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学科网络资源导航系统体系结构研究
2009-09-04罗佳
罗 佳
[摘要]文章概述了中北大学重点学科网络资源导航系统的设计原则、体系结构、主要功能模块以及实际建设情况,同时对网上信息资源的组织与开发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中北大学;重点学科;网络资源;导航系统
[中图分类号]G250.7[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005-6041(2009)02-0025-03
构建网络学科信息导航库,组织、挖掘网络宝贵的学术资源,快速准确地为大家提供有价值的学术信息,已成为目前图书馆面临的重要课题。中北大学未直接参与GALIS项目建设,而学校重点学科的发展又对重点学科网络资源导航提出了要求。因此,学校图书馆应充分发挥信息资源的优势,主动开发网上重点学科信息,构建重点学科信息导航系统。
1设计原则
中北大学网络资源导航管理系统设计不仅要满足当前业务需求,还应符合数字图书馆整体技术规范和未来发展趋势。为将学科网络资源导航库建成一个学科网络资源中心,实现资源共享,确定了以下几个原则[1]:
(1)先进性。设计过程中坚持选用先进成熟的科学技术,采用Intemet/Intranet运行平台、高性能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分布式数据访问和连接数据库产品、开放式应用等面向对象的先进技术。
(2)集成性。将网络资源导航管理系统的开发、设计与应用与中北大学图书馆业务自动化系统(MELINETS)实现无缝链接,实现系统先进性与实用性的有机结合。
(3)标准性。该系统采用的所有技术,从网络协议到操作系统、数据库和元数据模板,基于XML的IYRD和Schema定义,乃至分类体系和名称规范控制,全部遵循通用的国际或国内主流标准和协议,具有可扩展性。
(4)开放性。标准的API接口,开放式结构,支持OPENURL、OAI标准协议,支持不同操作系统,可以集成多个对象服务器。支持分布式异地加工、联合共建,提供多种媒体信息资源的处理功能。数据校验和质量控制流程能够灵活配置。
2体系结构
系统采用了B/S模式的三层体系结构,即由客户端发送请求到服务器,再由服务器调用数据库,返回到客户端,从而实现全动态的数据库管理。在这种模式中,用户可以通过通用浏览器(如IE)向分布在Intemet上的服务器(可以是多个)发出请求[2]。B/S结构极大地简化客户机的工作。客户机上只需配置少量的客户端软件即可,服务器将担负更多的工作,对数据库的访问和应用程序的执行将在服务器上完成。
第一层:客户机是用户与整个系统的接口。客户的应用程序精简到一个通用的浏览器软件,如Netscape,IE等。浏览器将HTML代码转化成图文并茂的网页,网页还具备一定的交互功能,允许用户在网页提供的申请表上输入信息提交给后台,并提出处理请求,这个后台就是第二层的Web服务器。
第二层:Web服务器将启动相应的进程来响应这一请求,并动态生成一串HTML代码,其中嵌入处理的结果,返回给客户机的浏览器。如果客户机提交的请求包括数据的存取,Web服务器还需与数据库服务器协同完成这一处理工作。
第三层:数据库服务器的任务是负责协调不同的Web服务器发出的SQL请求,管理数据库。
采用B/S模式体系结构,更能满足广大不同需求用户的要求,普通用户通过浏览器浏览、查询、上传站点,系统管理员通过验证之后可以对数据库信息进行添加、编辑、修改等。
根据我馆的具体情况,构建三级(层)四结合的“系统”体系结构,如图2所示。
采用“学科一资源类型一记录型”形式的分类体系结构,类目设置应坚持易用性、规范性、灵活性等原则。建立三级(层)四结合的“系统”体系结构,将学科导航与FAQ(按学科专业分类)、虚拟咨询台(链接专家、学者、学科馆员等)、OPAC(实体馆藏、虚拟馆藏)、学术论坛有机结合起来,从不同角度、层次、深度解决用户对学科专业的信息需求。
3系统总体结构的设计
导航库的研究具体落实在围绕“重点学科”进行网上信息资源和图书馆电子文献资源的深度开发和利用上,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在资源布局和建设上,将提供完善的解决方案和可操作的功能模块,包括专业网络信息的选择、评价、获取以及网络学术资源标引、组织、发布与学术资源共享平台。导航库的建成将形成一个功能完善的中北大学图书馆网络信息资源导航系统。同时利用建设过程中的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提高对重点学科导航建设的认识,在论证和研究中得到一系列的学术成果,为将来的导航库更新与发展提供理论支撑。
根据系统所要达到的目标和总体需求,可将系统划分以下模块:
(1)检索功能。该模块支持全文检索。为适应不同用户的不同需求,提供按学科分类逐级浏览、单条检索和组合检索等多种揭示导航信息的途径。
(2)信息采集功能。该模块在该管理系统中起着重要的支持作用,主要根据重点学科设置搜索内容和搜索机制,实现对多种格式的资源的搜索,包括一般文字(TXT)、超文本(HTML)、MSOFFICES文档(DOC、XI_S、PIT)等多种格式,实现对关系数据库和全文数据库的搜索,如ORALCE、Sybase和BTS等[3]。
(3)网络资源的标引与管理。该模块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是通过元数据模板等录入界面,实现对数据对象的分类、标引、关联、索引等电子编目功能。系统可以支持通用格式(XML、MARC等)的数字资源和元数据的转换(导入、导出)功能。
(4)信息发布与导航服务。主要实现信息发布控制管理、信息查询分析、资源统计报表、读者推荐站点和学科评价等功能。
(5)系统维护管理。该模块主要实现读者身份权限、操作员身份权限以及网络资源编目模板的设置,可自动化删除重复网页和无效链接,做到实时更新,可实现数据库维护、备份等功能。
4网络信息资源的开发与组织
4.1学科分类组织上要合理化
学科分类应先罗列出每个重点学科的类目,而每个学科又可参照以下方式进行分类(以化学学科为例,[4-5]。
4.2学科导航网页界面要科学化
4.2.1采用框架结构,分帧显示。搜索引擎和浏览页面要采用大致相同的布局方式,学科导航主页的每一页面链接既可方便返回主页,又可在学科间、本学科分类资源问进行链接,还可进行其他学科导航的链接[6]。各学科导航库所有的页面相对保持统一风格的同时,兼顾不同的类别的各自特色。
4.2.2采用树状结构,分层显示。首先重点学科作一级类目进行排列,当用户分学科进入页面后,又可选择其二级类目进一步浏览,这样通过多级链接,可让用户从一个类目转入另一个类目或转入该类目的搜索引擎。也就是说,信息树的分支应互相交叉、汇合,用户可通过不同的入口和途径找到同一站点。
4.2.3页面版式可设计成文字、图形、表格相结合的形式,并辅以背景、色彩,使之生动活泼、丰富多彩。
5结语
课题研究启动后,依托CALIS数据库管理系统进行“中北大学品牌专业网络资源导航库”的初期建设。根据学校教学发展重点,选择有代表性的学科专业进行建库工作。经过一个学期的信息采集和著录,“化工学科”导航库已经初具规模。截至2008年11月底,学科导航库共搜集了2669条网络信息记录。
在课题组成员的不懈努力下,建设“中北大学重点学科网络资源导航库”的发展势头良好,建设具有本校、本馆特色的网络学术资源导航系统,将会成为学校教学科研信息保障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随着网络信息资源的日益丰富,导航库对高校教学和科研的作用将越来越明显,构建重点学科信息导航系统,是信息时代我校图书馆为教学、科研服务的新举措,将有力地推动我校重点学科的建设与发展。
[参考文献]
[1]徐建华.深圳大学图书馆学科导航库的建设[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3):20-23.
[2]杨莉萍.高校图书馆重点学科导航库的建设[J].图书馆学研究,2006(12):42-44.
[3]刘海梅.关于建立重点学科信息导航库的思考[J].现代图书情报技术,2002(3):81-83.
[4]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EB/OL].[2008-10-[2].http://www.calls.edu.on/.
[5]L allrB.Cohen,Yahoo!and the Abdication ofiijjment,American Libraries,2001.
[6]罗晓呜,王庆前.高校重点学科导航系统建设刍议——以湖南大学图书馆重点学科导航系统为例[J].高校图书馆工作,2004(3):4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