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西雅长林场横坑切梢小蠹内吸杀虫剂治理技术效果初步研究

2009-09-21钟方英陈尚文杨柳琴陈德洋

现代教育教学探索杂志 2009年7期
关键词:治理技术

钟方英 陈尚文 杨柳琴 陈德洋 农 文

[摘要]报道广西雅长林场横坑切梢小蠹TomicusmimorHartig经过无公害有机内吸杀虫剂虫源地树干预防性包扎、刮皮喷药钻孔塞药与根区施药拯救性施药技术治理后的效果。

[关键词]广西雅长林场;横坑切梢小蠹;内吸杀虫剂;治理技术

1989年雅长林场横坑切梢小蠹TomicusmimorHartig和纵坑切梢小蠹伴随危害云南松,蒋金培,庞正轰对此进行了报道[1]。1991舒凝碧,朱翔,蒋昭龙进行了松纵坑切梢小蠹和横坑切梢小蠹在云南松蠹害木上的分布研究[2]。2004年叶辉,吕军,对云南横坑切梢小蠹生物学进行研究[3]。2008年陈尚文发表横坑切梢小蠹Tomicus属名变更及研究简史[4-5]。2008年陈尚文,杨柳琴,钟方英报道了2007年广西雅长林场横坑切梢小蠹危害云南松和马尾松的状况及进行防治对策的研究[6]。本文报道2007~2009年广西雅长林场经过无公害内吸杀虫剂技术治理横坑切梢小蠹的效果。

1.研究与技术方法

1.1样地详查:样地面积为20×20m2。详细记录样地的基本情况(海拔、林分组成等),害虫和天敌的种类和数量等,调查时间为30min。每样地随机选30株根据蠹害分级计算林分蠹害指数F=∑(各蠹害级株数×该级代表值)/(调查总株数:30×最高级代表值:4)×100;每样地随机选1~3株系统解剖树梢调查横坑切梢小蠹虫口密度。

1.2内业:鉴定样地调查到的害虫、天敌标本,统计数据,进行分析。

1.3无公害有机内吸杀虫剂环带包扎技术方法。

1.3.1虫源地树干预防性包扎技术方法:在属于保护区或公益林的蠹害林分,对1、2级虫木主要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浙江海正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提供),浓度为1:200。操作时准备锋利的刀具,刮到韧皮部,用餐巾纸沾湿药液贴于伤口处,再用封口胶环带包扎即可。2007年7-8月和10月两个时段在二沟和雅长分场及路边药剂包扎共包扎190株松木。2008年-2009年扩大预防性包扎株数到10000株。

1.3.2虫源地树干预防性刮皮喷药技术方法:针对1、2级虫木进行,2007年10和12月仅在二沟、益来进行试验。操作时准备锋利的刀具,刮到韧皮部。

1.3.3虫源地树干拯救性施药技术方法:对枝梢尚绿不易辨别漏清理的3级虫木,进行钻孔塞药与根区施药,在离树基2m处用铁钻达5个孔,然后用纸蘸1:10的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塞药孔,浓度为1:50。然后用胶带环状包扎。根区埋药:在每株松树的边缘垂直下,用锄挖开表土层,即将稀释的药水(浓度为1:2000)500-1000g/株倒入土中即可。

1.4治理效果计算方法:治理效果(E)是用治理前的虫口密度Nt1和虫害指数(F1)减去治理后的虫口密度Nt2和虫害指数(F2)所得的绝对值差除以治理前的虫害指数(F1),再乘以100,即:

2.结果与分析

2.1横坑切梢小蠹环带包扎治理的初期效果(表1)。

从表1可以看出,无公害杀虫剂对横坑切梢小蠹虫口密度的控制效果,花坪分场为100%,其次为二沟分场92.8%,第三是雅长分场88.0%,这三个分场的控制效果是比较理想的,原因是及时包扎,包扎数量多,包扎次数多。最低的为果麻分场0.0%,原因是包扎的数量及次数少。从蠹害的控制效果来看,最好的是雅长分场59.4%,其次为那成分场53%,第三为花坪分场45.3%,最低的是果麻分场1.8%。2007-2008年的平均虫口密度为57.7%,蠹害指数为33.2%。

2007年10月28-29日检查8个分场2007年7-8月包扎效果,均未再死树,既未转化为4级木,初步表明虫源地药剂包扎干部可以抑制横坑切梢小蠹。

2.2横坑切梢小蠹治理后期效果(表2)。

从表2可以看出,无公害杀虫剂对横坑切梢小蠹虫口密度的后期持续控制效果,雅长分场为100%,其次为二沟分场98.9%,第三是益来分场88.0%,这三个分场的控制效果是比较理想的,原因是及时包扎,包扎数量多,包扎次数多。最低的为果麻分场50.0%,原因是包扎的数量及次数少。从蠹害的控制效果来看,最好的是雅长分场61.6%,其次为那成分场57.5%,第三为二沟分场45.3%,最低的是果麻分场3.6%。

3.结论与讨论

总的来说,雅长林场大部分分场经过无公害杀虫剂治理后横坑切梢小蠹虫口密度和蠹害指数都已经不同程度的控制住,2007-2009年的平均虫口密度为84.6%,蠹害指数为34.3%。表明使用无公害杀虫剂吡虫啉等治理获得了明显的效果,对治理小蠹虫是有效果的。

在虫源地树干拯救性施药技术方法中,手工用铁钻,用锄挖比较落后,有待于购买新型的打孔注药机进行高毒高效内吸药剂氯胺磷等处理,抑制小蠹危害,拯救接近3级受害程度以下的松木。

参考文献

[1]蒋金培,庞正轰.雅长林区松横坑切梢小蠹虫为害的成因与对策.广西林业,1990,6:31-32

[2]舒凝碧,朱翔,蒋昭龙.松纵坑切梢小蠹和横坑切梢小蠹在云南松蠹害木上的分布.云南林业科技1991,3:52

[3]叶辉,吕军,FrancoisLIEUTIER.云南横坑切梢小蠹生物学研究[J]昆虫学报,2004,(02).

[4]陈尚文.切梢小蠹属Tomicus属名变更及其所属种研究历史简况.任国栋等编:昆虫分类与多样性.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262-263

[5]陈尚文.横坑切梢小蠹Tomicus属名变更及研究简史.高校教育研究,2008,5:66,71

[6]陈尚文,杨柳琴,钟方英.广西雅长林场横坑切梢小蠹危害及防治对策的研究.现代教育教学探索杂志,2008,4(5):4-6

猜你喜欢

治理技术
城市生活污水现状与治理
生态型水环境治理技术的思考
关于公路土质边坡稳定性分析与治理技术研究
可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废气治理技术及进展分析
土壤重金属污染特点及治理策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