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搞好当前新农村文化建设
2009-09-11李其刚
李其刚
摘要:“新农村建设”是一个内涵丰富的概念。近年来,增加农民收入、减轻农民负担、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让新增财政支出向“三农”倾斜一直是执政党与中央政府政策制订的侧重点。文章对如何搞好新农村文化建设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新农村文化建设;农民收入;农民负担
中图分类号:F29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145(2009)09-0176-02
“新农村建设”是—个内涵丰富的概念。近年来,增加农民收入、减轻农民负担、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让新增财政支出向“三农”倾斜一直是执政党与中央政府政策制订的侧重点。“新农村”是指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新农村建设的步伐加快,农村文化建设与新农村建设的矛盾已越来越明显,越来越突出。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于农村文化落后于农村经济发展,农村文化建设落后于新农村建设。农村文化贫困就是指农村文化落后于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状态。显然,农村文化建设已经成为新农村建设中的一大“瓶颈”,农村文化贫困已经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一大难题。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存在的问题
(一)传统文化和习惯思维根深蒂固
中国社会有着几千年的农业社会历史,农村是传统文化影响最深的地域。传统小农经济土壤上孕育的传统文化和形成的思维习惯,使长期生活在闭塞、落后的农村的广大农民有着强烈的宿命感、无助感和自卑感,表现出消极无为、听天由命的人生观;安贫乐道、得过且过的生活观;自给自足、重农轻商的经济观;懒散怠惰、好逸恶劳的劳动观;不求更好、只求温饱的消费观;老守田园、安土重迁的乡土观;多子多福、重男轻女的生育观等。所谓“种田为吃饭、养猪为过年、养牛为犁田、喂鸡喂鸭换油盐”,“三口之家五亩田、种好家中本分田、舒舒服服享清闲”等,正是这种传统文化和思维习惯的生动体现。由于传统文化和习惯思维在人们的头脑中已根深蒂固,使得广大农民市场意识缺乏,创新观念淡漠,冒险精神不强,无论在思想上还是在行动上都难以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越是经济欠发达的农村,这种传统文化与习惯思维的影响越深远,表现也越突出。
(二)教育资源与人才资源相对匮乏
农村教育是农村文化发展的一个缩影。农村教育资源不足,农村劳动力受教育程度不高,农村人才资源缺乏,对新农村建设的影响可想而知。据统计,2008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为209400亿元,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为9815.31亿元,仅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68%;2006年遵义区地区生产总值实现100.05亿元,教育事业支出1.85亿元,仅占地区生产总值的1.85%。教育经费紧张一直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一大难题。在原本就十分紧张的教育经费中,农村得到的就更少。目前广大农村的多数中小学运行经费难以维系,教师工资难以保障。农村教育落后的直接后果就是农村劳动力文化水平低。有关资料显示,目前我国农民平均受教育年限不足7年,在近4.9亿农村劳动力中,小学文化程度和半文盲占40.31%,初中文化程度中48.07%,高中文化程度占9.7%,中专文化程度占2%,大专以上文化程度占0.52%。不仅如此,由于年轻力壮、文化素质高一点的劳动力多外出打工,长期留守农村的人口主要是妇女儿童和老年人,农村人才资源稀缺的问题已越来越严重。
(三)文化设施和文化活动严重缺失
在广大的农村地区,一些乡镇的文化设施大多建于20世纪80年代,不仅设施陈旧简陋,而且多年没有得到维修改善,多数早已人去楼空。现有的少数乡镇文化站,工作基本上处于瘫痪状态,如果不是“名存实忘”,也是“名实俱忘”。村一级的文化设施数量更少甚至没有,农民难以正常地开展文化活动,现今,不仅农村的群众性体育、文艺活动少得可怜,就连农村传统春节喜闻乐见的“舞龙、舞狮、扭秧歌”等活动也日渐衰落。农民看书难、看戏难、看电影难、收听收看广播电视难等问题普遍存在,“早上听鸡叫、白天听鸟叫、晚上听狗叫”成了许多农民文化生活的真实写照。农村成了被文化遗忘的角落,文化不仅冷落了农村,也冷落了农民。近年来,各地开展的文化下乡活动,虽然对活跃农村文化市场,丰富农村文化生活,繁荣农村文化起到了一定作用,但毕竟只是“蜻蜒点水”,根本满足不了农民对文化生活的强烈需求,也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农村文化设施和文化活动严重缺失的现状。
(四)低俗文化和迷信文化日趋盛行
农村文化阵地不为先进的、健康的、高尚的文化所占领,便会被落后的、腐朽的、低俗的文化所侵占。近年来,农村文化低俗化、迷信化倾向开始抬头,主要表现在:迷信活动盛行,许多农户家里一改过去张挂领袖像的习惯,庭堂上普遍供奉着“如来佛”、“财神爷”、“观音菩萨”等神像;一些农民生了病,不是相信科学到正规医院去看病,而是找巫婆、神汉治病;一些地方卜卦算命者生意兴隆,封建迷信用品市场红火,出现了“集资建学不积极、捐款修庙都踊跃”的现象。“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和邪恶势力沉渣泛起,打牌赌博成为重要的文化娱乐活动,农村物资交流大会成为江湖术士、艳舞、脱衣舞等低级黄色文化与假冒伪劣商品的交流平台。在少数地方,宗族帮派势力有所抬头,修宗祠、续家谱、联宗祭祖活动盛行。这些低俗、迷信文化不仅使广大农民精神空虚、身心受害、意志衰退、行为失控,而且严重扰乱了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秩序,势必阻滞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二、解决方法
1.领导到位。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付出相当多的精力和巨大努力。各级相关部门要切实负起责任,把构建与新农村相适应的思想文化体系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纳入财政预算,纳入干部考核指标。各有关部门要认真履行职责,把新农村文化建设目标与建设新农村一起规划、一起部署、一起实施,密切协作,各负其责,齐抓共管,形成合力,确保文化建设与建设新农村同步协调发展。要完善考核机制。根据构建新农村的实际,把新农村文化建设的目标具体化,使之具有可操作性,列入年度工作考核中,促进新农村和谐文化建设。
2.发挥农民的主体创造作用。农民是农村文化建设的主体,这是大家一致的观点。关键是农民怎样才能成为农村文化建设的真正主体。当前,政府和学者们都认为发展农村文化事业就是增加投入,让政府多投钱来促进农村文化的发展,孰不知,这只是一种救世主的心态,农民并不在政府和学者们心中成为建设的主体。事实上,农民办文化既有热情,又有信心,也有能力办好。例如,湖南清朝时期总共有400多个大剧场,国家没有投入一分钱也搞得红红火火。当前农民自办的许多文化团体运转得非常不错,而政府主办的许多文化单位却惨淡经营也是生动的例证。
3.经费有保障。各级财政要统筹规划,加大对农村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建设的投入力度,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不断提高用于乡镇和村的比例。
4.建立起城乡一体的文化资源网络管理体系。利用城市文化、广电、出版、教育、体育等资源,对农村形成多时空、全方位的集聚和辐射功能,加大先进文化在农村的渗透力和覆盖范围,建设一批布局合理、功能完善、设备齐全的重点城镇文化基础设施。
5.全面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我国从2003年开始提出整体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工作重点就在农村。建立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县乡政府在新农村建设中一个新的职能定位。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要从农民最迫切的需要出发,从基层政府最应该做到也能够做到的地方入手,保证基本的投入,完善基本的设施,建立基本的队伍,开展基本的活动。要从完善县级文化馆和图书馆、乡镇文化站、行政村文化活动室人手,逐步完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应该尽快建立农村公共文化投入的效益评估机制,防止地方政府将国家的文化投入不是用于农村文化建设,而是在城市里大搞文化形象工程。
总之,我们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一定要处理好和谐与不和谐的关系。以和谐为最高的价值追求、价值目标,坚定不移地朝着更加和谐的方向前进,尽最大努力消除不和谐的因素,但又不要盲目追求无法实现的空想,不给自己提出不切实际的要求。要创造和谐的社会文化氛围,培养和谐的社会文化精神,在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长期过程中,陶冶民族精神,提高文化素质,为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和谐社会建设创造良好的文化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