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承 融通 创新

2009-09-02张娟娟

河南图书馆学刊 2009年3期
关键词:易学古代文学周易

张娟娟 崔 波

由上海三联书店2008年2月出版的《易学与中国传统文艺观》(24万字),是黄黎星先生为近些年来易学与文艺学研究领域所贡献的又一可喜成果。该书以《易》学对传统文艺观的影响为基本线索,在把握《易》学思想本质的基础上,通过对散见于各种典籍的相关资料的搜集、整理,寻绎出传统文艺观中较为确凿的受到《易》学影响的因素,并进行了相应的分析与总结。其中言及文艺起源论、文艺历史观、创作主体论、表现形式论诸方面的问题尤有理致,既能紧扣《易》学特征,又能探析《易》学思想与文艺观念的会通。拜读之后,收益颇多,主要体会有:

一是学有传承,理数贯通。黄黎星先生是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易学研究所教授。师从当代国学宗师、福建师范大学副校长黄寿祺教授及当代《易》学名家、中国周易学会副会长张善文教授,从事《易》学与中国古代文化研究。2000年6月考取中国古代文学(先秦两汉经学与文学方向)博士研究生,2003年7月毕业,获文学博士学位,博士学位论文为《易学与中国传统文艺观》。2004年2月至2006年10月,赴武汉大学哲学学院进行中国哲学博士后研究,合作导师为当代《易》学名家、中国周易学会副会长萧汉明教授,研究课题为《先秦易筮与诸子易说研究》。黄黎星教授的易学研究,遵循黄寿祺教授、张善文教授所倡导的“从源溯流”、“强干弱枝”、“贯通经传”、“象理兼融”、“博取择善”等研易原则,立足治经传统,精心研读古注,又注重融汇新知,创造发挥,研究领域涉及《易》学本体、《易》学史、《易》学与中国哲学、《易学》与文艺美学等,兼及《易》学与术数。黄先生的易学研究是与黄寿祺、张善文教授一脉相承的,这在《易学与中国传统文艺观》中也得到充分体现。正是文学家与易学家的双重身份,黄黎星教授以其深厚的文学功底和易学造诣,对易学和传统文艺观进行长期深入的研究,观其会通,探其精微,完成了这部对文艺领域和易学领域研究影响重大的力作。

二是溯源察流,脉络清晰。黄先生认为,经学,是中国古代学术文化的主干,而作为冠居于群经之首的《周易》,更是中国古代学术文化发展长河巨流中一股强大的源脉,它以博大精深的内涵意蕴持续、广泛、深刻地影响了诸多学科领域——文艺领域亦自莫能外。《周易》的思想内涵及其特殊表现形态,具有比其他经典更广大的包容性,更丰富的启示性,易于在文学观念中被引申发挥。大而言之,“广大悉备,弥纶天地”。曲成万物之易理易论,为古代文艺观提供了哲学、文化的思想背景;小而言之,言简意赅,启示丰富的那些经传辞句,也成为许多文艺观念的范畴、体系之滥觞。中国古代文学思想有着强烈的宗经意识,许多文论家自然对《周易》特别关注。刘勰在《文心雕龙•宗经》篇中说:“故论、说、辞、序,则《易》统其首。”叶燮在《与友人论文书》中也说:“《易》似专言乎理……因《易》之流而为言,则议论、辨说等作是也。”这样一来,《周易》便像“太山遍雨,河润千里”那样开启了后来的文体,成为论、说、辞、序等文体的渊源。同时,《易》道精神还为古代文论提供了哲学基础,成为文论家论述文章起源、总结创作规律、分析风格特点的理论依据。薛雪《一瓢诗话》有言:“《易》云:‘风行水上,涣。乃天下之大文也。起伏顿挫之中,尽抑扬反覆之义,行乎所当行,止乎所当止,一波一澜,各有自然之妙,不为法转,亦不为法缚。”《周易》对古代文学思想的影响,首先不在于它个别的、直接的或间接的概念、范畴,而在于它“无所不包”的哲学体系。这一哲学体系的确立,是企图对包括自然、社会、人类的历史发展等等范围极其广泛的问题作一总括和说明。由此而呈现的《易》道精神,具体体现为天人合一的宇宙模式、阴阳互动的建构方式与通变致久的发展观点。这些均成为中国古代文学思想的哲学基础。黄黎星先生正是以易学对传统文艺观的影响为论题,在把握《易》学思想本质的基础上,通过对散见于各种典籍中相关资料的搜集、整理,来寻绎出传统文艺观中较为确凿的受到《易》学影响的因素,并进行了分析、总结。在书中黄黎星先生对受到《易》学思想深刻影响的传统文艺观进行了深入研究,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站在新时代的高度,以积极进取的精神,从我国自己的文化传统中找到源头活水,并努力促使古老的东方文艺思想实现时代性的转换,揭示援《易》立说的现代启示意义,从而不断完善具有民族特色的当代文艺理论体系。

三是独辟蹊径,见解独到。在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与文艺思想各有不同的注重点,但彼此间并无鸿沟天堑,相反,两者往往呈现着交融、互相渗透的状态。经历了千年积淀,《易》学与中国传统文艺观的相关论说已经成为内容丰富,值得重视的思想文化宝库。纵观历代相关领域的研究中我们可以看到,一方面,易学家对“弥纶天地”、“广大悉备”的《周易》所具有的思想内涵所做出的理解、把握和引申、发挥,从多层次、多角度与文艺领域形成联系会通;另一方面,历代文艺理论家也依傍《周易》这一经典,从《易》学思想中吸取丰富的启示,从而增益、充实了文艺创作与文艺理论的内涵。《易》学与文学关系的研究,既是《易》学研究在特定领域里的延伸,又是文学研究在特定范围内的展开。无论是以文学的立场和角度来考察《周易》经传,或是从《易》学研究出发而于《周易》经传中寻绎出文学的内涵意蕴,都面临着一个“会通”的问题。《系辞传》中有云:“圣人有以见天下之动而观其会通。”“会通”的思想,是一个重要的方法论观念。有时,对《易》学中哪怕是简单的问题,由于没能准确地理解把握“会通”,《易》学与文学的努力就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当然,对于中国古代文学(包括文学创作、文学理论这两翼以及相关的背景)的特点的深入了解与把握,同样是必备的基础。而黄黎星先生也正是在易学与文艺学之会通问题上孜孜不倦的探索与开拓。这本书的出版也是黄黎星先生心血与智慧的见证。对从事易学与文艺学方面的学习和研究提供了很大的参考和帮助。从本书中我们也得到这样的警示:由于《周易》思想内涵的丰富与表现形态的特殊,因此,历代学者在“会通”《易》学与文学之关系的阐论中,均存在着“见仁见智”因人而异,“有感而发”各有偏重的现象,不可避免地在运用角度、意义取向、发挥形式等方面有所不同。首先,应该承认“多元解释”是历史的客观存在,并且承认其合理的一面。问题的另一面是,多元解释也还是受到一定条件限制的,倘若不受限制地随意发挥,多元解释将变成混乱的解释。因此,笔者提出“合理取向”的认识问题,目的在于使研究者更加明确规范的存在与制约,这对于当代学者的相关研究或有裨益。

四是把握方法,有的放矢。令人欣喜的是,黄黎星先生在书中给我们提供了在该领域研究工作中应注意掌握的方法问题,让人受益匪浅。首先我们要注重对研究材料作出尽可能充分、准确的把握。从认识论的根本上说,一切认识的结论,都应该是从材料出发的,离开材料面壁设虚,往往成为无根之谈,虚妄之论。对研究材料的把握,一要充分,二要准确。惟有充分,方能将对象的全貌洞悉于心,哪怕是局部的、细节的研究,也要尽可能地将视野扩大。第二,坚持将逻辑分析与历史分析相结合。在进行《易》学与文学关系研究过程中,要有“与茧丝牛毛争其猥细”的精神与态度,要注意具体辨析各种复杂的现象与关系。无论是“照着说”还是“接着说”;无论是微观的、个案的研究,还是宏观的、整体的把握,都应该坚持将逻辑分析与历史分析相结合。第三,进行恰当的归因和合理的评判。在进行《易》学与文学关系研究时,如何进行恰当的归因和合理的评判,也是一个与该领域的特定属性相关而显得突出的问题。《易》学对文学观念的“触类引申”“曲折隐晦”的间接影响,并非不可以加以分析研究,但在推阐的过程中,应该注意把握确凿的、具有内在的规律性的联系,在立论的分寸上,应该恰当进行科学的、有理有据的评判,进行尽可能精心的考察,以历史发展的眼光加以恰当的定位,进而作出系统的归纳、精当的评判。

总之,中国古代文学创作和文学理论积二千多年之发展而蔚为大观,形成独特之风采,洵为珍贵之宝藏,而《易》学对中国古代文学、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的影响在涉及面、纵深度、持续性上都不可低估。《易学与中国传统文艺观》一书对其董理细密,文笔流畅,观点新颖,是一部学术性很强的理论著作,值得推介阅读。对此,处于在21世纪崭新时代的当代学者应像黄黎星先生那样对《周易》与古代文学和文献中有价值的思想进行爬罗剔抉,进行全面系统的考察、研究,以期“以古鉴今”、“古为今用”,为当代的文学创作和文学理论提供传统的、富有民族特色的参照体系。同时,祝愿黄黎星先生在《周易》研究领域多出成果,领风骚于当代《易》林。

猜你喜欢

易学古代文学周易
古代文学作品鉴赏思维与视角的转换
高校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学研究
网络环境下中国古代文学教学模式探究
《豫》卦释义
甜甜的“蝴蝶茧”
《雕菰楼易学五种》
简单易学的口水巾
四种易学语言
《百年易学文献菁华集成》(一)目录(周易经传研究专辑)
《百年易学文献菁华集成》(二)目录(易学史研究专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