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新课改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2009-09-21肖忠贵

现代教育教学探索杂志 2009年7期
关键词:实践能力创新意识素质教育

肖忠贵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全面展开,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成为素质教育的核心,本文就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谈了几点认识和看法。

[关键词]创新意识;实践能力;素质教育

二十一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创新已成为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随着新课改的全面展开,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成为素质教育的核心,是知识经济时代教育的主题。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是摆在每一位思想政治课教师眼前的头等大事。下面就此问题,谈谈自己的认识,以做他山之石。

1.创设情景,提出问题,激励学生创新意识,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的弊病

美国心理学家皮亚杰说过:“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者都要依赖于兴趣,学习的最刺激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他强调要求教师在课堂中要善于通过多种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自觉地去学习。克服以往存在的“填鸭式”“满堂灌”“一言堂”等旧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病。采用创设情景式教学,融启发性、知识性、人文性、实践性于一体,注重把学生突出在教学的主体位置,让课堂成为一个开放式的教学环境,在互动中教学,能有效地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例如,我在讲授七年级政治《亮出你自己》学会认识自我的教学设计中,我首先进行创设情景导入新课:合唱《中国人》flash,(再现2004、2008年中国奥运健儿夺冠的激动场景)唱完这首歌后,问同学们有何感受?咱们中国人在世人面前亮出了自己,那么咱们又打算如何亮出自己呢?接下来,看看谁敢亮出自己,课堂小演讲《我的风采》。主要从学生自己的优点、缺点,以及自身的潜力等来认识自己。(课前准备小红花,对自愿上台演讲的同学赠上小红花,以之激励)。这样学生在实践中学到了知识,也能亮出了自己,激活了课堂。又如,在讲授《竞争不忘合作》时,我先准备好一块与政治课本大小一样的木板,让学生展开想象,问学生这块板上能站多少个人?当学生非常活跃七嘴八舌地估计时,我就让学生组织同学站上来体验,证明原来估计的想法。结果所能站上来的人数远远超过了学生的想象,这时,我就很巧妙地提出问题:这是为什么?答案就在实践活动中得出。通过情景的创设,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既增添了课堂的趣味性,又有效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留给学生足够的空间去思考问题,获得情感体验,增强课堂的直观性,激励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2.教学中,以趣设疑,鼓励参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皮亚杰曾说“一切成效的工作,必须以兴趣为先决条件”。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诱导激疑是兴趣的动力,以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是课堂教学的基本原则。思品课教师要为学生质疑问题创设条件,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生疑、质疑、解疑,要在教学过程中设计好各种各样有趣的问题,一步步地设置疑问,及时掀起学生的思维波澜,引起学生的思考,大胆探究,个抒己见,畅所欲言,从而处于最佳学习状态,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在教“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从尊重宪法开始”时,教师可采用多角度、多层次的迂回式提问:(1)提到宪法,同学们很快就会想到依宪治国是依法治国首要原则和核心,那么,为什么呢?(2)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而不是普通法律,它们有什么联系?(3)宪法具有的法律特征是什么?(4)你又能理解和说明宪法是法律的法律吗?或打一法律名称的谜语:排行我老大,国法之根本;子由母产生,冲突我有效。(5)从2008年9月1日起,我国共22部法规开始实施,每一部法律中都写有“依据宪法,制定本法”这说明什么?这种迂回式提问,能使学生的思维由浅到深,由窄到宽,由形象到抽象,使学生创造思维的敏捷性、发散性、聚合性、发现性和创新性等要素都得到了有效训练。

3.改变教学和学习方式,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课,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思品活动课,是《新课标》提出的新要求,是新课堂形式,是能力要求的最高层次。活动课为教师的创新教育、学生的创造性学习,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提供了依据。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课能改变教师在教学中照本宣科,学生学习成了纯粹被动接受、记忆的过程。针对学生好动、好奇、好强的特征,一般可以采取讨论式、竞赛式、查阅式(收集资料)、演讲式等形式的活动课。在教学中教师要通过这种课堂形式鼓励学生求异,达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政治课的整体教学质量。如:在讲授九年级第三单元活动课时,我设计这样的问题:为响应十七大的号召“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为主题,分三组开展活动,邀请你也参与并帮助完成以下任务:(1)查资料、看新闻,请将板报中的内容填写完整。新闻回顾:2008年,我国科技研发支出达到3664亿,在科技领域已经取得了载人航天、首次探月等一系列重大成果。这信息说明了我国在实施战略:列举2008年我国在自主创新方面的成就。(2)有感而发:小东在学校的宣传栏看到下面的报道,想给校园广播站投稿,请你帮他写几句感言。

4.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善于结合社会生活实际,注重拓展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联系社会生活实际是思想品德教育的实质,也是新课改的重点。教师只有联系社会生活实际,找准学生的兴奋点,才能使课堂教学有的放矢。因此,课堂讨论的问题设计必须面向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开发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联系学生的社会生活实际,选取学生关注的话题,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社会生活的要求和规范,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如:在讲授《拒绝不良诱惑》一课时,组织学生就“上网对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利与弊”展开讨论,然后又让学生谈谈自己生活的周边,有哪些同学被影响最大,以前遇到诱惑时自己有什么感受,学了本课后,又有什么新的感悟。这些问题触及了学生的社会生活和思想实际,抓住了学生的疑点,引导回答提出解决办法等等。只有学以致用,才能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5.充分运用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和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情绪,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多媒体教学手段和方法,以其灵活、有序、高效的最优化方法来激发兴趣,实现“三维”目标,达到知行统一。如:在讲授《孝敬父母》一课时,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先在大屏幕上展播有关感恩的片段后,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引入新课,再给学生设计以下几组问题让学生分组讨论:“父母的爱,你感受到了吗?请同学们说出父母给自己做的一件令我最感动的事,与大家分享。”“我国是文明古国,孝敬父母的故事很多,请你说几件,看谁说得最好?”“我们应该怎样孝敬父母呢?孝敬父母又有哪些具体的要求?”。这样的教学活动,学生较为深刻获取了相关知识的同时,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发学生创造的潜能,鼓励学生标新立异。

总之,在初中政治课的教学中,要将学生从被动学习的地位变成主动学习的地位,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开放的教学模式中放飞思想,学以致用,从而使他们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初中思想品德新课程标准》

[2]《教育心理学》.美.皮亚杰

猜你喜欢

实践能力创新意识素质教育
不忘初心,落实素质教育
在素质教育中树立文化自信
浅析我国的素质教育政策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高校单片机课程设计教学方法探讨
浅析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刍议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
素质教育背景下音乐欣赏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品德教学利用微课开展预学的实践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实验教学改革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