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谈阿Q精神胜利法的来源
2009-09-21王堂富
王堂富
自鲁迅创作的《阿Q正传》问世之后,其主人公阿Q的形象就受到世人的关注,尤其是他身上所体现出的性格特征在今人或多或少地有些影子。
作为文学的表现对象——人,有着非常丰富、复杂的内心世界。而文学创作,只有正视人的灵魂,将艺术笔触伸向人的心灵深处,才能从根本上表现出人的特征,塑造出有精神世界的典型。鲁迅是“改造国民灵魂”的大师,他的小说十分注意解剖人的灵魂。在《阿Q正传》中创造的不朽典型阿Q,其性格的最突出特征是精神胜利法,即作者通过细致生动的语言、行动、心理描写,表现出人物的神韵,从而缩短了这一形象与读者之间的距离。
然而阿Q的精神胜利法,主要又表现为:在失败和屈辱面前不敢正视现实,不承认自己所受屈辱和失败,而用虚假的胜利在精神上来自我安慰,甚而自欺欺人。
那么,阿Q的这种精神胜利法又从何而来呢?统览《阿Q正传》全文,我们可以作出如下推断:
首先,它根源于阿Q无力反抗的受压迫、受凌辱的现实境况。
我们也看到《故乡》里的农民兄弟闰土,当他感到生活很痛苦时,便去求神,寄希望于来世,这实际上是闰土面对无力反抗的现实压迫时而采取的一种精神上的解脱。阿Q的现实境况比闰土更惨,他是一个无姓无名、无家无室、贫无立锥之地的流浪雇农,在人们心中他仅仅是一个会说话的劳动工具和闲来供人取笑的材料。他受尽了地主阶级和整个封建社会的剥削、压迫和欺凌。他的痛苦实在比闰土更多、更沉重。反抗吧,他和闰土一样,没有这份能力;求神吧,来世对他来说又太遥远,他急需解决那些接二连三而来的眼前痛苦,于是,在他的心中便产生了精神胜利法。这就是说,这种方法是他长久以来深受压迫和凌辱、无力反抗而产生的一种心理变态。这种心理变态虽使他终于能够在那种现实境况下麻木地苟活一时,但它却使阿Q这个实际上的失败者和屈辱者永远不能觉悟,糊里糊涂地活着,又糊里糊涂地死去,造成了他性格的最可悲的地方。
其次,阿Q的精神胜利法,还有其社会历史的根源。
晚清的封建统治者,因其在帝国主义侵略者面前节节败退,屈膝投降,早已形成了一种失败主义,但他们在广大人民面前,又要掩盖实际的失败,以维护自己的尊严,维护自己的统治,这就注定他们要自欺欺人。
对于封建统治阶级的这种精神状态,鲁迅在《随感录三十八》中早就有过具体的揭露。如他们常说什么“中国地大物博,开化最早,道德天下第一”、什么“外国物质文明虽高,中国精神文明更好”“外国的东西,中国都已有过;某种科学,即某子所说云云”,而睁眼不看、闭口不提挨打受欺、贫穷落后、丧权辱国的事实。对于实在无法否认的某些具体的丑恶现象,则无赖似的和别人比丑,什么“外国也有叫花子——(或云)也有草舍——娼妓——臭虫”,甚至以丑为美,“你说中国思想昏乱,那正是我们民族造成的事业的结晶……你能把我们灭绝么?”等等。
封建统治阶级的这种精神状态,必然会影响全社会,因为统治阶级的思想即是统治的思想,何况中国农民阶级自身由于一次次的反抗都以失败而告终,在看不到出路的情况下,他们更易受其影响,便产生失败主义的情绪,形成精神上的麻痹状态,这便是阿Q精神胜利法的历史根源。由于这一社会历史根源,所以当鲁迅刻画出阿Q的这一精神特征,人们便觉得是画出了国民的灵魂。阿Q的这一特征,至今还影响着他的后人。
总之,人物的性格及其内心是复杂而丰富的,要揭示其心灵奥秘的方法也应是多种多样的。鲁迅在《阿Q正传》中,对创作阿Q的成功实践,为我们提供了探究人物性格形成的艺术范例。从而更不会为今人身上有阿Q的某些特征而感到不解了,因为他毕竟是我们的“先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