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构建与优化知识服务研究
2009-09-02周月玲杨雯黄辉
周月玲 杨 雯 黄 辉
关键词:知识构建;知识服务;知识创新
摘 要:本文从知识构建的发展过程入手,对知识构建的涵义、条件及内容进行分析研究,进而提出知识构建对知识服务的优化作用。
中图分类号:G25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588(2009)03-0015-03
A study on the knowledge construction and knowledge service
Zhou Yue-Ling;Yang Wen;Huang Hui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School Library of Honan, Zhengzhou 450002,China)
Key words:knowledge;construction;knowledge service
Abstract:The article begins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knowledge construction, make an analyze and research of the sense condition and content, and raises the perfected ways of the knowledge construction to knowledge service.
1 知识构建的理论
知识构建的涵义:知识构建是一种对知识资源进行优化整合的结构体系。它是一种基于信息构建的主体框架,相应地包括知识组织、知识标引、知识导航和知识检索4个核心内容,是人们寻求解决信息爆炸和信息污染问题背景之下,渴求知识的必然选择。它是一个包括调查分析、设计和实施的应用领域。具有跨学科属性,非常强调知识与用户双向沟通和用户体验的一种以人为本的科学理论和方法。
知识构建与信息构建相比,后者的焦点在于如何建立人与信息之间的有效关联,它一般是面向某个具体应用的;前者提供的是信息资源开发链较高层次信息或是知识本身,提供的是知识服务,它更突出人与内容的结合,其焦点在于如何建立人与人之间有效的知识关联,它与某个具体应用无关,是通用的、面向基础的、多维的动态的。同时知识构建所建立的知识框架需要嵌入更多的、复杂的背景因素。因此,知识构建具有更加人性化、社会化和智能化的特征,具有更加完善的思想体系和更多的知识创新。
知识构建是关注内容组织,将知识表达清晰化、组织有序化、存储本地化;建立在“以人为本”的思想基础上,关注特殊环境下人所处的信息生态和知识生态以及人的信息获取和知识利用。知识构建作为一种理论应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1)一个空间:各种要素和关系组成一个知识信息生态圈。(2)设计方法:就是确定范围、蓝图设计、内容的分组和标识系统。(3)基本阶段:用户分析和目标规划、设计建模与实施。(4)系统:包括组织、标识、导航和检索。(5)要求:知识可理解为以人为本的可用性。
2 知识构建的条件
建立一种系统架构,提供一种智能交互的环境。正如T.Reamy所言:“知识不是我们典型意义上存储下来的东西,相反,我们存储信息是让人们将它转化为知识。”这意味着知识构建不仅关注存储系统的结构,还要关注其中嵌入的,让人们在信息系统中相互影响的,将信息转化为知识的知识管理过程,并且要让这个过程更容易、更快捷和更有生产力。
2.1 主体是自组织体。它应是一个有机的具有输出、接收、反馈、加工和创新能力的,且与外在环境能自由互动的自组织体。特别是作为知识的建构主体的人要具有建构知识的最低智力、知识基础和正常的与外界互动反馈的生理、心理和精神条件。
2.2 参与知识建构的客观因素——认知客体、社会文化、认知主体的“个性”特质等因素必须具有可选择性,即具有多样性、复杂性和不确定性。这样,知识建构主体才可能有选择地“自由创造”知识。
2.3 主体和其外部情境是持续稳定联系的、发展的和互动的。只有这两者是不断发展的,它们才有对知识创新的要求,知识创新才可能存在;只有这两者是稳定互动的,它们各自的发展变化才能传递给对方,各自的发展要求才能由此达彼,影响对方。
2.4 知识构建、传播和运用环节是共时空的同时态和相继的连续态。建构知识不是一个孤立的过程,它处在社会大系统中,它的顺利进行并成功完成需要与其他环节、系统的密切互动。知识的建构、传播和运用必须是共时空的同时态和总体上相继的连续态,若这些环节出现了缺失或中断,将影响知识的建构。
为不同的知识状态建模,让知识能够获得。将所组织的内容组织成为一些小型的可以再利用的小块,并在它们之间建立有意义的、直观的联系,结果是用户在需要时能够快速定位所有的相关知识。(1)建立能够捕捉个人头脑中的隐性知识的特征概貌图,建立人与人之间的知识联系。知识构建不仅要为显性知识,还要为隐性知识建立可能的关联;不仅建立人与信息之间的联系,还要建立人与人之间的联系。(2)建立知识地图,支持合作研究。
3 知识构建的主要内容
3.1知识构建的要素
遵循信息构建由浅入深的构建层面,结合知识构建的特点进行分析,可以认为是遵循使知识可访问→知识可理解→知识可传递。从理论层面分析:
3.1.1 知识组织是随着知识经济到来而出现的一个规范化的术语,是在分类法基础上提出来的。其目标已不仅仅停留在简单的对知识存储进行整序和提供知识,而是融合分析、归纳、推理等方法来实现知识挖掘的知识表示过程。它作为信息组织的高级形式,具有自动化、集成化、智能化等特点。所采用的知识组织方法有知识表示、知识重组、知识聚类、知识存检、知识编辑、知识布局和知识监控。所使用的知识组织技术有超文本技术、专家系统、数据仓库和知识挖掘等。
3.1.2 知识标引是在知识组织完成后,从文档中提取一组能在一定程度上概括其内容特征,作为用户检索入口的关键性信息。
3.1.3 知识导航是运用多种先进技术手段,向读者提供高知识咨询服务的帮助与指导,以快捷有效的方法,满足读者的知识、信息需求。知识构建中所研究的知识导航,相对于信息导航而言,其最大特点是主动服务,即在了解与掌握读者的知识、信息技术需求基础上,个性化的主动服务。
3.1.4 知识检索是综合运用信息科学、人工智能、认知科学及语言学等多学科的先进理论与技术,是一种能充分表示和优化用户需求,高效存取所有媒体类型的知识源,并能准确精选用户所需要的高级信息检索方法。知识构建中的知识检索强调的是基于知识的、语义的匹配,是基于Web页面信息的知识单元和知识关联的揭示,在对其进行非线性知识组织的前提下,实现基于信息语义内容理解的智能化查询的一种高级信息检索方式,是一种新的检索方法和理念。
3.2 知识构建模式
知识构建的基本原则是确立人的主导地位,充分考虑用户需求;以用户为导向,促进知识在组织内部的流动及知识在组织内外的互动。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知识资本的战略管理。以知识链为基础的知识活动,在运行过程中不断调整和适应以实现知识的目标价值,促进组织创新能力的提高和核心竞争力的保持。
在对知识构建的相关要素进行总结、分析和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知识构建的特点和内容,提出以下知识空间构建模式:概念设计(知识来源与环境)→知识内部组织(范畴、面向任务、用户分类)→知识标引(面向过程、可视工具、个人标识等)→界面设计(人与人之间的交互与知识传递)→提供知识导航(联系人员和指引使用者的工具)→知识检索(半结构化内容检索和智能化检索)。
4 知识构建与优化知识服务
4.1 知识构建与优化知识服务的关系
知识构建是优化知识服务的基本条件,是确保数字资源的有效配置和知识利用、知识创新的前提基础,是实现图书馆科学发展目标的重要途径之一。依据知识构建的含义,将用户需求目标和知识产品有机地结合起来,将战略思维与对象分析有机结合起来;将网络环境与人有机地结合起来;注重对知识——智慧——创新的研究;更有效地开发、利用已有知识资源提升优化知识服务。因此,知识构建与知识服务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具有必然的联系。即知识构建最终要达到的目的——个人和组织的知识创新——提升知识服务能力。
知识构建是支撑性框架,而知识服务是网站面向用户服务的类型。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知识服务是带有前导性的一种研究活动,是对信息资源的深层次开发和利用。知识服务的对象往往是决策机构、科学研究机构的特殊用户,它以信息的搜寻、组织、分析、重组的知识和能力为基础,根据用户的问题和环境,融入用户解决问题的过程之中,提供能够有效支持知识应用和知识创新的服务。它研究的目的主要是围绕用户需求,落实于知识服务的创新。
“用户第一”的理念始终贯穿知识构建、知识服务的理论与实践。“以人为本”是知识构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提升知识服务的能力在于建立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将用户需求目标和知识资产有机结合起来,将网络环境与人有机地结合起来,将技术因素与文化因素有机地结合起来,更有效地组织、开发和获取利用知识。知识构建的基本思想决定了知识服务的特性和方式。知识服务是满足用户需求的服务,它将知识价值的实现归结为用户依靠所获得的知识取得成功,知识服务是集成性的连续服务。可见,优化知识服务必须依靠庞大的知识构建体系和各类专家支持系统完成。
知识构建是优化知识服务的基础前提,如果没有相应的知识构建,优化知识服务就无从谈起。知识服务由理论向实践的转变过程中,知识构建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它为知识服务提供了新颖有效的解决方法和途径。
知识构建可以提供知识发现、决策支持等智能服务。两者之间存在着概念上的逻辑发展关系和实践上的转换关系,对应的都是知识,在实践过程中对应的一个是构建,一个是服务。二者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缺一不可。知识构建是知识服务的基础;知识服务是知识构建的目的。
4.2 知识构建对知识服务的优化作用
研究知识构建,就是要实现对网络信息资源的有效控制,实现网络信息空间的有序化。知识构建是从跨学科角度来研究知识的结构化和体系化的有效描述方式,目的是知识易于理解,能够被访问,在知识和用户之间建立起直观高效的知识服务平台。
根据知识服务的概念和知识构建核心要素的分析,可以看到知识构建对知识服务各环节的优化作用。知识利用是知识构建的目标节点,与组织环境和人有着密切联系。知识构建主要是实现知识的可显性与可理解性,至于知识最终具体的利用和创新还需要结合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因此,知识构建对知识服务过程的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4.2.1 对知识获取的优化:(1)基于本体的领域知识学习。为了充实和丰富领域知识,必须不断进行学习。知识组织中的领域知识学习可采用人工和自动两种方式,由于人工方式成本大、耗时多,因此,多采用自动方式。自动方式依据语言知识库提供的语言学知识和专家知识库提供的相关学习规则,对事实数据进行解析识别和提取与领域本体中的分类结构相匹配的知识实体,并将其以机器可读的形式存入领域知识库中,即或完成了对该事实数据的学习。(2)知识检索系统中检索代理的智能化。检索代理可以在系统负载不重的时候,根据用户偏好主动检索信息资源中的新文档,并将之加工和存储在领域本体对象库中。这样,通过检索代理的智能化功能,便可以及时获取到新知识,增大知识获取面积。
4.2.2 对知识表示的优化:(1)用户隐性兴趣知识的显示表示。为知识存储奠定坚实基础。(2)基于本体的语义标引方法。由于相关概念、概念属性及其概念间关系的精确和详细的描述,准确地为文档与领域及其所属类别进行较为准确的划分,同时也能体现出它与相关类别的语义关联度。
4.2.3 知识存储的优化:(1)专家知识库以可读形式描述领域专家行为知识。把专家知识库的构建考虑为检索领域的方法本体的构建。(2)事实数据知识库的使用减少知识数据冗余。不同类型的事实数据按照层次结构进行组织,低层次的数据类型可以继承高层次的数据类型的属性,减少数据知识的重复和冗余。
4.2.4 对知识共享的优化。基于本体的知识检索对知识共享的支持和本体的知识检索与传统检索方式比较,在知识层面上进行检索,刻画了概念之间的内在联系,可以发出那些隐含的、不明确的信息、概念,不仅在查全、查准方面更好地满足用户要求,还有智能化、定位准确、文本挖掘功能等明显优势。
参考文献:
[1] 马费成.信息构建对当代情报学发展的影响[J].图书馆论坛,2003,(6).
[2] 张晓林.走向知识服务:寻找新世纪图书情报工作的生存点[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5,(5).
[3] 王晰巍.知识构建对知识管理的优化研究[J].情报科学,2007,(7).
[4] 周晓英.信息构建与知识构建[J].情报理论与实践,2005,(4).
[5] 荣毅虹.信息构建探析[J].情报学报,2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