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课堂教学迈好坚实的第一步
2009-09-23陈雅琴
陈雅琴
古罗马哲学家塞涅卡说过:“如果一个人不知道他要驶向哪头,那么任何风都不是顺风。”作为教学设计的灵魂,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它影响着教学内容的取舍,制约着教学过程的详略,引导着课堂发展的方向。目标模糊不明的教学,如同“野渡无人舟自横”;目标定位错误,更会南辕北辙,导致教学无效甚至负效。然而长期以来,教学目标成了被遗忘的角落,准确设定教学目标成了许多教师业务上的软肋。于是,教学目标常常被教师搁置一旁,或疏于探究,或流于空泛,以至出现目标虚假、目标错误、目标单一、目标模糊和目标权重失衡等问题。
那么,如何科学设定教学目标,让课堂教学迈好坚实的第一步?笔者的体会,要重点做好——
一、两种解读
1要读“本”,坚持师本对话,为目标设计找准“圆心”
确定教学目标,须循其根本。然而,受传统教学思想影响,不少教师仍束缚于教材这“半亩方塘”,埋头耕作,坐井观天,效果不佳。新课改改变了以往“一纲一本”的现象,促使教师开始寻找“半亩方塘”的源头活水。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的依据,也是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当属“本中之本”,是我们目标设计中必须找准的“圆心”。所以教师在设定教学目标时首先要解读课标,领会课标要求。
《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二)》共有19个一级目标,之下又分出若干个二级目标,即“内容标准”。但即使是二级目标,它所呈现的仍是一些大的框架和总的目标,概括程度高,知识跨度大,并不等同于课堂教学的具体操作目标。如何“依标施教”呢?首要的一步是把课程标准切分细化为课堂教学目标。那么如何解读切分课标呢?下面笔者以《历史与社会》主题一——“我们生活的世界”中“2-5”为例作些说明。
《历史与社会》主题一——“我们生活的世界”中2-5,“通过典型实例,比较我国不同地区在各自的自然环境条件下,人们社会生活和风土人情等方面的特点,以及人地关系方面的主要问题。”这是一个二级目标,是由其上位目标“观察、发现和理解不同区域的自然与人文特征”分解所得。经过再次切分,我们可以把这个二级目标细化为以下的操作目标:
切分后的操作目标较之前的二级目标更具体细致,具可操作性。因整个切分过程必须基于对课标的准确理解,遵循“自上而下,下位目标服从上位目标”的原则,为此,我们要理解内容标准中所含的“学什么”和“怎么学”这两种含义,同时,在作行为目标陈述时应关注行为主体(学生而非教师)、行为动词(可操作、可测量、可评价、具体而明确)、行为条件、表现程度等四个基本要素,避免在表述中出现“培养学生……”“指导学生……”等行为主体错位的情况和“感受、体会”等行为动词含糊不清的问题。
根据切分后的操作目标,我们可以在教材中找到相应的内容——“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秦岭淮河分南北”。那么,应怎样处理好教材与课标的关系?课程标准是编写教材和进行教学的依据,教材是课程标准的具体呈现,是实施课程标准的基本工具。其中的整体结构、内在逻辑、情感因素、呈现方式、前置知识等无不凝聚着编者独具的匠心。仔细钻研教材,有助于我们进一步理解课标,拓宽我们对课标内涵、外延的认识,使课堂教学的内容、环节、方法丰厚鲜活起来。但美玉难免有瑕,我们仍要基于对课标的理解来解读取舍教材,从“教教材”转变为“用教材教”,进而提升到“依课标施教”,抓住施教的“牛鼻子”。
2要读“生”,开展生情研究,为目标设计量准“半径”
如果把课程标准比作教学的“圆心”,那么具体的生情就是教学的“半径”。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课堂教学应当立足于服务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在课标、教材与学生之间,要以学生的需要为纲。课标中对学生提出的是一般要求,可学生是一个特征各异的具体存在。如农村的学生与城市的学生就有区别,不同区域的学生之间会有差异,不同班级的学生乃至同一个班级的学生之间在个性特征、认知风格、认知态度、认知能力上也有着很大的不同。知人然后善教,教师在确定教学目标时应充分了解生情,抓住关键处,找准切入点,定好新起点,精心设计教学目标。
如在教学“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秦岭淮河分南北”这一课前,我们应对生情展开如下分析:学生已经具备了哪些学习新知识必需的知识和技能?哪些内容会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思维,成为课堂的兴奋点?哪些知识是学习的难点?哪种教法学法比较适合学生?期望学生达到哪一层面的要求?等等。又如,我们应针对学生对北方地区人们的衣食住行以及气候等情况了解程度不深的现状,教学时有意识地简化南方相关知识的学习,安排学生重点了解北方地区自然人文特征。因此2-5-2可修改为:阅读相关资料,说一说北方地区在民居建筑、饮食习惯、交通工具、农业基本耕种制度等方面的基本特点,比一比南北方的生产、生活差异。同样道理,2-5-3可修改为:阅读“中国年降水量分布图”和“中国1月(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重点分析北方地区的气候特点,比较南北气候的主要差异。
依据生情设计目标,遵循的是实事求是、因材施教的原则,是顺学而导、灵活教学的体现。影响教学目标设定的因素很多,如教师个人的教学风格和知能储备,所授学科知识的特点,教学时间、环境等因素的制约,需要我们在设定教学目标时予以统筹兼顾。
为了更好地发挥目标对教学的导向作用,教师设定教学目标还要考虑——
二、三个结合
1预设目标与生成目标相结合,让课堂邂逅“意料中的意外”
与下棋一样,教师在教学中也不能拘泥于“一子一地”的得失,而要“胸有大局”,能根据教学“盘面”的具体情形,随时灵活调整教学的每步“落子”方位。有时,“此处”布局受某些因素的干扰了,就随机应变,调整到“彼处”布局。教学的本质是一个师生互动、共同创生的过程,课堂是富有个性、充满变数的情景化场所。当我们发现原定目标陷入“山穷水尽疑无路”的尴尬境地时,只有机智灵动地调整预设目标,才能走人另一片“柳暗花明又一春”的生成景象之中。
为了防止因为经验和能力不足而错过最佳的生成机会,痛失“意外的精彩”,我们在预设教学目标时可注意弹性设置,给教学目标保留适当的回旋余地。同时,也应该有足够的思想准备,充分分析预测教学内容、教学策略、教学情境、学生实际等因素中若干不确定的生成可能,考虑相应的调整预案,为生成创造条件。
2即时目标与长远目标相结合,让课堂相伴学生更行更远
即时目标是指在课堂教学中应该当堂完成的目标,长远目标是指学生课后、终身发展的目标。《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二)》规定本课程总目标是:“在掌握必要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的基础上,体验对历史和现实问题进行探究的过程和方法,正确面对人生和社会发展的各种问题,逐步树立集体主义、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初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些目标并非一朝一夕的教学所能实现。但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长远目标同样需要在具体的课堂中体现和落实。如在“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课中,我们既要达成“认识、比较南北方自然和人文差异,分析说明其中的原因”等相关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目标,也要注重“过程和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设计,引导学生在分析探究“南北方人们因地制宜、适应改造自然环境的活动”过程中学会探究与合作,感受人民群众的勤劳智慧,初步树立科学的人地观念和爱乡爱民的情感。相比南北方的自然人文知识的学习,后者对学生的健康发展和终身发展更有着不可估量的意义。
百年树人。教学的特殊性决定了教师不能有急功近利的短视行为,决定了我们不能把知识或技能的学习训练作为学生学习的唯一目标,而应该更多地围绕能为学生的后续发展创造条件的教学内容来设计教学目标,更多地关注学生学习兴趣、学习方法习惯的培养以及高尚道德情感的熏陶。
3共同性目标与个性化目标相结合,让课堂绽放灿烂的人性光辉
新课程倡导以学生的需要和发展为出发点,以促进学生个体的和谐发展、个体价值的实现和主体精神的被激发为目标,注重个性化教学。然而教学目标往往面对的是全体学生,考虑的是基本要求,带有一定的普适性,同一个目标不可能适用于每个学生。为此,需要我们在关注全体学生的普遍性需求的同时兼顾个体差异,分层设定教学目标。对基础较差的学生设计低层次的标准,对优秀的学生则设计高层次的标准。如陈述性知识可按“懂-会-用”的三级目标设置;策略性知识则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由低到高由浅入深设计。这样,共同性目标和个性化目标相结合,基础性要求和多样性要求相统一,真正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学有所得。承认差异,因材施教,因人设标,分类推进,方为科学之道。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九层之台,起于垒土。为了进行有效教学,让我们从准确设计这一目标起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