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兴趣培养在音乐创新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2009-09-11鹿

现代企业文化·理论版 2009年6期
关键词:主体性兴趣培养创新教育

鹿 岩

摘要:文章主要论述了音乐创新教学中关键是要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使学生把学习音乐真正变为学生内心的需求,通过开放式的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创造性和积极性。

关键词:音乐教学;兴趣培养;创新教育;主体性

中图分类号:G62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145(2009)09-0180-02

音乐是积聚灵感、催发情感、激活想象的艺术,它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和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不仅能陶冶情操、提高素养,而且有助于开发智力,特别是在激活学生创新潜能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音乐教学中,兴趣是学习的基础,兴趣对于学习的重要意义,应该说早已被人们所认识,爱因斯坦的“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即是一句至理名言。在音乐教育中,把学生的音乐兴趣培养作为音乐教学的首要任务和目标,是基于这样的认识:就教育现状而言,音乐教育由于没有升学考试的外力推动,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就成为了学生学习音乐的主要动力甚至是唯一动力,学生没有音乐学习兴趣,音乐课程就有可能成为虚设;就音乐教学而言,没有兴趣做基础,包括传授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在内的音乐教学的基础任务就难以完成;就终身教育,音乐兴趣是学生在音乐方面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即是学生在人生旅途中不断学习音乐、享受音乐发展自身音乐能力的动力催化剂。学校教育只是人生的一个学习阶段,已经步入学习时代的当今学生,掌握学习方法比掌握学习内容更为重要。变“学会音乐”为“会学音乐”,更需要把学习兴趣归还给学习者。因此,把音乐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孩子。让他们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接受学习为探索学习,便成为音乐学习中的首要问题,这个问题不解决,就不能使学生热爱音乐,对音乐产生感情。如果我们的音乐课不能使学生喜爱,不能成为发自学生内心的需求,那么任何所谓的“音乐学习”对学生来说都没有意义。

因此说我们就需要立足于实践,建立一种以主体性、创新性等为特征的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能力的开放式音乐教学模式,使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都具有开放性。变过去的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和自主活动;让学生在经历音乐实践过程中欣赏美、感受美、表现美和创造美,以满足学生“自我认知、自我表现和自我发展”的需要。搭建让学生自主表演的“梦想舞台”使学生的心理素质、协调能力和创新思维都能得到良好发展,让学生成为学习音乐的主人。

一、音乐教学目标应该是开放性的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审美力、表现力和创造力,在感悟音乐中陶冶情操,才是音乐教学追求的主要目标。开放的音乐教学目标是指音乐教学目标的多元性,我们当然绝不排斥音乐知识与技能,而是指能在关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前提下,又能关注知识与技能目标,而不是仅仅关注其中的某一方面。学生的音乐基础是参差不齐的,其中不乏音乐感觉一般的普通学生,对于这类学生的教学,音乐知识、音乐技能的传授必不可少,但过分强调这方面的训练,可能会使他们对音乐的兴趣、热情消耗殆尽,对音乐产生厌恶感。这时,教师就要努力让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在自身基础上获得创新性的发展。比如音乐欣赏,同样的音乐往往可以让不同的学生产生不同的联想。“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音乐欣赏能够激发学生的内心活动,并且是带有很强主观性的。

二、音乐教学过程是开放性的

音乐是表现的艺术,在众多艺术门类中,它的创作自由度是最高的。这就决定了音乐教学过程并不是封闭的、孤立的。它应是学生对音乐的认识与对音乐的实践辩证统一过程,学生主体能力的生成和发展的过程,事态变化的过程,是极具开放性的。开放音乐教学过程,应为学生拓宽音乐学习空间,创设广阔的自主创新的音乐学习环境。让音乐与生活沟通起来。营造广阔的音乐教学空间。音乐本来就是从生活中创造出来的。让音乐回归生活、回归自然。让音乐与活动沟通起来,给予自由的音乐想象空间。音乐可以让每一位学生用自己独特的方式想象、解释,来宣泄自己的情感,它最能体现人的个性。我们在音乐教学过程中应注重通过音乐活动过程的展开,来激发学生创新的潜能,给他们探究问题,探询知识的空间,让他们大胆想象,自由创造。教师是导演,应不断给孩子新的内容,让他们有新的发展。如果教师与学生之间能形成友好信赖的关系,那学生就可能更愿意和教师相处,接受老师的教诲。同时在这种平等、和谐、热烈的氛围中,就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主体和创造的积极性。

1.积极培养学生的感知能力。首先是听觉能力的培养。通过音调、音色、力度、时值等让学生去感知和认识声音,进而听旋律、听和声、听遍各种人声和各种乐器的声音,提高学生听觉的选择性和敏感性。在教学中还应特别注重讲练结合、学用一致,帮助学生把知识转化成为技能,逐步具有识谱、唱歌的能力,使学生在视唱中有所收获,激发兴趣,提高识谱能力。

2.积极培养学生的想象、思维能力。音乐和文字不同,文字表达明确的概念和具体的思想,而音乐则是通过人们的感知,使人们对作品所塑造的形象产生联想、想象,引起共鸣来达到目的的。可见,音乐教学在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发面的作用是独特而明显的。通过视唱、欣赏音乐,不但训练提高了学生的视觉、听觉能力,而且学生的大脑在随着音乐紧张活动的同时,想象、记忆、情感等心理活动也非常活跃,这些都有助于思维能力的培养。

3.积极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除了让学生欣赏教材上的音乐作品,扩大音乐视野,提高音乐欣赏能力外,还可以结合听音联系,培养学生欣赏音乐的兴趣,教师可以从实际出发,采用生动形象的教学方法,比如,分别在中音区、高音区、低音区弹奏学生喜爱的乐曲片段,让学生欣赏三种不同音区弹奏出的效果;教师还可以采用口语与琴声相结合的方法给学生“讲述”音乐故事,这对于学生欣赏能力的培养十分有利,并为以后欣赏更深的音乐作品打下良好的基础。

总之,兴趣是创新的基础和源泉,成功中的喜悦和乐趣,会极大地唤起学生的创作新热情。因此我们要努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使学生不断品尝到学习音乐和获得创新的成功乐趣。

参考文献

[1]胡雪.浅议兴趣教学在音乐教学中的重要作用[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综合版)。2005,(7).

[2]伍晓萍.教学模式初探[J].中国音乐教育杂志,2004,(5).

[3]邵秀霞.浅论音乐兴趣教学[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06,(4).

作者简介:鹿岩(1973-),男,山东泰安人,供职于山东省交通运输学校,研究方向:音乐教育。

猜你喜欢

主体性兴趣培养创新教育
高中生物学习兴趣培养方法探讨
灵动指尖的艺术
幼儿教育改革进程中几个重要问题的探讨
扩展阅读在小学高段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小学数学创新教育开展研究
网络直播下身体在场的冷思考
论“教学留白”在语文教学中的巧妙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