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舆情群体及其认同研究

2009-09-22胡圣方

新西部下半月 2009年8期
关键词:认同网络舆情群体

【摘 要】 “平民”对法制的认同与所谓“精英”对权力的认同的矛盾,及网民对多数人集体利益认同与某些个体对财富逻辑认同的矛盾是当前网络舆情的主要矛盾。网络舆情的管理应宣扬理性辩论,引导辩论方向;畅通诉求渠道,化解认同矛盾;戒备敌对势力,完善监控体系。

【关键词】 网络舆情;群体;认同

网络舆情是通过互联网表达和传播的,公众对自己关心或与自身利益紧密相关的各种公共事务所持有的多种情绪、态度和意见交错的总和[1]。根据CNNIC《第23次中国互联网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08年底,中国网民规模达到2.98亿人,博客用户数达1.62亿,网络新闻用户2.34亿,论坛/BBS用户规模9100万人。愈来愈多的民众通过互联网络来表达对公共事务的情绪、态度和意见,通过网络舆情来表达认同和利益诉求,乃至寻求庇护。网络舆情的迅速发展对政府了解民情、汇聚民智,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同时,也给政府对网络舆情的管理与应对提出了新的挑战,如石首事件、瓮安事件等网络群体性、突发性事件等等。深入研究网络舆情特殊规律和剖析网络舆情的本质,无论对网络文化的健康发展,还是对社会的和谐与稳定都有重要意义。

一、国内网络舆情理论研究概述

目前国内网络舆情理论研究还处于探索发展阶段。从已有的文献来看,网络舆情研究内容渐趋全面,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舆情的概念、性质、形式、特征等研究;二是舆情的收集、分析、预警、引导、管理及机制等研究;三是舆情中的群体性、突发性事件研究;四是舆情对公共政策、思想教育、文化安全、民主、伦理等的影响研究。网络舆情研究运用技术、方法、理论也渐趋多样,如信息挖掘技术、抽样方法、传播理论、群体理论、结构耗散理论等等。但目前网络舆情的研究大多建立在技术分析之上,而忽视了网络舆情研究的行为科学与人文理论关照,本文从群体及其认同的角度出发,从另一视角对网络舆情作一初步探讨。

二、网络舆情中的群体

1、群体

群体是具有特定的共同目标和共同归属感、存在着互动关系的两人以上的集合体[2]。从平常的含义上说,群体就是聚集在一起的个人,无论他们属于什么民族、职业和性别。群体一般可分为“基本群体”、“参照群体”、“偶然群体”三种类型,偶然群体指原先互不认识的人临时处在一个相同的环境下形成的群体[3]。网络舆情中关于一定的议题参与讨论的网民就是偶然群体,同时也是非正式群体。不管是偶然群体还是非正式群体,网络舆情中的网民群体都具有群体所属的一般特征,即群体成员在感情、思想和行为上的从众倾向,受无意识因素的支配等等[4]。关于群体的更深一步研究,是群体理论的发展。具有代表性的是心理学家G•C•霍曼斯在50年代提出的群体组成四要素论。在此基础上,有些行为科学家还提出八要素理论。即成员的共同性、群体规模的大小、群体与外部的关系、成员对群体的依赖性、群体的地位、目标的达成、信息的沟通、领导的要求与压力等[5]

2、网络舆情中的群体

相对于一般的群体,网络舆情中的群体具有自身的特殊性。从网民的属性来看,参与网络舆情事件讨论的网民一般具有较高的知识文化水平,有较强的经济基础,更具有理性。参与网络舆情事件讨论的群体处在网络虚拟环境下,匿名性使他们在没有身份、地位、民族、语言上的属性限制条件下,以文字和话语自由地互动和交流。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更能体现他们的真实想法。纵然从全国范围来看他们只是很小的一部分,据CNNIC《第23次中国互联网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中国互联网普及率为22.6%,从年龄分布看,30-49岁的网民占27.2%,从学历结构看大学本科占12.2%,但他们的声音,他们关于事实的是非曲直、利弊得失、荣辱好恶等言论却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从群体的特征来看,由于参与网络舆情事件讨论的群体往往是基于网民或媒体关于事实的文字表述而发表言论,而这种关于事实的文字表述难免因为环境的复杂与限制存在与事实的偏差。同时,群体成员所发表的言论受自身的成见、偏见、兴趣、地位等的影响,种种因素使得群体情绪并不稳定,更易冲动、猜疑、轻信,有时乃至完全缺乏理性。

从与媒体的关系看,网络传播模式似乎正在颠覆传统媒体与受众的利用关系。话语权似乎不再为传统媒体所垄断,“草民”不仅能成为舆论的制造者、推动者,有时甚至能成为控制者。传统媒体在网络言论中找到了出路口、利益点,同时也意识到了社会责任。而网民在与媒体的互动中,传播了自己的心声,表达了自身的诉求,同时也把握住了自己的知情权、监督权等。

从群体内部凝聚力看,舆情事件受的关注越多,群体理性辩论的越多,所辩论的角度越多,其凝聚力越小。这可以借助向量来理解,如果将舆情事件当作向量的起点,理性辩论的数量作为向量的长度,理性辩论的角度作为向量的方向,那么向量之和可表示凝聚力的大小的量度。如果外部环境施加的影响和压力越大,舆情群体的凝聚力也会越大。当然,群体内部凝聚力并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有时凝聚力随着事态的发展会发生突变,突然消散或猛增等。

三、网络舆情中的认同

1、认同

“认同”一词,最先是由弗洛伊德在谈他自己的犹太认同时提到。弗洛伊德的学生埃里克松在谈到老师“认同”一词的涵义时说:“‘认同一词在这里指的是某个个人与某种独特的价值之间的联系,这种价值是由某种独特的历史孕育出来的,是属于他自己那个民族的……”[6]可以看出埃里克松理解的认同实质是族群认同。随着认同研究的深入,一些社会学家和心理学家还分析了认同的层次、形式、特性等等,社会学家汉斯•摩尔认为,认同分为个人层次和社会层次,即个人认同和社会认同。曼纽尔•卡斯特从构建认同的形式和来源将认同划分为合法性认同、抗拒性认同、规划性认同等三种形式。还有一些学者将认同的特性归结为三个方面,即社会性的,可塑性的,可共存的。但是,“认同”一词目前在学术界并没有统一的定义,我们根据研究的需要,将认同定义为群体中的成员在认知与评价上产生了一致的看法及其感情[7]

2、网络舆情中的认同

网络舆情的表现形式是多样的,包括网络新闻评论、网络论坛、博客等等。但不管网络舆情以哪种形式表现,它都体现一个中心议题,这个中心议题就是中介性社会事项。我们知道网络舆情中关于中心议题参与讨论的网民就是偶然群体。当偶然群体的成员来自不同的社会阶层,具有不同的地域文化,自身属性又千差万别时,由这些因素所内化的个人认同也就会有所不同。在成员关于网络舆情事项讨论中就会表现出不同的情绪、态度和看法。反过来讲,群体成员对网络舆情事项表达的不同看法、意见和态度也往往是因为认同取向不一致导致。当然,网络舆情中的网民毕竟具有相同的历史与起源,处在共同的政治、经济、文化大环境下,这在某些网络舆情中就会表现出认同取向的一致性。总体来讲,当前网络舆情中网民的认同状态是由知识与经济所分野的,由社会阶层所客观决定的。曼纽尔•卡斯特认为,合法性认同是由社会的支配性制度所引入,以扩展和合理化它们对社会行动者的支配;规划性认同是社会行动者谋求建构一种新的、重新界定其社会地位并因此需求全面社会转型的认同;抗拒性认同是由那些其地位和环境被支配性逻辑所贬低或诬蔑的行动者所拥有[8]。因为参与网络舆情事项讨论的网民大多具有较强的知识和经济基础,我们很容易理解,网络舆情中的群体成员绝大多数是导向合法性与规划性认同的。如果依据十大社会阶层的划分,当前网络舆情中三种认同态的构成基本是这样的,国家与社会管理者阶层,经理人员阶层,私营企业主阶层更多导向合法性认同;专业技术人员阶层,办事人员阶层,个体工商户阶层更多导向规划性认同;而产业工人阶层,农业劳动者阶层,城乡无业、失业、半失业者阶层更多导向抗拒性认同。可见,要深刻认识网络舆情问题的本质,首先要深刻认识网民的认同状态及网民到底认同什么。

3、当前网络舆情中的认同矛盾

随着国家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与深刻变革,财富、权力、地位在社会阶层中的差距逐渐扩大,财富分化和利益失衡在社会矛盾中逐渐显现,当前频发的群体性、突发性事件正是这种矛盾的体现。纵观这些网络舆情热点问题,基本上可以归结为两种认同矛盾,即“平民”对法制的认同与所谓“精英”对权力的认同的矛盾,及网民对多数人集体利益认同与某些个体对财富逻辑认同的矛盾。相对于精英而言,网络舆情参与讨论的群体大多数都是“平民”,也就是说群体成员对财富、地位、权力的支配并不具备优势。平民的身份特征客观决定了网络舆情中群体成员普遍具有的平民思想。他们把以人为本的平民思想寄托于法制,希望法制成为维护平等与公正、利益与权利的最后一道安全线,不容许任何人因为财富、权力、地位的优势来破坏这条最后的安全线。如湖北巴东县邓玉娇案、浙江杭州市飙车案、重庆市高考状元造假事件等等。其实,网络舆情中的突出矛盾归根结底是利益问题,是少数人受益还是多数人受益的问题。一般情况下,网民通过网络舆情发声,就是为了大多数人的利益,而对某些个体的财富逻辑表现出无情批判。追根究底,都是这种思想的体现。

四、群体及认同视角下的网络舆情管理

1、宣扬理性辩论,引导辩论方向

网络舆情中关于议题的讨论总是表现在认同一致与不一致上,从一些网络论坛的观察中,基本上认同一致更多受文化传统的支配,而认同不一致受利益和权利的失衡影响。我们主要关注的是认同不一致的议题,因为这些议题往往涉及到对政府管理者的态度和对改革政策、方针、方法、措施的看法。在这些认同不一致的议题上,表现出理性、感性、认同、反对、猜疑、轻信、讥讽、侮辱……等等众态,这客观要求我们亟需宣扬理性辩论,发挥意见领袖的作用。同时,对一些舆情热点问题,及时通过媒体和网络参与互动,引导辩论方向,削弱不良舆情群体的凝聚力,扩大优良舆情言论的传播力,将大多数网民引导上合法性认同上来,扩大合法性认同的范围,并造成一定的辐射影响力。

2、畅通诉求渠道,化解认同矛盾

当现实生活中和网络中诉求渠道不畅通时,往往导致一些偏激行为和话语。网络舆情的管理者和监督引导者应着力畅通诉求渠道,建立诉求汇集、分析、提取、响应、解决的相关机制,联动政府网上和网下的资源,构筑整体诉求响应互动平台。这不仅舒缓和消解了抗拒性认同者的成见,也有利于网络舆情的良性发展,更是和谐网络、和谐社会的重要体现。同时,要深刻认识到网络舆情中引起认同矛盾的深层次原因,要在思想上、言语上、行动上与民众认同间找到平衡点。要理解网络舆情群体的猜疑、轻信、冲动、多变、夸张、单纯等等感性特点。网络舆情当事人若错误,要先声夺人,勇于担当,负荆请罪。若正确,要毫无疑虑,敢作敢为,坚持到底。只有这样,才能潜移默化重塑公众信心,重构个人认同,化解认同矛盾。

3、戒备敌对势力,完善监控体系

随着国家信息化的发展和网络社会的崛起,尤其以网络传播为核心“无国界数字化空间”的全面拓展,文化传统在全球视野下解构和重构,同化和分化,凸显和构筑个性的同时追求文化连接与和谐。基于这种文化进程的背景,以及历史事件和现实改革的烙印,当前文化表现出统一与对立共存,和谐与矛盾同在的复杂局面。尤其是当前国际局势的越趋复杂和境内外敌对势力在网络传播领域的异常活跃,使网络舆情的管理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为严防敌对势力的反动渗透、政治煽动、挑拨离间、蛊惑人心,网络舆情的管理应在制度上进一步完善,在技术上、人力上进一步加强,构筑更加严密的网络舆情监控体系。

【参考文献】

[1] 刘毅.略论网络舆情的概念、特点、表达与传播.理论界,2007.1.

[2]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3] 刘建明.宣传舆论学大辞典.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1993.

[4] 古斯塔夫•勒庞.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5] 罗宾斯.组织行为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

[6] 哈罗德•伊罗生.群氓之族:群体认同与政治变迁.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7] 彭克宏.社会科学大词典.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89.

[8] 曼纽尔•卡斯特.认同的力量.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9.

[9] 胡圣方.基于网民认同形式的网络舆情研究.新西部(下半月).2008.7.

[10] http://www.cnnic.net.

【作者简介】

胡圣方(1980-)男,甘肃省社会科学院信息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网络信息.

猜你喜欢

认同网络舆情群体
达到群体免疫,没那么容易
“小团体主义”帽子不要随便扣
调查
中间群体
认同的崩溃
融媒体时代领导者媒介形象重构与认同
“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平安校园建设研究
跨性别者认同矛盾研究
从社会认同浅谈萧峰之死
浅析网络舆情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