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提升小学生课外阅读能力
2009-09-21孟利霞
孟利霞
[摘要]21世纪是一个知识经济的时代,是人才激烈竞争的时代。在新的世纪里,课外阅读是我们人类的一个全新的生活领域,更是人类发展的一种重要的精神资源和趋势。教师应该如何及早引导和提升小学生课外阅读能力,发掘潜力,以渊博的知识去适应和面对未来社会的需要和挑战,是我们不容忽视的问题。小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方法多种多样。我们的语文教育要追赶时代,就得超越课堂,引导学生去做,去实践,去体会,多注意,多练习,多摸索,是一定能取得成功的。
[关键词]课外阅读;激发兴趣;教给方法;创造条件;鼓励先进;生动活泼地学习;健康活泼全面发展;各种素质;综合提高。
语文新课标明确指出:“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语文教师应该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种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2l世纪是一个知识经济的时代,是人才激烈竞争的时代。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应该如何及早引导和提升小学生课外阅读能力,发掘潜力,以渊博的知识去适应和面对未来社会的需要和挑战,是我们不容忽视的问题。这里,我就新时期如何提升小学生课外阅读能力的话题,谈谈自己的的浅见,以求教于各位同仁。
1.激发兴趣,促成阅读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现代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兴趣是影响学习活动的最直接,最活跃,最现实的因素。教师要努力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让我们愉悦地进行课外阅读,快乐地接受自己想要学习的语文知识。一般做法如下:
1.1巧用故事悬念,诱发兴趣。众所周知,故事人人都爱听,尤其是小学生,一听到老师说要讲故事,个个精神抖擞,双耳立竖,喜悦之情溢于言表,迫不及待地想一听为快。随着教师声情并茂,娓娓渲讲,被激化,被渲染的故事情节早已把孩子们带入了一个或兴趣,或惊险,或奇特,或令人感动、悬念百出的情感世界里。正当孩子们津津垂听,情感交跌,期待大白结局之际,教师嘎然收声无不动容告诉孩子:故事情节交错复杂,后面的可更精彩呢,想知道结果只有去借课外书籍,才可以知道更多的答案。学生们被扣人的故事情节激起了浓厚的兴趣,在享受故事情节所带来的奇妙境界中感受到课外活动读物的诱惑,就会主动地去进行阅读,这效果恐怕比任何说教都仃效。
1.2谈自己的读书感受,激发兴趣。教师要经常讲述自己或组织学生讲阅读读物后的收获和体会,用“现身说法”激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使之产生强烈的阅读欲望。“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有计划有目的地搜集一些关于读书的名言,进行评说,欣赏;讲述名人读书成才的故事,进行对比教育,从而激起学生对读书人的崇拜,对书的渴望,形成与书本交朋友的强烈意向。这样学生就会在课余时间主动地进行广泛的阅读尝试。
1.3介绍读物梗概,激发阅读欲望。教师要经常有目的,有计划地向学生介绍一些书中人物,内容梗概或精彩片段,激发学生“欲知详情,请看原文”的欲望。例如,我在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皇帝的新装》后,也可介绍《安徒生童话选》;我结合《将相和》《赤壁之战》的教学,又出示了《三国演义》(儿童版)介绍书中部分精彩内容的梗概。这样做,学生就会被兴趣所推动,纷纷要求借书阅读,在读中去感受名著的魅力和灿烂文化的艺术所在。实践证明,只有培养了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字生才会变“要我读”为“我要读”。在此基础上,让他们体验剑成功的愉悦,更增强了他们学习动力和信心,使他们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外阅读活动中。
2.教给方法,指导阅读
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现代教育更重视培养学生的自我发展能力,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教学生“学会”,而且还要教学生“会学”。并要用各种方法教会学生“怎样学”,在阅读过程中要根据不同的阅读方式和策略,有具体到概括的顺序要求阅读。但是学生只凭兴趣毫无目的,不苟方法地去茫茫课外读书中“潇洒走一回”其意义和收获不得而知。因此,我们要进一步引导他们不仅爱读,而日会读,要读得更好更有收效。这里我向大家介绍几种常用而又十分有效的阅读方法:
2.1选读法。此种方法的运用,一般是根据学生在课内学习或写作上的某种需要,有选择地阅读有关书报的有关篇章或有关部分,以便学以致用。指导学生去借阅相关资料,再选择自己所需要的部分,用于写科学小论文,以培养摘录资料和运用资料的能力。同时也丰富了语言积累,提高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
2.2精读法。所谓精谈法,就是对书报上的某些重点文章,集中精力,逐字逐句由表及里精思熟读的阅读方法。教师可以利用这些作品为依据,指导学生精读,要求学生全身心投入,调动多种感官,做到“四到”(即口到,眼到,心到,手到)、“三边”(边读,边想,边批注)、一养成(即逐渐养成认真读书的好习惯)。
2.3速读法。这种方法要求学生在快速的浏览中,要集中注意力,作出快速的信息处理和消化。利用速读法,可以做到用最少的时间获取尽量多的信息。
2.4摘录批注法。常言道:“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这种阅读法,就是说在阅读过程中根据自己的需要将有关词、句、段乃至全篇原文摘抄下来或对阅读的重点、难点部分划记号,作诠释,写评语。读与思共,思与读随。教师应该注重教会学生根据个人不同阅读习惯,阅读目的、性质,选择合适的阅读方法,灵活运用。
3.创造条件,促进阅读
美国教育家亨利.詹姆斯认为,教师“要在情境体验的这一过程中把握学生的情感流向,使他们的情感提到一个恰当的高度,这样就牢固地掌握了教学的主动权。”这段话有力地表明:情境数学对教师是相当重要的,学生的情感体验在于教师的情景设置与激发,这就要求教师要努力为学生创造课外阅读的条件,利用各种机会,加强对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要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组织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交流。笔者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了些有意的尝试:
3.1建立图书角。为了弥补学生书源的不足,教师可以动员学生把个人的图书暂时存放在班里,组织学生自己管理借阅。图书角设在教室一角,课余时间随时借还,十分方便。也可采用流动“图书箱”的办法,有各小组组长轮流负责图书的保管,借阅工作,为学生创造良好的阅读条件。
3.2保证阅读时间。教师要根据教学的需要,及时推荐合适的读物或文章,实现课内外的沟通。同时减少书面练习,增加阅读作业,为学生课外阅读提供空间和时间。除了允许学生在“早读”或“自习”时,既可朗读所教的课文,也可翻阅课外的书报,还可以每周划出一、两个课时,保证有计划地开展课外阅读及指导。
3.3开展活动,进行阅读。教师要借助学校的东风,班级经常开展有关活动。比如组织和参加学校、班级举办的朗诵会,故事会等,创造条件让学生广泛地“读”,大量地“读”,这样既可丰富学生的知识,又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
3.4帮助选择读物,避免盲目性。小学生求知欲旺盛,但缺乏辨别是非的能力。面对浩瀚的书山文海,教师应根据学生的阅读能力,思想状况,年龄特点,兴趣爱好和教育需要,认真地帮助他们选择有益的读物,避免他们不加选择,不辨优劣地进行课外阅读。坚决杜绝一些非法出版物和不健康的书刊在学生中传阅,造成种种不良影响。
4.鼓励先进,坚持阅读
一位哲人说:“开始是我们制造了习惯,后来是习惯制造了我们。”可见习惯对于人成长的重要性。由此我们可以联想到要提升小学生课外阅读能力,也必须鼓励先进,贵在坚持。为了激发学生持久的兴趣,提高阅读质量,我规定每学期都要进行若干次定期和不定期的阅读检查评比。其形式是举行读书报告会,绎验交流会,或是展览优秀的读书笔记、经验、评比表彰课外阅读积极分子等。对课外阅读取得一定成绩的学生,要及时的鼓励,计他们体验成功的喜悦。当学生在获得成功之后,会更坚持大量的广泛的阅读,良好的读书习惯也就随之形成。同时个人的进步往往又是同学们效仿的范例,这样班里就会形成浓厚的课外阅读氛围,其意义就更加深远了。
前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在人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圃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众所周知,儿童有一种与生俱来的,以自我为中心的探究活动的方式,他们对客观现实的人是来自于外界探究活动。总之,学生的学习不能只让看看书,做做习题,而要让其用探索的学习方式探究新知,让其“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在新的世纪里,课外阅读是我们人类的一个全新的生活领域,更是人类发展的一种重要的精神资源和趋势。阅读能力的提升是学好一门语言的关键,方法多种多样。我们的语文教育要追赶时代,就得超越课堂,引导学生去做,去实践,去体会,多注意,多练习,多摸索,使他们生动活泼地学习,使他们健康活泼全面发展,使他们各种素质得剑综合提高。
参考文献
[1]袁振国主编《教育新理》(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
[2]王海燕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3]于漪《关于语文教育人文性对话》1996
[4]朱永新《新教育之梦》《我的教育理想》人民教育出版社
[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曰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6]《教育学》《心理学》理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