的氧化还原反应、原子结构外,还有溶液中的离子反应有一条“电解质一离子检验一离子反应及应用”的学习链;化学计量有一条“物质的量一气体的摩尔体积一物质的量浓度一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的定量分析”的学习链。二是化学知识的交叉链,即后一知识需要有前一知识作支撑,才能得到领悟与进一步理解,如原子结构、氧化还原反应等知识与元素及其化合物性质的关系,如果没有一些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作为基础,氧化还原反应概念、原子结构模型的提出就如空中楼阁;而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如果没有氧化还原反应作桥梁,就很难揭示出它们的性质所隐含的本质属性。所以,中学化学所涉学习内容需要交叉穿插进行,学习也需要实现螺旋式上升的发展过程,这样有利于化学知识的掌握、巩固与提高。
3准确把握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课堂教学生动活泼
新课程要求课堂教学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教师则成为学生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和促进者。为此,高中化学新教材对知识的呈现方式也作了较大的变革,新教材减少了知识的文字性描述,除结合实验开辟了“活动与探究”“观察与思考”等栏目外,还开辟了“交流与讨论”“问题解决”“回顾与总结”“练习与实践”等栏目,提供材料让学生运用课题活动形式展开思维,共同解决学习中所提出的问题,领悟新的化学知识,揭示化学规律。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准确运用这些栏目组织相关活动,创造条件让学生在活动中多动手、动脑;在师生平等、和谐轻松的氛围中让学生亲身参与知识的建构和体验过程,从而不断获取新知识。
4准确把握化学知识与生活、生产实际的联系,学以致用
化学知识源于生活,同时又为了满足人类生活和生产的需要而得到不断的发展。教学不仅要运用好教材中的生活事例,还应该开发更多的与化学知识有联系的生活事例应用于教学,并将这些事例通过多媒体技术加工或用生动的语言表达来吸引学生,让学生自己分析生活事例中蕴涵的化学知识,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例如,关于环境与能源等社会热点问题,新教材的环境教育理念指出化学物质对环境的影响是双向的,并引导学生要正确掌握和使用物质的性质及物质间的转化关系,才能治理好环境并避免环境再次被污染。同样,化学也可以帮助我们找到缓解和解决能源短缺问题的途径和方法,从而激励学生努力学好化学,将来为环境治理与保护、为社会可持续发展大献身手。
总之,兴趣、自信是学生喜爱化学的前提,而教师教学得法、有度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自信的关键。未来的社会需要培养出一大批致力于研究化学的优秀人才。处在教育改革前沿的化学教师一定要肩负起这一光荣的历史使命,认真把握新课程的理念、目标和各项要求,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让学生为促进人类与环境的和谐、促进社会的文明与繁荣承担起更多的社会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