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阅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009-09-02任晓娟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 2009年8期
关键词:草塘凡卡逆向

任晓娟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在发展学生语言能力的同时,要“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而语文课堂中阅读教学是语文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

一、创设情境,激发创新兴趣

我在教学中特别注意充分挖掘教材内容,采用新颖的教学方法,努力创设使学生产生兴趣的情境,从而有意识地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

在教学《可爱的草塘》一文时,我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草塘图,让学生欣赏草塘美景。再根据作者有序的描述,通过配乐范读后,让学生分成四人一组,再读课文,想想那美丽的草塘,那丰富的物产,孩子们的心完全融入了草塘中。接下来让学生来读一读,比一比,说一说你最喜欢草塘的什么。由于“配乐范读,分组朗读”为学生创设了轻松、愉悦的氛围,使学生完全地打开了心扉,可以无拘无束地、自由自在地探讨、议论、创新。向学生提供一定的情境,是激发学生创新欲望,促使他们敢于创新的必要条件。

二、逆向求异,引导创新思维

逆向求异思维是创造型人才必须具备的思维品质,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这样的课例。《司马光砸缸》中司马光的绝顶聪明就在于从反面设想,使水离人,砸缸放水,救了落水的小孩。在教学《曼谷的小象》一课,学生很难把握人物及课文的基调,朗读中如何体现人物的内心情感,难度很大。因此我在指导朗读时,适时逆向反问:“你觉得阿玲怎样?”学生就会从我的暗示性的反问中得到启发,并联系课文第四自然段思考:“阿玲是个美丽的泰国妇女?”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凭借自己的智慧和能力,从多角度、创造性地解决了问题。在教学这类课文时,用逆向求异思维解决现实的事情或问题,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使学生养成创新思维的习惯。

三、激发想象,丰富创新源泉

大科学家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学生的想象主要是根据课文有关的语言文字描写,在阅读教学中再现课文语言文字所描写的环境,并按事物发展的规律进行合乎逻辑的延伸和发挥。如《穷人》的结尾:“你瞧,他们在这里啦。桑娜拉开了帐子。”教学这一部分内容时,可启发学生根据课文情节,续写床上七个孩子的样子,推测渔夫和桑娜抚养七个孩子的艰难和他们对待孩子、特别是对待西蒙的两个孩子的善良态度。又如教学《凡卡》一文,就可以引导学生围绕凡卡的爷爷能否收到信?假如收到了信,凡卡能过上欢愉而幸福的生活吗等问题,要求学生结合沙皇统治时期的社会背景让学生不受原文的约束,说出自己的认识。我按上述思路进行教学,结果五彩缤纷、百花齐放,有的孩子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说:“俄国的十月革命推翻了沙皇的反动统治,凡卡爷爷的一位邻居在战乱中拾到了凡卡给他爷爷的信,后转交给了凡卡的爷爷,战乱平息后,凡卡爷爷接回了凡卡,爷孙俩从此过上了幸福的生活……”可见,在教学中,通过丰富的想象使学生处于积极思维的状态,就一定会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四、鼓励发散,促进创新生成

在阅读教学中可结合课文让学生说说和课文不同的方法和想法,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如教学《曹冲称象》一文,让学生说说有没有比曹冲更好的称象方法;教学《捞铁牛》一课时,让学生说说有没有比怀丙和尚更好的打捞铁牛的办法;教学《跳水》一课时,让学生想想当船长的孩子爬上桅杆顶端,情况十分危急时,除了船长用开枪的办法命令孩子跳水外,还有什么办法可救孩子。当然,教师在引导学生发散、想出种种的不同方法之后,还需要再引导学生将他们所想出的众多办法和课文中讲述的办法进行比较、选择,经过讨论,使学生明白课文中的方法是最佳的方法。

五、鼓励质疑,提高创新能力

古人云:“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一番觉悟,一番长进。”我在指导学生学习的过程中从不让学生一味地迷信、盲从文本和教师,而要敢于向文本和教师挑战、质疑或否定,敢于多问一些为什么。在阅读教学中,我鼓励学生提出有价值、有创造性的问题,教给学生由简到繁,由繁到精,由精到深,逐渐深入、循序渐进的办法。同时给予正确肯定的评价,既评价问题的质量,又评价回答的质量,使学生整堂课都能够全身心地投入,思维积极,容易产生创造性的问题和得出创造性的结论,从而促进思维的独创性,提高创新能力。

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一句话:“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在我们的语文阅读教学中,只要我们让学生处于一种畅想、畅言的自由放松的状态,任想象驰骋,任思路纵横,多种想法涌动、交汇,自然就会碰撞出创造的火花。

猜你喜欢

草塘凡卡逆向
逆向而行
初夏
立足文本,引导学生续写
画里的草塘
冀东地区草塘坨航磁异常的查证效果
逆向工程技术及应用
集中扫描动词,想象透视画面