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如何加快遵义县文化产业发展步伐

2009-09-11赵亚娟

现代企业文化·理论版 2009年6期
关键词:文化产品文化服务文化产业

赵亚娟

摘要:文化产业是指从事文化产品生产和提供文化服务的经营性行业,是社会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和现代生产方式的不断进步,而发展起来的新兴产业。文章就如何加快遵义县文化产业的发展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文化产业;文化产品;文化服务

中图分类号:F12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145(2009)09-0004-02

文化产业是指从事文化产品生产和提供文化服务的经营性行业,是社会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和现代生产方式的不断进步,而发展起来的新兴产业。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实施重大文化项目带动战略,加快文化产业基地和区域性特色文化产业群建设,培育文化产业骨干企业和战略投资者,繁荣文化市场,增强国际竞争力。”从中可以看到党和国家对文化产业工作越来越重视,对文化产业在文化建设乃至国民经济中重要地位和作用的认识越来越明确。这一论述和战略部署,为我们加强文化建设,发展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奠定了理论基础,指明了前进方向。下面就我县文化产业发展方向和前景谈点个人浅见:

一、充分认识加强文化工作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十一五”规划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等重大方针政策,其工作的重点和难点都在农村。而要达到这一目的,提高农民的素质是关键。我县是农业大县,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群众对文化的需求越来越强烈。与此同时,由于文化服务、文化产品不够丰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消费需求与落后的文化之间存在矛盾,主要表现为:一是农村文化建设投入明显不足;二是文化基础设施落后;三是公共文化机构运转存在较大困难;四是文化产品、文化服务供给不足;五是文体活动开展的广度和深度不够。这种状况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切实加以改变。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既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又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又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满足全县广大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精神文化需求的有效途径,这对党强基固体,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实现农村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二、以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为重点,广泛开展各类文化活动

文化工作既要实现文化为经济社会服务,又要充分突出文化工作在经济社会中的重要地位,使文化成为散播人文魅力、传递浓郁文化的名片。在经过充分讨论的基础上,我县确立了以“完善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文化产业政策调控。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逐步理顺文化工作机制,合理利用有效资源,稳定文化工作队伍,广泛开展各类文化活动,切实保障群众基本的文化权益,基本形成符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规律的农村文化建设格局”的总体思路。在这条思路的有力牵引下,要以构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为主线,大力加强全县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要坚持以镇(乡)为依托,以村(居)为重点,以农户为对象,强化县、镇、村文化设施建设,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网络;逐步加强县镇(乡)文广站、文化馆(站)、图书馆、村综合文化活动室配套设施建设,并充分发挥其自身“造血”功能,为广大农村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输血”。各镇(乡)要积极创新文化活动内容,通过“四在农家”、民间协会和各民间文艺团体的载体作用,开展形式多样、健康有益,集趣味性和娱乐性为一体文艺汇演和体育活动,展示“学”、“乐”的丰富内涵,启发广大群众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意识。

三、充分发挥县级主管部门的职能作用,加强对全县文化工作的指导

县文体局作为文化体育行政主管部门,要切实履行职责,在业务培训、文化市场(新闻出版)管理、扫黄打非、行政执法、活动开展、规划建设、产业发展、文艺创作及辅导等诸方面要加大指导力度。要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和措施,切实解决好群众关心的网吧和电子游戏等娱乐场吸纳未成年人问题,强化文化营业场所的安全、卫生监督检查工作,坚持依法行政,依法规范文化市场秩序和整治校园周边环境工作,深入开展“扫黄打非”和专项治理活动,进一步加强对出版物市场的监管,做好文化市场产业发展规划;要注重对全县文化体育业务工作培训,加强对娱乐场所从业人员和业主的业务和法律法规培训,加强对全县图书管理员、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技术人员的业务培训,加强对全县各个层面文艺人才的业务培训,加强对社会体育指导员、篮球裁判员的业务培训。要制定更加科学合理、更具可操作性的片区艺术节、片区篮球运动会活动机制,让两年一届的全县艺术节、一年一度的片区艺术节和篮球运动会得以延续,用机制保障传统赛事的正常运行。

四、加大投入,制定完善的文化产业发展政策

资金是文化产业的血液,应拓宽投资融资渠道,鼓励各种社会资金投入,从单纯的政府投入向企业、政府、社会力量共同投入转变,形成多元投资格局,如向上争取项目资金、鼓励捐赠等,还可以积极进行市场运作。文化事业中可以产业化运作的部分,完全应该以股份合作、拍卖、租赁、冠名、广告位出让等多种形式开展招商引资活动。加大对农村文化事业经费的投入,使乡有文化站、村有文化活动室和文化活动场所,以利于农村文化活动的开展,满足农民群众文化娱乐的精神寄托。加大对文学艺术事业经费的投入,建立激励机制,鼓励县内作家、作者创作出更多、更好的优秀文学作品。同时,重点扶持县文联出版《沙滩文化》等杂志。创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求的文化产业的经营体制和经营组织。一方面要对现有的经营性文化生产单位进行产业化改造,另一方面要制定政策,鼓励民间资本向文化产业投资,鼓励发展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产业。对文化建设项目在用地上给予支持,对重点公益性文化事业项目,其所需土地可采取行政划拨的方式解决,经营性文化产业项目用地在国家法律政策许可范围内优惠安排。根据项目需求减收土地出让金,免收市政建设配套费及相关规费。

五、注重培养青年农民文艺骨干,加大人才队伍建设力度

一是注重培养青年农民文艺骨干,组织他们到文艺专业院校进行系统学习和专业训练,聘请传统文化专家学者和专业文化工作者对他们进行短期辅导培训。首先,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提高农民文艺骨干的业务素质,增进掌握民间艺术的技能。其次,建立健全农村文化人才的选拔、培养和使用机制,创造有利于优秀文化人才成长的良好环境,拓宽农村文化人才渠道,动员和鼓励大中专院校毕业生,特别是熟悉农村生活、热爱民间艺术、有一定文艺专长的农村青年学生投身农村文化建设中,成为当地农民演出队的台柱子,作为民间老艺人的接班人。二是对来遵义县领办文化企业的国内外有识人士,经申请和研究,可获得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的适当扶持。鼓励宣传文化事业单位职工在5年内签责任状创办文化企业。对专业造诣较高、工作成绩突出的专业人才,积极向省、市推荐破格晋升专业技术职务,推荐破格评聘一批对民族传统知识研究,开发利用成绩突出的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对有重大影响的民族民间优秀文化的传承人授予荣誉称号,给予必要的补助和奖励,同时积极培养推荐进入院校进行系统的学习。

六、坚持市场取向、促进多元经营

按市场经济规律办理,深入研究市场需求,准确把握人们的文化消费心理和习惯,运用市场经济的运作手段和经费模式,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应在面向市场中奋力开拓市场,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新形势,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推介我县的文化产业项目,使之尽可能多地打入境外市场;应在开拓市中积极引导市场,立足自身优势,支持文化创新;搭建文化平台,活跃文化市场;积极发展文化中介机构,引导群众消费;着力打好建设牌、发展牌、规范牌、管理牌,做到管理有效,繁荣有方。发展文化产业,应重点发展主导产业,同时利用文化产业关联度高、覆盖面广、成长性强的特点,鼓励和支持跨媒体、跨行业、跨地区、跨所有制投资和经营,促进文化产业领域的内部联合,促进文化产业与其他产业间的相互渗透。促进社会办文化,不断调整经营结构,拓展发展空间,逐步完善投融资机制,实现政府投入与社会投入相结合,内资与外资相结合,推进投资主体多元化,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和民族文化为主体,吸收外来有关文化的文化市场格局,促进全县文化产业的发展。

总之,立足县情,真抓实干,做好、做强、做遵义县文化产业是一项刻不容缓的任务,今后几年是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打下坚实基础的关键时期,也是实现文化事业跨越式发展的战略机遇期,我们一定要以强烈的使命感和高度的责任感,坚持社会主义文化为人民服务的原则,认清形势,开拓创新,开创我县基层文化建设的新局面,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猜你喜欢

文化产品文化服务文化产业
论公共图书馆开办主题展览馆的必要性
西部地区文化产业发展,还需迈过几道坎
文化产业
关于文化产业发展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